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
《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9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肝胆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人民医院医院资料仅供参考第1章肝脏疾病第一节经皮穿刺引流术第二节肝棘球蝌病(肝包虫病)一、肝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剥除术二、肝包虫穿刺内囊摘除术三、肝包虫肉囊完整摘除术四、包虫囊肿肝部分切除术第三节肝切除术第四节肝癌穿刺微创治疗术第五节肝血管瘤切除术第六节肝血管瘤捆扎术第七节肝囊肿开窗术.第2章肝移植第3章门静脉高压症第一节三腔两囊管使用规范.第二节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结扎术第三节门体分流术一、脾肾分流术二、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侧侧吻合术三、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第四节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第4章胆系疾病第一节开腹胆囊切除术第二节胆囊造口术第三节胆管空肠RoUX-e
2、n-Y吻合术第四节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第五节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第六节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第七节早期胆囊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第八节中、晚期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第九节上端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第十节中、下段胆管癌根治手术第十一节胆管癌姑息性引流术第十二节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第十三节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第十四节PTCD支架置放术第十五节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第十六节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第十七节内镜内支架引流术第十八节纤维胆管镜的临床应用第5章胰腺疾病第一节坏死感染病灶清除引流术第二节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第三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第四节胰体尾切除术第6章脾脏手术第一节脾切除术第二节
3、脾破裂缝合修补术第三节脾破裂黏合止血术第四节部分脾切除术第五节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术第六节带血管的自体脾脏移植术第七节脾动脉结扎术第八节脾动脉栓塞术第7章腹腔镜外科第一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第二节腹腔镜胆管探查术第1章肝脏疾病第一节经皮穿刺引流术【适应证】1.B超或CT显示多发性液性暗区,疑为细菌性肝脓肿,可行经皮穿刺以明确谚断。2 .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但症状重,全身情况差,不宜行手术引流者可经皮穿刺并置管行脓肿引流。3 .巨大肝囊肿,患者不愿或患者情况不宜行手术者,可置管引流。4 .确诊为阿米巴肝脓肿抗阿米巴药物治疗1周后疼痛不止,高热不退或巨大脓肿有溃破危险者。【禁忌证】1 .凝血功能障碍者
4、。2 .疑为肝包囊虫病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 .借助B超或CT选择穿刺点并作好标记,最好在B超或CT导向下进行穿刺。2 .常规消毒铺巾,操作者戴无菌手套。3 .穿刺点采用局部浸润麻醉。4 .用18号针头穿刺吸出脓液后,将标本送培养及镜检,尽量抽尽脓液,然后用抗生素盐水冲洗脓腔。5 .需行置管引流者,先用刀片在皮肤上切开0.5Cm小口,再将套管针剌人脓腔,经外套管向脓腔内放入一多孔导管。拔出外套管后。用丝线将导管固定于皮肤上,管端接无菌引流瓶。6 .每日经导管冲洗脓腔。待脓腔缩小,决定拔管前应行B超或脓腔造影检查。【注意事项】1 .细菌性肝脓肿常为多发性小脓肿,穿刺抽脓可明确诊断及帮助选择敏感
