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docx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F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名词概念以及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3、使学生理解掌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4、通过设计“草场放牧方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二)能力目标1 .通过电脑课件和课本的图(图解)的观察,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2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小组讨论与教师引导启发相结合,将知识化难为易,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相互合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求
2、异思维。3.通过实例和结合课本上例子的分析总结,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等思维能力,从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生态系统功能的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二、教材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2、难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三、教学过程:1、“能量流动的过程”:问题情景: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什么?怎样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探索:阅读教材“能量流动的过程”部分,并思考讨论问题。播放课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图解讨论回答:生
3、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引导启发:不是所有的太阳能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必须是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才能开始在生态系统中流动。师生谈话:怎样输入?依赖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分组讨论: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或者说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流向什么方向?播放课件: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的能量流向示意图(推荐一个同学归纳其中心内容,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引导启发:能量流动的过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有三个去处: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了,即通过细胞
4、呼吸释放和生命活动利用了;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食同化流入下一营养级,没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枯枝落叶和初级消费者摄食未消化而排出的粪便中的这一部分被分解者释放出来。对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这三个去处。并且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十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2、“能量流动的特点”:问题引入:?为什么肉类食品的价格总比蔬菜价格高??俗话说,“一山不能容二虎”,有没有道理?为什么?引导探索: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多少?播放课件:美国生态学家林
5、德曼“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学生分析:阅读教材,根据课本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组计算:?流入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占上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的百分率是多少??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是怎样分配的?(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引导分析:对能量流动过程的定量分析,是研究能量流动规律的关键。在赛达伯格湖,第二营养级只获得第一营养级同化能量的13.5%,第三营养级只获得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的20%o引导探索: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那么,其余80%90%能量哪里去了?共同分析: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这是因为自身要呼吸消耗、
6、生物遗体等被分解者利用释放等,这就决定了能量越流越少,即传递率为10%20%。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因营养级上升一级,可利用的能量相应要减少80%90%,能量到了第五个营养级时,可利用的能量往往少到不能维持其生存的程度了。师生谈话:学生思考、回答前面引入的问题。引导探索: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除了逐级递减还有什么特点?引导启发:对于单向流动来讲,是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即从生产者一初级消费者f次级消费者一三级消费者fo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的,而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是以呼吸散失热能,即能量必须源源不断地输入,又不断地散失。课堂延伸:“设
7、计草场放牧方案”,怎样判断一个草场上是不是过度放牧?(课后质疑讨论、学生相互启迪、探究学习)3、碳的循环过程:概念突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概念中的物质是指什么、循环是指什么?概念中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什么?引导启发:概念中的物质不是指由C、H、0、N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体内所特有的物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正因为物质可以重复利用,所以物质是永恒的(物质不灭定律)。播放课件:碳的循环图解知识迁移:学生回答有关生理过程引导探索: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什么?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什么形式循环?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方式
8、是什么?2、碳在生物群落的存在形式、传递形式是什么?碳进入无机环境的方式是什么?3、碳循环的范围怎样?播放课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学生讨论:光合作用过程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碳的传递过程(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师生归纳:大气中的C0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无机“C”变为有机“C”,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的循环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还有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也能把C02合成为有机物。另外,生物群落中的有机“C”,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变成无机回到大气中;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系统 物质 循环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4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