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库及答案.docx
《石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库及答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库专题一教育科研方法概述1 .教育研究成果并不会直接影响实践,这是因为A.研究成果具有太多的中性色彩B.研究成果几乎全部源于基础研究C.政策制定者也许看不出研究成果的价值D.政策制定者只把研究成果看成制定政策的依据之一2 .一位后实证主义研究人员会认为认知棍乱这一概念A.具有跨文化间的广义性B.是无理论的C.是充满价值判断的D.并不具有价值判断因素3.标准化测试的使用、远离被研究的人这一对象以及对发现一般法则毫无兴趣等,这一切都是A.后实证主义研究的特征B.实证主义研究的特征C.诠释性研究的特征D.后现代主义研究的特征4.“能力能用学术能力测试(SAT)这一量化尺度来检测这
2、一说法是A.某一理论法则的例证B.某一以操作性定义构成的方法来加以界定的建构的例证C.某一以建设性定义构成的方法来加以界定的建构的例证D.一种假设5.一项对某一来自于有关脑化学过程和现象会怎样影响短期记忆的理论的假设进行检验的研究属于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后实证主义研究D.描述性研究6 .个案研究成果A.不具有概括性B,可以被推及其所反映的界定的人群C.可以被推及研究人员所界定的人群,但不能延及研究报告的读者所界定的人群。D.可以概括化说明类似的个案7 .后实证主义研究人员会对社会科学中的量化分析行为提出质疑,这是因为他们认为A.社会现象中可以被量化的方面一般并不重要B.某一变量的数值对
3、不同的个人具有不同的意思C.对社会现象的量化分析基于这些现象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这一假定D.上述一切原因8 .在下述主张中,后实证主义者最会赞同的是A.较之于帮助人们理解人类条件的文献,科学研究是更为有效的探讨形式B.与旨在帮助人们理解人类条件的文献相比,科学研究并不是较为有效的探讨形式C.只要科学家和艺术家携手并进,我们必将在理解人类条件方面取得真正的进步D.因为西方文化圈之外的文化不以实证主义的假定为背景,它们更有可能增进对人类条件的理解9 .根据卡尔波普所提出的可驳斥性标准,知识主张A.能被反驳,但不能被证实B.能被证实,但不能被反驳C.只有通过对假设的检验才能被证实D.或者可以被证实,
4、或者可以被反驳,前提是:知识主张不具有价值判断性10 .科学现实主义者相信A.对现象的理解是社会现实的首要诱导因素B.社会现象由诸多因果关联结构所构成C.牛顿物理学是理解社会现实中因果关系的最佳模式D.在发展社会行为理论之际并不需要因果关系这一概念11 .保护被试对象联邦法规、注意与规则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对象免受不必要的身心危害B.告知他们有权利拒绝参与研究计划C.保护个人隐私不受联邦政府侵犯D.设立标准以便用于收集研究数据12 .一个研究生被雇来在一个含有欺骗实验设计的心理实验中做助手。通过分析研究计划,她注意到其中没有任何向研究对象作交代的打算。这时她最理性的行动是什么?A.由于她不负责
5、此项计划,她没有任何道德责任,因而她什么也不用做B.她应该立刻报告大学审委会C.她应该与调查者交谈,建议安排一个向研究对象作交代的程序,以免研究对象受伤害D.她应该辞去助手一职,以维护她的道德立场13 .在数据收集前,假如把研究目的告知研究对象会使实验结果失效,研究者最佳的做法是A.让对象去找监督这项研究的审委会B.无论如何都要告知。因为研究认同规则要求完全告知C.告诉对象他们将在研究结束时知道研究目的D.编造一个理由而隐瞒真实理由14 .假如一个大学生同意参与一个研究计划但后来要中途退出A.应该告诉这个学生,这是违反美国心理协会的道德法规的B.应该告诉这个学生,他必须与监督此项研究的审委会商
6、量C.我们什么也不必做,因为研究对象有权利在任何时候退出D.这个学生按照法律应该完成这项研究,应该让他明白这一点15 .要保证从研究对象那里得来的数据的机密性,研究者合适的做法是A.确定没有任何未经允许的人接近过这些数据B.告知对象谁将接近这些数据C.从数据收集器中抹掉研究参与者的名字,代之以密码D.上面所提的做法都可以16 .一个合法的风险-效益比率应包括A.研究的费用与改善研究者职业状况的可能性之比B.研究参与者的不便与此项研究对于他所代表的那些人所可能带来的好处的比值C.研究没有任何结果的可能性与有结果的可能性之比D.上述全部17 .在实验中研究对象被欺骗,调查者的道德责任是A.在研究前
7、告知研究对象实验中将有一些欺骗性的东西,但不讲怎样欺骗B.研究结束时,交给研究对象一份书面材料,告诉他研究中有一些欺骗性的东西,但不描述具体怎样欺骗C.研究结束时,书面告知研究对象欺骗的具体内容D.实验结束时,亲自告知研究对象有关的欺骗,或出示证明,以使研究对象相信18 .如果老师屈服于对照组学生的要求,想让他们都进入实验组,研究者为保持与这个单位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应是A.解释说实验设计要求有一个对照组,他们无法进入实验组B.在数据收集完成后让他们参与一次实验C.让两个组都参与实验,以免与老师发生冲突D.让另外一个老师的学生组成对照组专题二文献研究1 .如果,不必在收集数据前进行文献查阅。A.
