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pptx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pptx(8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心之所至 安全等随,大纲,1,2,3,4,职业病与职业健康管理基础知识,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特点有:,病因明确 表现多样 职业病诊治的政策性强 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什么是职业病,法定职业病(狭义职业病)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把所有的职业病都包括进去。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只能对其中某些危害性较大,诊断标准明确,结合国情,由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公布职业病名录,列入职业病名录的职业病被称为法定职业病。人们通常所说的职业病一般指法定职业病。新修订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共分10类1
2、32种。,什么是职业病,在我国,法定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患病主体为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二、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三、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四、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四个条件缺一不可,职业病必备条件,职业病防治法控制要求,工作场所要求 工作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要求 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用品 告知、警示 监测 健康监护 职业病危害事故,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群体)-预防、消除危害源头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群体)-工作场所定期监测和职业危害评价-健康监护制度三级预防:控制
3、疾病不断发展化,挽救残存功能(个体)-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职业病防治原理,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危害 是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 是指职业活动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四类:1化学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化学因素又分为两类:一是工业毒物,如铅、苯、汞、锰、一氧化碳等;二是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有机性粉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2物理因素。通常包
4、括五种情况:一是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二是电离辐射,如X射线、射线;三是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四是噪声、超声、次声;五是振动,包括全身振动和局部震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3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皮毛畜产品中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布鲁杆菌、森林脑炎、病毒、有机粉尘中的真菌、真菌孢子、细菌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4其他因素。主要与劳动过程有关,如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位劳动、个别器官和系统以及心理过度紧张等,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职业病
5、危害因素的分类,建设施工企业存在哪些职业危害因素?,讨论,施工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振动、紫外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存在密闭空间作业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粉尘:矽尘、水泥粉尘、电焊烟尘、石棉粉尘、木粉尘、金属粉尘、耐火材料粉尘;毒物:苯、甲苯、二甲苯、汽油、酯类、铅、沥青烟、煤焦油、甲醛、甲苯二异氰酸酯、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环氧树脂、聚苯乙烯、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紫外辐射;其他: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接触机会施工过程使用的挖土机、推土机、打桩
6、机、钻孔机等设备作业,挖方工程和土方工程作业过程中会产生矽尘;运输、储存和使用水泥过程中会产生水泥粉尘;电焊作业过程中会产生电焊烟尘;保温工程、防腐工程、绝缘工程作业会产生石棉粉尘;耐火材料粉尘,木材、钢材切割过程中会产生的木尘、金属尘;装饰作业过程中使用石灰或腻子粉会产生混合尘。,化学因素粉尘,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预防措施尽量采取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工具,淘汰粉尘危害严重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工具;采用无危害或危害较小的建筑材料;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或密闭隔离操作;采取湿式作业;设置局部防尘设施和净化排放装置。,化学因素粉尘,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接触机会
7、油漆、防腐作业过程中会产生苯、甲苯、二甲苯、汽油、酯类等有机蒸汽,以及铅、锰、镉、铬等金属毒物,防腐作业过程中还会产生油漆类有机物或沥青烟;涂料作业过程中会产生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及铅、锌、镉、铝等金属毒物;建筑物防水工程作业过程中会产生沥青烟、煤焦油、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以及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环氧树脂、聚苯乙烯等化学品;电焊作业过程中会产生锰、镁、铬、镍、铁等金属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化学因素化学毒物,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预防措施 优先选用无毒建筑材料,用无毒材料替代有毒材料、低毒材料替代高毒材料;尽可能采用可降低工作场所化学毒物
8、浓度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设置有效通风装置;使用有毒化学品时,劳动者应正确使用施工工具,在作业点上风向施工;,化学因素化学毒物,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预防措施 使用有毒物品的工作场所应设置警示标识;存在有毒化学品的施工现场附近应设置盥洗设备,配备个人专用更衣箱。使用高毒物品的工作场所还应设置淋浴间,接触经皮肤吸收及局部作用危险性大的毒物,应在工作岗位附近设置应急洗眼器和沐浴器;为劳动者配备有效的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化学因素化学毒物,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接触机会喷漆时常用甲苯或二甲苯作稀释剂,如果甲苯或二甲苯纯度不是很高,则溶液中常含
9、有一定量的苯,有些企业还有可能直接用苯溶液作稀释剂。因此,在进行喷漆作业时有可能会可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化学因素苯、甲苯、二甲苯,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预防措施不使用含苯油漆或使用苯溶液作稀释剂,最好采用无苯稀释剂,如醇类、酯类等代替甲苯、二甲苯。加强通风排毒,设置喷漆抽风排毒柜,同时对排除的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加强个人防护,作业时应佩戴活性炭防毒口罩,如果在密闭空间进行喷漆作业,最好佩戴送风式头盔进行工作。不要用苯、甲苯、二甲苯溶液洗手;皮肤有可能接触时,应佩戴防护手套或使用聚乙烯醇防护膜。,化学因素苯、甲苯、二甲苯,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噪声作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
10、健康或有其它危害的声音(噪声声级80dB(A)的作业,物理因素噪声,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从广义上说,凡是人们不需要的、令人烦躁的声音,都可以称为噪声。生产性噪声就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物理因素噪声,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各声级分贝值对照表,接触机会挖土机、推土机、打桩机、钻孔机、自卸车、升降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破碎机、混凝土振动棒、金属切割机、电钻、磨光机、射钉枪等作业时产生机械性噪声;通风机、鼓风机、铆枪等设备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物理因素噪声,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防护措施尽量选用低
11、噪声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代替高噪声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对高噪声施工设备采取隔声、消声、隔振降噪等措施,尽量将噪声源与劳动者隔开;尽可能减少高噪声设备作业点的密度;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耳塞。减少作业时间;,物理因素噪声,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工作场所噪声等效声级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附录B 工作场所噪声等效声级参考接触限值”规定:实际工作中,对于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工作场所,也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和测量(或计算)的等效声级,按照接触时间减半噪声接触限值增加3 dB(A)的原则,根据下表确
