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十四五”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祁门县“十四五”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docx(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祁门县十四五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二零二零年H月前言1一、“十四五”经开区发展基础2(一)“十三五”期间经开区发展情况2(二)存在问题3二、“十四五”经开区面临形势4(一)国际宏观形势5(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5二、“十四五”期间经开区发展战略7(一)指导思想7(二)基本原则8(三)发展目标9三、主导产业12(一)优化空间结构布局12(二)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倍增17(三)推进祁红产业加快发展22(四)敦促竹木加工提质增效26四、重点推进工程29(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30(二)加快全产业链构建30(三)加快产城融合步伐31(四)加强区域开放合作32五、保障措施33(一)组织保障33
2、(二)安全保障33(三)要素保障34(四)生态保障35-IZe.-1前祁门县经济开发区于2002年3月起步建设,2006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开发区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电子信息、祁门红茶、竹木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已成为县域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为进一步优化祁门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开发区发展规划和祁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结合祁门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祁门经开区”)
3、建设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范围为祁门经济开发区,包括龙门坦园、华杨园、电子产业园、绿色产业园、金字牌园五个工业园组成,总面积5.3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一、“十四五”经开区发展基础(一)“十三五”期间经开区发展情况1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祁门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截止2020年第三季度,祁门经济开发区建成区达L5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项目96家,建成投产8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0.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97.3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8.1亿元,企业投资79.2亿元。2019年实现产值45亿元,纳税1.03亿元,解决就业岗位近4
4、000人。在“十三五”期间经开区新增建设面积0.18平方公里,盘活破产及低效企业9个,新增入园企业项目45个,实现税费4.5亿元。招商到位资金8.27亿元,增速40%。2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开发区成立以来,持续投入资金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水、电、气、路、雨污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十三五”期间完成开挖平整土地近0.13平方公里,保障新增企业项目入园的承载空间;新改建污水管网5.2公里,新建污水提升泵站两座,改造污水处理厂1个,实现日处理企业生产及生活污水150立方米的能力,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新建及改造市政道路5公里,新建雨水管网1公里,改造提升华杨园、电子产业路灯210盏,完善园区道路标识亮化配
5、套建设。3 .主导产业规模扩大“十三五”期间,一是电子产业发展,在电子产业园完成兴建标准化厂房15栋,总面积达近6万平方米,成功引进以黄山电器功率半导体器件、芯片项目为龙头的企业项目18个,实现产业产值20亿元,完成了电子产业高度集聚、高质发展,目前在省、市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二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新增引进祁雅茶业、际源春茶业及大自然茶业为代表的优质茶业企业项目6个,实现了以祁红发展及祁红茶业为成功代表的品牌推广、提质、提效及茶旅结合的新发展。三是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及腾笼换鸟,成功引进永旭木业、竹迹新材料、居林居木为代表的企业项目5个,进一步拓展产业集聚发展空间。4 .新兴
6、产业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开发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随着县域经济发展,祁门县中医药产业及服装产业相继突显,为培育新动能,经开区相关引进峰源生物及图兰朵服装企业,为拓展新动能培育奠定基础。(二)存在问题L要素制约依旧存在,现阶段矛盾仍然突出一是土地等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已出让的土地存在土地集约利用率不高现象;工业用地开发不足,影响企业项目引进,制约快速集聚成效。二是园区人才培育机制有待完善,缺乏专业型、复合型的高端人才,尤其是高级科技与管理人才匮乏。管理机制创新不足,制约人才引进及培育,制约开发区的发展。三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县财政支持,渠道
7、单一,开发建设资金不足,难以实现计划性、系统性开发目标。开发区吸纳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和争取金融部门贷款的资金较少,造成开发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建设滞后于企业发展需求。2 .企业规模稍小,主导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开发区投产企业共计96家,但园区产值亿元以上企业仅有7家,占总数的7.3%;税收超500万元的只有XXX家,规模以上企业只占园区投产企业的38.54%o园区项目质量亟需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中重规模轻质量的观念和现象依然存在,还有不少项目仍然属于资源消耗型或中低端加工制造项目,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财政贡献大、牵动性强、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