5、抗生素。融合成较大脓肿者宜首选脓肿切开引流术,只对全身衰竭、难以承受手术者采用肝脓肿穿刺引流术。2 .穿刺点的选择要慎重。要防止产生气胸及刺伤腹内其他脏器,首先要通过B超定位。其次要注意:右肝上部的脓肿宜经腋中线第八肋间刺入,斜向内上方;右肝下部脓肿经腋后线第九或第十肋间斜向前方刺入;左肝脓肿可从剑突下方刺入。3 .仔细护理置入引流管者,防止脱管、折管等,同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防止继发感染。第二节肝棘球蝴病(肝包虫病)一、肝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剥除术【适应证】原发性包虫囊肿部分突出肝表面者。【禁忌证】1.原位复发性包虫与周围粘连紧密难以剥离者;4 .包虫囊肿紧贴肝门和主要血管胆管,且分离困难者;5
6、.包虫并发破裂、感染或胆髅;6 ,“壳状钙化”包虫囊肿【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鲫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2 .切口根据包虫所在部位的不同,取腹正中切口、右上腹直肌或右肋斜切口。3 .游离充分暴露包虫囊肿。4 .剥除在肝包虫外囊与肝实质交界处切开肝被膜,找出外囊与外膜之间的潜在间隙,逐渐将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在剥离过程中仔细辨认肝包虫外囊与外膜以及被外囊压迫的肝内各管道,将外膜及各管道完整保留在肝实质一侧,避免损伤。5 .创面止血剥离完成后用电凝将渗血点凝固止血,不必缝合创面。6 .引流创面附近置管外引流。【注意事项】1.术前应常规行B超、CT或MR1.检查,确认包虫的位置与重要血管和胆道的关
7、系。2 .充分暴露包虫囊肿部位,便于手术操作,要求动作轻柔。3 .外囊剥离过程中,恰当地把握解剖层次是技术的关键,既要尽可能保持外膜的完整性以减少术中出血,又要避免切破包虫外囊。一旦发现外囊有小的破口,可在负压吸引下先行缝合,如破口较大且有内囊破裂囊液外溢时,应改行内囊摘除后再行外囊剥除。4 .靠近肝门剥离外囊壁时,应注意避免损伤主要胆管或血管,粘连较紧时不要强行分离,若解剖关系不清时应改行内囊摘除,再行外囊剥除。5 .检查剥离面有无胆漏,如见胆漏给予结扎修补。二、肝包虫穿刺内囊摘除术【适应证】1 .肝脏各种类型的囊性包虫病者;2 .手术后复发的囊性包虫病者;3 .已破裂或感染的囊性包虫病者。
8、【禁忌证】全身情况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的包虫病病人。【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硬膜外或全身麻醉。4 .体位仰卧位。5 .切口根据肝包虫囊肿部位可取正中切口、右腹直切口、右肋缘下斜切口。6 .显露进腹腔后经探查确定包虫部位和数量后,充分显露病灶。在直视下完成手术,必要时可适当游离肝脏。7 .保护用大纱布垫隔离囊肿与腹腔,用纱布条保护穿刺周围肝脏,以防手术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囊液和原头节外溢。8 .穿剌吸引负压吸引条件下,在囊肿距肝脏最浅表部位穿刺,即可见清亮或黄色液体,迅速吸出包虫囊液,用A1.iCe钳在穿刺部位提起外囊壁。9 .囊肿处理在两钳中间切开外囊壁,插入套管吸引头吸尽囊液,可见塌陷的内囊或子
9、囊,注满20%高渗盐水,浸泡IOminT其间可用卵圆钳夹纱布块仔细擦拭外囊壁,以杀灭其皱裳间残存的原头节,吸出包虫残腔内的液体,夹出内囊及子囊,再用乙醉纱布反复擦拭囊壁。可适度剪去外囊壁以缩小残腔,缝合关闭外囊腔,对较小的残腔无胆汁漏可做开放处理。10 残腔引流对无胆汁漏的外囊残腔缝合闭锁后,可不置管引流;对有胆汁漏的囊壁应缝闭瘦口并放置橡皮管外引流;对严重感染,应放置引流管,各种内引流或大网膜填塞等消除残腔方式经长期临床实践表明效果不理想,并可能会引发相应并发症,目前已废止不用。【注意事项】1.切口部位和袄度要以充分显露囊肿为原则。11 手术中预防性使用氢化可的松(IOOmg)和准备掩救过敏
10、性休克甚至心跳呼吸骤停的严重事件。12 预防囊液外溢和原头节播散措施用浸有高渗盐水的纱布包绕囊肿,做仔细的手术野保护;在负压吸引下行囊肿穿刺,钳夹提起囊壁后再切开外囊,并用套管吸引器头迅速吸尽残腔囊液。13 局部杀虫剂应用种类选择,杀灭原头节用15%-20%的高渗盐水或75%-95%乙醇溶液(双氧水或4%10%甲醛溶液因杀原头节作用不完全或局部刺激较大导致硬化性胆管炎而废止采用)o囊腔内注入局部杀虫剂必须保留IOmin,方能达到有效杀死原头节目的.若使用乙醇溶液(酒精),应避免使用电刀,引起燃烧。14 引流管应用:手术中吸出黄色液体时应检查外囊壁瘦口胆管,可用纱布仔细擦拭确认胆漏部位和樱口大小
11、。若明显胆漏需缝合并置管引流;若合并严重感染者可置“双管对口引流”以缩短外引流时间;术后1周,若无胆汁样液,可尽早拔管以免逆行感染;严重感染的残腔,术中反复清洗并置外引流管则需延长引流时间,振管指征应该是引流物尚清亮而且引流量每天应少于IOm1.15 建议:手术前3d和手术后1个月服用阿苯达哇、甲苯达哇等抗包虫药物利于预防包虫术后复发。三、肝包虫内囊完整摘除术【适应证】囊壁突出于肝表面的包虫;无外疲钙化。【禁忌证】1.外囊壁肥厚、钙化;2.并发感染或破裂。【操作方法及程序】1 .麻醉和体位同“肝包虫穿刺内囊摘除术”;2 .充分显露肝表面的白色包虫外囊;3 .用纱垫和纱布条严密保护手术野;4 .
