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pptx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pptx(8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育知识与能力(二),【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目录CONTENTS,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中学课程 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0102030405060708,第二章中学课程,C O N T E N T S,目 录,课程组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课程概述,2,3,考情分析,课程概述,第一节,知识点:,01,02,03,课程概述,课程的类型,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01,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选择)“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在西方,课程作为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见于英国教 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
2、文中。美国,博比特,课程,历史上 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01,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广义的课程: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 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知识点:,01,02,03,课程概述,课程的类型,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02,从课程的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课程类型,02,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选择)分科课程:也称学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
3、 系的完整性。分科课程特点:强调知识本位;以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为核心编制课程;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课程类型,02,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选择)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 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 科。由怀特海提出。特点: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综合化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密切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类型,02,课程类型,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选择)活动课程: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 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杜威)活动课程的特点:(简答)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以儿童的
4、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02,课程类型,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选择)必修课程: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是 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学习而开发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体现对学生基本 的要求。,02,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选择)选修课程: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 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 生的良好个性。,课程类型,02,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选择)国家课程:根据所有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
5、了国家教育的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的中小学教育的共同要求。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 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它对政治方向的把握、教育方针的 贯彻、培养目标的落实,起着决定性作用。,课程类型,02,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选择)地方课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而设计 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 地方社会发展状况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课程对该地方的中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 的导向作用。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 的现实需
6、要。,课程类型,02,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选择)校本课程: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 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是教师。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 的办学宗旨和特色。,课程类型,02,(四)显性课程、隐性课程(选择)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 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课程类型,02,(四)显性课程、隐性课程(选择)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 的、内隐
7、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隐性 课程是伴随着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也就没有隐性课程。,课程类型,知识点:,01,02,03,课程概述,课程的类型,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03,课程的主要流派,一、学科中心课程论(选择)主要观点: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 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 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03,二、活动中心课程论(选择)主要观点: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 造或改组;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 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主张
8、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 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课程的主要流派,03,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主要观点: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强调课程建设要关注社会焦点问 题,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客观需求,课程学习应深入社 会生活中,深刻认识到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布厄迪,课程的主要流派,03,课程的主要流派,总结:,实战,真题演练,(2018下)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 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开发,开 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9、)。,A国家课程 C校本课程,B地方课程 D社会课程,真题演练,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中学课程。题干中所述为学校组织的,由学校进行管理的课程,因此属于校本课程类型。故本题选C。,实战,真题演练,(2017上)8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 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 学。这体现了哪一类型的课的结构?(),A单一课 C练习课,B综合课 D复习课,实战,真题演练,答案:B解析:单一课是指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任务的课,可 分为新授课、巩固课、联系课和检查课等;综合课是指一节 课内完成两种以上的教学任务。故选择B。,实战,课程组织,第二节,知识点:,01课程目标,02
10、,课程内容,03,课程评价,04课程开发,01,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 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 容、教学内容和课程方法的基础。,01,课程目标,二、广义的课程目标01,02,03,04,05,01,课程目标,三、狭义的课程目标01,教学目的,02,培养目标,03,课程教学目的,04,教学目标,知识点:,01课程目标,02,课程内容,03,课程评价,04课程开发,02,课程内容,02,课程内容,一、课程计划(选择、简答)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
11、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 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的组成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课程计划的作用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订课程 标准的依据。,02,课程内容,二、课程标准(选择)课程标准的概念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 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核心内容)课程内容(具体知识内容要点)实施建议,02,课程内容,二、课程标准3课程标准的作用(选择)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 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对教师工作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 全国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教育 知识 能力 第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42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