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用药档案3.8.2.docx
《医院临床用药档案3.8.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临床用药档案3.8.2.docx(7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3.8.2临床用药目录1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记录1页2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措施9页3 .临床用药监测评价体系 10页4 .关于抗菌药物处方权管理规定 12页5 .赵堤镇卫生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 14页6 .临床超常用药预警制度及流程 19页7 .临床用药动态监控和超常预警制度 30页8 .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33页9 .抗菌药物工作制度及监督管理机制 34页10 .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39页I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制度42页1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和自查整改报告47页13 .处方点评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分析报告54页14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62页15 .抗菌药物临
2、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64页16 .抗菌药物目录及医生分级使用权限68页17 .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70页18 .不合理处方干预记录 73页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记录时间:2020年4月6日地点:会议室主持人:吴星杰人员:全体医师、护士、药剂人员内容:一、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与要求(一)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 (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喳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嗖类、 硝基吠喃类等化学合成药。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 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诉感染原 则上不用抗菌药物。(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
3、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 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 药 (三)给药途径:1、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 抗菌药物。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 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2、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应用 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 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青霉素类、头泡菌素 类等易产
4、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昔类等耳 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四)给药次数:青霉素类、头抱类和内酰胺类、红霉素、 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喳诺酮类、 氨基糖普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五)疗程: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特殊情况,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骨髓 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 止复发。(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1、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 染。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 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3、单一抗菌药物下能有效控制的感
5、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 症等重症感染。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 第3页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 菌药物剂量减少。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 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 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二、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原则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包括内科系统非手术预防用药和外 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需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 性、预防用药的效果、耐药菌的产生、二重感染的发生、药 物不良反应、药物价格以及患者的易感性等多种因素,再决 定是否应用。要规范用药品种和给药方案
6、,不应随意选用广 谱抗菌药或某些新品种以及耐药后果严重的药物作为预防 用药。(一)非手术感染的预防用药1、是指尚未感染的非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有相 当或一定效果,如果不用药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者。2、抗菌药物不能长期预防一切可能发生的感染,只能在特 定的应激状态或针对某些专门的病原菌进行短期有效的预 防。(1)已明确为病毒感染者不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通常针对一种或二种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防用药,不 能盲目地选用广谱抗菌药,或多种药物联用预防多种细菌多 部位感染。一旦疑有感染存在,应送有关标本作病原学检查,并应 尽快开始经验性治疗,病原学诊断明确后则应根据该病原菌 的耐药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
7、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目标治 疗。(4)常见非手术感染的预防用药应用抗菌药物。(二)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1、适应症: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作用是肯 定的,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一般的清洁切口,应注意严 格的无菌技术及细致的手术操作,大多无需使用抗生素。预 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具体适应症有:(1)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I类(污染)切口手术,主要是进入消化道(从口咽部开始)、呼吸道、女性生 殖道等的手术;(3) 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或一旦发生 感染后果严重者,如脾切除术等;(4)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 下、营养不良等。2、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方法围
8、手术期用药必须根据各类手术术中污染程度、手术创伤程 度、最易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 给药方法:术前半小时(通常在麻醉诱导期)使用 抗菌药物一次,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20-3OnIin内滴完), 第5页以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和组织中的抗生素达到有效药物 浓度(MIC90),如手术超过4小时,术中追加一次(长半衰 期抗生素头抱曲松不需追加剂量)。术后可不再使用或仅使 用24-72小时,原则上最多不超过72小时,延长用药不能 进一步降低感染发生率。(2) 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根据各种手术发生SSI的常 见病原菌、手术切口类别、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
9、虑。原则上应选 择相对广谱、杀菌、廉价、安全性高的药物,尽可能避免多 药联合使用。通常选择头抱菌素,以第一、二代头抱为主, 个别情况下可选用头抱曲松等第三代头袍,避免选用超广谱 抗菌药物及喳诺酮类药物。三、 特殊情况下抗菌药物使用注意事项(一)肾功能不全患者选择抗菌药物时的注意事项肾功能不全患者选择抗菌药物时除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般 原则外,还应考虑:抗菌药物对肾脏毒性的大小,患者肾功 能损害程度,肾功能减退对抗菌药物代动力学的影像,血液 透析及腹膜透析对药物清除的影像等。(二)肝功能不全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时的注意事项肝功能不全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时除应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 般原则外,还应考虑肝功能不全
10、患者使用此类抗菌药物发生 毒性反应的可能性,肝功能减退对该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 响等。(三)新生儿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时的注意事项新生儿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时除应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 则外,还应考虑新生儿迅速变化的病理生理状态,新生儿抗 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如肝脏代谢功能、肾脏排泄功能尚 未充分发育完全、药物表现分布容积与成人的差异等,以及 抗菌药物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新生儿不宜肌肉注 射。(四)妊娠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妊娠期选择抗菌药物时除应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则外, 还应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期妇女药代动力学变化因 素。妊娠期使用抗菌药物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用药,选择 其风险/
11、效果之比最小的药物。(五)哺乳期妇女使用抗菌药物时的注意事项必须使用抗菌药物时,须使用最安全的药物,并调整用药与 哺乳时间,如哺乳结束后立即用药,或在婴儿较长睡眠前用 药,可使婴儿可能接触药物的量降至最低。(六)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时的注意事项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根据感染程度、细菌培养和药 敏试验结果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等具体情况,结合老年人的生 理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使用不良反应小的杀菌药 物,并依据肾功能(内生肌酎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及给药 间隔时间,以达到安全、有效的使用抗菌药物。四、抗菌药物分类管理一、抗菌药物分级原则(一)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 效,对细
