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主体工程第三方检测服务技术需求书.docx
《第四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主体工程第三方检测服务技术需求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主体工程第三方检测服务技术需求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四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主体工程第三方检测服务技术需求书一、项目概况1、工程名称:第四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2、建设地点: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勘察单位:6、监理单位:7、建设规模:本项目日均处理垃圾量3000t,设计选用4x800td垃圾焚烧炉,年处理垃圾量为109.5X104to配置2x50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二、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址勘察报告广州市第四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环境与工程地址条件如下:1气象水文情况1. 1气象南沙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受海洋季风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湿热,多台风暴雨,冬
2、季干燥,有冷空气侵袭。多年平均气温21.9,多年平均最高气温26,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1.8,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74.Imm,历年最大降雨量为2394.9mm,历年最小降雨量为972.2mm,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席左右,蒸发量14321738mm,相对湿度达80乐年日照时数为1900小时左右,日照率为43乐雾一般出现在冬季和春季,秋季偶有出现,5H月一般无雾,雾多发于凌晨,中午后消散,年平均雾日数为&2天。每年9月至翌年3月多为北风,4月至8月多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可达21ms,静风频率为19%,大于8级的大风平均日数为3.8天。台风是该地区主要的灾
3、害性天气,夏秋季时有台风侵扰,以6月至9月间台风登陆为多,平均每年有12次台风侵袭本地区,最多的年份有5次(1964年)。台风带来暴雨,最大风速主要出现在台风影响过程中。故工程施工过程及项目运营期间可能遭受台风暴雨的影响和破坏。项目区南濒浩瀚的南海,气温受偏南季候风影响,调节和削弱了夏暑与冬寒,并使全年雨水较集中于夏季。夏季长,并不酷热;冬季短,并不严寒;春季升温早,三四月已可穿单衣;秋季降温迟,中秋后才渐有凉意。年平均气温为21.8,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仍达13.3C,而7月份平均多年平均气温21.9,多年平均最高气温26,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1.8,年无霜期长达346天,由于热
4、量充足,降水丰沛,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区内气象灾害有热带气旋、暴雨和强对流等;台风登陆时暴潮、暴雨往往会接踵而至,易引起水患,建(构)筑物应注意夏季的排涝、通风降温工作。1.2水文场地地处小岛中,四周均有河流环绕,岛内小河涌纵横交错,西侧为十一顷涌和洪奇沥水道,北面为潭洲沥水道和大岗沥水道,南面上横沥水道,向东汇入蕉门水道和珠江入海口;河道顺直,河床浅平,纵坡降小,河深较小,属感潮河段,受潮汐影响,水流滞缓,总趋势由西向东流,河岸均修筑防洪大堤。东面珠江河口段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每日出现两次高潮和低潮,潮差不大于2m,为弱潮河口。潮差从伶仃洋外海至虎门口逐渐增加,到虎门达到最大,虎门口外的平
5、均潮差为1.64m,受潮的影响,虎门口处的潮流动力最强,南沙岛附近观测到的最大流速为1.49ms,港址上游7km处的龙穴岛附近观测到的最大流速为1.15ms.本地区、潮流呈往复流性质,流向大致顺着水道。龙穴岛外水深5m处涨潮平均流速为0.51ms,平均流向330,最大流速为1.15m/s;退潮时平均流速为0.25ms,平均流向133,最大流速为0.73ms.河流平均流速枯水期涨潮为0.38ms,退潮为0.50ms;丰水期涨潮为0.42ms,退潮为0.60ms。径流丰富,虎门的涨潮量达2288X104m3,占整个珠江河口涨潮总量的60.8%;虎门以下的伶仃洋海域,主要受潮流作用控制。50年一遇的
6、波高为2.84mo珠江属丰水少沙河流,年平均含沙量约0.15-0.20kgm3,其运动主要为悬移质泥沙运动,泥沙来源主要来自上游,泥沙回淤强度为0.60L0ma0南沙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降雨较集中,雨量充沛,场地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附近,自然排水条件较差;建(构)筑物应做好防洪、排涝和通风降温工作。2、地形地貌2. 1地形地貌场地地处海冲积平原,周围河流环绕,小河涌纵横交错,西侧为十一顷涌和新联二村,地势低平,自然地面高程3.747.25m,高差3.51m;(局部为机耕通道、鱼填以及一期施工产生人工填土,导致标高出现差异),现状为农田、菜地,种植蔬菜、甘蔗和香蕉等经济作物为主,东、西南