12、定噪声接触限值。,物理因素噪声,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各种护听器的适用环境,个体防护-噪声,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护耳器配戴详图,个体防护-噪声,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如何判断护耳器配戴是否正确,个体防护-噪声,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夏季高温天气发生频率较高,强度较大,中暑甚至死亡的事件频频发生,造成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损害,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接触机会在夏季,由于受到太阳的辐射和地表被加热后形成的二次热辐射,使得室外环境的气温较高,热辐射也比较大。施工活动多为露天作业,夏季受炎热气候影响较大,为高温作业环境。冬季受冷空气
13、气候影响较大,为低温作业环境。,物理因素高低温,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职业危害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作业时,人体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可导致中暑的发生,即急性热致疾病,包括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中午前后的气温可达到30以上,一般在下午12点钟时最高。此时如果劳动时间过长或劳动强度过大,就容易发生中暑,甚至死亡。,物理因素高温,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预防措施夏季高温季节应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施工。严格控制劳动者加班,尽可能缩短工作时间,保证劳动者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当气温高于37时,一般情况应停止施工作业;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采取轮流作业方式,增加工人休息
14、次数和休息时间;各种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操作室和驾驶室应设置空调;,物理因素高温,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在高温季节,应为高温作业的工人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包括盐汽水、凉茶和绿豆汤等(含盐量为0.1%0.2%,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高温天气来临前,应对高温作业的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高湿作业的员工,应调离高温、高湿作业岗位。避免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进行露天作业。为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物理因素高温,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接触机会混凝土振动棒、风钻、射钉枪类、电钻、砂轮磨光机
15、等手动工具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局部振动;挖土机、推土机、打桩机等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全身振动。,物理因素振动,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预防措施加强施工工艺、设备和工具的更新、改造;风动工具的金属部件改用塑料或橡胶,或加用各种衬垫物,减少因撞击而产生的振动。手持振动工具应安装防振手柄,劳动者应戴防振手套;减少手持振动工具的重量,改善手持工具的作业体位,防止强迫体位;采取轮流作业方式,减少劳动者接触振动的时间;,物理因素振动,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工人在进行电焊作业或在电焊作业现场旁工作的工人均可受到紫外线和红外线的辐射。太阳是自然界最强的红外辐射源,建筑施工工人夏季在
16、室外进行工作时,也容易受到太阳发出的红外线的辐射。,物理因素紫外线和红外线,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防护措施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焊接设备,加大劳动者与辐射源的距离;使用不透明或半透明的挡板将产生紫外辐射的施工现场与其他施工区域分隔;电焊工必须佩戴专用的面罩、防护眼镜,以及有效的防护服和手套。,物理因素紫外线和红外线,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防护措施严禁裸眼进行焊接作业和观看电焊,电焊工人应使用能同时防护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的防护面罩,应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避免皮肤暴露。电焊辅助工也应佩带能防护紫外线的防护眼镜。使用防护挡板,以防止周围其他工人受到紫外线照射。长时间在室外日光下工作或
17、进行电焊作业时,应穿好工作服,避免皮肤暴露。,物理因素紫外线和红外线,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检查表法,方法概述检查表法是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被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被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适用范围检查表法一般用于定性评价,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检查表法常用于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
18、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职业健康监护措施等内容的评价。,检查表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编制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是编制检查表的主要依据。国内外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搜集国内外同行业及同类产品行业的事故案例,从中分析危害因素,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作为职业病危害评价检查的内容。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职业病危害部位及防护对策,也是检查表的重要编制依据。研究成果。在现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很快,编制检查表的依据必须是最新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方法、新颁布的法规和标准。,检查表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编制步骤评价内容分析。评价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概况、选址、建筑
19、物、工艺条件、管理状况、运行环境;总平面布置;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产品化学名称、用量或产量;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其布局及拟采取的或者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等。特别是对已经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要剖析事故的原因、影响及其后果。确定评价依据。搜集有关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过事故的资料,根据拟评价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编制依据。确定检查项目。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成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害因素,列出各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确定检查项目。编制表格。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参考过去事故的教训和本单
20、位的经验确定检查表的检查要点、内容和为达到防治职业病应在设计中采取的措施,然后按照一定的要求编制检查表。,检查表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47,检查表形式按照检查对象不同,检查表的形式也不同。检查表的内容一般包括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结果、评价结论、建议措施等。,检查表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职业卫生调查法,方法概述职业卫生调查法是指运用现场观察、文件资料收集与分析、人员沟通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相关卫生信息的过程。职业卫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试运行情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
21、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预评价报告与防护设施设计及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适用范围职业卫生调查法主要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调查和类比调查,可单独使用,更多是作为其他评价方法的前期步骤和辅助手段。,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职业卫生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项目概况与试运行情况:主要调查工程性质、规模、地点、建设施工阶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三同时”执行情况及工程试运行情况等。(2)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项目的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情况。(3)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施工 企业 职业 健康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5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