8、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企业不多,高新技术企业比重低。3 .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和健全一是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相对滞后,与省内先进开发区相比,体制机制创新步伐相对缓慢,特别是在财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机关人事制度等方面创新稍显滞后。二是社会管理难度加大,随着企业不断增多,居民小区入住人员增多,教育、医疗、保险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企业生产安全、社会治安管理、劳资纠纷、民生服务等任务不断增多。二、“十四五”经开区面临形势(一)国际宏观形势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持续蔓延,愈演愈烈的逆全球化趋势,动荡不安的金融危机风险等等为全球经济发展和企业营商环境带来巨大冲击,全球商业信心减
9、弱,经济增长全面放缓。美国加征关税和各国贸易争端对出口型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严重的溢出效应,抑制了全球投资,将对全球中期生产力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挥发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增加的时代背景下,各国中央银行纷纷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资本流入新兴经济体。世界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深度调整,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兴起,有利于开发区进一步发展壮大。(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L后疫情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节点,经济发展迎来关键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国内经济发展放缓,内需不足,国企营商环境遭受打击,产业转型升级压力
10、加剧。“十四五”期间互联网等科技迎来高速发展、5G新技术展翅欲飞、新基建蓬勃发展、新能源技术更加成熟,为企业发展带来机遇。中国极具潜力的内需市场,以及顶尖人才的回归与就业也为企业注入全新动力。4 .区域发展战略叠加显效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皖江城市带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国家级江北新区启动建设,各类要素正加速汇集,为开发区提供了扩大开放、承接转移、加速发展的新机遇。这些政策为促进功能优化布局、加速产业积聚、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有利于祁门经开区发挥比较优势,在基础设施、特色产
11、业等领域争取国家更多支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5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速实施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区域合作将更加密切,产业将更为活跃,为经开区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创造了成长空间。经开区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应及时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搭建合作平台的发展契机,提高经开区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数量,形成产业深度对接、集群发展,有利于经开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以及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6 .产城一体化深入发展安徽省打造实施的33个产城一体化试点开发区,有利于祁门经开区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承接区域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争当全省
12、开发区跨越发展的排头兵。二、“十四五”期间经开区发展战略(一)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落实安徽省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和调转促“4105”计划。按照“龙头带动、规模化发展,
13、统筹布局、协同化发展,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建设思路,以“生态立园、招商活园、项目强园、特色兴园”为目标,以“创新驱动,开放合作”为动力,坚决全面落实“三个围绕、一个不上,和“三个集中”要求,奋力实施“园区转型、产业升级、企业增效”行动计划。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实现经开区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有速度数量向质量特色转变,将经开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创新驱动和集约发展的示范区、产城一体和带动发展的新城区、开放型积极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二)基本原则继续坚持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相结合。充分挖掘一切发展潜力,持续优化配置各种生产
14、要素,提高主导产业规模的扩大速度。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继续把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打造核心产业品牌放在突出位置,走既重规模、又重质量的新路。坚持招商引资与自主培育相结合。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经开区发展最重要的力量,千方百计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移项目的产业、人才、技术等多重承接。与此同时,依托祁门现有产业领域的比较优势,强化内部龙头企业培育。坚持突出优势与协同发展相结合。在发挥优势产业现有潜力的前提下,突出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实现产业的差别化竞争和错位发展以及企业的特色化经营,扩大优势产业的市场影响力,在区域竞争中率先实现跨越。以园区聚企业,以企业兴产业,以产业兴园区,发挥园区对产业的聚集和
