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专项1.pptx
《小学教师资格证专项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证专项1.pptx(6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章 学习指导考点总结,一、心理发展的概述 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1)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生物本能我 最底层,由先天本能及欲望组成,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心理社会我 中间层,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道德理想我 最高层,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 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则”,2.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发展观,认知发展阶段论,图示:动作的组织或结构适应建构影响发展的因素,同化:不改变原有图示顺应:改变原有图示,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化(决定性因素),感知运动阶段(0到2岁)前运算阶段(2到7岁)具体运算
2、阶段(7到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到16岁),4.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而两者之间 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 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 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 的过程。维果斯基强调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最佳期,二、认知发展 1.注意的分类,2.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起伏,(二)感觉 1.感觉测量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感觉出最小 刺激量的能力。差别感受性:能察觉出两 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 差别量的能力。,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 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 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 最小变化量。,(二)感觉 2.感觉特性(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明适应:由暗到明的适应;适应了明(出电影院,早上开窗子)暗适应:由明到暗的适应;适应了暗(进电影院)例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进香水店)洗脚(2)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3)感觉后
4、效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感觉的现象。(4)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 来弥补。(以目代耳,学会唇语)(5)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 觉的现象就叫联觉。(红色热烈,黑色深沉),(三)知觉2.知觉特性(1)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 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 统一的整体。(2)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 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 清晰地反映的特性。例:1.学生看黑板,白色字体为知觉对象,黑板是背景 2.教师写生字,彩笔标注出易错部分(3)理解性人在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总是在以往知识经验的
5、参与下,以词为对象,对该现象进行加工,并以概念的形式表示 出来。例子:医生看X片,发现病兆(4)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 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例:1.从高楼上往下看人和车都很小 2.从不同方位看窗户,四、记忆(三)记忆的过程,无目的,自然而然记住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死记硬背理解的基础上一眼认出久别重逢的挚 友提起去世的爷爷,四、记忆,五、思维 思维的类型,幼儿在动作中思考头脑中思考回家的路,选最佳概括文章主题,证明数学定理、撰写学术论文只有一个答案,六、想象想象的种类,例如看到云,想象出各种动物,再造想象:读小说,想象景象 创造想象:作家写小说,三、情绪和情感
6、的发展 情绪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微弱的 弥散性 长期性(拿到通知书十多天,心情愉悦,平淡事也开心)强烈的 爆发性 短暂的(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紧迫情况 高度紧张(开车紧急刹车),三、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用道德标准评价(爱国主义、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智力活动中 维护真理(探索事物时的求知欲、解题后的喜悦感)用审美标准评价(欣赏名画时的愉悦感),四、意志的发展,既想看电影又想爬山,不想读书又不想被老师批评,想当班干部又怕耽误学习,想不想想不想,四、意志的发展,五、能力与智力1.智力的分类 卡特尔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1)流体智力:是在信息加
7、工和问题解决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决定于先天的因素,很少受后天教育因素的影响。流体智力的发展趋势是先提高后 降低,一般在20岁后达到顶峰,30岁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2)晶体智力: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它是后天习得的,主要由后天 教育和经验决定,是经验的结晶。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2.智力的测量(1)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地位: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 贡献:提出“智龄”(2)斯坦福比纳量表(单选)比率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六、人格的发展(一)人格的含义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二)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 eg: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2.稳
8、定性 eg: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3.统合性(整合性):多种成分的一致性 4.功能性 eg: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六、人格的发展,六、人格的发展(三)人格的结构,六、人格的发展良好性格的培养(简答)(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观榜样行为,自我在集体中成长。,七、社会心理(印象形成)1.社会刻板印象(对群体的以偏概全)例:山东人、男女生、犹太人 2.晕轮(光环)效应(一好百好,一差百差)例:一百遮百丑 3.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例:一见
9、钟情 4.近因效应:新近印象原有印象 5.投射效应:将心比心,以己度人,学习的分类,学习结果,学习的意识水平,学习方式,学习内容,言语信息的学习:是什么智慧技能的学习:怎么做认知策略的学习:提高学习水平的技能态度的学习:个体内部的心理状态运动技能的学习:身体操作性活动的能力,内隐学习:无意识状态下学习外显学习:有意识学习,接收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行为规范学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巴普洛夫经典型条件作业桑代克试误说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科勒顿悟说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有意义接收学习,马斯诺内在学习理论
10、罗杰斯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规律(1)习得与消退 条件反应的习得是指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称为消退现象。(2)泛化与分化(泛化:分不清,分化:分得清,能区别)分化:分得清,能区别),补充知识 移情: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反移情:咨询师把对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转移到来访者身上 共情: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换位思考 同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别人的问题,同情暗含着怜悯,也有对他人的 关心、担忧等。,(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桑代
11、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饿猫开笼取食实验 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 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称为试误说。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1)准备律。(2)练 习律(3)效果律。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基本规律,强化惩罚看频率,是正是负看给去普雷马克原则:又称祖母法则,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通俗讲就是:先做我要你做的,再做你想做的。比如:想吃肉必须先吃蔬菜,想看动画片必须先写完作业.,4、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上位学习:杨树
12、、柳树树下位学习:树杨树、柳树并列学习:杨树柳树,奥苏贝尔,认知内驱力:获得知识 内部动机,最稳定可靠的最持久自我提高内驱力:赢得地位 外部动机;例:班级排名附属内驱力:获得长者的夸赞和认可 外部动机;例:得到老师的夸奖,2.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高强度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2)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学习效果最好(2)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任务难度越低,最佳动机水平越高(3)动机水平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 U 形关系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阿特金森成就动力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师 资格证 专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54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