12、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二)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 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 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的抗菌药物。(三)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包括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 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 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 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 格昂贵。二、抗菌药物临床选用原则(一)非限制使用:对轻度及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 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二)限制使用:对中、重度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 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13、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 抗菌药物。(三)特殊使用:应严格控制。对危重、紧急情况或病原菌 只对特殊使用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特殊使用抗菌药 物。(四)氟喳诺酮类药物:应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加强管 理。1、除泌尿系统外,不得作为其他系统的外科围手术期预第8页防用药。2、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3、其他感染性疾病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或医院细菌耐药监 测结果。(五)围手术期: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纠正当 前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现象。1、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常见手术,须参照常
14、 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选择抗菌药物。若选用其他抗菌 药物,病历中应做好记录。2、I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应于 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 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1.,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 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赵堤镇卫生院2020年4月长垣市赵堤镇卫生院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措施一、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 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 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 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二、处方点评工作
15、每月开展一次。每次抽查IOO张门急 诊处方,检查内容包括处方书写、使用通用名称、药品用法 用量、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处方合理用药评价、处方药品 费用等,并要求各临床科室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总结经 验。三、每月对住院病人用药情况进行抽查,统计住院病人 抗菌药物使用率,并对限制类及特殊类用药情况进行跟踪, 查看是否有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四、每月对医院所有药品用药数量和金额前十位品种及 抗菌药物进行统计排名。五、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 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持续 质量改进措施,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 意义。六、医务科、药械科对不合理用
16、药、药品费用比例必须 做好干预工作。赵堤镇卫生院2020年4月长垣市赵堤镇卫生院临床用药监测评价体系为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 全,特制定临床用药监测评价体系。1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药的 监测、评价及监管。2 .定期对抗菌药物专项评价,对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 合理用药医师进行公示,并按规定进行处罚。3 .实施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对每 月使用金额前的药品进行重点监测,对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 或其它可疑药品,上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药事 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结合疾病流行状态、科室用量走 势、按病种用量走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使用明显不
17、合理 的品种给予停用。5 .实施处方点评管理办法。每月对处方(医嘱) 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医嘱)、超常处方(医嘱)进行 干预。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使用情况(如抗菌药 物等)进行专项点评,制定改进措施。6 .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及时记录、报 告药品不良反应,对严重不良反应建立处理程序及应急预 案。医务科每季度对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因果分析、上 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并通报,以降低病人用药风 险。7 .制定病区(科室)备用药品管理制度,确定病区急 救、备用药品的种类和基数,医务科每月对病区(科室)备 用药品进行检查,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各临床科室。8 .严格执行退药管理
18、制度,定期对临床退药进行汇总、 整理,对原因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进行通报。19.建立药品召回制度,当发生、发现或高度怀疑药品 质量可能影响病人安全与诊疗质量时,按照既定的原则、程 序和方法,收回药品。赵堤镇卫生院2020年4月抗菌药物处方权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医师开具抗菌药物的行为,根据医疗机构药 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 理办法等规定,特制定本制度。一、抗菌药物处方权分为: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 权、限制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二、临床医师必须通过规范化的抗菌药物培训并考核合 格后方能获得相应抗菌药物处方权。三、临床医师职称提升后,需要获得高一级抗菌药物处
19、 方权,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获得。四、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临床医生可以 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处方量仅限一天使用,并在 病程记录种对使用理由、授权医师无法到位原因等做出详细 记录。五、临床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 方权1 .抗菌药物考核不合格的;2 .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3 .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4 .未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5 .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不正当利益的。六、临床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取消后,在六个月内不得 恢复其抗菌药物处方权。七、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1.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
20、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 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6 .具有中级以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 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7 .具有初级以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赵堤镇卫生院2020年4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和自查整改报告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 要求,我院成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小组并对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和整改,现汇报如下:一、调查情况1、抗菌药物基本情况调查(I)使用量排名前
21、十位的抗菌药物:注射用头抱米诺、 注射用头抱曲松钠(鲁抗)、头袍挫林钠、头抱西丁钠、注 射用头袍曲松钠(利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替 硝嗖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注射用头抱他哽(齐鲁)、 注射用头抱哌酮舒巴坦钠。(2)使用金额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药物:注射用头抱米 诺、注射用头抱曲松钠(利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 液、克林霉素注射液、注射用头抱曲松钠(鲁抗)、注射用头 抱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头泡他唬(齐鲁)、注射用头抱曲松 钠(罗氏芬)、注射用阿奇霉素(0.25g)、替硝嗖注射液。(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2%,使用强度42DDD。(4) 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96.2%。(
22、5)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5.3%,急诊抗菌药物处方 比例45%。2、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不合理现象:(1 )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联合用药率过高。虽然我院 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 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仍然达到62%左右,与目前相 关要求仍有一定差距。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 96%以上,远远高于标准的30%以下。(2)未按照规范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医师选用抗菌药 物时,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3)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 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 式存在不合理现象。在使用剂量方面存在个别大剂量
23、、超剂 量现象。(4)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较长。(5)预防用药品种选择还没有完全按照卫生部办公厅 下发的规定执行;(6)更换品种、联合用药依据不充分;(7)仍有越级使用现象。二、自查整改报告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地控制感染,避免菌群失 调及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提 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制订了以下整改措 施:1、抗菌药物品种数量达到限定范围,做到品种结构合 理。我院原有抗菌药物30余种,种类较多,删减困难较大。 经院委会多次遴选,最后保留了疗效好、价格适中,不良反 应少,临床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供临床应用。2、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抗菌药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临床 用药 档案 3.8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3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