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民营养计划(2020—2030).docx
《市国民营养计划(2020—20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国民营养计划(2020—2030).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市国民营养计划(20202030年)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国民营养计划(20182030年)的通知(鲁政办发(2018)17号)要求,切实做好全市国民营养工作,提升全市居民营养健康水平,加快推进健康XX建设,制定本计划。一、总体目标(一)到2023年,营养工作制度基本健全,市、县营养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基层营养工作得到加强;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快速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日益丰富;营养健康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营养不良状况明显改善,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普及,居民营养健康素养明显提高。实现以下目标:1 .降低人群贫血率。5岁以下儿童贫血
2、率控制在4%以下;孕妇贫血率下降至7%以下;老年人群贫血率下降至10%以下。2 .孕妇叶酸缺乏率控制在5%以下;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85%以上;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6%以下。3 .农村中小学生生长迟缓率保持在5%以下,缩小城乡学生身高差别;学生肥胖率上升趋势减缓。4 .提高住院病人营养筛查率和营养不良住院病人的营养治疗比例。5 .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o(二)到2030年,营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食物营养健康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更加丰富;“互联网+营养健康”的智能化应用普遍推广;居民营养健康素养进一步提高,营养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实现以下目标:1.进
3、一步降低重点人群贫血率。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保持在4%以下;孕妇贫血率控制在6%以下。2 .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在2025年的基础上再提高10%;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至5%以下。3 .进一步缩小城乡学生身高差别;学生肥胖率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4 .进一步提高住院病人营养筛查率和营养不良住院病人的营养治疗比例。5 .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在2025年的基础上继续提高10%o6 .全省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较现有水平降低20%,人均每日油摄入量控制在30克左右,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二、主要任务(一)加强营养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建立各级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开展营养法规、政策、标准等
4、的技术咨询和指导,为科学开展营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结合实际开展以营养健康为导向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健全我市国民营养标准体系。实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公开制度,鼓励、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制订并执行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营养健康企业标准。(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分工负责)(二)完善营养能力体系建设。提升营养科研能力水平。开展全市居民总膳食研究,组织全市中小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营养健康状况调查。开展食品营养基因组学、重点人群营养健康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市级营养与健康科研能力建设,以市级营养专业机构为基础,创建区域性营养创
5、新平台。(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分工负责)加大营养人才培养力度。统筹推进专业营养人才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加强各级营养专业机构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对临床医生、集中供餐单位配餐人员等的营养培训力度。加强营养、配餐等人才培养,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场所配备营养专业人员。鼓励支持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教育培训。(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委分工负责)(三)提升营养和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水平。开展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监测。综合考虑地域、经济、饮食习惯等因素,科学设定调查点,定期开展全市居民营养健康状况、食物消费状况监测,调查分析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身体健康水平等
6、,进一步掌握全市居民膳食和营养健康等情况,为制定营养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施居民营养改善计划,开展食物营养功能评价研究,指导居民科学合理膳食,优化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市教育局配合)开展食物成分监测与评价。定期开展人群主要消费食物及地方特色食品成分监测,收集营养成分、功能成分、与特殊疾病相关成分、有害成分等数据,进一步掌握人群膳食结构、营养水平和饮食风险等情况。健全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将所有相关公立医疗机构纳入监测范围,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食源性致病因素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开展人群营养健康状况评价、食物营养价值评价,组织全市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和膳食营养素摄入评估,为制定科
7、学膳食指南提供依据。(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加强碘营养监测与干预。开展全市饮用水、食品含碘状况调查,定期监测人群碘营养状况、碘缺乏和水源性高碘病情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不断调整干预措施。发挥食盐生产、批发企业的供应保障作用,加强食盐市场监管,同时满足特定地区、特定人群非碘盐消费需求,实施精准干预。(市工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分工负责)(四)增加营养健康食品供给。扩大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充分发挥我市农业科学研究优势,提高优质农产品营养水平,不断丰富群众“菜篮子”。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
8、理标志)农产品产地面积稳定在360万亩以o(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分工负责)大力发展营养健康食品产业。结合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创新升级,构建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促进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协调发展。培育推广生物强化作物新品种,强化对主食类加工产品的营养科学指导,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着力发展营养强化食品、全谷物营养食品、低血糖指数食品,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缺乏状况。控制反式脂肪酸的使用,推动低盐、低糖、低脂食品生产开发,控制高盐、高能量、高脂肪饮食,提高低盐、低糖、低脂食品占同类食品的比例。(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分工负责)推广健康
9、烹饪模式与营养均衡配餐。倡导绿色、健康、美味的餐饮理念,推动餐饮服务单位配备专(兼)职营养配餐人员,推行实施营养成分标识。进一步改造传统烹饪方式,研发营养健康型烹饪模式。根据不同地区人群营养需求与地域食物资源特点,开展营养均衡配餐系统性研究。加快推进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示范建设,以托幼机构、中小学、社会福利机构为重点,在全社会逐步推广健康烹饪模式与营养均衡配餐。实施中央厨房建设工程,为学生、老年人、孕产妇、慢性病人等各类人群提供营养均衡的配餐。实施“明厨亮灶”工程,为人群提供营养健康就餐选择。(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分工负责)开展传统米、面制品营养强化产品研发。围绕传统大众型、地域
10、特色型、休闲及功能型产品需求,开展营养主食的示范引导。加强基础研究,创新加工技术和工艺,推广以优质动物、植物蛋白为主要营养基料的重点产品。(市工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分工负责)推动食品加工营养转型。积极开展加工食品中油、盐、糖用量及其与健康的相关性研究,适时出台加工食品中油、盐、糖的控制措施。适应营养健康需求,研究改良传统鲁菜。鼓励食品加工工艺营养化改造研究,降低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损耗,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研究分析贮运条件对食物营养的影响,控制食物贮运过程中的营养损失。(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分工负责)(五)积极开展传统食养服务。提供传统食养指导服务。研究制
11、定全市居民食养指导方案,针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食养指导,着力提升居民食养水平,引导养成符合我市居民饮食特点的食养习惯,推动传统食养与现代营养学、体育健身等有效融合,拓展传统食养指导服务范围。充分利用我市中医药名家、技术特色优势,坚持养生健身、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技术支持,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服务。加强中医养生保健宣传引导,推进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普及中医药知识、养生保健理念和方法,引导居民自觉将中医药养生融入健康生活。(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分工负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民 营养 计划 2020 203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