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工程导论163医疗器械评价指南.pptx
《医疗器械工程导论163医疗器械评价指南.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工程导论163医疗器械评价指南.pptx(5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医疗器械 Medical Device,制造商的预期用途是为下列一个或多个特定目的的应用于人类的,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组合使用的仪器、设备、器具、用具、植入物、体外试剂或校准物、软件、材料或者其他相似或相关物品,这些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代偿;解剖或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或支持;支持或维持生命;妊娠控制;医疗器械消毒;通过对取自人体的样本进行体外检查的方法提供医疗信息。其作用于人体体表或体内的主要设计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代谢的手段获得,但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辅助作用*GB/T 16886.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 第1部分:风
2、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评价指南,本讲课主要内容,相关定义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流程医疗器械分类接触性质接触程度接触时间接触频次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试验试样、对照等,生物学评价项目选择,ISO 10993-11992 试验选择指南1997 评价与试验2003 少量修订2009 风险管理过程评价与试验引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理念为生产方:如何进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为管理方:管理指南,第二章 风险管理过程评价与试验,最快速度最低经费最少的实验动物最佳的生物安全性评价,风险管理,定义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基本过程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
3、、风险控制、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处理方法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自留风险、转移风险目标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不仅是一个安全生产问题,涉及财务、安全、生产、设备、物流、技术等多方面,风险管理过程的基本概念,风险管理的必要性风险管理了过程的持续性质量控制体系资源:明确职责、落实人员、制定计划、形成文件风险管理过程基本组成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生产及生产后的信息,案例1,江苏查处的“6.10”非法制售软性亲水接触镜(美瞳)案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假冒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生产经营医疗器械软性亲水接触镜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9人,捣毁5个生产、加工、经营窝点,现场查扣非法生产
4、的成品软性亲水接触镜(美瞳)近130万瓶,查封洗灌封联动线、轧盖机、灭菌柜、贴签机、机床、烘箱等生产设备25台件,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案例2-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开始,材料定性,器械与人体是否直接或间接接触?,不适合进行生物学评价,是,否,毒理学风险评定,材料的化学定性接触类别接触时间,生物学评价试验的选择,试验和/或原豁免建议试验的论证,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流程图,否,材料是否与市售器械的材料相同,是,生物学评价完成,这些数据是否适用于化学混合物,是否有材料中所有化学物的充分的毒理学数据,人体接触?,制造和灭菌?,器械是否有相同化学组成?,是,是,是,否,否,否,否,是否有风险评定所需充
5、分的论证和(或)临床相关数据(化学和生物学)?,是,是,是,这些数据是否与接触剂量和途径相关?,否,否,是,是,材料选择考虑(设计),在医疗器械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考虑选择何种材料。在确定所选用的材料之前,应收集有关材料信息。选择医疗器械材料时,为满足医疗器械的各种性能要求,要考虑以下诸多因素:1)、化学性能;2)、生物学性能;3)、物理学性能;4)、电学性能;5)、形态学性能;6)、力学性能;7)、其它性能。在考虑一种材料与组织相互作用时,不能绝然脱离开医疗器械的总体设计 机械设计、大小等。,评价指南,人工髋关节所选用的不同的材料,(最终医疗器械)材料表征,临床前、临床安全和毒理学数据该医疗器
6、械与人体接触的性质和时间组成器械的化学物和生产中可能残留的加工助剂或添加剂器械的成分信息,评价指南,器械的成分信息,公认的材料名称材料的理化特性信息(分子量、玻璃转化温度、熔点、密度、溶胀)从材料的供应方获取材料的信息从器械的加工方获取加工助剂的成分信息化学分析有关产品标准管理部门简历的材料控制文件或材料注册体系医疗器械制造、灭菌、运输、储存和使用条件下有潜在的降解时,应按GB/T 16886 9、13、14和15评价对新材料和新化学物,宜开展定性和定量分析和测量,与市售产品的等同性比较,拟用材料的成分和可沥滤物与临床已确立材料等同拟用材料与现行标准规定材料的一致性及拟用材料符合现行标准中规定
7、的用途、接触时间和程度拟用材料具有比其拟用接触方式更高的临床应用史拟用材料的可沥滤物限量不超过GB/T 18886 17规定的允许极限拟用材料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或残留物比其拟取代的临床已确立材料更具毒理学安全性(假设接触相似)拟用材料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或残留物与其拟取代的临床已确立材料具有相同毒理学安全性(假设接触相似)拟用材料与临床已确立材料的可沥滤物成分种类和数量不变,唯一的区别是前者中添加剂、污染物或残留物已经去除或比后者有所减少拟用材料与临床已确立材料的可沥滤物相对量未增加,唯一的区别是前者使用了比后者更能降低可沥滤物水平的加工条件,是否需要进行生物学实验的确定,详细的材料特性和材料一致性
