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培训课件(完整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安全培训课件(完整版).pptx(8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安 全 教 育 培 训,前 言,为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员工健康安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增强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思想素质,提高安全生产技术,从而促进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目 录,第一章、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掌握的安全知识第二章、施工现场注意事项第三章、切割、焊接与防火措施第四章、临时用电第五章、常见安全标示牌第六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第七章、违章作业的后果,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第一章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掌握的安全知识,1、对员工的规定要求(1)新员工入场前必须去医院进行检查,凡是患有精神病,癫痫病等不准进入施工现
2、场,患有高血压,恐高症等其他职业禁忌病的,不得从事高空作业。(2)新员工入场前必须参加不少于72课时的三级安全教育及考试,考试不及格的不准进入现场工作。(3)电工,电焊,起重机,架子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要持有有效的特殊工种证方准从事上述岗位工作。,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2.入场前应懂得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每一位新入场的员工,都必须要求配置完善的个体安全防护用品方准进入现场作业,防护用品的配置按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配置要求,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安全帽 安全帽主要是用于防止外物对人体头部的冲击造成的伤害,防高空落物时保护头部安全帽佩戴时注意必须将帽带紧在头部下巴位置
3、,以防安全帽松脱。,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安全带 安全带主要用于高空作业人员防坠落的保护,是高空作业人员必不可少的防护用品之一安全带使用时必须注意:(1)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不使用已破损,已过使用期的安全带。(2)使用安全带时必须检查锁环是否牢固,是否锁好,严禁使用锁环已损坏了的安全带。,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3、入场前的其他安全注意,除以上必须懂得和遵守的安全事项外,以下的注意事项也必须遵守,违反者将不得进入现场作业。,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4、您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5、应遵守的规
4、定,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第二章 施工现场注意事项第一节 土方作业的主要注意事项,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1、当基坑深度达到2米时,对坑边作业已构成威胁,应搭设临边防护设施。危险处夜间应设置红色标识灯。,2、基坑在开挖过程中,要进行边开挖边支护,防止基坑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基坑未进行支护造成坍塌,正确,3、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5米,应设人员上下坡道和爬梯,以免发生坠落
5、,严禁用挖掘机铲斗向基坑内运人。,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正确,不正确,4、重物距边坡应有一定的距离,土方堆放不小于1米,堆土高度不超过1.5米,材料堆放应不小于1米,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管道距基坑边坡太近,5、基坑开挖时要按要求放坡,定人定时对边坡进行观测,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对基坑边坡进行观测,6、机械旋转半径内不能随意穿行,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7、,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8.,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9、,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
6、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第二节 钢筋加工及现场作业主要注意事项,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1、,2、,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3、,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4、,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第三节 模板施工主要注意事项,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1、,2、,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3、,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第四节 混凝土作业注意事项,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第四节、起重作业的基本要求1、起重作业的指挥人员及操作人员(司机)(1)起重作业的
7、指挥及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考试,取得相关资格证方可准上岗作业。(2)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应熟悉所操作起重机的性能,构造以及保养和维护。(3)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应清晰,明确,指挥人员进行指挥时应站在能清除看见吊物的位置。(4)指挥人员和操作司机应相互配合,当信号不清晰明确或有误时应立即停止动作近协商。(5)严禁多人一同指挥起重机吊装作业;严禁其他人员在作业中进入起重机操作室。,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2、起重机的基本安全要求,、起重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大件吊装必须编制专项的作业指导书,并制定安全措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起吊物应绑挂牢固。吊钩
8、悬吊点应在吊物的重心垂直线上,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不得偏拉斜吊。,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吊装钢丝绳保持垂直悬吊点与吊物中心在一条直线上,、起重作业区内及吊物下方严禁任何人员通过或逗留。起吊重物时严 禁从人员头顶上方通过。,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起吊作业下方严禁站人,、起重作业区应有专人现场指挥起重机械吊装管道。,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专人指挥现场起重吊装作业,、在起吊作业时,人不得站到起重机起吊半径内。,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人站在作业半径内,正确,、在吊装过程中,部分绳索过长的情况是不允许出现的。,安全
9、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部分绳索过长一根短一根长,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在吊装过程中,人不可以站在被吊物体中间,以防挤压。,人在被吊物体中间,8、,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第五节 吊装器具的选择和检验,1、工地上常用的起吊器具如下:,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吊 钩,绳 索,U形钩,2、起吊器具的检查,、吊钩:检查擦伤、深度刮伤和被油漆或其他掩盖物遮住的损伤。禁 止使用变形或弯曲的吊钩,经常检查确认弹簧能否将吊钩保险锁紧在吊钩上。、绳索:检查发现绳索是否有损坏,扭曲,变形的必须更换。、U形钩:检查顶冠是否磨损、破损、
