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积中医诊疗规范汇编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积中医诊疗规范汇编3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肝积中医诊疗规范汇编3篇篇一:中医诊疗规范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一、概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o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o中医观点: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主要是指面部肌肉瘫痪,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西医观点:面瘫由感染、特发性(常称BeII麻痹)、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二、诊断:(一)中医诊断
2、: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2) 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3) 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社04年)o(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
3、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3)脑CT、MR1.检查正常。(二)疾病分期1 .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2 .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一面肌连带运动出现)。3 .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三)证候诊断1 .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2 .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3 .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
4、滑。4 .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三、鉴别诊断:(一)中医鉴别诊断1 .中风病:可有口舌歪斜,同时伴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偏身麻木。2 .口僻:可有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二)西医鉴别诊断1 .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瘫痪明显者一目了然,极轻者鉴别困难。可以依靠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一靠表情运动,周围性者瘫痪更加明显,而中枢性者哭笑时并不表现瘫痪。二靠掌须反射,周围性面瘫时无或减弱,中枢性面瘫时有或亢进,但此法不太可靠。三靠将其它体征联系起来判定,则最为可靠。2 .2、RanISayHUnt综合
5、征: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变,表现为突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耳疼痛,鼓膜、外耳道、耳廓疱疹;可能有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眩晕等。其他全身表现有发热、口唇疱疹、淋巴结肿大、HOrner综合征、颈部皮肤感觉迟钝等。其中“面瘫、耳痛、疱疹”被视为RamsayHunt综合征的三联征。与贝尔面瘫比较,RamsayHUnt综合征面瘫严重、预后较差。值得注意的是,当RamsayHunt综合征疱疹出现较面瘫晚时容易与贝尔面瘫混淆。四、治疗方案(一)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1 .体针(1)急性期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第一周: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
6、、合谷等穴位。针刺0.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第二周:循经取穴,取头部及面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刺法同前。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醪等,针刺0.81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随症配穴:舌前2/3味觉丧失加廉泉;听觉过敏加听宫。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1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2)恢复期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循经取穴、头部穴位、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采用循经取穴配用局部面部外周穴位: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
7、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从神庭、印堂、水沟至承浆,这些穴位在人体面部正中线上称为中线;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修、地仓在面前旁正中一条线上,称为旁线;太阳、下关、颊车在面部侧面的一条线上,称为侧线。始终以三条基本线上的穴位为主穴。随症配穴:眼睑闭合不全取攒竹、鱼尾穴,鼻翼运动障碍取迎香穴,领肌运动障碍取夹承浆穴。针刺0.51.5寸,采用平补平泻、间断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200转/分,捻针2分钟,间隔留针8分钟,重复3次,留针30分钟。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
