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义01教育研究方法概述.docx
《石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义01教育研究方法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义01教育研究方法概述.docx(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义第一部分教育科研方法概述【学习目标】1 .识记“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了解教育研究的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2 .理解教育研究的意义3 .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理解教育研究中的两种认识论4 .把握教育研究的过程与分类5 .熟知教育研究中的道德规范【学习建议】L浏览有关教育研究方法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比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提交总结。2.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思考教育研究对理论、实践及研究者个人的意义。【考核要求】1 .教育研究有哪些与社会科学研究共有的特征,有哪些自身独有的特征?2 .如何理解教育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的认识论?3 .教育研究一般应遵循什么基
2、本程序?4 .教育研究有哪些基本分类?5 .作为教育研究者,你应该遵守哪些研究伦理道德规范?什么是研究?研究怎样才能有助于教育实践?这些就是我们要在本章回答的问题。我们将探讨科学哲学家所关心的问题,并展示他们的见解是怎样开辟了有关教青现象研究的新思路。我们还将针对近期的科学评论,揭示教育研究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如何推动人类对于自身问题的探索。一、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特征及体系(一)教育研究方法的相关概念L方法:指的是收集资料的研究技术或工具,方法自身就具有一定的规范,是用来规范人的活动的Q2,方法论:是关于科学活动中的认识方法和活动方法的原理,它自身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是方法的理论与体系。3 .
3、研究: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1)创造知识探索未知,创造知识(2)整理知识分析、整理、鉴别已有知识,继承知识4 .教育科学研究: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它的运用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二)教育科学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活动的特点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性特征:1 .较强的异质性2 .受人的因素影响3,较强的
4、偶然性和独特性教育科学研究独有的特征1 .较强的综合性、整体性2 .较长的周期性3 .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4 .较强的群众基础5 .受道德标准的约束(三)教育研究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1、方法论: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2、研究方式: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步骤。3、具体研究方法与技术:指研究的各个阶段的具体方法。叶澜关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观点:分为三种:1、教育研究一方法一论:有关一种具体的研究活动(教育研究)的方法的理论,侧重于研究特殊的教育活动2、教育一研究方法一论:强调的是研究教育这一特殊对象
5、所采用的方法的理论,主要对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3、教育研究一方法论:这里的“方法论”是一个专用名词,“教育研究方法”是方法论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侧重于“方法论”在教育研究中的特殊应用与体现,属于方法论的“特化”研究二、教育研究的意义(一)研究对积累教育知识所作出的贡献L描述许多研究都涉及对自然或社会的描述,例如对形式、结构、活动、变化以及现象之间的关系等所作的描述。研究人员正是通过这样的描述性研究才使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成为现实Q举例来说,天文学家利用天文望远镜提高了对宇宙不同部分的描述的准确性,而且,他们还在这样的描述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星系并准确把握住了宇窗的结构。这样的发现同时还提高了人类
6、对宇宙的起源与发展方向等问题的认识。描述性研究已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有关学校教育的知识Q诸如菲利浦杰克逊(PhilipJaCkSOn)的课堂生活、莎拉劳伦斯贩莱福(SaraLawrenceLightfOOt)的好中学以及乔纳森科佐尔(JonathanKOZOD的野蛮的不平等等最为重要的教育类文献,都表明了这一类研究的重要性Q某些描述性研究旨在向政策制定者和教育者提供他们所关心的一些有关教育领域的统计信息。美国国家教青统计中心就是以这类研究为主。该中心的诸多研究成果都刊登在每年一期的教青统计文摘o该中心还负责进行美国的教青发展全国性评估,收集全美青年在不同学科表现的描述性数据Q2 .预测教育研究人员