8、ClJE中没有与研究问题相关的重要主字码B.可获得相关二手资料C.可获得相关后分析D.研究者的目的是形成基础理论2 .如教科书作者报告了他们自己实验的结果,这部分课文将被认为是A.二手资料B.原始资料C.初步资料D.文献评论3 .进行教育文献查阅,最好的原始资料由出版。A.美国心理学协会(APA)B.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lC)C.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D.国际大学缩微胶片4 .鉴定教育研讨大会上递交的相关论文的最好资料是A.教育资源B.最新教育期刊索引C.期刊文献的读者指南D.教育研究评论5.查找ERlC原始资料的印刷版本的缺点是A.这种查找花费较高B.印刷版本查找时间较短C.一次只能
9、限于查找一个主要主字码D.以上各点6 .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查找时,用或将两个主字码连接起来,往往会A.增加可获得记录的数目B.减少可获得记录的数目C.仅恢复包括两个主字码的那些记录D.缩小文献查找的重点7 .互联网使研究者能够A.使用相同的一组主字码来查找同时出现的多个数据库B.在ERlC数据库中更有效地使用连词“和”与“或”C.用个人电脑与远距离网站上的计算机数据库发生作用D.使用个人电脑组建私人数据库8 .教育研究评论A.提供了每年完成的研究目录B.概括了各种教育主题的研究文献C.产生了教育原始资料的最新索引D.提供了最早在期刊报纸上发表的教育报告的简要文摘9 .效值是A.CD-ROM文献
10、查阅中的限制域B.判断原始资料相关性的标准C. 一组研究课题中统计结果范围的量度D. 一项统计结果的估量10 .叙述性评论的最大不足在于它们倾向于A.讨论过多的边际相关课题B.每个课题包括的细节太少C.过于主观D.过分注重理论,而不是实际的统计结果11 .定性研究的文献评论的主要目的是A.开发可指导进一步研究的思维和假设B.证实或驳斥评论者的假设C.揭示不同的教育现象的普遍性D.以上各点12 .定性研究的文献评论的严密性可通过得以提高。A.建立审查方式B.核查与评论文献相对的现存思维产物C.请求熟悉该课题的人对评论作出批评D.以上各点专题三定量研究1 .不适合进行推断统计分析的一类变量是A.原
11、始分数B.标准变量C.百分位数D.连续变量2 .按测试成绩将个体分为两类的方法称为A.入为二分法B.自然二分法C.等级划分D.推演变量3 .当时,中位数比平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集中趋势。A.研究者希塑检验原始分数B.分数分布呈偏态C.分数呈正态分布D.某一分数经常出现4 .对虚无假设的恰当表达是A.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比控制组得分高B.研究样本与其所抽取的总体表现不同C.样本平均数的差异真实反映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D.某研究中,进行比较的小组间无差异5 .进行统计量显著性检验是为了判断A.两样本间观测差异的概率还会发生在它所抽取的总体中B.进行重复性研究时,会得到相同结果的概率C.研究结果是否对教育
