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与分析两篇.docx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与分析两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与分析两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与分析两篇()2019年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在教育部统一部署、指导下,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历时近三年,研制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深入梳理反映21世纪以来我国艺术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借鉴吸收国际艺术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力争将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指导义务教育学校更好地实施艺术课程,推进以艺术课程为主体的学校美育发展。一、以美育人,修订的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2001及2011年教育部两次印发的义务教育音乐、美术、艺术课程标准,指导了我国二
2、十年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实践。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广大艺术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推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引领了艺术课程学业评价改革,有效提高了义务教育艺术教学质量,特别是发挥艺术教育在全面育人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的成效明显。但总体上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艺术课程内容不够丰富,艺术各领域之间缺乏联系,学习内容和要求缺乏系统性,评价标准不够明确、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等。因此,在坚持改革方向、传承原标准中经实践证明对一线教学有较强指导作用的内容基础上,依据新时代国家对学校美育教育的新要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目标,加强艺术各领域之间的联
3、系,凸显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共同要求,2022年版课标中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构成“艺术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总体要求,使其与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走向保持一致,并更加符合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实际。本次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一)坚持德育为先,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德育为先,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围绕以美育人、以美化人
4、、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育人宗旨,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体现国家意志,反映时代要求,凸显美育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突出素养导向,促进核心素养的转化与落实2022年版课标将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聚焦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着力构建核心素养和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落实到具体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要求和学业评价之中,强调在夯实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促进知识、技能在真实和复杂情境中的迁移和实践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个体身上的
5、内化,实现“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转化和发展。(三)强化学生主体,推动艺术课程育人方式变革2022年版课标遵循学生艺术学习和身心发展的整体性、阶段性、连续性等特点,强调学习主体在场与具身参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艺术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大观念引领下的教学、单元整体教学、任务式学习、项目化学习、深度学习、真实性学习、跨学科学习等教学方式的变革与探究,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各种艺术实践和探究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主体验、自信表现、主动创造,不断增强其艺术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夏础教育溺程(四)优化课程内容,体现课程融合发展趋势及其育人价值根据艺术课程内容综合性强的特点,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优化学习内容、
6、合理设置学业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022年版课标通过设置综合性学习任务、聚焦核心素养、整合相关内容、关联真实情境,将各门艺术学科学习的基本内容融入到具体学习任务之中,改变传统课程在知识、技能上的相互割裂状态以及碎片化学习的现象,促进课堂教学增效提质。(五)体现艺术特点,一体化构建艺术课程学习体系2022年版课标突出艺术的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人文性等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艺术学习规律,一体化构建1-9年级艺术课程体系,既丰富了学校艺术课程的内容,又较好地做到了幼小衔接以及与高中多模块选学艺术课程的衔接。二、守正创新,修订的主要变化与突破(一)提炼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统
7、领整体设计课程标准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艺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艺术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基于艺术课程本质特点和独特育人价值,2022年版课标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作为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并明确阐释了其内涵、表现特征和具体内容。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艺术课程的育人目标更为集中、统一,指明了艺术教学与评价的方向,规划并引领艺术教育教学实践,是2022年版课标的一大重要突破。课标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课程内容,明确内容要求、设置学业
8、要求,指导教学设计,提出基于核心素养表现特征的学业质量和学业评价,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贯穿艺术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明确课程目标,落实核心素养在课程目标中的转化课程目标是基于教学内容、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特征而提出,并且体现学科内容、活动特征与学段特点等。艺术课程总目标围绕“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将核心素养在课程目标中进行了具体转化:第一方面以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获得审美体验为重点,从艺术美到自然美、生活美和社会美的感知,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双能发现和欣赏美的眼睛和耳朵,侧重指向有关审美感知的核心素养。第二、三方面以培养学生运用媒介、技术和独特的艺术语
