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儿童发展心理学)9.11.pptx
《心理学基础(儿童发展心理学)9.1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基础(儿童发展心理学)9.11.pptx(5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心理学基础儿童发展心理学,引言:为什么要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新教师的学习重点:教学、管理、目标日常教学活动学生管理活动学生培养目标,学生培养目标:核心素养,庖丁解牛,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视角2 儿童的认知发展3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4 儿童发展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视角,1.1 发展的定义、原因与目标1.2 发展的4个基本问题1.3 教育是优化发展,1.1 发展的定义、原因与目标,发展(development):个体生命全程中的连续性和系统的变化。连续性(continuities):个体自身保持跨时间的稳定性。毕生发展:life-span development发展心理
2、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旨在鉴别和解释个体跨时间的连续性和变化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发展的原因成熟(maturation):由成长过程而非学习、受伤、疾病或者别的生活经历导致的身体或行为上的发展变化。学习(learning):由个体的经历或实践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发展心理学家的目标描述发展、解释发展、优化发展常态发展(normative development):发展的典型方式。特殊发展(ideographic development):个体在发展的速度、程度或方向上的差异。,发展的特点一种持续和渐变的过程,整体观(holistic
3、perspective):发展过程是统一的。生理发展:身体的变化和运动技能发展认知发展:知觉、语言、学习和思维的发展社会性发展:情感、自我和道德推理的发展可塑性(plasticity):发展的状态可以被经验塑造。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家庭来产生影响。,1.2 发展的4个基本问题,天性与教养主动与被动连续性与阶段性,1.3 教育是优化发展,利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以达到优化发展的目的。帮助学习困难的儿童帮助缺乏社交技巧的儿童,2 儿童的认知发展,2.1 常态发展(一):皮亚杰与维果斯基2.2 常态发展(二):信息加工的观点2.3 个体发展:智力,2.1 常态发展(一):皮
4、亚杰与维果斯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对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评价,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智力有机体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基本生命机能。认知平衡皮亚杰用来描述个体思维过程与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平衡、和谐关系的术语。建构者个体通过活动或者操纵物体和事件以发现其特点,来获取知识。图式也称认知结构,指个体所构建的有关思维和动作的组织化的模式,用来解释一些相关的经验。,17,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的例证,18,感知运动阶段(0-2岁),自出生至2岁左右,是智力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在此阶段的初期即新生儿时期,婴儿所能做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反射性动作。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感觉运动接触,即通过他
5、加以客体的行动和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来认识世界。也就是说婴儿仅靠感觉和知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这一阶段的婴儿形成了动作格式的认知结构。3岁之前的记忆哪儿去了?,前运算阶段(2-7岁)和符号思维的出现,符号功能:使用(如表象和词汇)去表征事物和经验的能力。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的大量涌现狄洛奇等(1987等)学前儿童将模型和图片作为符号使用的能力呈现模型,藏玩具真实房间找玩具(提取1)回到模型中找玩具(提取2)3岁儿童的表现都很好2.5岁儿童在提取1中表现很差,缺乏双重表征能力双重表征:一事物既代表自身又表征其他事物的能力。模型为何各国的学龄儿童都是6、7岁?,20,具体运算阶段(7-11
6、岁),21,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假设演绎推理:基于假设进行思维的一种形式运算能力。假如给你第三只眼睛,你会把它放在身体哪个部位。9岁儿童:放在两眼中间;11-12岁儿童:各种各样。归纳推理:科学家在实验中产生假设然后进行系统验证的一种思维能力。英海德和皮亚杰(1958):钟摆问题(长度、重量、推力、高度)理想主义:代沟产生的根本原因。假想观众:自我中心意识的觉醒。,22,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文化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个体发生发展微观发生发展种系发生发展社会历史发展在个体的文化、价值观、社会规范及技术等历史背景中所发生的变化。智力适应工具维果斯基用于说明思维方法和问题解决策略的术语。
7、,23,近期的研究证据,24,语言在数字命名系统上的差异对个体早期数字能力的影响(Miller 等,1995)美国和中国的3-5岁儿童英语:eleven、twelve、thirteen、fifteen汉语:11(ten one)、12(ten two)3岁儿童没有表现出文化差异,从4岁开始,中国儿童开始显示出数数优势数到20:美国(48%)、中国(74%),早期认知能力的社会起源和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个体无法独立完成,但在有能力的他人的指导和鼓励下可以完成的复杂任务。支架(脚手架)专家在指导初学者时,根据他在学习情境中的行为做出相应的指导的过程,这会逐渐提高初学者对问题的理解。指导性参与:思
8、维中的学徒关系是指成人和儿童间的互动,在儿童参加或观察成人从事有关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儿童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得到发展。,25,维果斯基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比较,26,2.2 常态发展(二):信息加工的观点,多重存储模型多重存储模型的发展,信息加工的观点:将人的认知加工与计算机相类比,多重记忆模型,核心思想:人们在一个容量有限的系统里,通过使用不同的认知操纵或策略对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加工感觉记忆:缓存短时记忆:内存长时记忆:硬盘执行控制过程:CPU(调控注意、选择策略、监控过程)中国诗词大会,多重记忆模型感觉登记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长时记忆执行控制过程:人类信息加工与电脑操作的主要区别;人类必须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基础 儿童 发展心理学 9.11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53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