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训指导01概念图及其教学应用.docx
《甘肃民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训指导01概念图及其教学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民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训指导01概念图及其教学应用.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训指导实训1概念图及其教学应用一、含义概念图(conceptmap)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一幅概念图一般由“节点”、“链接”和“连接词”组成。1、节点:由几何图形、图案、文字等表示某个概念,每个节点表示一个概念,一般同一层级的概念用同种的符号(图形)标识。2、链接:表示不同节点间的有意义的关系,常用各种形式的线链接不同节点,这其中表达了构图者对概念的理解程度。3、连接词:是置于连线上的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词;可以是表示不同节点上的概念的关系,也可以是对节点上的概念详细阐述,还可以是对整幅图的有关说明。概念图是一种关于概念知识、思维过程或思维结果
2、、系统结构、计划流程等的图形化表征方式,是一种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的网络图形化表征,也是思维可视化的表征。概念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概念图能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教学策略。二、发展大卫奥苏伯尔(DaVidAUSUbel,1918年),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皮亚杰的追随者。他在心理学和学习领域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发展和研究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advanceorganizers)(1960年以来)。著作:先行组织者的使用(I960)、有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1963)等。JosephD
3、.Novak于1970年,在康奈尔大学(COrnelIUniVerSity)提出概念图绘制技巧。当时,Novak将这种技巧应用在科学教学上,做为一种增进理解的教学技术。Novak的设计是基于大卫奥苏伯尔(DaVidAUSUbeI)的同化理论(assimilationtheory)。奥苏伯尔根据建构式学习(ConStrUCtiViSmlearning)的观点,强调先前知识(priorknowledge)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框架(framework),并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在Novak的著作习得学习(LearningtoLearn)中,指出“有意义的学习,涉及将新概念与命题的同化于既有的认知架构中。
4、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开创思维导图(MindMapping),刚开始只是作为一种新的笔记方法,现在己经发展成为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在此基础上,博赞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大量的500强企业,这一简单易学的思维工具正被全世界约3.0亿人使用。思维导图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教育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成效显著。有些国家从小学就开始展开思维导图的教育。三、特征1、层级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 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指导 01 概念 及其 教学 应用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4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