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民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大纲.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面向所有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即运用一定的技术支持教与学的活动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以及社会责任等。(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基础、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与获取、常见教学媒体的基本操作、多媒体素材的加工与处理、多媒体教材的集成开发、教学工具软件的操作与应用、教学信息的交流等。序号内容学时数(16)课堂学时数实践学时数1教育技术概述,具体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及当代教师学
2、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等5O2教育技术基础,具体包括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含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等)、媒体基础、艺术基础等3O3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具体包括教学媒体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信息化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远程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管理理论、教育技术评价理论、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等7O4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与获取,具体包括利用搜索引擎、联机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检索与获取网络教学资源O35多媒体素材的加工与处理,具体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素材的加工与处理O46多媒体教材的集成开发,具体包括听觉教材、视听教材、多媒体课件、专题学习网站的集成开发O47教学工具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具体包括概念图
3、、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教学工具软件的操作与应用O28教学信息的交流,具体包括运用即时通讯软件、Emai1、博客与微博、BBS等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流O2合计1515(四)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即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的教与学的方式(即实践部分中所要学习的内容)来学习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二、正文理论篇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教学要点:本章主要学习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等内容。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学时)1. 1.1国外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L
4、L2国外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1学时)L2.1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L2.2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第三节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学时)L3.1教育技术的理论发展趋势L3.2教育技术的实践发展趋势第四节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1学时)1.4.1从发展历史看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1.4.2从逻辑角度看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第五节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1学时)1 .5.1从宏观层面看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2 .5.2从微观层面看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教学要求:L教会学生利用CNKl概念知识元库、CNKl工具书馆、百度百科等查找教育技术相关概念的定义,并分析不同定义之间的异
5、同。3 .教会学生利用表格方式整理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阶段及其特点。4 .教会学生利用CNKl学术趋势搜索结果分析教育技术的理论发展趋势。5 .通过让学生比较过去上中小学时和现在上大学时教师所采用的教育技术的不同,分析教育技术的实践发展趋势。6 .通过CNKl查阅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改革、实施国家课程标准、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专业发展等的关系的电子文献,了解当代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考核要求:1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2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3 .能够
6、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4 .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5 .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6 .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第二章教育技术基础教学要点:本章主要学习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含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等)、教育技术媒体基础、教育技术艺术基础,以及常见的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综合媒体的基本操作等内容。教学时数: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技术理论基础(1学时)2.1.1学习理论2.1.2教学理论2.1.3传播理论第二节教育技术媒体基础(1学时)2.2.1媒体概述
7、2.2.2视觉媒体2.2.3听觉媒体2.2.4视听媒体2.2.5交互媒体2.2.6综合媒体第三节教育技术艺术基础(1学时)2.3.1教育技术艺术基础概述2.3.3静止画面艺术2.3.4运动画面艺术2.3.5声音呈现艺术2.3.6交互功能运用艺术教学要求:1 .让学生结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通过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自主学习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基本类型和基本问题。2 .通过练习媒体的基本操作练习,认识常见的媒体及其优劣势。3 .将教育技术艺术基础的基本原理揉合进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多媒体教材的设计与开发等实践技能训练之中讲授。考核要求:1 .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
8、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2 .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3 .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1 .具备常见视觉媒体的操作能力。2 .具备常见听觉媒体的操作能力。3 ,具备常见视听媒体的操作能力。4 .具备常见交互媒体的操作能力。5 .具备常见综合媒体的操作能力。实验要求:1 .学会幻灯机、投影器、扫描仪、视频展示台、照相机、电子白板等视觉媒体的基本操作。2 .学会数码录音笔、简易数字音频系统等听觉媒体的基本操作。3 .学会教学光盘播放系统、摄像机等视听媒体的基本操作。4 .学会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交互媒体的基本操作。5 .学会微格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