8、5寸1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3)联动期和痉挛期治法:培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养肌、息风止痉。采用循经取穴配用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若面肌跳动选行间、阳陵泉,采用泻法;若面肌萎缩则选用脾俞、三阴交穴针灸治疗,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若出现倒错或联动,可以采用缪刺法(即在针刺患侧的同时配合刺健侧),根据倒错或联动部位选用太阳、下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髅、地仓、颊车等穴,还可配合艾灸或温针灸或者热敏灸治疗
9、。随证配穴:风寒袭络证加风池、列缺;风热袭络证加大椎、曲池;风痰阻络证加足三里、丰隆;气虚血瘀证足三里、膈俞。2 .电针适应于面肌萎软瘫痪者。一般选取阳白一太阳、下关一巨髅、颊车一地仓三对穴位。阴极在外周,阳极在中心部。波形为连续波,频率1.-2Hz,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电针时间约30分钟。3 .灸法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巨髅、夹承浆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针灸或者热敏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20分钟。4 .拔罐适应于风寒袭络证各期患者。选取患侧的阳白、下关、巨蹈、地仓、颊车等穴位。采用闪火法,于每穴
10、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拔下约1秒钟,不断反复,持续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闪罐1次,每周治疗3-5次,疗程以病情而定。5 .刺络疗法适用于面瘫后期,口角歪斜仍明显者。取穴:内地仓(口腔内颊部内侧相对地仓之小静脉)。6 .梅花针叩刺适用于病人患侧肿胀明显,疼连肩背部取穴:太阳、地仓、下关、合谷、列缺等根据病情,亦可辨证选取面部以外的穴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注:面瘫侧肿胀明显,疼连肩背部,根据督脉循脊里,上达项后风府,沿前额下行鼻柱等中医理论,予后背督脉梅花针重扣拔火罐,大椎穴,肩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加拔火罐(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 .风寒袭络证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推荐
11、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炙麻黄、熟附子、细辛、荆芥、防风、白芷、藁本、桂枝、甘草等。2 .风热袭络证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推荐方药:大秦芜汤加减。秦芜、当归、蝉蜕、赤白芍、金银花、连翘各、防风,板蓝根、地龙、生地、石膏等。3 .风痰阻络证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推荐方药:牵正散加减。白附子、白芥子、僵蚕、全蝎、防风、白芷、天麻、胆南星、陈皮等。4 .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芭、党参、鸡血藤、当归、川苜、赤芍、桃篇二:中医诊疗规范中医科诊疗规范面瘫中医诊疗方案面瘫(idiopathicfacia1.pa1.sy)或称Be1.1.麻痹(Be1.1.p
12、a1.sy)是颈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相当于中医的中风病范畴。一、诊断:参照2004年国家卫生部临床医学委员会制定的神经病学进行诊断。二、中医治疗1、辨证治疗风痰阻络证:症状:患侧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外上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鼓腮吹哨漏气;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间,病初可伴有瘫痪侧乳突疼痛,耳内或者下颌角疼痛。舌质暗淡,苔白腻或者黄腻,脉弦滑或者弦紧。治法:化痰通络,祛风散寒。方药:牵正散加减。白附子、僵蚕、全蝎各9克,等分为末分两次服。加用防风引药上行,川苜去头面之风。疗效评估:该病男
13、性多于女性,任何季节都可发病以春节多见疗效评判标准分为四类:痊愈:患部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患部基本恢复正常,仅笑时口角稍向健侧歪斜,或者皱眉时额纹比健侧浅;有效:患部明显恢复,患侧眼睑闭合不严,口角轻度歪斜;无效:治疗后无好转或者略有改善。证实以辨证为核心的治疗方案疗效明显。2、针灸治疗:取手足阳明经为主,足太阳经穴为辅,面瘫早期针数宜少,宜浅,宜精,后期诸穴位酌予斜刺或者透刺,初期宜补后期宜泻加用悬灸。处方:地仓、颊车、合谷、阳白、四百方义:本方重在麻痹部位取穴,配合远部取穴,目的在于疏通阳明太阳经脉,祛风散寒,疏通气血,使肌肉筋脉得以濡润温养,面瘫可愈。加减:抬眉差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用迎
14、香人中歪斜加水沟,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疗效评估:根据临床实践观察,针灸具有良性调整作用,可以提高神经兴奋性,加速面瘫的恢复。针灸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面瘫的首要方法。3、隔姜灸:姜片厚约2-3Hnn,刺数眼,上置艾柱,三到五壮,以皮肤微红为度。疗效评估:此疗法属于中医特色疗法,取艾柱温热散寒,借生姜解表散寒之力共同作用于穴位,施治过程中患者常感觉虫爬蚁道的舒适感,利于面瘫的早期恢复。14护理:1、避风,必要时可以戴口罩,眼罩防护。2、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每天点眼药水23次。3、严格忌口,禁食酸辣凉食物,避免凉水洗脸。5、康复:时间从发病10天到20天。方法:对镜做皱额,蹙眉,闭眼,吹口
15、哨,示齿等运动,训练时要按体操节奏进行,每日23次。2、自我按摩,因面肌薄,用力宜轻柔、适度、持续、稳重。早晚各一次。三、中疑难点分析:1、面瘫患者的急性期为三到七天,急性期时病情缓解不明显或者逐渐加重,患者对此非常困扰,以至于质疑中医治疗方案,其中有一部分会自动终止治疗。如何建立患者对于中医治疗的信心和信任感难度很大。2、病人病情复杂多样,细微变化之处,中医解释的理论系统患者很难接受,如何让患者信服是一个艰巨的问题。3、老年患者发病时伴有乳突疼痛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者单纯中医治疗效果较差,难度大。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面瘫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得到认可,本专科拟