9、言进行创作、表现的能力,以及能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实践活动,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侧重指向有关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第四方面主要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了解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形成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文化价值观为目标,侧重指向有关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在聚焦核心素养的同时,课程目标也融入了在艺术学习和艺术活动中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规则意识、责任担当、人际交往、合作交流、学会学习、发现并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育人要求。在总目标统领下,各艺术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和育人要求,分学段拟定了学段目标。学段目标在
10、表述中既突出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共同目标,又根据各艺术学科独特的艺术形式、课程内容和学习特点,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相互关联、适度递进。(三)优化课程内容,加强艺术课程内容结构化组织与设计2022年版课标中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内容以“欣赏(欣赏评述)”“表现(造型表现)”“创造(设计应用)”“联系/融合(综合探索)”四类艺术实践为统领,涵盖具体的学习内容,通过分学段设置不同学习任务,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中,以结构化的方式整体呈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内容体现了如下特占八、四类艺术实践一是以艺术实践统领艺术课程的全部内容,凸显艺术课程的实践性。艺术课程的本质就是艺术的实践活动,尽管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11、但一般都需要经历创造(创作)一表现(表演、呈现、制作等)一欣赏的过程。艺术实践的每个过程必然都融入了将艺术活动或作品与个人观点和相关文化相联系的行为,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这种联系必然突破学科的局限,使其成为一种将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二是将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课程基本的学习内容,强化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各艺术学科都梳理并遴选了本学科必需的基本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中所需要掌握并能有效运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是将来指导教材编写和教学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在2022年版课标中,学习
12、内容与相关艺术实践对应,并列呈现,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三是通过学习任务组织学习内容,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学习任务是基于现实生活或在真实学习情境中,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解决的问题等,它是艺术实践活动和学习内容在学生学习行为方面的具体化。为了体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情境性、具身性、实践性等特点,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将原本静态的知识、技能、文化、观念等内容,以多种学习任务的方式组织起来,通过体现学科特点的主题式、生活化、情境化、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加强课程内容与艺术实践、学生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主体和学科逻辑,体现任务驱动、项目化学习和艺术课程实践性等特点。这些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知识、技能、经验等)有关
13、,但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具体的学习任务中,需要运用和培育怎样的知识与技能,应由教师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作适当的选择,宗旨在于让学生把知识和技能运用在一切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之中。给予教师和学生自主决定的弹性是本次修订重要的观念转变,因为我们认识到,相对于可作为教学内容的无限的知识而言,在有限的课程内,我们的教学应着重关注学生学到多少,而不仅是教师教了多少。同时,学习任务不是简单按四个艺术实践分类来确定的,这是因为学习任务也不一定局限于某种特定的艺术实践,它既可以涉及一种艺术实践,也可以涉及多个艺术实践。四是实行先综合后分项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同艺术学科之间的关联性。2022年版课标规定,在1-9年
14、级开设的艺术课程,具体科目设置为:12年级开设唱游音乐、造型美术;3-7年级开设音乐、美术,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相关内容;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每位学生至少选择2项学习。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在7年级开设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供学生选择。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加强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不同艺术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既可以实现从幼儿园综合活动到小学分科课程的过渡与衔接,又可以与高中多模块选择性教学相对接。开设唱游音乐、造型美术.开设畲乐、美术,以杳乐、美术为主,11入舞蹈、(
15、含戏 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 等相关内容.有条件的地区和学 校.可在7年级开设舞跖.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 艺术),供学生选择.开设艺术选项,包括音乐、美术、舞密、戏剧(含戏曲)、 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每 位学生至少选择2项学习.(四)指导学业评价,完善学业要求与学业质量2022年版课标增加了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两个部分,两者都是对学生在完成本课程某个阶段性学习之后的学习结果描述,反映核心素养的要求,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标的实现,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价、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等提供依据。学业要求是针对内容单位的基本学习要求,侧重指向学生
16、学习学科内容后形成的学科能力,以及学习过程中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所以与内容要求中的学习内容一一对应。学业要求既是对特定课程内容在学段学习目标上的具体化,同时也是核心素养在相关课程内容学习中的具体化,体现学生经过学习之后,在自身形成“核心素养”的某些具体表现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其侧重点在于对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总体刻画,旨在描述学生必须达到的学习水平表现。2022年版课标的学业质量标准描述的是学生各学段学习结束之后应达到的合格水平要求。相比于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更侧重体现核心素养表现特征在“质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义务教育 艺术 课程标准 2022 解读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