9、教室等综合媒体的基本操作。第三章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要点:本章主要学习教学媒体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信息化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教育技术管理理论、教育技术评价理论、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等内容。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媒体理论(1学时)3.1.1教学媒体的特性3.1.2教学媒体的选择3.1.3教学媒体的利用第二节教学设计理论(1学时)3.2.1传统教学设计3.2.2系统化教学设计3.2.3信息化教学设计第三节信息化教学理论(1学时)3.3.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3.3.2信息化教学过程与模式3.3.3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方法第四节教育传播理论(1学时)3.4.1教育传播的含义3.4.2教育传播
10、模式3.4.3教育传播要素第五节远程教育理论(1学时)3.5.1远程教育的含义与历史3.5.2远程教育的教学与教师3.5.3远程教育的学习与学生3.5.4远程教育的教学交互第六节教育技术管理理论(1学时)3.6.1教学资源管理3.6.2教学过程管理3.6.3项目管理第七节教育技术评价理论(1学时)3.7.1面向教学资源评价3.7.2面向教学过程评价3.7.3教学效果与效率评价第八节教育技术研究方法(1学时)3.8.1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概述3.8.2基于课堂教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3.8.3基于网络教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学要求:L可根据教育技术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学生实际增删一些内容。2 .让学生选择
11、一个与自己专业相对应的中小学课程教学课题,从教学设计开始,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教学方案、开发教学资源、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完成一个完成的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3 .提供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的范例。4 .提供信息化教学课堂实录。5 .开展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教学活动。6 .在本门课程的评价中采用教育技术评价方法和工具。考核要求:1 .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2 .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3 .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 .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5 .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6 .掌握教育技术
12、理论的基本内容。7 .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8 .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9 .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10 .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11 .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12 .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13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14 .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15 .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16 .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17 .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18 .能结合
13、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19 .能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实践篇第四章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与获取教学要点:本章主要学习利用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联机数据库检索和获取教学资源等内容。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搜索引擎的使用(1学时)4.1.1常见的搜索引擎4.1.2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技巧第二节数字图书馆的使用(1学时)4.2.1常用的数字图书馆4.2.2数字图书馆的基本使用技巧第三节中国知网(CNKD的使用(1学时)4.3.1中国知网及其数据库简介4.3.2中国知网的基本使用技巧教学要求:L教会学生运用CNKl概念知识元库、CNKl工具书馆、百度百科等查找教育技术相关
14、概念的学术定义。2 .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查找教育技术相关图书。3 .教会学生在汇雅、超星及九羽电子图书馆查找、阅读、下载教育技术相关图书。考核要求:1 .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2 .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3 .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4 .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第五章多媒体素材的加工与处理教学要点:本章主要学习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收集和简单加工处理等内容。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图形图像素材(1学时)5.1.1 图形图像素材的获取5.1.2 图形图像素材的处理
15、第二节音频素材(1学时)5.2.1音频素材的获取5.2.2音频素材的处理第三节视频素材(1学时)5.3.1视频素材的获取5.3.2视频素材的处理第四节动画素材(1学时)5.4.1动画素材的获取5.4.2动画素材的处理教学要求:1 .教会学生利用屏幕抓图、本地搜图、视频截图、网上下图、扫描仪扫图、照相机拍图等方式获取图形图像素材。2 .教会学生利用PhOtOShOP绘制基本的点、线、面图案。3 .教会学生利用PhOtoShoP对图形图像进行点处理、几何处理、组处理及帧处理等基本的处理技能。4 .教会学生利用话筒录音、线路录音、音轨提取、网上下载等方式获取音频素材。5 .教会学生音频素材的格式转换
16、、分隔、截取、合并等简单处理。6 .教会学生利用摄像机拍摄、视频采集、DVD视频提取、网上下载等方式获取视频素材。7 .教会学生视频素材的格式转换、分隔、截取、合并等简单处理。8 .教会学生动画素材的下载和简单绘制。考核要求:L具备图形图像素材的获取、绘制、简单处理和输出能力。2 .具备音频素材的获取和简单处理能力。3 .具备视频素材的获取和简单处理能力。4 .具备动画素材的获取、绘制和简单处理能力。第六章多媒体教材的集成开发教学要点:本章主要学习听觉教材、视听教材、多媒体课件、专题学习网站的集成开发等内容。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听觉教材的集成开发(1学时)1.1.1 听觉教材的设计