16、题出如下解决措施和思路:1.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其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疾病的发展过程。2、面瘫的症状千差万别,需要更为完善的中医诊疗方案诊疗方案优化说明:我科通过多年来对诊疗方案的应用,针对不同病症,采用2009年5月修订的诊疗方案辩证论治本病,中医治疗率及患者量与上一年比均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本方案。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与拔牙后,咽炎后,重感冒后并发面瘫用从风热外感的角度调整诊疗方案,因此加入了风热型,主方为银翘散加减,重用双花连翘黄连等,这些药物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临床效果较好,因此在我们优化诊疗方案时,加入了风热证。另外部分病人面瘫侧肿胀明显,疼连肩背部,根
17、据督脉循脊里,上达项后风府,沿前额下行鼻柱等中医理论,予后背督脉梅花针重扣拔火罐,大椎穴,肩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加拔火罐,疗效较好。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长期精神紧张、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饮食中含盐量高和大量吸烟者发病率高。临床上以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为基本特征。晚期病人常伴有心脑肾等器质性损害。结合本病临床表现,一般属中医“眩晕”、“头痛”病范畴;主要由情志内伤、肝肾阴亏阳亢或饮食不节,痰浊壅滞所致;治此常以滋阴平肝潜阳或除痰祛湿等为大法。2如何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
18、或控制高血压病的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用中西药降压治疗,忽略了从发病原因方面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尽管把血压降了下去,而一旦停药血压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不断升高。因此,对于本病应做到“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相结合。实践证明,对已病者采取有效的防病措施,大都可以截断扭转病势。(一)基本措施:1 .无高血压病者,应做到未病先防,如平素应积极开展养生防病;偶尔发现一二次血压升高,即应引起重视,如定期复查、及时开展防与治。2 .一旦患有本病,原则上一期高血压病应重在防而兼顾治,以防发展;二期、三期合并有心、脑、肾器质性损害者则在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注重于防,以阻止病情恶化。3 .患病后应加强摄生
19、调养,尤其要保持心情舒畅,不必恐惧、焦虑和紧张。只要情志畅达,气血阴阳协调,自有益于本病的康复。4 .注意劳逸结合,慎防劳心、劳力和房事太过。紧张的脑力劳动者尤需注意休息、娱乐;否则,长期精神紧张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小动脉收缩,从而使血压增高。房事太过亦是如此。5 .经常散步或户外活动,以及郊游览胜,可促使气血阴阳平和,降低并稳定血压。(二)饮食调护:1 .控制食盐量正常成人每日摄入6克食盐为宜;患高血压病尤其是合并有心、肾功能不全者则应减量,一般每日34克。2 .限制饮食,防止过胖饮食要有节度。长期食量过大,易使痰湿内盛而肥胖,肥胖者又易发高血压病。所以高血压病(尤其是体胖者
20、)要适当限制饮食,或少食精白米饭,多食糙米及杂粮;并可运用“攒针刺耳穴法”减肥。3 .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对饮食的基本要求是以清淡素食为主,少食肥甘油腻,饮食合理搭配。此外,还需了解三点:宜以豆类及谷类为主食,如黄豆、大麦、小米、玉米、小麦、高梁等,以白莱、芹菜、西红柿、豆芽、菠菜、萝卜、海带等为主要蔬菜;多食新鲜水果如柑橘、山楂、苹果等。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而以植物油如豆油、棉油、糠油等为主;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螃蟹、带鱼、鱼子等。少食发物如雄鸡、猪头肉、狗肉、鹿茸等,因这一类发物均易耗损肝阴,使肝阳易亢,病情复发或加重。4 .戒烟忌酒,少食辛辣烟酒及辛辣之品对人体的危害对高
21、血压病的危害尤为明显。如烟草中的尼古丁易使人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对本病不仅易诱发中风,还会促使内源性(肝)胆固醇合成,血脂升高,引起动脉硬化和加重高血压病。5 .因时因地,坚持食疗即结合具体情况,经常选用下述食疗方服之,亦有防治效果。(1)葛根粥:粟米IOO克,水浸一夜滤干,与葛根粉60克同煮粥食,每日1次,常食。(2)山楂晶:亦可用山楂冲剂当饮料经常冲服,具有降脂、防高血压之效。(3)淀粉粥:鲜葛根150克,沙参、白芍各30克,共经水磨后澄取淀粉,晒干备用。每次用淀粉30克,粳米60克,煮粥食,每日1次。(4)玉米粥:玉米煮粥,经常食之。(5)鲜牛奶
22、:每日早上喝1瓶,无病可防发生,有高血压病者可防发展。本草述谓其能“滋阴养血,制其阳亢”O现今研究,如日本我的健康杂志1984年第一期报导,牛奶中富含钙和蛋白质,其预防高血压病效果明显。防止高血压病并可降压的食物还有洋葱、芹菜、海蛰皮、大蒜、海参、绿豆等。日本人喜用大洋葱10个,切细放入茶壶内加水煮,煮沸后用小火煨,煎到水的颜色如茶样,每天代茶喝13杯,两顿饭之间喝最有效。连喝十来天即可使血压降至正常。(S)方药内服:结合本病多表现为肝肾阴虚、痰湿瘀血滞留的病理特点,近年来国内有人于本病的早中期采用滋阴潜阳、法痰活血之法,以“截断扭转病势”。实践证明,下述方药并不直接产生降压作用,但却具有软化
23、血管、稳定血压、阻止病情发展的作用。1 .滋阴通脉丸葛根、昆布、山楂、丹参、首乌各2份,怀牛膝、泽泻、蒲黄、赤芍、草决明、半夏、麦芽各1.5份,天冬、龟胶、枸杞各1份。按比例,共碾未,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次1丸,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停药一周后再服。可连服34个疗程。本方适用于以阴虚为主,其血压偏高而无须用降压药,或症状不显者,亦可作为辅助治疗药,配合降压的中西药使用。2 .半夏化痰丸半夏、白术、钩藤、泽泻、生大黄、山楂各2份,天麻、菖蒲、茯苓、郁金、昆布、天南星、首乌各1.5份,丹参、桃仁、天竺黄各1份。制法、用量、服法均同上方。本方适用于体形肥胖、痰湿较盛者。(四)其他措施:1 .
