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共版财政学课件.ppt
《陈共版财政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共版财政学课件.ppt(4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二、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三、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导论,导论,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由于市场的失灵,有些物品、服务须由政府提供,即公共物品,它的功能是满足公共需要。(一)政府同家庭和人民的“生老病死,从摇篮到坟墓”息息相关(二)政府承担政治和社会职能(三)政府承担涉及国计民生和带有战略性的重大工程建设任务(四)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导论,二、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一)学习对象:1.财政的基本知识2.财政的基本理论3.财政的基本管理技能(二)学习目的: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财政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三)学习方法:唯物辩证法财政学的方法
2、论基础,导论,三、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二)借鉴西方财政学(三)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四)继承和发展,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 第二节 财政概念 第三节 财政职能,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政府与市场,市场系统:由家庭、企业、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市场效率:帕累托效率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第一节政府和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二、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一)政府的经济作用(二)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三)政府干预失效,第一节政府和市场,图11政府
3、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政府的经济作用,第一节政府和市场,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第一节政府和市场,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第一节政府和市场,公共物品(Public goods)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3.混合物品(准公共物品),第一节政府和市场,公共需要(Public wants)1.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2.公共需要的特征3.社会的公共需要既是共同的,也是历史的,
4、特殊的4.公共需要涵盖范围广,第二节 财政概念,财政的基本含义1“财政”一词的来源2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3简略的财政概念,第二节 财政概念,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第二节 财政概念,二、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建设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来。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
5、革的根本。,第二节 财政概念,三、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财政”与“公共财政”并用涉及的三方面问题:1有关英文public finance一词的译法问题。2从理论上讲,涉及财政学的发展方向问题。3“公共财政”一词的实际应用问题。,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
6、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机制和主要手段: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收入比例,x,绝对公平分配线,y,第三节财政职能,洛仑兹曲线,人口比例,洛仑兹曲线:(图1-2),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主要手段: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
7、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本章小结,【关键词】市场失灵 外部效应 政府干预 公共物品 公共需要 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 和财政监督,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一)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二)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三)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四)关于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图2-1 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d1d2d3,S,Q,数量,价格
8、,0,D,P,E,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1政府授权经营2政府参股3政府补助,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二、公共生产(一)公共生产的地位和类型(二)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部门和单位,宜采取国有国营模式(三)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采取国有国控模式(四)竞争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宜进行公司制改造(五)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放开搞活,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三、公共定价(一)什么是公共定价(二)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三)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1平均成本定价法2二部定价方法3负荷定价法,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9、单价,Pm,Pat,Pmt,I,H,E,MC,AC,D,MR,AR,O,C,B,A,数量,图2-2自然垄断的公共定价法,G,F,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一、财政支出的效率(一)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二)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三)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财政支出效率的 集中体现,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70%,75%,80%,B,A,C,0,Y,30%,25%,20%,X,z,图2-3 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一)财政支出效益(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包括三个层次:
10、1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1)财政支出总量效益(2)财政支出结构效益(3)财政支出项目效益2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3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一)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二)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2最低成本法,又称最低费用选择法,最低成本法,成本一效益分析法,专栏:财政 支出效益的 评价方法,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1)3E原则:经
11、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兼顾的原则(2)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的原则(4)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1)规模效益指标体系(2)结构效益指标体系(3)支出项目效益指标体系(4)公共部门(单位)效益指标体系,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一、公共选择理论简介(一)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二)“公共选择”的基本内容(三)政府决策程序与选举制度(四)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 民主化的借鉴意义,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
12、政监督,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1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2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3对实现公共决策(政府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4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二、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一)我国财政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序(二)我国财政的法制化,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我国财政的法制化建设包括内容:1财政立法2财政执法3财政行政复议,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三、财政监督(一)财政监督及其作用(二)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13、三)财政监督流程和财政监督方式(四)我国财政监督的实践,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1财政监督主体:各级财政部门2财政监督范围:(1)预算监督(2)税务监督(3)国有资产监督(4)财务会计监督(5)预算外资金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财政监督流程和财政监督方式1财政监督流程:检查、调查、建议与反映2财政监督方式:(1)日常监督检查(2)专项监督检查(3)个案检查,政府决策程序、选举制度和政府失败,公共决策失误,政府扩张或 政府成长,官僚机构 的低效率,寻租行为,专栏:政府决策失败原因及其对策,本章小结,【关键词】免费搭车公