17、1.1.2 听觉教材的集成开发第二节视听教材的集成开发(1学时)6. 2.1视觉教材的设计7. 2.2视觉教材的集成开发第三节多媒体课件的集成开发(1学时)6.3.1多媒体课件的设计6.3.2多媒体课件的集成开发第四节专题学习网站的集成开发(1学时)6.4.1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6.4.2专题学习网站的集成开发教学要求:L教会学生利用AdobeAudition将音频素材集成为一个完整的听觉教材。2 .教会学生利用AdObePremiere(或SonyVegaS)将视频素材集成为一个完整的视听教材。3 .教会学生利用Pe)WerPOint(或AUthOrWare、Flash)将多种媒体素材集成为一
18、个完整的课件。4 .教会学生利用Pubilsh(或Dreamweaver)将多种媒体素材集成为一个完整的专题学习网站。考核要求:L具备听觉教材的集成开发能力。2 .具备视听教材的集成开发能力。3 .具备多媒体课件的集成开发能力。4 .具备专题学习网站的集成开发能力。第七章教学工具软件的操作与应用教学要点:本章主要学习概念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教学工具软件的操作与应用等内容。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念图软件(1学时)7.1.1概念图软件的基本操作7.1.2概念图软件的教学应用第二节学科教学软件(1学时)7.2.1学科教学软件的基本操作7.2.2学科教学软件的教学应用教学要求:1
19、.教会学生概念图软件Mindmanager的基本操作。2 .教会学生在教学设计、知识建构等方面应用Mindmanagero考核要求:1 .具备概念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教学工具软件的操作能力。2 .能够将概念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教学工具软件具体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第八章教学信息的交流教学要点:本章主要学习学习如何利用即时通讯软件、EmaiK博客与微博、BBS等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流等内容。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0.5学时)8.2Email的使用(0.5学时)8.3博客与微博的使用(0.5学时)第二节BBS的使用(0.5学时)教学要求:1 .教会
20、学生运用即时通讯软件与学生、家长、同事、教育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交流。2 .教会学生运用Email与学生、家长、同事、教育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交流。3 .教会学生运用博客与微博与学生、家长、同事、教育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交流。4 .教会学生运用BBS与学生、家长、同事、教育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交流。考核要求:1 .能利用技术与学生就学习进行交流。2 .能利用技术与家长就学生情况进行交流。3 .能利用技术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4 .能利用技术与教育管理人员就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沟通。5
21、 .能利用技术与技术人员在教学资源的设计、选择与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6 .能利用技术与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就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交流与合作。()教学要求L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即利用本课程中所列的实验项目中的方法、技能学习理论部分的内容。2 .注重能力的训练,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练习时间。3 .加强个别指导,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予以因材施教。(四)考核要求1 .利用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联机数据库检索和获取教学资源的能力考核以随堂测试的方式进行。2 .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收集和简单加工处理的能力考核应放到听觉教材、视听教材、多媒体课件、专题学习网站的集成开发中,在集成开
22、发中势必要用到多媒体素材,故以学生设计、开发一个完整的多媒体教材为考核方式。3 .常见的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综合媒体的基本操作能力的考核最好让学生使用这些媒体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观察学生对各类媒体的操作能力。4 .概念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教学工具软件的操作与应用能力应从某个单一课例出发,让学生设计使用某个工具软件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开发相应地电子作品。5 .利用技术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能力考核利用平时上课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就用即时通讯软件、Emai1、微博、BBS与学生进行交流,可实际观察学生利用各种技术的能力。三、参考书目L瞿菊,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训练,高等
23、教育出版社,2010.12。2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一一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第2版。3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第2版。4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一一走进信息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修订版。四、使用说明(一)不同专业使用本大纲的要求L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情况适当删减理论篇第2章中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内容。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情况、及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等适当删减实践篇第4张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与获取、第5章多媒体素材的加工与处理、第8章教学信息的交流的相关内容。3 .教师可以根据教育技术学
24、的最新研究成果增删理论部分第3章的相关内容。4 .教师可以根据各藏汉双语专业学生实际,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二)使用各种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1 .本课程宜在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下授课。2 .在实验室中让学生亲手操作各种常见教学媒体。(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无五、课外学习(一)课外阅读L目标(1)了解不同学术团体、学者对教育技术的不同的界定之间的异同,加深对教育技术含义的理解。(2) 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激发学习、利用教育技术的兴趣、意识和态度。(3)认识到学习教育技术对中小学教师的重要性。(4) 了解不同学派、流派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以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学习实践
25、。(5)熟悉各种类型教学媒体的优势和劣势,能够在信息化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媒体,实施最优化的教学。(6)深入了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内容,即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原理。2.阅读书目1南国农电化教育学(第2版)I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2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3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3,(9):3-8.4黎加厚.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关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英文译名更新的建议M.电化教育研究,2000,(1):3-6.5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