24、针灸取穴足三里、合谷;内关、太冲;三阴交、曲池、阳陵泉。用泻法,不留针,每天取一组穴。交替使用。2 .药枕杭菊花、桑叶、野菊花、辛夷各500克,薄荷、红花各150克。混合粉碎后另拌入冰片50克,装入布袋作枕头使用。每剂药可用36个月,为防潮,可常取出太阳晒。凡高血压病、正偏头痛,既可以此缓解症状,又可预防早期病人复发。此外,还有用菊花IOOO克,丹皮、白芷、川穹各250克,制成药枕防治之。3 .气功一般以静功效果较好,血压过高者宜打太极拳。气功和太极拳动作柔和,姿势松缓,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使血压下降;心境宁静,有助于消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同时还可改善机体内的平衡与协调。44.按摩自我按摩
25、可调节大脑皮质功能,改善脑内血液循环,使血管微扩张,血流增加,对降低血压、防治动脉硬化有一定效果。可采用按摩健脑功。针灸推拿中医优势病种中医(针灸推拿)诊疗方案一: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疾病,简称颈椎病。颈椎病分为五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中医理论认为,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动作失度、可使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骨失养,气血不呢益脑窍,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经络受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26、。针刺治疗:穴取双侧:风池,颈夹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夹脊。椎动脉型加脑空,太阳,角孙,脑户,百会,后顶,强间等;神经根型加肩微,肩醪,肩贞,曲池,合谷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以上腌穴上电,平补平泻,留针30minqdTDP照射:偈部30minqd获罐:适量,5minqd中频脉冲电治疗:颈部及患部适当部位,30minqd颈椎病推拿:30minqd准备手法:先用滚法放松患者颈、肩背部的肌肉;接着,用拇指与食中三指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治疗手法: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太阳、百会、风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弹拨缺盆、极泉、小海等穴;牵引颈部。结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
27、牵抖上肢。【按语】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结合2m1.当归注射液+2nd骨肽注射液于C5-C6颈夹脊穴穴位注射。qd,左右交替用,10日为一疗程,疗效轿好。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务必配合颈部牵引3-5分钟,qd,疗效轿满意。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明显改善症状,尢其对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有轿好的效果。二:肩周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中医认为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中医常称为“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针刺治疗:穴取: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鹘,肩修,肩贞,曲池,合谷及痛点明显阿是穴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腌穴上电,平补平泻,留针30minqdTDP照射:患部,30m
28、inqd莪罐:适量,5minqd中频脉冲电治疗:肩部及患部适当部位,30minqd肩重推拿:30minqd准备手法:用滚法或拿揉法施术,重点在肩前部、三角肌部及肩后部,配合患肢的被动外展、旋外和旋内活动,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粘连松解。治疗手法:点压肩井、秉风、天宗、肩内陵、肩贞、肩鹘等穴,并于粘连部位施弹拨手法,剥离粘连。作环转摇动,拿捏法于肩周,然后上举搬法和后背搬法。结束手法:用搓法从肩部到前臂,反复上下搓动结束治疗。【按语】治疗中推拿搬法轿为关键,是肩关节功能恢复主要手段,针对患者怕痛特点,可结合患者自行吊单杠锻炼和后背拉手锻炼等。本病预后良好,一般功能均能恢复,且痊愈后很少复发,但有糖
29、尿病史或结核病史的患者,治疗效果轿差。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陨于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舐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症。此病为中医学中痹症之“腰痹”范畴。病因由内因(解剖结构和发育上的缺陷)和外因(损伤和劳损,寒冷刺激)引起。针刺5篇三:肝积中医护理方案肝积(原发性肝癌)中医护理方案肝积因正气虚弱、情志久郁、脾虚湿聚、湿热结毒、肝阴亏虚等所致。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病位在肝,涉及胆、脾、Wo临床表现肝癌的早期或缺乏症状或有肝区疼痛,上腹部可扪及肿块,恶心、呕吐或腹泻,胃纳减退,消瘦乏力,发热等。晚期可出