12、轻柔缓慢逐层的划开外囊直到最内层,借助内囊自身的张力,使未切开的薄层外囊胀裂出小开口,再用剪刀伸入外囊内剪开外囊,扩大切口,包虫缓缓由外囊内脱出;5 .若稍不慎,内囊破裂,则改做穿刺摘除术。【注意事项】1.严格保护手术野以防内囊破裂造成种植和播散;2 .在划开外囊至最内层时,切勿全层切开,而应借助内囊自身的张力使其自身胀裂出小开口。四、包虫囊肿肝部分切除术【适应证】1.包虫囊肿局限在肝脏边缘或局限在肝左或右叶单侧。3 .囊肿壁厚(0.3Cm)而且囊肿内呈浑浊影像。4 .手术复发的厚壁包虫囊肿合并囊内感染或血性肉芽肿。5 .外囊残腔内胆漏长期带管或反复清创不愈者。【禁忌证】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肝切除
13、手术的病人。【操作方法及程序】肝部分切除手术操作规范根据包虫囊肿部位和大小可行肝段、肝叶、半肝或扩大半肝切除以及不规则肝叶段切除术,其基本手术操作方法、原则和步骤与肝良性占位性病变相同,同时应注意避免包虫囊肿破裂,具体步骤如下。1.麻醉全麻或硬膜外麻醉。2 .体位仰卧位。3 .切口多采用右肋缘下斜切口,正中采用“人”字形切口,亦可采用“1.”形切口。4 .第一肝门解剖为防止解剖肝门和切肝时大出血,依照PringIe法(全肝阻断手法)的要求,可先用纱布条或导尿管经小网膜孔悬吊肝十二指肠韧带以备控制血流。用大拉钩或悬吊拉钩将肝脏拉向上方,显露第一肝门,在胆囊管水平打开十二指肠韧带向上分离,显露并悬
14、吊肝总管、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主干段,继续向上分离至分叉上12cm,根据左(右)半肝切除的需要分别在分叉约ICm左右处结扎或血管夹阻断左(右)肝管、左(右)动脉和左(右)门静脉各分支、5 .第二肝门解剖先切断肝周围韧带,将肝脏向下方牵拉,电切肝镰状韧带至第二肝门处,仔细剥切肝静脉表面膜性结构,分清肝右、中、左静脉分支,必要时切开肝包膜,辨清肝左与肝中静脉关系,钝性分离并保留肝中静脉。6 .肝脏根据左或右半肝切除需要,分别用电刀分离左或右三角韧带和冠状韧带。7 .第三肝门解剖及肝短静脉处理充分游离左(右)肝脏,若行根治性左(右)半肝或扩大半肝切除时,需做第三肝门所属肝与下腔静脉穿支的分离,将肝脏侧
15、面向左(右)侧上托起,正常情况下肝脏与下腔静脉间有潜在疏松结缔组织较易分离,见肝短穿支细小静脉用细丝线一一结扎,若穿支静脉02cm应予缝扎。8 .切断左(右)半肝在肝中静脉左(右)侧缘0.5cm处切开肝包膜,用超声分离器(CUSA)或钳夹肝组织显露肝内管道系统,由肝脏前缘向肝实质分离,显露肝血管和肝管并用细丝线或钛夹结扎,若遇肝段或叶血管和肝管应给予缝扎,确认左(右)分支门静脉和肝左(右)肝静脉后切断用4-0无损伤线做连续关闭缝合。9 .肝断面处理首先仔细缝扎或电灼止血,确认无渗血或漏胆汁后,亦可在肝断面喷洒纤维蛋白胶或敷盖止血纱布,肝镰状韧带复位缝合,分别在左(右)肝窝及网膜孔置橡胶皮管引流