10、碎裂、变形,检查销磨损、平直度、和装配是否符合起吊标准。,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3、起吊器具的摆放,分类存放 摆放整齐,随意丢弃,4、起吊器具的正确使用,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不正确,四个绳索公用一个钩,不正确,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正确,不可以这样打结,不能替代U形钩,绳索扭转,正确,绳索扭转,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不正确,从物体下拖拽绳索,正确,正确,U形闭锁方向不正确,受力点在绿色区域安全,第三章 切割、焊接与防火措施,一、切割与焊接作业 切割与焊接作业是电力建设中广泛应用的金属加工工艺,在工作中均会
11、产生火花,是施工中火源的主要来源,如果措施采取不当或不采取措施,将会产生火灾,爆炸等事故,也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危险。,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1、切割与焊接作业时的着装要求,切割作业与一般作业着装要求相同时,但是强调的是作业时必须佩带防护眼镜,以保护眼镜。,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焊接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着装,穿统一规定的工作服,绝缘鞋戴好防护手套,面罩等。,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2、切割、焊接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切割与焊接作业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在储存易燃易爆品场所(如供气站,加油站等)10米范围内严禁切割焊接等动火作业
12、;(2)严禁在带电管道,容器及转动的设备和带电体上进行电焊作业;(3)在高空进行焊接,切缝必须采取放火花飞溅的措施,严禁火花与易燃物相接触;(4)作业前应按工机具的要求检验皮带,焊接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准使用;(5)作业后必须清理场地消除热源,关闭电源;(6)其他相关要求按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3、气瓶的使用安全要点,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4、,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5、,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6、,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7、,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13、合管理,8、易燃易爆区(如供气站、仓库等)的防火应设立专人进行管理,划出安全区域,警示牌,标识,其他各施工区域也应确立防火责任人,划出安全消防通道,将防火责任层层落实到员工。,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第四章 临时用电,“电”是市政施工越来越广泛使用的二次能源。可以说,没有电能的普遍应用,就不会有现代建筑施工,更不可能适应现代建筑施工技术进步、生产效率,以及管理文件的要求。因此,“电”作为动力源和技术支持对于现代建筑施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施工用电过程中,当人们对它的设置和使用不规范时,也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和灾难。特别是触电和电火能在一瞬间危及人的生命,酿成巨大的财产
14、损失。所以,在做市政施工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与施工现场特点相适应的用电安全问题。,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临时用电的风险,用电本身就是一项特殊作业,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人员伤亡。临时用电又是非标准配置,临时用电的特点主要在于电气线路和设施处于“临时”状态,其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还有施工现场条件差、人员复杂、工作紧张,导致发生事故的几率很大。由于临时用电是非标准配置,临时用电的随意性、非规范性现象比较突出,这也是造成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15、合管理,施工临时用电三项原则,采用三级配电系统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一箱、一锁,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宿舍内不准违规乱接电线和使用电器,禁止电线乱接乱搭和在电线上晾晒衣物。,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不准用铁丝或铜丝代替熔丝,按正确方法插拔电源插头。,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维修电源开关应挂警示牌,再进行检修,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带电作业时应正常操作,接线时先接中性线,后接相线。剪线时先剪相线,后剪中性线。,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
16、主,综合管理,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触电急救-脱离电源,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第五章 常见安全标识牌,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第六章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一、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和成品保护的要求1、划分文明施工责任区(并做好标识),将文明施工责任落实到员工个人。员工在施工中应保持现场整洁,垃圾及肥废料应及时清理,做到“干完、料尽、场地清”2、现场材料堆放整齐美
17、观,做到标识,分类堆放。,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3、力能管线(皮管、电源线、焊线等)使用时应拉设整齐、有序,使用后及时回收放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4、做好环境保护和成品保护措施,不乱扔垃圾材料,不乱贴乱画,未经批准不得在设备,墙壁上开孔或焊接。施工中可能,会造成污染的工序应采取隔离、清理等成品保护措施;对固体废物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回收。,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第七章 违章作业的后果,违章作业带来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它不仅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伤害和损失,也会给企业,国家造成负面影响和重
18、大经济损失,最可怕的是他将直接危及当事人的人身生命安全,生命只有一次,请各位员工珍爱生命,遵章守纪。违章作业:凡在施工中违反国家,行业,企业颁发的安全规程制度均为违章作业。违章作业的主要表现为违章指挥,酒后作业,违反规定进入现场,高空作业不使用安全带,高空乱扔物件等等。,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1、人员行为违章主要表现,1、违章指挥:各级工作负责人不认真履行安全职责,违反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章制度或有关规定甚至冒险作业均为违章指挥 违章指挥造成事故,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2、思想不集中,闹情绪,从而做出违反规程,规定的事情;,思想不
19、集中行驶中翻车,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3、酒后作业,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4、焊接切割作业不按规定采取防火措施。,违章焊接造成火灾,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5、违章操作机械、机具,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6、违章指挥、操作大型机械造成严重后果,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第八章 案例分析,1、2013年6月3日6时10分,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主厂房因偷工减料节省投资擅自更换厂房保温材料,发生特别重大的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厂房内设备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案例二:,2016年4月15日15时10分,云南文山州广南县,那榔酒业有限公司在建酒窖施工工地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三人死亡。,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化工管道有限公司的东黄输油管道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的暗渠内油漆集聚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54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