30、现黄疸,腹水,黑便,两下肢肿等及肿瘤转移部位所出现的相应症状。一、护理评估1、注意监测各项生命体征。2、根据患者生命体征、辅助检查及临床表现,评价患者病情轻重程度。3、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社会状况。4、辩证: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困证;湿热蕴结证;肝阴亏虚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1.按中医内科护理常规进行。1.2重者卧床休息,轻者适当活动。1. 3定时测量各项生命体征,腹水病人定期测体重,量腹围。2、病情观察2.1肝区疼痛为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不能耐受时,应及时发现,对症止痛治疗。2.2警惕肝性脑病的发生,若患者出现嗜睡、行为异常或轻度性格改变等肝性脑病的前驱病症,应及时报告医
31、师处理。2. 5骨转移者加强肢体保护。2.6 腹部转移常发生肠梗阻,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等症状。2.7 由于衰弱、乏力、活动减少,患者常出现便秘,及时发现,对症处理。2.8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低下,患者可出现水肿、腹水,应通边增强营养、抬高患肢等施减轻水肿。2. 9肝癌介入术后,注意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及血运情况。2. 10发热是栓塞后常见不良反应,若低热无需处理,若体温超过38.5。C应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敷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当患者体温下降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衣被,以免患者着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2 .11严密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性质、持续时间,及时对症处理。3
32、 .12如肝、脑转移,可出现突然昏迷、抽搐、视物不清,应及时发现,对症处理。2. 13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3、给药护理胃纳不佳者,中药应浓煎,并多次少量进服,以假前或饭后1小时为宜。服后注意食欲,有无呕吐、苔白、脉缓等,发现异常应适当减量,少量多次服用。药性寒凉中药易伤脾胃,宜饭后两小时服用为宜。服用破血药时注意有无血尿,且需注意避免用药过量与长时间使用。服用止血药需详细记录用药前后出血情况,以常握病情,调整用药。4、饮食护理4.1 肝阴亏虚型,饮食为清淡为宜,可用生地汁梗米煮稀粥;4.2 2肝郁脾虚型,进食以高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忌食土豆、芋头等壅阻气机之品。4.3 脾虚湿困
33、证,饮食宜少食多餐,忌食生冷。4.4 气滞血淤型,饮食宜清淡,忌辣、坚硬、肥甘之品。4.5 湿热蕴结型,予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禁辛辣。5、情志护理情志波动对肝病影响很大,护理中应针对患者的各种思想包袱和顾虑,进行耐心的安慰,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及早消除紧张、恐惧、绝望等情绪。6、临症护理1. 1肝郁脾虚证,纳呆呕逆,陈皮、砂仁、竹茹等煎水代茶饮。6. 2气滞血瘀证,胁下积块,注意消除患者紧张情绪。7. 3脾虚湿困证,肢体浮肿或腹水,茯苓、大腹皮等煎水代茶饮。7.1 湿热蕴结证,大便闭结,生大黄泡水代茶饮。7.2 肝阴亏虚证,口干舌燥者,地骨皮煎水代茶饮。三、健康指导1、积极戒烟戒酒。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长期饮酒过度,加重肝脏负担,对肝癌康复有害。2、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鼓励患者根据体质、病情和耐受情况进行体育锻炼。3、肝癌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了解肝功能变化、AFP等指标变化及病情复发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复发和转移,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4、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污染的被服衣物,保持环境清洁,通风良好。经常修剪指甲,防治抓伤皮肤造成感染。避免碰撞或挤压水肿部位的皮肤。5、饮食调护,有水肿者不可食用咸肉、泡菜,有肝硬化者禁食用硬食、热、刺激性食物。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50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