7、侧为鱼塘密集区。本场地拟建电厂二期工程,分为A、B、C区。电厂一期工程整体已建成完工,正处于运营阶段。3. 2土壤植被南沙区境内的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天然林极少,山地丘陵的森林都是次生林和人工林;南区山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混交型,主要品种有针叶的马尾松,阔叶的大、细叶枝,台湾相思、樟树、铁冬青等。林业生产、护林绿化几年来发展较快。综上所述,场地地处海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周围河流环绕,地貌类型单一,地形地貌条件简单。3、地质构造3.1区域地质背景南沙地区由冲积平原及少量丘陵台地、海岛组成,冲积平原主要由三角洲冲积土形成,占陆地面积的大部分;丘陵台地主要分布在南沙街道,
8、多为低丘;一些孤丘由白垩系红色砾岩组成,低洼区由第四纪河口相沉积物组成。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地台活化,发育断裂,形成不同展布方向的断裂,区内主要有沙湾断裂、洪奇断裂带、狮子洋断陷和万顷沙断陷,以及产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基底由古生界变质岩系构成。最老的下古生界震旦系变质砂岩、板岩、片岩及硅质岩,分布于南沙的塘坑至南沙林场茸鹅山一带;加里东期的花岗岩分布限于南沙深湾:大面积分布的基岩是燕山期的细粒、中粒、粗粒(或班状)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南沙的黄山台一带,以及黄阁的大山蛆等地;第四纪(迄今250万年至现在)以来,地壳经历继承性升降运动与相对稳定阶段,第四系晚更新统和全新统沉积发育。万顷沙上层沉积物以海
9、相沉积为主,岩性多为粉砂质淤泥,局部地区为砂或浅风化粘土,含大量咸水种硅藻和少量孔虫。下层沉积物则以陆相沉积物为主,万顷沙五涌总厚度25.445.8m。南沙地区的三角洲原是河口,约形成于晚始新世晚期初,晚更新世未至全新世早期海退成陆,全新世中期发生桂州海侵后再度成为河口湾。3. 2新构造运动区内新构造运动自全新世以来则基本上处于稳定时期,从影响时间和作用强度上来分析,新构造运动对场区影响程度弱。场地地表未发现明显的地质构造现象。根据区域资料分析,场地内无深大断裂或活动性断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构造。4. 3地层岩性场地上部第四系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层(Qal),第四系冲积层主要为:淤泥、淤泥质粉
10、质粘土、卵石、中粗砂等组成;下卧基岩为燕山三期花岗岩(Y52(3)O4、岩土构成及工程特性综合岩土层的种类及其工程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地层时代等,场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人工填土层(QnI1)、耕植土(QPd)、第四系冲积层(Qal)、风化残积土层(Qel)、燕山三期花岗岩(Y52(3)基岩共5大类;现分述如下:4.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杂填土():该层仅22个钻孔有分布,黄褐色、灰黄色、灰褐等色,松散稍密状,主要由粉质粘土和建筑垃圾组成,建筑垃圾为碎砖块、碎石、混凝土碎块,硬质物占10%20%之间,块径320cm,局部为粘性土。欠压实,为新近堆填,土质均一性较差。局部可见大于35ClT
11、I的块石。厚度一般0.504.30m,平均1.70mO该层标贯试验统计9次:实测击数4.06.0击,平均值5.3击,修正击数范围值4.06.0击,平均值5.3击,标准值为4.9击。该层不建议承载力特征值。4.2第四系耕植土层(QPd)耕土():该层72个钻孔有分布,灰褐色,很湿,可塑,含少量植物根系。顶面高程3.526.50m,顶面埋深0.00-0.60m,厚度0.50L30m,平均0.72m。该层标贯试验统计32次:实测击数4.05.0击,平均值4.5击,修正击数范围值4.05.0击,平均值4.5击,标准值为4.3击。该层不建议承载力特征值。4. 3第四系冲积层(Qal)根据其土层的种类及其
12、性状、埋藏情况等划分为4个亚层。4. 3.1淤泥(1):该层各孔均有分布,灰黑色,饱和,流塑,具臭味,局部含薄层粉细砂。层顶标高1.555.90m,层顶埋深0.504.30m,层厚14.2026.70m,平均19.75m0该层标贯试验统计100次:实测击数1.03.0击,平均值1.8击,修正击数范围值0.72.6击,平均值1.5击,标准值为1.4击。建议本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0kPao4. 3.2淤泥质粉质粘土(2):该层各孔均有分布,灰黑色,饱和,软塑,局部含少量粉细砂。层顶标高-23.86-8.57m,层顶埋深15.4027.60m,层厚3.7018.2Onb平均9.40m。该层