15、促进作用,做强产业,做大企业。依托园区作为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发展的重要载体,推进园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联动发展。着重引领产业链延伸与核心能力凝炼相结合。继续聚焦祁门重点产业、优势企业引进、整合配套企业和研发机构,着力现有做好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同时,继续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努力凝炼企业核心能力。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相结合。坚持“产业强区”战略,着力促进。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强化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实现祁门经开区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三)发展目标L总目标“十四五”期间,努力
16、实现“1128”发展目标,即1个产值IOO亿元全新园区,1个产值50亿元的核心产业(即电子电器产业),建成区面积超2平方公里,新增引进企业项目80个以上。2.具体目标(1)园区规模持续壮大到2025年,全区经营(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开发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5亿元,实现入库税收总额超过L5亿元,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县比重达到80%以上。扩展0.67-1.33平方公里土地,完善东区,加快西区建设步伐。重点发展电子电器产业,新建一个电子产业园区。(2)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到2025年,全区主导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8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o电子信息、祁
17、门红茶、竹木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到30亿元、15亿元、13亿元。进一步提高祁门红茶产品品质与产品知名度,做精木质产业、增加固定资产、提高木质产业抗风险能力,打造服装产业园,整合散乱小微服装企业。打造国家级电子电器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电器特色产业集群。(3)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使开发区在“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成果有大幅度提高。到2025年,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以上,占全区的16%;培育上市企业数量4家以上,占全区的10%以上;建立10家以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0%以上,企业累计获得发明专
18、利30个,实用新型专利30个,争创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以上,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20个以上。(4)产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吸引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聚集,推进土地开发、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要素保障,做好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供给,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委员会+公司”模式,推动产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5)开放合作成果丰厚到2025年,新引进外资企业达到3家以上;开发区有5家以上的企业沿“一带一路”走出去,进出口总额达0.8亿元,年均增长25%,利用外资总额达0.8亿元。(6)绿色发展成效显著构建生态与产业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建成生态文明模范区。到2025年,万元
19、GDP能耗和水耗均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左右,“三废”处理率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到18%。表1:祁门经开区主导产业发展主要指标(暂定)类别指标名称2020年2025年增长率(%)工业总产值(亿元)5515总工业增加值(亿元)1510量财政收入(亿元)1.55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010标土地综合投入强度210/规上企业(家)50/研发投入(R&D)210科高新技术企业数(个)20/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70/创上市企业(个)4/新企业技术中心(个)25/省级以上知名品牌(个)20/授权专利(个)60/对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0.8/外开园区进出口总额(亿美元)0.810放绿万元工业
20、增加值能耗降低率(%)2020/色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降低率(%)2020/发“三废”处理率(%)100100/展绿化覆盖率()3015三、主导产业(一)优化空间结构布局L总体思路根据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结合地形地貌和镇城发展,十四五期间新增建成区面积0.5平方公里,继续坚持规模扩张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着重引领产业链延伸及打造核心产业品牌效应。“十四五”期间,努力实现“1128”发展目标,即1个产值IOO亿元全新园区,1个产值50亿元的核心产业(即电子电器产业),建成区面积超2平方公里,新增引进企业项目80个以上。针对电子电器产业,拓展1500亩土地,新建一个电子产业园区。完善东区、加快西区建设