14、共提供私人提供公共生产公共定价 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效益财政监督,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过程,补偿(重置投资),净投资,补偿基金,消费基金,积累基金,消费,总投资,消费社会总产品 再生产价值,再分配,分配,社会总产品价值,M,C,V,图3-1 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过程,储蓄,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一)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二)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1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2财政支出占GDP(
15、或GNP)的比重,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反映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三个指标1财政支出增长率: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一)瓦格纳法则(二)后来经济学家的研究和论述1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2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瓦格纳法则的解释,G3,G2,G1,Y3,Y2,Y1,0,人均GDP,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图3-2 瓦格纳法则的解释,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 占GDP比重变化趋势,图3-3 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趋势(),美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表3-2 美国
16、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美国财政支出中主要项目 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图3-4 美国财政支出中主要项目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一)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增长的基本特征(二)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原因的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趋势,图3-5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趋势(),中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表3-3 中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四、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选择(一)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二)影响财
17、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三)政治决策程序,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1经济性因素2政治性因素3社会性因素,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expenditure)二、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与财政支出结构(the economic nature and public expenditure structure)三、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public ex
18、penditure structure),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图3-6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我国各时期财政支出主要项目的比重,表3-4 我国各时期财政支出主要项目的比重(%),两类国家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类别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合计 100.0 100.0,购买性支出 45.2 61.5 其中:经常性支出 34.9 50.1 资本性支出 10.3 11.4 转移性支出 41.0 22.5 其中:公债利息 5.6 5.5 补助金 35.4 17.0 其他 13.8 16.0,我国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表3-6 我国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
19、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单位:%),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三、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一)内生增长理论(三)当前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方针和措施,本章小结,【关键词】按财政功能分类按支出用途分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复习与思考】1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行政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2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3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4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原因。5试述“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6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
20、施。,本章小结,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第一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第三节 文科卫支出,第四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之一,Chapter 4 The public consumption The purchases of the governmentI,4.1 The nature of public consumption4.2 Expenditures for state administra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s4.3 Expenditures for culture,science and health,财政学(第六版)
21、陈共 主编,第一节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the nature of public consumption)二、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the items of public consumption),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一、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属性(the nature of expenditures for state administra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s)二、行政管理费(expenditures for national defenses)三、国防费(expenditures for state
22、administration),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一、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属性,官民比例,1:7934,1:3927,1:2299,1:50,汉朝,唐朝,明朝,1:911,清朝,1:294,建国初期,1978年,1:30,1997年,专栏:机构改革与我国的行政支出改革,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二、行政管理费(一)我国行政管理费的构成(二)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三)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及国际比较(四)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我国行政管理总支出结构表,表4-1 我国行政管理总支出结
23、构表,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行政管理费增(减)变化 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表4-2 行政管理费增(减)变化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若干国家1995年行政管理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表4-3 若干国家1995年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三、国防费(一)我国国防政策(二)我国国防费规模和构成(三)国际比较,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我国国防费规模和构成1国防支出及其增长2国防支出的构成,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我国国防支出及其增长趋势,表44 我国国防支出及其增长趋
24、势,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我国国防支出项目包括:(1)人员生活费(2)训练维持费(3)装备费,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2005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的比较,图4-2 2005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的比较,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2005年度部分国家 国防费占GDP的比重,图4-3 2005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占GDP的比重,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专栏:美国的国防预算是如何制定出台,首先由国防部确定预算要求,然后由管理和预算署审查国防部要求并得到总统的认可。每年年初国会开始举行会议前,总统将国防预算申请提交国会。国会在每年9月30
25、日以前审查预算申请,并通过相关法案。,专栏:国防支出的边际效用分析,表4.1导弹收益表,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第三节 文科卫支出,一、文科卫支出的经济属性(the economic nature of expenditures for culture,science and health)二、教育支出(expenditures for education)三、科学研究费支出(expenditures for science)四、卫生支出(expenditures for sanitation),财政学(第六版)陈共 主编,文科卫支出增速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表4-5 文科卫支出增速及其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陈共版 财政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4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