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研究生课程管理及考核规定.docx
《大学研究生课程管理及考核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研究生课程管理及考核规定.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学研究生课程管理及考核规定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学风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一章课程管理第一条研究生课程必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开设;课程设置规范,课程名称必须与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一致。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基础课、主干课每门2-3学分,选修课每门1-2学分。第二条研究生课程每1学分对应16课内学时,实验课不限。公共英语每学分对应课内学时数可适当提高。第三条研究生课程均应制定相对稳定和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每学期上课前需填写授课计划表,合理划分理论教学、实验、专题讨论的学时,并于开学第二周将授课计划表交研究生处备案。第四条博士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一般应
2、具有高级职称,硕士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公共课及部分特殊专业可适当放宽要求。第一次开课或者更换任课教师,必须填写开课审批表,经批准后由研究生处按培养计划下达开课任务。第五条研究生课程应有相应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一般选用高水平、有特色的权威专业书籍。文献选读应选用国内外一流的学术期刊原文。第六条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学位课或学生选定的选修课均应按时开出,按时进行考核,如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需在上一学期末由主讲教师提出书面报告,陈述原由,经学院主管领导审批,报研究生处备案。第七条每位专业课任课教师每学期主讲研究生课程一般不得超过2门。第八条任课教师不得无故停课、缺
3、课或减少课时。因故需调课时,需提前办理调停课审批手续。因调停课所缺课时应及时为研究生补上。第九条任课教师应当掌握研究生的课堂考勤情况。对于缺勤超过1/3的研究生,不得参加该门课程考核,必须重修。第二章课程考核第十条课程考核是检查课程学习情况的主要依据,凡研究生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必须进行考核。第十一条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一般是通过笔试、口试等形式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给出评价,其中笔试可以采取闭卷或开卷两种形式。考查(包括实验、作业、课堂讨论、读书报告、小型设计、课程论文、文献综述等)一般是通过对研究生平时学习情况、实践情况进行考核。第十二条课程考试或考查由任课教师决定,考核试题内容要根据
4、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确定,深浅、份量要适中。第十三条学位课程一般采用考试方式;选修课程可以采用考试方式,也可以采用考查方式;实验、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一般采用考查方式。第十四条公共课考试由研究生处组织安排,专业课程考试由学院组织安排。第十五条研究生入学前,已随本校往届研究生修读培养计划所列的课程,经导师、学院负责人和研究生处同意,可免修该课程,并承认其学分,3年内有效。第十六条研究生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课程考核,应在课程考核前办理缓考手续。申请缓考由研究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主讲教师同意,公共课程报研究生处审批,专业课由所在学院主管领导审批并报研究生处备案。缓考在下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研究生 课程 管理 考核 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