21、步伐,十四五期间力争打造国家级电子电器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电子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实施项目有祁门县电子产业园西区建设项目、祁门县电子产业园西区建设项目、祁门经济开发区绿色产业园提质增效项目、祁门县服装产业园建设项目、祁门经济开发区产城一体化建设项目。实现“三提升、三突破、一下降”(简称“331”)奋斗目标。三提升:一是主导产业产值规模不断提升。到2025年,三大主导产业总产值力争分别达到30亿元、15亿元和12亿元,实现入库税收总额超过3亿元。二是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占比不断提升。到2025年,工业主导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9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三是企业
22、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到2025年,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左右,培育挂牌上市企业将近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超过15家。三突破:一是产品品牌取得新的突破。到2025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个,新增注册商标达20个。二是开放经济取得新的突破。到2025年,新引进外资企业达到10家以上,进出口总额达突破1亿元。三是园区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到2025年,电子信息、祁红产业、林木产业三大产业现代化产业基地已建立健全,祁门经开区成为省内知名全国有影响的经开区。一下降:到2025年,万元GDP能耗和水耗均在2020年基础上再下降10%左右。以国家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为依据,进一步培育发展主导产业。目前
23、园区电子电器、祁红和林木等产业处于成长期,成长性高,能迅速引入技术创新,对一定阶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的产业。充分发挥本区在区域及政策方面的比较优势,夯实机械电子电器及祁红林木等主导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及与其关联度高的企业。积极招引相关上下游配套企业,壮大本区主导产业。形成了以芯微电子、新飞电子等企业为龙头的电子产业集群;以祥源祁红、祁红发展等公司为代表的祁红产业集群;以建兴木制品、佳明木业为主体的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区内从业人员3000余人。2.发展路径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推动力,抢抓基础设施建
24、设,有序推进产城一体化,进一步发挥经开区在产业一体化发展和城区功能提升方面的核心载体作用,重点推动经开区在商务与商业、生活与生产、生态与文化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在交通、供水、供电及其他配套设施方面给与大力支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高端产业资源集聚能力。主动探索公司化、市场化运作新思路、新手段,集聚全国领先技术、资金、产业、人才、管理等优质资源,用政策留住人才,学校培养人才,进行点对点输送,着力打造经济与社会、产业与生活、生态与发展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品质新城区。(1)注重资源集约利用,实施科学发展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突出科学性、前瞻性和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完善经开区发展空间规划,注重与城市总体规
25、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注重可持续发展和成长性。围绕打造特色产业区、产业链条区、产业服务区、生活居住区、商贸配套区,完善编制经开区产业、绿化、商住、商贸布局大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分区,实现要素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经开区项目、道路、楼宇、景观小规划的规划水准。遵循“重投资强度、重产出效益、重发展质量”的原则,把好项目准入关。(2)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实施高效发展积极探索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金融单位在经开区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园区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建立开发建设投资公司,把分散的、闲置的、沉淀的“死资产”转成“活资产”,最大限度地提升资产的使用价值。采用“管委会+公司”的新型开发运营模
26、式,管委会负责园区的政策指导与行政管理,由发展公司负责经开区的开发、建设、管理、经营和服务。聘请专家指导和专业中介机构承担,围绕经开区产业转型升级,编制特色产业园等项目可行性报告,由经开区发展公司作为项目建设申报主体,申报省、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争取土地指标。寻求合作伙伴,实行市场化开发,与园区内外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合作开发、合作招商、合作营销,以开发区土地、办公用房使用权转让等有形和无形资产作为投资比例,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开发关系。(3)注重丰富发展内涵,实施科学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对招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要求招商人员对开发区的产业特点、区
27、位优势、政策优惠等“一口清”,个个成为招商行家里手。按照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要求,充分发挥网络、商会、中介团体、节会等招商媒介的桥梁作用,把招商工作推向市场。成立招商引资项目初审及项目产后工作领导小组,对项目的前景、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环保、安全、社会风险等条件进行项目前期准入和项目产后进行评审,提高招商引资成效。从聚集外部资源发展经济的外延扩张式发展模式,逐步转向以提高创新驱动力和集约化发展水平为主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建立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研发工作机制。鼓励企业实施技改、申请专利;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创新载体建设,深化产学研结合,加速转化科技成果;设立科技人才发展基金,