7、已经进行了为数众多的预测研究,以便进一步了解可以依据哪些因素来预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和进入社会之后的工作实绩。他们从事这些研究的原因之一,就是帮助校方录取那些有望在特殊学科取得出类拔萃成绩的学子。例如,学业能力倾向考试(SAT)和其他一些类似的测试每年都面向千百万高中学生。高等院校依据这些测试结果和其他资料来录取那些他们认为最有希望在其专业学科中脱颖而出的学生。为了能进一步了解基于这些测试的预测的准确性,了解它们是否能普遍运用于不同的学生群体(如少数民族学生),以及了解新测试工具能否有效提高针对特定背景中的学生所作的学业是否会取得成功这一点所作的预测的精确性,有必要进一步发展预测研究。预测研究
8、的另一目的是确认哪些学生可能会滞后于教育过程的进展,并根据这一预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例如,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只有75%的高中生获得高中文凭,研究人员目前对高中生的辍学率表现出极大的研究兴趣Q通过收集有关六年级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例如对他们进行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或退学为止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就能判断哪些信息最有助于预测。这一预测知识可被用来确认哪些六年级学生有可能在高中阶段退学。有了这样的知识,我们也许就有可能为这些学生设计特定的教育项目来增进他们学业进步的机会。教育研究已经创造出巨大的包含众多因素在内的预测知识体系.这些因素能预测将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多样化结果(例如,学业进步、事业有成、犯罪行为
9、等)。我们将在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专门讨论预测研究程序。3 .改进第三种研究知识涉及介入因素的有数性。行业不同,介入因素自然不同,如医学中的药物疗法,工程中的建筑材料,工商领域里的营销策略和教育界的教学计划等。许多教育研究课题的本意就是为了确认介入因素,或者说确认哪些因素可以转变成介入因素,以便改进学生的学习。赫伯特沃尔伯格(HerbertWalberg)与他的同事一起综合研究了近3000例涉及介入因素或潜在介入因素的个案,这些介入因素的引人旨在提高学生在诸多学业成就测试中的成绩。沃尔伯格的综合研究表明,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许多能有效改进学生学业的介入因素。为了使这些介入因素日臻完善,把它们更有效地
10、用于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和彼此相异的教青环境中的教育实践,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同样,也有必要深化潜在介入因素转变成现实介入因素的研究。举例来说,班级气氛本身并不是介入因素,但从潜在意义讲,我们对它加以多方面的巧妙运用,我们也许能首先研制出一些介入因素来活跃班级气氛,然后再通过这一气氛来增进学生的学业。4 .解释所谓的科学方法在检验假设的有效性方面颇具功效。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缺陷之一就是,研究人员说不定会从假设中推导出一些不恰当的可以观察到的后果,从而使对假设的检验失之偏颇。例如,穆伦认为第一人称单数代词是一个能用于衡量自我注意的颇为妥当的操作性方法。此说并不尽然。有鉴于此,其他理论家和研
11、究人员有必要仔细研究每一份研究成果,以准确判断检验手段和情景的使用是否真的是那么合乎理性、恰如其分。在实验结果与假设相背的情况下,此等推敲尤其重要Q有道是,一着不慎,全盘皆输Q因检验不当而使假设和基本上能自成一家之言的理论无人问津,岂不可惜!科学方法还有另一缺陷,且此缺陆比上一种缺陆更难以清除。这就是,任何观察得来的结果都具有支持多种多样,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理论的潜在可能性。就这一意义而言,研究人员永远不可能证实理论,充其量只能是支持理论而已。就是穆伦也曾坦言,对其观察到的结果可作诸多不同的理论解释,而且他也指出,他的研究成果并不能表明其他解说毫无道理。(二)研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研究成果要
12、么以X是Y”的形式出现,要么以具有Y特征的X的概率是P”的形式出现。与之相反的是,对实践具有意义的成果则表现为”甲应该对乙采取Z行动”之类的形式,换句话说,它们是用含有”必须理应,或其他包含价值判断成分的惯用语句形式来表示的。但是逻辑告诉人们,从仅仅用”是来表示关系的语句中是不能有效地推导出含有“必须”之类的结论的。一些研究人员坚信,教育研究太理论化,也太关注对基础认知如支持记忆的大脑的功能、阅读时眼球的运动等程序的研究了。他们坚信,应该把这些基础研究捆在一边,优先从事旨在解决从教人员所发现的现实问题的应用研究。这一论点提出了教育基础研究和教育应用研究的相对价值这一问题。从定义这一实质性角度来
13、看,应用研究看起来更有助于教育实践的改观。根据我们对教育现状的体察,认识到有关教育的研究知识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界人士越来越多。诸如教育领导和PhiDeltaKappan等教育类畅销期刊都定期刊登重要的研究报告。更重要的是,愈来愈多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被要求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一些研究方法来指导他们如何阅读研究报告,以及甚至指导他们如何从事课题研究。他们中有些人在学完硕士课程之后都力争获得博士学位。在这一切努力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接受先进的有关课题研究的训练,而且还被要求做一些实质性研究以便写好博士论文。能意识到教育研究的重要性,这一点本身就很重要。这样的意识不仅能养成对研究的积极态度,而且能使