26、大学出版社.1999:68.6南国农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吴在扬.中国电化教育简史M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8张祖忻.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9马启龙.当代中小学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分析J.中小学电教,2012,(3)41-42.10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施良方,崔允鄢.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王逢贤.学与教的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游泽清.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7、.14李运林,徐福荫.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王以宁.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修订版)M.南京;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17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一一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8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5.19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张兴隆.信息化教育管理与环境建设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21高铁刚,王馨,寇海莲.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I
28、L2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学习要求(1)以表格、反思、心得体会、概念图等多种形式做好笔记。(2)4 .时间安排阅读时间阅读主题阅读篇目第一周教育技术相关概念的定义1、2、3、4、5第二周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8第四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第六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10、11、12第八周各种类型教学媒体的优势和劣势14.15第十周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16、17、18、19、20、21、225 .评价方式每次阅读,教师至少在每个班抽查5人,每学期每人至少抽查1次,给出成绩(百分制或十分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二)课外讨论1 .目标(1)了解中外
29、教育技术的异同,懂得应根据本国、本校实际应用教育技术。(2)明确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利用新技术提高专业素质和自身素质。2 .讨论内容(1)中外教育技术的定义有何不同?(2)你小学老师、中学老师上课和现在你大学的老师上课,在使用教育技术方面有何不同?3 .讨论要求(1)每个小组5-8人,选1人为组长,要求每人轮流发言,每个人都做好记录,最后组长写一总结交给任课教师。(2)每学期每个班至少组织一次讨论。(3)鼓励通过BBS、博客、QQ讨论组等网络讨论形式进行讨论。4 .时间安排第一3周安排讨论题目,第4-6周组织讨论,第7-9周写出反思总结。5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讨论的过程和反思总结为小组统一
30、打分,组长酌情加分,给出成绩(百分制或十分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实践活动1 .目标(1)具备初步的课件开发能力。(2)强化概念图软件的操作和应用。2 .实践内容(1)利用Powerpoint或Authorware开发一个课件。(2)利用Mindmanager或Inspiration制作一张概念图。3 .实践要求(1)每个学生选择一个与自己专业相近的中小学学科的教学课题,收集、处理、加工多种媒体素材,设计、开发该课题的教学课件。(2)每个学生就某一个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为主题,设计、制作该主题的概念图。4 .时间安排第10周选择课题,第10T4周设计、制作,第15周提交、讲评。5 .评价方
31、式教师应设计教学课件、概念图的评价量规,从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等多方面做出评价,给出成绩(百分制或十分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四)课外作业1 .目标(1)深化对教育技术含义的理解。(2)深化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3) 了解教学(学习、传播)理论的要点。(4)学会教学设计。(5)了解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6)掌握信息化教学评价工具。2 .作业内容(1)教育技术AECT94定义与04定义的区别与联系?(2)试论述当代教师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3)述评某一教学(学习、传播)理论。(4)选择一个与自己专业相近的中小学学科的教学课题,设计该课题的教学方案。(5)农村中小
32、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三种模式各自有何特点?(6)设计一个关于PoWerPoint课件(或其他)的评价量规。3 .作业要求(1)以论述题、案例或小论文的形式回答问题。(2)在专门的作业本或笔记本上完成。4 .时间安排布置时间布置作业第三周(1)教育技术AECT94定义与04定义的区别与联系?第四周(2)试论述当代教师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第六周(3)述评某一教学(学习、传播)理论。第八周(4)选择与自己专业相近的中小学的教学课题,设计该课题的教学方案。第十周(5)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三种模式各自有何特点?第十二周(6)设id一个关于POWerPOint课件(或其他)的评价量规。5 .
33、评价方式每学期教师至少布置6次作业,批阅4次,每次可抽查5到10名的学生作业,每学期每人至少抽查1次,给出成绩(百分制或十分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每次批阅应给出评语,并在全班讲评。(五)课前预习L目标(1)深入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2)掌握多媒体素材的收集方法。6 .预习内容(1)教育技术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十个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经典著作、学术期刊、学术论文、专业网站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2)自己专业相近的中小学学科的某个教学课题的相关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素材。7 .预习要求(1)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完成。(2)在上课之前提交。8 .时间安排布置时间预习内容第五周(1)教育技术AECT94定义与04定义的区别与联系?第十一周(2)试论述当代教师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9 .评价方式每学期教师至少布置2次预习,批阅1次,每次可抽查5到10名的学生作业,每学期每人至少抽查1次,给出成绩(百分制或十分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六)中期考核分散安排在各周进行,主要以技能测试为主,每学期每人至少抽查1次,给出成绩(百分制或十分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七)其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4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