28、招才纳智,加快聚集创新人才。(4)注重软硬环境营造,实施助力发展强塑城市化是经开区的推进器理念,全面推进经开区产城一体化。通过BT、BOT、PPP等方式,实施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路网、水、电、气、热、路、通信等配套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金融、商贸、文化等公共服务功能。通过自主开发或招商开发等方式,加快建设产业区、商住区、居住区、商贸服务配套区等基础建设,增强城市功能品质建设和社会化保障能力。树立“一切为投资者服务打造“一流环境”的服务理念。大力发展园区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现代商务、金融、中介服务和创意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方便投资客商的生产和生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
29、”的原则,理顺和完善各部门工作职能,形成统一高效的运行机制。完善园区法律法规,提高办事效率,使经开区的服务设施软环境与基础设施硬环境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土地增值效益和增值潜力,以服务的便捷和高效聚集“乘数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极富竞争力的发展软环境。(5)建立人才培育体系针对“十三五期间突显的缺人才问题,由政府出台政策留住人才;由合作院校培养基础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点对点输送。针对相关产业一线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以及新进员工缺乏操作经验等问题,采取老带新政策对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二)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倍增依托黄山地区得天独厚气候环境和祁门现有产业基础,以五大特色产业园为载体,抢抓我国产业迈向智能
30、化的市场先机,全力打造电子信息首位产业。以“跟踪龙头企业、开发高端产品、注重产业配套”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引智为抓手,以实施“3233”工程为中心任务,竭力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促进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倍增;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逐步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把祁门经开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2025年,祁门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10亿元;培育810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其中产值年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龙头企业5户左右;培育50家左右规上企业,23家企业挂牌上市。1 .电子元器件(1)总体思路(祁门新型电子元器件科创基地项目)发挥祁门县功率半导体芯片制
31、造业支柱功能,把握国内外电子元器件大功率、高频化、易驱动、集成化、智能化、节能化的发展趋势,抢抓物联网、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太阳能光伏、LED光电等产业迅速发展对电子元器件的市场需求,将既有芯片制造业做大做强,瞄准高端、提升档次。加强与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院、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等省内外高校院所的合作,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关系,紧跟产业最新发展,提升研发水平;积极招商引资或承接产业转移,沿“芯片上高端、器件上水平、模块上系列”方向发展,打造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电力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加强对本地企业政策倾斜。(2)发展路径依托安徽省祁门县芯微电子有限公司、黄山市七七七电子有限公司、祁门新飞电子科技
32、发展有限公司、黄山市阊华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黄山市品电半导体等公司生产普通整流二极管、ZK快速整流芯片、快恢复二极管(FRD)、超快恢复二极管、塑封二三极管加快产品创新升级。支持芯微投资研发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并适时扩大规模生产;扶持硅鼎电子研发生产GGP芯片;设计、开发、研制、生产硅中、大功率器件芯片、可控硅芯片、晶体管芯片及其它分立器件。相关企业条件成熟时拓展MCT(MoS控制晶闸管)、IGCT(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EGT(电子注入增强栅晶体管)研发、生产;寻求与相关公司合作,引入电阻、电容、电感等生产线,开发生产为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配套的超级电容器、功率型电容器、特种
33、功率电阻器以及电力电子用关键电子元件。关注行业动态,适时关注电力电子积木(PEBB)等新型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2 .电子整机和电机配套(1)总体思路在做强做大现有电机产品的基础上,适应混合动力、纯电动车辆等节能与新能源车辆发展需求,大力研发智能化电机和新型微型特种电机,发挥电子元器件产业优势,研发车身电子、车载电子等以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电子元器件为基础的控制系统等配套产品,迅速占领市场,促进重点两大优先发展产业之间的协同互动。(2)发展路径依托三阳机电有限公司生产普通分马电机;集强电器有限公司生产智能充电机;生产电子温控红茶发酵箱、新型温控茶叶理条机、变频电机、电动数控多功能理疗床
34、等适应地方、行业需求的产品。鼓励企业购置生产线或招商引资,生产永磁、伺服、步进等智能化电机;适应行业、市场需求,研发生产汽车专用电动机、食品机械用不锈钢电机、缝纫机专用电机等微特电机;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生产无刷电机、全自动充电机。追踪国内外精密无刷电动机、高速同步电动机、高精度步进电动机、片状绕组无刷电动机、高性能伺服电动机以及新原理新结构超声波电动机等电机产业发展动态,并适时跟进。发挥电子元器件产业优势,攻关研发、生产无刷电机控制器等以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电子元器件为基础的控制系统产品,作为配套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增加和提升环保低碳电动轿车等车辆的配件品种、档次、规模。3 .传感器(1