8、证明同材料、同品种的上市产品,且该已上市产品具有安全性使用史的文献资料新产品与上市产品有相同的生产加工过程、人体接触(临床应用)和灭菌过程的证明,如有不同,应有该不同不会影响其生物安全性的证明和(或)试验数据评价医疗器械“风险和受益之间的关系”膏药,生物学试验报告=评价结果?,评价报告:最终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策略和程序内容;确定材料和预期目的在风险管理计划范畴内的可接受性准则;材料表征的适当性;已有数据和试验结果的解释;完成生物学评价所需的其他数据;医疗器械总体生物学安全性的结论。,生物学试验报告=评价结果?,ISO 10993 标准的特点,注重合理的评价程序,强调:在确定生物学试验之前应尽
9、可能先对医疗器械材料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在进行生物学试验时,应先进行体外筛选试验,尽量减少体内试验从而保护动物;生物学评价过程中应注重运用该医疗器械现有的科学信息,不仅局限在生物学试验上;在评价材料/医疗器械的生物安全性时,强调应考虑医疗器械的总体设计。难以对所有医疗器械统一给出一个合格/不合格的指标。生物学危害材料学,机械故障,评价指南,风险评价,化学、物理、形态学、电学等,ISO 10993 标准的范围,不涉及与人体不直接或不间接接触的材料或器械红外非接触测温仪因机械故障所引起的生物学危害,评价指南,相关定义,材料(material)任何用于医疗器械及其部件的合成或天然的聚合物、金属、陶瓷
10、或其他无生命活性的物质,包括无生命活性的组织。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处于“使用”状态的医疗器械。,评价指南,相关定义,化学成分材料和(或)医疗器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任何合成的或天然的物质,如添加剂(抗氧化剂、UV稳定剂、着色剂等)、加工助剂(溶剂、润滑剂、消泡剂等)数据组用以表征医疗器械生物学反应所需的各种来源的信息不局限“试验”已有信息:文献评审、资料评审和临床评价,开始,材料定性,器械与人体是否直接或间接接触?,不适合进行生物学评价,是,否,毒理学风险评定,材料的化学定性接触类别接触时间,生物学评价试验的选择,试验和/或原豁免建议试验的论证,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流程图,否,材料
11、是否与市售器械的材料相同,是,生物学评价完成,这些数据是否适用于化学混合物,是否有材料中所有化学物的充分的毒理学数据,人体接触?,制造和灭菌?,器械是否有相同化学组成?,是,是,是,否,否,否,否,是否有风险评定所需充分的论证和(或)临床相关数据(化学和生物学)?,是,是,是,这些数据是否与接触剂量和途径相关?,否,否,是,是,生物学试验,总则现有数据分析最终产品使用情况分析基本评价试验细胞毒性、与血液的相互作用等考虑的评价试验慢性毒性试验、致癌性试验、生殖与发育毒性试验、生物降解试验、毒代动力学研究、免疫毒理学试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试验,医疗器械生物学基本评价试验 细胞毒性 剌激与致敏全身
12、毒性(急性)亚慢性毒性(亚急性毒性)遗传毒性 植入试验(皮内、肌内、骨内反应)与血液相互作用 补充评价试验慢性毒性 致癌性 生殖与发育毒性 生物降解,评价指南,医疗器械的作用类型和分类,医疗器械作用类型:短期作用,如:急性毒性、皮肤、眼或结膜表面剌激、致敏、溶血、血栓形成等。长期或特异性毒性作用,如:亚慢性毒性或慢性毒性、致敏、遗传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包括致畸性)等。,评价指南,医疗器械分类,根据医疗器械与人体的接触性质和时间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不同接触类型的医疗器械应用人体时,对人体安全的影响是不同的,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试验项目是根据产品的接触性质来选择的。某些医疗器械可能兼属几类,应
13、考虑进行所属各类相应的试验,选择较严的试验和(或)评价。,评价指南,医疗器械分类,按与人体接触性质分类非接触医疗器械不直接或不间接接触患者的医疗器械,不需要进行生物学评价试验。表面接触医疗器械包括与以下部位接触的医疗器械(不经穿刺术或手术进入体内的器械)外部接入医疗器械包括接至下列部位的医疗器械(经穿剌术或手术部分进入人体的医疗器械)植入医疗器械包括与以下部位接触的医疗器械(经穿剌术或手术完全植入体内的医疗器械),评价指南,医疗器械分类,皮肤仅接触未受损皮肤表面的医疗器械,如各种类型的电极、体外假体、固定带、压缩绷带和监测器等。粘膜与粘膜接触的医疗器械,如接触镜、导尿管、阴道内或消化道医疗器械
14、(胃管、乙状结肠镜、结肠镜、胃镜)、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义齿、畸齿矫正器、宫内避孕器等;其特点是不经穿刺或切开术进入体内的器械。损伤表面与伤口或其它损伤体表接触的医疗器械:如:溃疡、烧伤、肉芽组织敷料或治疗医疗器械、“创可贴”等。,评价指南,医疗器械分类,按与人体接触性质分类非接触医疗器械不直接或不间接接触患者的医疗器械,不需要进行生物学评价试验。表面接触医疗器械包括与以下部位接触的医疗器械(不经穿刺术或手术进入体内的器械)外部接入医疗器械包括接至下列部位的医疗器械(经穿剌术或手术部分进入人体的医疗器械)植入医疗器械包括与以下部位接触的医疗器械(经穿剌术或手术完全植入体内的医疗器械),评价指
15、南,医疗器械分类,血路,间接与血路上某一点接触作为管路向血管系统输入的医疗器械;如输液器、延长器、转移器、输血器等;其特点是间接地通过药液或血液与人体血路接触。组织/骨/牙质接入接入组织、骨和牙髓/牙质系统的医疗器械和材料,如腹腔镜、关节内窥镜、引流系统、齿科水门汀、齿科充填材料和皮肤钩等。循环血液接触循环血液的医疗器械;如血管内导管、临时性起搏电极、氧合器、体外氧合器管及附件,透析器、透析管路及附件、血液吸附剂和免疫吸附剂。其特点是直接与病人血路或循环血液接触的医疗器械。,评价指南,医疗器械分类,按与人体接触性质分类非接触医疗器械不直接或不间接接触患者的医疗器械,不需要进行生物学评价试验。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器械 工程 导论 163 评价 指南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48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