12、者具有实践意义D.两个总体在兴趣变量上的得分是否存在事实上的差异6 .除外,以下诸项将提高统计量显著性检验效能。A.更大的样本容量B.采用更高的P值,以拒绝虚无假设C.估计的效值D.采用无方向性假设7 .研究中计算置信限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因为它A.提供了估计总体量值的方法B.允许研究者探讨数据中可能会被忽视的模式和现象C.增加了得到统计量结果显著的可能性D.提供了重复研究的统计方法8 .在操作性的重复研究中,研究者A.有意避免模仿最初研究者的研究过程B.试图完全重复最初研究者的所有研究过程C.只试图重复最初研究者采样和实验的过程D.重新分析其他研究者收集的数据9 .效值是有用的统计量,汁算它是
13、为了A.综合对相同变量多次研究的发现B.研究某个特殊值P足以拒绝错误的虚无假设的可能性C.估计研究发现的实际意义D.上述全部10 .茎叶图示是为了A.估计缺失数据B.发现游离值C.估计效值D.估计发生第一类错误的概率11 .如果研究者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班级大小间的关系感兴趣,合适的分析单位应为A.学生个体B.班级C.学校D.上述全部12 .目的抽样涉及A.选择一个能精确代表一个指定总体的样本B.用有限的经费选择一个尽可能大的样本C.选择就研究目的而言具有丰富信息的案例D.上面所有答案13 .研究者想要将结果推广到的真实的或假设的人、物或事件中的所有成员称作A.目标总体B.随机样本C.可接近总体D
14、.自愿参与被试群14 .假设研究者从一个很狭小的可接近总体中抽取样本,研究结果也许A.不可靠B.可推广到有限的总体C.可推广到更大的总体D.没有理论价值15 .一个简单随机样本最好定义为这样的一群个体A.其中,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独立的被选机会B.他们能准确代表目标总体而不是可接近总体C.他们能准确代表可接近总体而不是目标总体D.他们是通过给每个具有一定容量的样本提供均等被选概率的过程选择出来的16 .随机抽样的主要好处是样本更易A.包括正确的被试数目B.同意参与研究C.获得可推广的研究数据D.获得有统计意义的研究发现结果17 .系统抽样最合适的时间是A.必须从一个非周期性表上选择一个大样本B.
15、必须从一个周期性表上选择一个大样本C.目标总体表现为异质性D.预期的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的差异很小18 .有理由使用根据从一个方便样本中所收集的数据作出的推理统计,只要A.样本经过仔细的概念化并达到能代表一特定总体的程度B.研究者不想推广研究的发现结果C.样本足够大D.样本由自愿者组成19 .在群集抽样中,抽样单元是A.被试个体B.目标总体C.一个自然产生的个体群D.在兴趣变量上获得的极端分数的被试所占的比率20 .在定量研究中应使用大样本,尤其是在A.预期的损耗很小的情况下B.使用低信度测量之际C.不准备分析亚群体的情况下D.总体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时21 .选择一个对某一现象作出严格测试的单一案
16、例,这是定性研究所使用的一种A.异常案例抽样方法B.典型案例抽样方法C.重要案例抽样方法D.随机案例抽样方法22 .运用某一案例的研究成果来指导用于下一个案例的选择,这被称作A.方便抽样B.滚雪球抽样C.效标抽样D.机会抽样23 .与不愿参加者相比,自愿参加者更A.具权威主义色彩B.传统C.不合群D.引人注目24 .为了提高一个研究的自愿参与率,最好能A.强调研究者对于获得一个足够的样本容量的需要B.为参与者提供礼物C.请男士向人提出自愿参与的邀请D.详细解释参与研究所可能导致的危险25 .如果测验题目的一个样本恰当地代表了己知科目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这一测验具有好的效度。A.概念B.预测C.