13、标贯试验统计42次:实测击数LO3.0击,平均值2.3击,修正击数范围值0.702.1击,平均值1.6击,标准值为1.5击。建议本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40kPao4. 3.3卵石(3):该层仅13个钻孔有揭露。灰黄色、灰白色,饱和,稍密中密,颗粒分选性差,充填粉细砂等,卵石粒径2-5Cnl不等,磨圆度较好。层顶标高-32.57-17.87m,层顶埋深24.7037.10m,层厚0.50-3.00m,平均1.24m0该层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9次:实测击数14.0-17.0击,平均值15.3击,修正击数范围值&59.6击,平均值9.0击,标准值为8.7击。建议本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14、300kPao4.3.4中粗砂(4):该层仅2个钻孔有揭露。灰黄色,灰白色,饱和,中密,粉粒含量大,粘粒含量少,粗砂粒为主,颗粒不均,级配稍差。层顶标高-30.2130.21m,层顶埋深34.3034.50m,层厚L201.3Onb平均L25m。该层标贯试验统计2次:实测击数23.024.0击,平均值23.5击,修正击数范围值16.116.8击,平均值16.4击。建议本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o4. 4风化残积土层(Qel)砂质粘性土():该层44个钻孔有分布,褐黄色、青灰色、灰等色,可塑硬塑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层顶标高-31.51T9.57m,层顶埋深24.6038.50m,
15、层厚0.70-6.60m,平均3.17m。该层标贯试验统计22次:实测击数13.019.0击,平均值11.8击,修正击数范围值9.1013.30击,平均值L6击,标准值为11.3击。建议本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o4.5燕山三期花岗岩(Y52(3)基岩场地下伏基岩为燕山三期花岗岩。揭露深度内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岩四个风化岩带。分述如下:4. 5.1全风化花岗岩(1):该层57个钻孔有揭露,褐黄色、褐灰色,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属岩质软,岩体质量等级为V类。层顶标高-35.21-18.57m,层顶埋深25.4039.50m,揭露厚度0.80-
16、6.50m,平均3.Hm0该层标贯试验统计37次:实测击数41.059.0击,平均值51.3击,修正击数范围值28.753.2击,平均值35.9击,标准值为34.6击。结合地区经验,考虑到本层土具有遇水易软化的特征,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4. 5.2强风化花岗岩(2):该层82个钻孔有揭露,褐黄色、褐灰色,岩芯多呈碎块状、块状,局部少量半岩半土状、短柱状,岩体破碎,岩质软,岩体质量等级为V类。层顶标高-37.51-18.2Onb层顶埋深22.5041.80m,揭露厚度0.5015.6Onb平均5.01m。该层标贯试验统计44次:实测击数71.078.0击,平均值75.0击,修
17、正击数范围值49.754.6击,平均值52.5击,标准值为52.2击。结合地区经验,考虑到本层土具有遇水易软化的特征,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600kPao4.5.3中风化花岗岩(3):该层79个钻孔均有揭露,褐灰色、褐黄色、灰白色,岩体较破碎,不完整短柱状,岩芯呈块状,岩质较硬,节理裂隙发育,岩芯较破碎,取不到岩样,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类。层顶标高-44.41-24.63m,层顶埋深29.0048.70m,揭露厚度0.502.90m,平均1.00m,部分未揭穿该层。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取3000kPao4. 5.4微风化花岗岩(4):该层77个钻孔有揭露,青灰色、灰白色
18、,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芯呈短-长柱状,少量呈块状,岩质新鲜,岩体较完整,岩质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I级。层顶标高-45.31-20.00m,层顶埋深24.3049.60m。该层取岩样36组进行室内抗压试验,统计35组,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78.47MPa,标准值为83.68MPa,建议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值为50.0MPa。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取IOOOOkPao5、周边场地情况场地处海冲积平原,周围河流环绕,小河涌纵横交错,西侧为十一顷涌和新联二村,地势低平,场地高程3.747.25m(较高处为局部机耕通道、鱼填以及一期施工产生人工填土),普遍高程约4.5m,现
19、状为农田、菜地,种植蔬菜、甘蔗和香蕉等经济作物为主,东、西南侧有鱼塘密集分布。二期工程紧邻一期工程,一期工程整体已建成完工,处于运营阶段;污水站区域紧邻22OkV大岗户内变电站及管沟。三、检测服务1、服务范围依照国家规范、标准、设计图纸以及相关文件要求,对广州市第四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的见证取样、主体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等项目进行检测(详见下表),并出具合格检测报告。2、服务内容按设计图纸、规范及相关文件要求执行。3、工程量(包括但不限于)、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开展检测活动,工程量以实际发生为准。招标人应在检测前向投标人提交检测通知,并对投标人的工作成果进行签字确认。、相关规范、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资源 热力 电厂 二期工程 配套 设施 项目 主体 工程 第三 检测 服务 技术 需求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46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