35、)总体思路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传感器的用途广泛,涉及汽车机械、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医疗卫生、通信电子等,其发展方向为: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要紧密追踪物联网产业等国内外技术发展前沿动态,结合祁门自身产业实际,依托安徽省祁门新型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引进或寻求与重点企业合作,面向智能农业、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研发,生产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等敏感元件以及转换元件,积极研发无线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的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并结合祁门本地实施“智慧旅游”、“智慧林业”“智慧祁红”等系统工程,进行应用示范与推广。(2)发展路径
36、接受高新科学技术的辐射,力争在运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生产领域有所突破。研发或代工应用于医疗领域、保健领域、消域、工业和军事领域的小微型、智能传感器的传感器组件、传感器模块。在硬件开发领域寻求合作。研发生产检测、探测具备家庭能源管理、家庭自动化、家庭安全看护功能的湿度、温度、红外、煤气、噪音、照明、二氧化碳等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以及转换元件。积极引进南京华东电子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南京高华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汽车发动机部分、空调部分、安全部分传感器:凸轮周位置传感器、爆震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碰撞传感器、轮速传感器相关元器件、组件等。4 .应用电子(1)总体思路依
37、托现有资源优势、立足祁门县电子元器件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汽车电子相关产品,推动电子整机产业发展。引进最新技术成果,大力进行雷达泊车辅助系统、车身电子控制器、新型车用传感器等汽车电子关键元器件产品的研发,争取在医疗电子、电力电子研发,特别在产业关键元器件研发方面有所突破。(2)发展路径依托电机和电子元器件相关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建立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研发中心,培育和发展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积极与合肥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积极引进和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医疗电子产品。主动承接国内外医疗电子新型器件生产项目,培育和发展新型医疗电子生产企业。抓住两化融合及中国大规模建设智能电网的巨大机遇,契合
38、电力电子产品应用技术高频化、智能化、全数字控制、系统化及绿色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带动企业的晶闸管及其派生器件的研发,并力求在谐振变流器技术、电磁干扰(EMI)控制、PWM传动系统中的轴电流和轴电压等方面的研发取得突破。5 .重点解决问题重点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以及人力资源问题,加强企业水电供应稳定性;由政府出台政策留住人才,同时招揽培养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人才;由合作院校培养基础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点对点输送。由省发改委,政府出资建立产业投资基金,从实质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加强对本地企业政策扶持及倾斜。由于该产业市场空间大,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开发新产品、完善产业链。(三)推进祁红产业加快发展
39、1 .总体思路牢固树立科学化布局、园区化集聚、机械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理念,立足祁门优质红茶原料和祁红的精湛制作工艺、厚重文化及蜚声海内外声誉,依托祁门祥源、祁红茶业、祁眉茶旅等龙头企业,强力整合祁红产业链,构建茶农、茶企、茶商融合共兴的祁红产业生态。以实施“重塑百年品牌、振兴祁红产业”的祁红产业发展“2111”计划为重点,以“基地培育、龙头带动、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品牌打造、茶旅融合、祁红+”为抓手,加速建立健全集科研、生产、经营、茶文化艺术展示及茶旅、体验于一体的祁红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祁门一茶红天下”的金色名片。到2025年,祁红产业产值达15亿,打造10个左右国内外知名的茶叶品牌。
40、2 .发展路径(1)建立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进行产学研合作,推进祁门抗逆性强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收集和保存。注重提高茶树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实验设备、苗木分级、包装、储运等先进的配套设施;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实行登记、注册、备案制度,努力提高全县茶树无性系良种率。(2)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为纽带,依托祁红茶业、祁门祥源等经营实体,重点扶持2-3家有发展潜力的红茶精深加工企业,尽快形成祁红“领军企业”,鼓励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模式实现规模化经营,推广互联网+智能化生产,提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县内红茶
41、加工企业,通过企业联合和品牌运作,走横向联合的路子,扩大企业规模。祁红产业龙头企业用自己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带动其他企业,实行茶叶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全面提升“祁红”市场竞争力,再现“祁红”辉煌。(3)提升祁红品牌效应立足“祁红”地域品牌,以打造“一茶红天下”金色名片为重点,依托祁门天之红、祁香、祁眉、一顶天红、祁盛、祥源等知名品牌,着力整合祁门红茶品牌资源,推进现有知名品牌与企业品牌的融合,严格实行各知名品牌产品的定点生产、定点经营,严禁外地红茶原料无序、大量流入。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有机茶”、“绿色认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申报,积极申请包括欧盟认证和美国雨林认证等认证,加快建设祁门红茶