17、内容D.同时26 .为了计算测量的,首先对由个体组成的样本进行测量,而稍后,再对该样本进行同样的测量。A.选择形式信度B.测验-再测验信度C.内部连续性D.分项分数的信度27 .效标参照测量的一个重要目的是A.把一个个体的成绩与其他几个个体的成绩进行比较B.把一个个体的成绩与一个绝对熟练标准进行比较C.广泛地对一个大致规定的内容范围进行取样D.把一个个体的成绩与他以前的成绩进行比较28 .对测验而言,对包括单词定义、数学解题、一般知识和短期数字记忆在内的各种要求的成绩进行取样,这是一种常用的做法。A.成绩B.特殊才能C.智力D.创造力29 .为一个研究项目选择一个成绩测验,你首先应该A.对自己
18、测验B.对你希望进行测量的概念下定义C.检查目前可供选择的成绩测验D.对与你预想中的样本具有可比性的人群进行预试30 .检验作业评估的好方法是使用A.选择测试形式B.概括化理论C.解释学理论D.项目反应理论31 .普通个性调查表潜在的严重的缺点通常是A.购买的价格高B.评分困难C.实施困难D.以自我汇报为基础32 .使用精神测量年鉴来获得测验信息的一大好处是A.许多测验都有评论性回顾B.在该书中,每个测验的内容十分完整C.在其他来源中无法找到的许多测验都能在该书中找到D.上述三点33 .就而言,计算机适应测验(CAT)与传统的标准化测验全然不同。A.随机分布测验题目顺序的机会B.机器评分的可行
19、性C.数字化测验评分的计算机诠释D.每个受试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同一种测验的可能性34 .项目信度的根据是A.对准确回答每个问题的个体的比例计算B.个体对一个测验中某个题目的反应与他们在另一次测验中的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C.个体对一个测验中某个题目的反应与他们在该次测验中的总分之间的相互关D.上述三点35 .可以通过来提高获得个性测验中诚实反应的可能性。A.向个体保证他们的答案决不向外泄露B.告诉个体,在评分后他们可以看到他们个性测验的成绩C.使用计算机适应测验D.使用解释学中的理论36 .描述性研究中常见的统计类型是A.集中量B.非参数检验C.方差间差异的检验D.统计显著性单尾检验37 .趋势研究
20、涉及A.在每一数据收集点对一个易接近总体的不同成员进行抽样B.在每一数据收集点从同一个体样本中收集数据C.对由个体组成的具体总体追踪一段时间D.在同一时间对所有被试对象收集不同时间段的数据38 .研究人员采用因果-比较研究设计而不是实验研究设计的主要情境发生在A.随机抽样不可能时B.实验操作不可能时C.使用标准化测验不可能时D.幼小儿童作为被试研究对象时39 .因果-比较研究的一个主要限制是A.它比其他类型的研究更昂贵B.它不能揭示变量间可能的因果关系C.它不能揭示变量间关系的量值D.零假设不能得到检验40 .如果因果-比较研究中要比较的小组在一个随机变量上存在差异.最好的做法是A.根据随机变
21、量为小组配对B.根据标准化智力测验或能力倾向测验为小组配对C.采用方差分析来控制随机变量D.采用协方差分析来控制随机变量41 .关于因果-比较研究中获得的分数,t检验作出的假设是A.研究总体的分数方差是相等的B.研究总体的分数方差是不相等的C.样本的平均数是相等的D.总体平均数没有差异42 .如果研究人员根据特定特征对研究对象组中的个体进行配对,合适的检验是对A.独立平均数进行t检验B.相等方差进行t检验C.相关平均数进行t检验D.不相等平均数进行t检验43 .如果进行因果-比较研究的人员几乎确信研究假设将有一定的变化,最好要计算A.方差分析B.相关系数C.双尾t检验D.单尾t检验44 .根据
22、某种变量给小组配对的一种事后方法是A.协方差分析B.准则相关C.相关平均数的t检验D.独立平均数的1检验45多元方差分析是用来发现一方面的小组统计显著性差异的A.自变量向量B.因变量向量C.因变量间相关D.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相关46 .非参数统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A.对总体分数的方差不作假设B.假定总体中的分数是围绕着平均数呈常态分布的C.要求相等的总体方差D.只能用于等距量表47 .在t检验或方差分析后计算相关统计数字的目的是为了确定A.样本方差是否相等B.变量间关系的量值C.观察到的差异的指向性D.以上所有48 .完全负相关的相关系数是A.O.OOB.1.00C.-1.00D.-.504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科学研究 方法 试题库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4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