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年6月修订)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防灾减灾行业,掌握地质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地球物理学、地震地质学、地震工程学、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等学科专业知识,熟悉防灾减灾行业主要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岗位类型的工作内容和技术方法,具备较强的野外工作能力、专用仪器设备应用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评价能力,具有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地质调查和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工程抗震等某一应用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意识,既能从事地质工程领域一般性工程技术工作,又能从事防灾减灾领域的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区划与地震安全性评价、
2、地震地质工程勘察、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工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定位:1 .服务面向和层次类型定位:面向地震行业地震监测岗位上岗资格、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资格、地震灾害调查评估上岗资格的地质工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2 .知识结构定位:地球物理学、地质工程、地震地质、地震工程、水文地质学等学科专业知识。3 .能力结构定位:具备野外工作、数据分析处理、仪器设备应用和综合分析评价等基本能力;具备胜任地震监测预测、地震地质勘察、震害防御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岗位的工程技术应用研究与创新能力。4 .素质结构定位:具备严谨认真、肯于吃苦、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具有立足职业岗位的技术创新意识。5 .职业岗位定位:地震监测、地震地质、地震工程等职业岗位类型,包括地震监测技术、地震预测预报技术、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等工程技术类岗位和地震监测预报科学研究、地震灾害防御科学研究等科学研究类岗位0二、培养模式本专业采取“一个目标,两个强化,三个能力,四个过程”的行业协同培养模式。一个目标是面向地震行业,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胜任行业工程技术岗位的高层次专门工程技术人才;两个强化是强化教师教学以导为主的研究式教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三个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项目组织实施能力;四个过程包括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过程,岗位实习
4、胜任行业工程技术岗位的培养过程,产学研习的实践应用、技术创新和项目组织能力培养过程,毕业论文(设计)工程技术成果应用研究培养过程。三、研究方向根据防震减灾行业工程技术类岗位和科学研究类岗位的基本属性和相应研究内容,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分地震监测与地球探测技术、地震地质、岩土工程与结构抗震、地下水工程与地震地下流体,各研究方向见表1。四、学制与培养进程整个培养进程实行3学年6学期的全日制学习制,一般不超过5年。实行弹性学制,对达到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标准的,培养周期可为2.5学年,但须经学位授予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第12学期为理论、课程实习和认知实习;第3学期为岗位实习,学期初启动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岗位
5、实习结束后完成开题报告;第46学期为产学研习(毕业实习),并结合产学研习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第5、6学期分别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授予工作。整个培养过程包括理论学习、岗位实习、产学研习(毕业实习)、学位论文(毕业论文)等环节。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课程考试和岗位实践教学考核,专业学位论文达到毕业要求并通过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可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五、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分基础学位课程模块、岗位方向学位课程模块和拓展选修课程模块,各课程模块课程设置见表2表6。表1地质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研究方向及培养面向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人才培养的行
6、业面向职业资格专业技术岗位地震监测与地球探测技术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性规律;地震监测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地震台站、台阵、台网运行与维护;地震速报和编目;地震监测数据应急产品开发;地震烈度速报及预警系统运行和维护;地震危险区域预测;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划分;地震趋势判定;地震监测新技术地震台站监测岗位上岗资格;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资格(地震活动性方向)地震监测技术;地震预测预报技术;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地震监测预报科研等。地震地质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断层探测与危险性分析;地窟灾害评价和预测;地质体稳定性评价;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地震灾害调查评估理论与技术;地下精细结构探测技术与数据处理;潜在震源区划分
7、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资格(地震地质方向);地震灾害调查评估上岗资格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地震地质调查探测技术;地震灾害防御科研等。岩土工程与结构抗震工程地震与工程抗震;结构抗震设计与震害防御方法;地震区划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成灾机理;地震灾害防御管理;地震灾害防御研究成果应用推广;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察与评价;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工程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与地震动参数;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资格(场地条件方向);地震灾害调查评估上岗资格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地震灾害防御科研等。地下水工程与地震地下流体地下水费源调查、开发、利用、评价、管理与保护技术方法;地下水污染修
8、复技术;环境水化学检测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技术;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环境调查;地震地下流体数据处理剂异常识别技术;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调查及防护技术;地下水流体数值模拟技术地震台站检测岗位上岗资格;环境影响评价资格地震监测技术;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基础学位课程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类、学位英语、工程数学,必修课程12学分;岗位方向学位课程模块主要是地震监测与地球探测技术、地震地质、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地下水工程与地震地下流体四个研究方向的工程技术理论、方法和岗位技术规程等课程,每个方向必修课程16学分,具体见表3。拓展课程模块包括学科前沿类、技术方法类、管理经济类和相关专业基础类课程,学生
9、根据需要至少选修7学分。在规定的培养年限内学生应修满理论课程35学分。表2地质工程(专业学位)基础学位课程设置课程模块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推荐授课教师基础学位课程(必修12学分)085217J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2一系部推荐085217J003英语(学位英语)464、085217J004高等工程数学464一085217J009英语口语232一表3地质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地震监测与地球探测技术方向课程设置课程模块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推荐授课教师岗位方向学位课程(必修16学分)085217G101地球物理学原理与方法1(重磁、电)1.5+I.548二08
10、5217GI02地球物理学原理与方法(地震学)348二万永革085217G103地震地质学基础348*尹光华085217G104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与方法232二任鲁川085217G105地球探测技术232二孙守才085217G106地球物理反演348二高尔根拓展选修课程(按照培养方向,选修7学分)085217T001自然辩证法116二系部推荐085217T101地震偏移与成像技术348二高尔根085217T102地学信息处理技术348-李忠085217T103地应力反演方法348二万永革085217T104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348二任鲁川085217T1123S技术及其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23
11、2二李忠085217T405地震安全性评价原理232二刘必灯085217T109地球物理学进展348二高尔根等表4地质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地震地质方向课程设置课程模块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推荐授课教师岗位方向学位课程(必修16学分)0852I7G201地震地质工程464二沈军085217G202地震构造遥感232一沈军0852I7G203地质灾害理论与控制232二李平085217G204工程动力地质学232二王伟085217G103地震地质学基础232尹光华085217G402地震工程学基础232一张敏政085217G205地球物理学概论232一万永革拓展选修课程(按照培养方向,选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灾 科技学院 地质 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 研究生 培养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3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