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执法机制的.docx
《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执法机制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执法机制的.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执法机制的落实方案为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高生态环境执法的严肃性、科学性、有效性,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结合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实际,现就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执法机制制定如下方案:一、总体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行“智慧型”、“随机型,、“差异型”“服务型”执法,创新执法机制,提高执法能力,加强作风建设,服务发展大局,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做好支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二、工作原则坚持信息化、智能化。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生态环境执法中的
2、作用,尽快建立统一高效、功能强大、信息集成的综合执法平台,拓展深化智慧执法新领域,有效提升执法的智慧性、精准性、有效性。坚持规范化、标准化。规范执法程序,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局党组中心工作,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随机开展执法,公开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在减少对企业生产干扰前提下提高执法效力;统一执法标准,合理确定自由裁量权,坚持宽严相济、过罚相当的原则,限制自由裁量情形和幅度。坚持差异化、科学化。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正面清单企业“无线索”不进行现场执法;对“非现场”执法设施完备的企业,主要通过“非现场”手段开展监督执法;对装备水平低、日常管理粗放
3、、环境问题突出的企业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做到对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坚持人性化、精细化。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坚持寓服务于执法之中,积极帮助企业查找解决环境问题隐患,规范提升环境治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污染治理协同进步,引导企业自觉守法、主动治污,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三、主要内容(一)厘清职责1.强化统筹执法。从执法大队选拔精干执法力量,固定人员,建档立卡,长期培训,实行末位淘汰和动态调整机制。以分局名义对全区范围开展执法,对各类违法行为统一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对执法发现的问题实行“一事双查”,即查违法市场主体责任,又查网格监管责任。(牵头部门:
4、执法大队、督察办;责任部门:分局各股室)2 .压实日常监管责任。生态环境分局不能以本级名义实施行政处罚、停产限产、查封扣押等措施(地方法律法规另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主要负责统筹本级人员,建立日常监管网格化包联制度,重点负责“双随机、一公开”、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核查、“非现场”异常数据核实等日常监管工作。对发现的环境问题,第一时间向市场主体发放问题整改单,督办整改落实,对涉及违法的问题线索,及时固定证据并报告市级生态环境部门依法组织查处。(牵头部门:分局各股室;责任部门:执法大队)(二)规范队伍建设3 .清理规范执法队伍。严禁工勤人员和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等不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辅助工
5、作人员参与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严格按要求规范执法证发放条件和范围,不得向工勤人员和辅助工作人员发放执法证件,对前期不符合发放条件和规定但已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9月底前申请注销。(牵头部门:分局各股室;责任部门:人财科、法制科、执法大队)4 .优化执法人员结构。鼓励和支持在岗执法人员取得继续教育学历,到2025年,实现90%在岗执法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取得法学类或生态环境相关专业学位的达到50%o执法机构新招录人员必须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提高法学、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人员录用比例,原则上充实到一线执法岗位锻炼1年以上。(牵头部门:人财科;责任部门:执法大队)5 .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在生态环境执法
6、岗位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线上执法大讲堂”、“夜校”等学习制度,持续组织培训,定期组织对各级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进行业务考试,不定期组织开展“飞行考试”。组织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执法“大比武”“大练兵”,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实战水平。(牵头部门:执法大队;责任部门:分局各股室)(三)创新执法方式6 .加强执法计划管理。建立现场检查计划制度,生态环境分局执法机构按月制定执法检查计划,报局党组研究审定后组织实施。牵头部门:执法大队;责任部门:分局各股室)7,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除投诉举报(舆情)、上级部门转办交办(领导批办)、日常监管移送案件(其他部门移送案件)、“非现场”执法数据分析或监
7、测发现问题线索核查、专项执法行动、整改复查等针对性执法检查外,其他日常监管和执法工作均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所有日常监管和执法工作全部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插现场方式开展。(牵头部门:分局各股室;责任部门:执法大队)8 .提升执法检查效率。执法前做好做足准备,制定精准详细的执法检查方案,结合执法对象生产工艺、排放特点等情况,加强线索研判和大数据分析。(牵头部门:执法大队;责任部门:分局各股室)2021年底前,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指导标准(2020年版),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实际需要,基本配齐配全执法装备,确保现场执法检查精准有效。(牵头部门:
8、各分局各股室;责任部门:执法大队、人财科)9 .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规范事中公示,亮证执法、主动告知,并及时公开执法决定信息。(牵头部门:执法大队)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2021年10月底前,分局所有执法人员配备移动执法终端和执法记录仪,全过程保存上传执法记录。(牵头部门:执法大队;责任部门:人财科)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牵头部门:执法大队;责任部门:人财科)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坚持宽严相济、过罚相当的原则,限制自由裁量情形和幅度,确保同一事项相同情形同标准处罚、无差别执法,对轻微违法问题包容审慎,对于
9、符合不予处罚规定的,坚决做到依法依规免予处罚。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督促及时整改,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牵头部门:执法大队;责任部门:法制科)11 .优化执法、监察日常衔接机制。分局组织开展执法活动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线索,将于3日内由生态委交办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政府组织开展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持续盯办落实,切实形成“查企”与“督政”的合力。(牵头部门:督察办;责任部门:执法大队)(四)加强监督考核12 .严格纪律约束。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树牢纪律纪念,增强纪律规矩意识,严格执行各
10、项纪律要求,坚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格落实“十个严禁”要求,即:严禁在工作日和参加执法活动期间饮酒;严禁滥用职权违反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随意执法、粗暴执法;严禁事先向执法对象通风报信、擅自泄露扩散与执法有关的事项和信息;严禁在任何场合单独会见执法对象及其有关的人员;严禁弄虚作假,隐瞒、歪曲事实,包庇、纵容违法行为;严禁有案不立、立案不办、随意销案,或办关系案、人情案;严禁以违规罚款、曝光、通报、约谈等威胁恐吓当事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严禁向被执法对象索要钱物、报销费用,或收受执法对象的礼品礼金、土特产品及有价证券等钱物;严禁参与或接受执法对象安排的宴请、娱乐、旅游等活动。(牵
11、头部门:分局各股室;责任部门:执法大队、机关党委)13 .强化监督制约。现场执法不得少于三人,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必须第一时间打开生态环境执法指挥调度系统APP上传位置信息,实时录入执法检查情况,对执法人员和执法机构实行全时段全流程监督调度。(牵头部门:执法大队;责任部门:分局各股室)14 .加强作风建设。坚持精准执法、科学执法、依法执法,将“严”“实”“深”“细”“精”贯穿于执法检查全过程,坚决深挖细查,敢于动真碰硬,培养练就善于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的能力素质,坚决杜绝“蜻蜓点水”“走马观花”“雾里看花”式执法检查,坚决扭转和纠正应发现未发现、发现问题质量不高等现象,切实转变执法工作作风。(牵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进一步 改革 完善 生态环境 执法 机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