14、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研究在改进教育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关教育变化的研究表明,教育发展的进程依然缓慢,而且这样的意识的形成也还只是教育发展进程的第一步。要使教育研究获得等同于在诸如医学研究和工程研究等其他领域所赢得的尊敬和产生的影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Q(三)教育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1 .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 .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3 .教师的教育研究也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4 .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尊严感。5 .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不断
15、积累实践知识。三、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注重思辨的阶段、强化实证的阶段、复兴定性的阶段、融合定性与定量的阶段。(一)注重思辨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育研究的方法意识甚为朦胧,甚至还没有从哲学的母腹中分化出来,没有鲜明方法特征的思辨在教育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思辨是以哲学为理论依据,以分析归纳为特点的。最早把归纳法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进行讨论的是苏格拉底。他的归纳法是通过分析个别的伦理行为的事实来确定伦理概念,是与下定义紧密相连的。苏格拉底的归纳法在其弟子柏拉图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柏拉图提出,形成概念的过程,是在众多个别中发现一般的过程,也是在多中求一般
16、,从而使灵魂得以认识理念的过程。对归纳法进行系统研究,并把它确立为获取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逻辑方法的是亚里士多德。他通过对归纳的研究,提出了三类归纳法:完全归纳一一在掌握了一类事物总体中的全部个别对象的材料后,通过归纳得出关于这类对象的一般结论,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组成某类事物的个别对象数量有限;枚举归纳一一属于不完全归纳,通过列举部分对象的特征得出对某类事物的一般的、概括性认识;直觉归纳一一是凭借科学洞察力对隐藏在感觉材料背后的本质所进行的直觉推论。他认为,演绎的原始前提来自归纳,而这个归纳法就是直觉归纳法。中世纪时期,经院哲学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奉为经典,并加以歪曲,真正的教育研究根本不存在,
17、有的只是从神学的一般原理向教育与训练的简单推演。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教育理论的建树有着独特的贡献(大教学论),但是,在研究方法上,他仍是以思辨为主要方法的。他把前人以及他本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加以系统的总结、归纳和整理,从而为从事教育活动提供一种可供仿效的模式。他的最大功绩是将教育感性经验加以总结和归纳,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了。为了证明他书中所汇集的教育经验或方法是优秀的,经过他本人的主观选择,运用种种自然现象来进行论证,先对自然现象大加褒扬,然后将之推演到教育中来,认定“艺术若不模仿自然,它就什么也做不了”。这种思辨缺乏深层次的理性的支持,论证显得简单、肤浅。对教育现象进行深
18、入的思辨研究和理性考察的,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康德与赫尔巴特。康德以其哲学家的睿智,赋予教育研究以极大的理性内涵,把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视野转移到教育内在规律上,从而使得西方的教育理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康德试图借助于理性的认识来阐释教育的内在原理,他与夸美纽斯反其道而行之,其认识前提是:“(认知的)对象必须与我们的知识相一致。”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夸美纽斯“模仿自然”的认识之路。当然,康德的这一认识前提与他所谓的“自在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康德看来,惟有“自在之物”(他又称之为“本体”)才是人之感觉的源泉,它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独立存在”的,自然也是不可能被人完全认识的。虽然康德的认识论基础是
