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
《城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十四五以来,区教育局按照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分工要求,对接落实国家、省、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质量为先,增强服务能力,强化发展保障的工作思路,科学制定并切实推动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实施。今年是规划执行落实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区发改局的通知要求,区教育局认真组织开展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注重创新引领驱动,深入推动教育综合改革,教育事业
2、取得了良好成效。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教育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区人大、区政协每年对教育工作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听取相关工作的执行情况报告,研究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职能部门和各街道认真履行教育职责,把支持教育发展列入区、街道两级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健全了主要领导挂帅、教育部门牵头、社会各方参与、上下协调联动、城乡发展兼顾、注重长效建设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规划实施,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序推进,规划总体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五年规划目标任务预期能够完成。(一)教育发展水平逐年提升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以教办园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各类型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3、,义务教育质量实现基本均衡向全面均衡迈进。(二)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品质,增强辐射力指导力。(三)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截止2022年7月,全区有22名在职在岗省特级教师,4人被认定为省名校(园)长,6人被认定为教学名师,3人被纳入省未来教育家培养梯队,有省级学术工作站2个、名师工作室”5个。有市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6人、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8人、市级名校长培养基地主持人1人,在职在岗市级学科带头人157人、市级骨干教师117人。组建了区级名师工作室1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5个,评选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共1215人。全区获区级及以上
4、骨干教师专业荣誉称号教师达1706人次,占属地所有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19.72%,但骨干群体主要分布在区属教办学校,骨干群体占区属教办学校专任教师比例为47.9%o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达40%。(四)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监控,全面推进学科课程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启动评价方式改革,全方位实现一校一品牌,深入探索九年一贯制教育教学模式和学区化集团化协同发展管理模式。鼓励学校在文化建设、德育渗透、学科融合方面,进行九年一贯制衔接尝试,推进实现区域的、以初中阶段为龙头的、贯通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集约项目优势,加强小学生学习能力提升项目研究和结果运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积极推进
5、区属高中学校的优质+特色建设,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多元化发展,为高中教育一线两翼(优质为主线,特色化、国际化为两翼)构架奠定基础。全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连续十三年名列市各县区第一,普通高中在高考中本科率、上线率等多项高考指标在市各县区中一直保持第一。(五)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作为市基础教育资源最为富集的中心城区,区教育教学质量多年来始终名列前茅,为全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为全市输送着体量最大的优秀教师群体和优质学生资源。教育成为市基础教育界的一张名片,经验成为指导市各县区基础教育发展的良好方法和借鉴,得到了省市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多年来,通过教育扶贫、结对帮扶、送教下乡、
6、质量分析、研讨交流等多种渠道和形式,教育已经走出,深度服务全市乃至全省教育事业,最大限度实现了优质教育服务的资源共享。当前,教育在原有基础上,仍然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式,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存量增优,增量扩优,教育事业发展始终迈步向前,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不竭的创新动能。二、主要任务落实情况(一)全面推进立德树人一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入脑入心。定期开展童心向向国旗敬礼梦最美(美德)少年我是小主人等主题活动和评选表彰,广泛开展理想信念、生态环保和爰国主义主题教育,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展现教育风采。二是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7、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倡导学生走进传统文化,文明过节,开展非遗传承、戏剧、书法进校园活动,让剪纸、滇剧、扎染、音乐舞蹈、书画等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组织诵家风承美德孝敬、友善、节俭、诚信等主题经典诵读和彩云杯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感受传统文化底蕴,传承优秀文化基因。三是抓好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制订出台区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各校利用校园改造同步提升校园文化环境,彰显校园文化特色,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四是持续创新提升德育效果。先后出台区教育局质量教育工作方案区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等制度文件,命名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为首批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整合全社会
8、资源推进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在各类校外教育基地开展养成教育、逃生演练、质量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之间有机衔接。推进育人导师工作试点工作,不断提升全员育人效果,丰富导师在育人中的引导和示范效应。创新网络德育方式,增强德育过程的现实感和参与度,推进网络德育资源建设共享,不断提高网络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加强体艺心理教育,推动体育、艺术等教育活动普及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二)科学发展学前教育强化学前教育统筹规划,科学调配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形成了以公办园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各类型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基本满足辖区学前适龄
9、儿童的入学需求。聚焦儿童学习品质,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幼小衔接项目试验研究工作,形成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科研部门指导,小学、幼儿园和家长全面参与的体系化研究,研究成果在全区和市广泛推广运用。成立5个研训共同体,打造40个先进教研组、10个名学科教研组,实现对辖区内各类幼儿园指导全覆盖,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和监管水平。(三)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盘活存量资源,优化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布点,切实消除大班额及在校生人数规模过大情况。以质量强校、特色兴校为主线,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学校品质提升计划,加大对薄弱学校支持管理监督力度,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缩小区域间、校际间的
10、差距,实现优质和均衡双驱动发展。(四)优质特色发展普高教育狠抓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推进教学质量监测常态化,确保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在市领先位置。2020-2022年连续3年荣获市教育质量考核一等奖。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建设和办学体制多样化,实现内涵质量与资源规模的同步提升,打造区属高中一校一品局面。积极引进中央大学等全国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区实验中学等区属薄弱学校,保障优质学校资源的可持续日o(五)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以适应社会劳动力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一职中专新校区建设为抓手,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发展。鼓励民营资本与公办优质
11、教育资源嫁接合作,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支持开设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和骨干专业,初步形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职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行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增强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鼓励学校主动走进社会、走进园区、走进企业,了解用人需求,开展订单培养。(六)扶持发展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促进作用,深入挖掘地区和文化教育资源,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文化教育特色,集中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积极创建各类团结教育示范校(园)。其中实验学校广泛开展特色的文化活动,处处彰显文化
12、特色。在教育教学当中加强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和专题教育的联系,开展常识和团结教育,通过举办幼儿园等各种艺术活动,开发方言童谣、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实践项目,推动特色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在校内校外的传承。持续加大对地区学校扶持力度,教育资源向地区学校倾斜,不断改善等地区办学条件,缩小贫困地区与城区办学差距。(七)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树立和坚持大特教的特教发展理念,持续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推动区特殊教育在系统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硬件建设及新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建立区特教医教结合工作的长效机制。启动区全纳教育试验区项目,逐步推进随班就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初步完善全纳教育档案和制度。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区 教育事业 发展 十四 规划 中期 评估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3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