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pptx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pptx(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了解其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了解凯恩斯革命的历史背景,掌握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上的主要建树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了解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课堂和考试要求,课堂小测验,随机安排。平时考勤。学校的大趋势是:平时成绩有可能占到40-50%。各班指定班长或者课代表,留下联系方式。第9周或第10周,期中考试。杜绝迟到早退。保持课堂安静,杜绝大声喧哗。,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第二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第三节 凯恩斯革命,第四节 宏观经济学关注的主要问题第五节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一
2、个社会的经济现状和变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和福利。然而,要衡量某一个事件的经济影响却并不容易。1、当2008年底,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行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时,你也许会问,这种政策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就业会增加吗?2、当中央政府在2010年4月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生活在京、广、沪等地的人们对高高在上的房价都产生了一种期待,房价真的会大幅度下降吗?3、近期猪肉价格上涨的诱因是什么?会到来什么后果?,第一节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重点是围绕长期经济增长(Long-run Growth)和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s)展开的。宏观经济学在研究经济总量及其
3、变化时必须要借助一些总量指标,如总产出、总收入、总需求、总投资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根本目标都是要在既定的经济制度下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第一节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是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量问题、整体性问题。例如,宏观经济学要回答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源是否全部被生产部门所利用?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资源闲置现象?如何减少这种现象?再如,决定一个社会一般物价水平的因素有哪些?在价格水平不稳定的情况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一节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说明,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经济科学。,宏观与部门
4、或某个地区的局部性整体不是一个概念。地方政府把管理和干预活动看作宏观调控,甚至有的基层干部也要“搞一点宏观调控”。部门性或地区性的所谓“宏观调控”问题。增加对市场干预的随意性。,“宏观(Macro-)”希腊文表示“大”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1933年提出。而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称为宏观经济之父。,第一节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长期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总结,宏观经济学概念的提出:挪威人(拉格纳费里希)在1933年首次提出,研究的途径:借助一些总量指标。但要注意避免“合成谬误”。
5、(1+1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内在一致性。(根本目标、界限模糊),第二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一、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要点,隐含五个假定:1.所有经济主体都是理性的。2.所有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3.所有的经济主体都具有完全信息。4.交易仅发生在所有的市场确定了均衡价格以后。5.经济主体的预期是稳定的。,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看不见的手”。,(一)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1.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 2.市场经济可以自我调节,因此国民经济不会普遍生产过剩,只会在 个别部门出现暂时的失衡。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可能脱节。,第二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萨伊
6、定律的引申含义:1.总供给等于总需求。2.在长期中,经济的均衡会实现充分就业。3.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都具有完全的弹性或伸缩性。(现实是这样的吗?工会的存在),1.交易数量说:(费雪方程式)MV=PT M:货币流通量,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T:商品数量 其中,V:货币流通速度,被定义为名义产出水平除以货币总量,也就是单位货币在一年中的流通次数,所以MV就表示名义产出量,PT也是。交易方程是一个会计恒等式,按此逻辑,会有下式成立:,(二)货币数量论(分析通货膨胀),第二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V是由一些制度上的因素决定的,可以看做常数。T是由资源和技术决定的,也可以看做常数。由上式可以看出,
7、价格P的变动幅度取决于货币量M的变动。货币量M的增加将导致通货膨胀,货币量M的减少将导致通货紧缩。,2.现金余额说:(剑桥方程式)M=kY=kPyM:不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而是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量P:价格Y:以货币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国民生产总值y:实际国民生产总值k:表示人们持有的现金额(这个“鹅”是什么鹅?就是传说中经典的现金余额)占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第二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3.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前者为,后者为M=kPY。假如把费雪方程式中的T代替成等同于剑桥方程式中的Y,即用商品数量等同于收入量,再把V视作既代表货
8、币流通次数,又代表与收入水平对应的流通速度,即,就容易产生这样的看法: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是两个意义大体相同的模型。,第二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3.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2)区别:第一,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功能,而剑桥方程式侧重货币的资产功能。第二,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和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拥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所以对费雪方程式也有人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称现金余额说。第三,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M
9、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商品数量T和价格P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结论。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进行分析的产物。出于种种经济考虑,人们要在拥有货币(无利息)和其他资产形式(证券、债券有利息)之间进行权衡。显然,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 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第二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二、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质疑出现“大萧条”与古典宏观经济学所描绘的市场经济美好图画是相互矛盾的。1.古典宏观经济学崇尚放任自由,相信市场是万能的。2.市场机制是能够自我修正的。3.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都是暂时的、局部的。4.富有
10、弹性的价格机制会自动解决这些问题。“大萧条”的出现对上述理论是极大的讽刺。,1929-1932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大萧条”。,1936年,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用全新视角构建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第二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上世纪30 年代 各国GDP增长率,第二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上世纪30 年代 美国失业队伍,第三节 凯恩斯革命,(1)理论方面:凯恩斯反对萨伊定律,抛弃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观点。他认为市场经济体系存在缺陷,而总需求不足、失业等现象就是这种状态的反应。他相信高失业率和生产资源闲置有可能长期并存,并提出了“凯恩
11、斯定律”。“凯恩斯定律”:需求会自己创造供给,供给是需求的函数,社会的总产出和就业量取决于总需求。基本观点: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资本家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资本家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减雇员,收缩生产。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由于在短期内,生产成本和正常利润波动不大,因而资本家愿意供给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变动,总供给基本是稳定的。这样,就业量实
12、际上取决于总需求,这个与总供给相均衡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位于充分就业点上),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凯恩斯 的通论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第三节 凯恩斯革命,(1)理论方面: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消费需求。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于是引起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投资需求是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这两个因素的对比关系所决定。资本边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53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