19、主观唯心主义的,但也唤起了人们对教育之内在规律的重视,强调了教育科学理论必须具有逻辑演绎性,把教育认识的“天平”倾斜于教育理性原理的构建,从而使西方教育研究的角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赫尔巴特被西方学者称为是使教育“科学化”的第一人。他最杰出的贡献是把教育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知识基础之上,使教育理论拥有自己的科学依据,而不再把教育研究的途径归于“模仿自然赫尔巴特的这些努力仍是建立在思辨的基础上的,他不是依据科学事实和知识进行支持,而是以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形成他具有内在逻辑演绎结构的教育理论。赫尔巴特是一位擅长演绎思维的学者,他力图在理论上把教育各组成部分加以联系,并寻求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二)强化实证
20、阶段18世纪的启蒙运动,科学和技术成了反对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武器,注重研究的量化和对实际情况的分析也随之被认为是社会规划的科学工具。使实证正式成为社会学重要的研究取向的,是19世纪20年代孔德实证社会学的创立。实证(p。SitiVe)一词源于拉丁文positivusv,具有确定、明确、确实的意思。欧洲16世纪以后的自然科学强调观察和实验,要求知识的“确实性”,因此,实验的自然科学被称为“实证科学Q法国思想家圣西门在他的著作中提出,过去的时代是“神学时代”,现在是“实证时代”。实证的经验的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的基本观点是:(1)一切科学知识的惟一来源和基础都是观察和实验的事实。(2)一切现象都服从于不
21、可改变的自然规律,这种规律是科学经验之中的某种不变的先后次序和相似关系。(3)人类智力发展必然要经历3个阶段:神学阶段一一形而上学阶段一一实证阶段,社会学还停留在形而上学阶段,因此必须建立实证社会学。(4)通向实证社会学的方法既是经验实证的,也是历史的。孔德之后的实证主义是以穆勒与斯宾塞为代表的两派Q在方法论上,一派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无二致,社会科学研究包括确立规律、利用实验和观察,消除社会分析中的主观成分。另一派则重视经验方法和统计资料对形成假设和求证的作用。19世纪下半叶,实证主义发展为另外一种形态:以马赫为代表的经验批判主义(又称马赫主义)。它主张批判地了解经验
22、,基本观点是,世界是由感觉要素构成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函数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感觉要素的函数关系的模写就是数学,数学的量化是社会科学必须遵循的思维经济原则。1895年,涂尔干发表第一部社会学方法论专著,该书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建立规律的类型和事实的关系。他自己关于自杀的研究被认为是社会调查的典范Q总之,19世纪社会科学理论上实证主义的倾向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倾向基本上假设在自然界和社会之间有着基本的一致,因此,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也适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但这些仅仅是社会学家在方法论上的倾向,它们对于教育问题的研究来说,其作用也许更多地在于制造了一种实证的文化。据兰希尔(G.LLan
23、dsheere)考察,早在19世纪下半叶,就有迹象表明,自然科学的发展开始缓慢地影响心理学和教育学。1859年,贝恩在情绪与意志一书中,思考了能力测验的编制。5年后,费希尔在量表手册中提出了一套测量包括书写在内的学校各主要学科上的能力和知识的等级量表,并通过把算术平均数作为学业成绩指标而将统计方法引进教育研究。1870年,巴索洛马对200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3年后,米勒发表了第1份关于注意的实验研究报告。1879年,冯特建立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教育研究也逐步呈现出了实证化倾向,并且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酿成一股实证化的潮流。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在美国等地
24、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以实证化为标志的“教育科学运动”。这股重要的实证化思潮,分为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研究”运动和“实验教育学”。在19世纪80年代,德国、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掀起了一场研究儿童的热潮。在这场运动中,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及其同事与助手们设计和使用过194种问卷,涉及到有关儿童生活的许多方面,获得了一大批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建议。霍尔本人所倡导的问卷调查法也因此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场“儿童研究”热潮,大大地改观了人们对教育研究的传统认识,提高了心理学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并因其重视实证材料的收集而对教育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科学研究 方法 讲义 01 研究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4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