42、安全检测中心,加强原料安全检测及农药残留检测;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祁红产业”信息管理体系,实施产品可追溯管理。坚持品牌传播和营销渠道建设并重,制定品牌培育梯队计划,实行品牌推介制度,规范茶叶包装标识,实行专用企业形象设计和包装;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定期举办各类茶叶节、赛茶大会,着力提升祁红品牌市场影响力。加强电商平台建设,进一步与天猫、京东等平台合作销售。(4)建立人才培育体系针对一线工人老龄化以及新进人员没有系统培训等问题,采取相应政策解决人力资源问题,留住专业技术人才。加快科技人才引进,鼓励老带新,鼓励政府及企业给与专业技术人才一定奖励。同时制定政策重视地方人才,利用地方人才,对茶农实施培
43、训、管理。(5)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祁红茶业、祁门祥源等龙头企业,积极与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紧紧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既保留“祁红”特色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大力扶持开发高档、半条形的精品红茶和红毛峰、茶饮料、茶多酚、茶食品等多元化精深加工产品,不断延长祁红产业链。推进实施清洁化生产示范工程,通过传统祁门制作工艺与现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结合,研究推广全自动工夫红茶初、精制生产线工艺技术。(6)强化茶叶流通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祁红产业互联网+”工程,通过电子商务(京东、天猫)、配送、代理、直销、批发、邮购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实现茶叶产品交易方式的多元化、现代化和
44、交易市场国际化。加快建设祁门茶博城,力争打造一个结构优化、功能齐备的现代化茶叶市场,促进祁门茶叶大流通。加强流通环节设施建设,推进名优茶冷藏保鲜库建设。加快祁门红茶营销队伍建设,鼓励祁门红茶加工企业和营销大户通过建立网点、开设窗口、开办专卖店等各种形式,建立覆盖国内外祁门红茶营销市场网络。(7)实施“祁红生态旅游”工程充分挖掘祁门红茶百年厚重历史文化,全力推进“祁红生态旅游”工程,积极开发“茶旅融合”项目。以祁门茶博城、中国祁红博物馆非遗展示中心、祁春红茶庄园等为重要节点,支持福洲生态茶旅公司等着力打造集红茶种植、加工、销售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祁红+文化旅游”产业链。全力建设一批
45、有影响力的生态休闲观光茶园,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茶文化休闲农庄,兴建红茶生态旅游公园等。加大红茶主产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营销力度,促进与牯牛降景区旅游无缝对接,和江西婺源、瑶里联营合作,努力提高祁红产业综合经济效益。(四)敦促竹木加工提质增效1 .总体思路依托祁门地区丰富竹木资源禀赋,按照“立足中高、特色发展、产业集聚、链条延伸”的发展思路,以生产满足室内户外需求的重竹地板、竹木地板、竹木复合地板、竹制工艺品等为重点,以“竹木加工产业的大发展带动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林业产业的大发展带动绿化造林的大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培育扶持竹木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
46、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坚持壮大国外市场与开拓国内市场相结合,着力推进产业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完善配套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强化祁门竹木品牌培育和人才培训,努力实现竹木加工产业提质增效。2 .发展路径(1)加强竹木原材基地建设按照“原料培育基地化、合作形式多样化、定向培育科学化、运作机制市场化、林政管理规范化、社会服务优质化”要求,加强竹木原材基地建设。加强竹木资源的培育,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扩大种植面积。加强竹木林种苗新品种引进与驯化、竹木林遗传改良、优良乡土树种开发与推广,优化种植结构。加强低效竹木林改造,集约经营、提高竹木林的产出率。在重点竹产区,建设相对集中连片规模化、设施化、
47、标准化、集约化高效生态竹林现代示范园区。(2)大力培育竹木加工龙头企业按照“竹木产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加快形成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科技支撑“五位一体”的产业组织形式,积极推动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促使从事竹木产品生产的专业大户加入合作社,竹木加工经营企业加入协会,大力培育竹木加工龙头企业,促使建兴竹木等园区现有企业做大做强。(3)强化竹木加工技术升级改造鼓励和引导竹木加工企业引进、吸收应用国外先进的竹木加工工艺设备、技术,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的力度,在竹木加工领域大力推广应用传感技术、计算机控制(数控)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处理等技术,提高竹木加工机械数控化比例,弥补人工用工数量不足。加快竹木加工机械的研发制造,加强与境外竹木加工机械研发制造商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制造技术,培育精细竹木加工机械研发制造基地。加强竹木材功能性改良、竹木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利用,努力提高竹木材的硬度、强度、密度、环保、耐腐、抗虫及阻燃等性能。加强与设计院合作交流,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打造个性化、多样化产品类型,提升产品附加值。(4)提升竹木加工产品精深加工度积极引导竹木加工企业与南京林业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紧紧围绕竹木纤维、竹制家具等生态环保型高端产品的研究开发,不断提升竹木加工产品精深加工度。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4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