16、,最后逐层缝合腹壁。【注意事项】1.除常规麻醉用药外应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2 .肝囊性包虫病的肝部分切除术与肝良性占位病变技术操作基本相同。鉴于包虫囊肿的特殊性,整个手术过程必须轻柔,避免过度挤压包虫囊至破裂造成严重后果。3 .行肝实质切离时,若遇到较大胆管可疑与囊肿相通则必须两侧结扎后方可离断,以免造成囊内容物外溢污染,附:肝泡状棘球拗的外科治疗肝部分切除术是有效治疗的方法。根据病灶大小和病变性质,确定切除范围,可分为:1.病灶根治性肝切除术,切除范围要求超过病灶边缘ICm以上的正常肝组织,以消除病灶活跃增生区域。适用于病灶局限于半肝或几个肝段内,并且无明显的膈肌或邻近器官侵犯。4 .病灶
17、姑息性肝切除术,手术切除范围要求尽量减少遗留病变肝脏,切除病灶组织切缘多无出血,切至坏死空腔内可溢出含胆汁样黏稠物.适用为肝切除不能耐受及无法施肝切除手术者。5 .单纯外引流术,病灶部位及全身状况不容许做姑息性肝切除。多用于严重胆道系统感染和黄疸,其病灶难以手术切除者。6 .肝移植术,晚期肝泡球状棘球蝴病合并黄疽且不能采用病灶根治性肝切除术者。【注意事项】1.肝泡状棘球坳病(肝泡性包虫病)的四种手术方法(病灶根治性肝切除术,病灶姑息性肝切除术,单纯外引流术和肝移植术)的适应证各有不同。病灶根治性肝切除术是首选的理想方法,而病灶姑息性肝切除术虽然手术创伤小但存在遗留活性病灶和胆汁漏长期带管的弊端
18、,并且给以后肝移植带来诸多的困难。7 .实施病灶姑息性切除术切至坏死液化腔时,应该用纱垫严密保护病灶周围,以防止液化坏死液溢出污染肝脏和邻近器官。8 .病灶姑息性肝切除或单纯外引流,多需长期带管。4,该病常侵犯胆道和膈肌,故选择肝切除或肝移植,应准备好做部分膈肌切除时人工材料的修补和肝移植中胆肠吻合的条件。5 .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法,扶期服用抗棘球恸病药物(阿苯达喋、甲苯达喋)是必需的,根据WHO棘球蝴病诊断治疗指导细则推荐至少服药1年以上。第三节肝切除术【适应证】1.全身情况好,心、肺、肾功能无严重损害,能耐受手术;6 .无远处转移;7 .肝功能Chi1.d分级B级以上;8 .影像学检查显示
19、肿瘤局限于肝的1/2或半肝,未侵犯肝门及下腔静脉,有可能切除者;9 .术前判断术后剩余肝脏有足够的质量且血供和静脉回流不受影响,肝功能能代偿者;10 可切除的复发性肝癌;11 肝癌经洽疗后缩小可行二期切除者。【禁忌证】1.全身情况差,心、肺、肾疾病不能耐受手术;12 肝功能Chi1.dC级;13 肝外多处转移;14 肝内多发性病灶(3个以上),散在于肝脏的各叶;肿瘤侵犯肝门或下腔静脉估计不能切除。【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和)吸入性全身麻醉。2 .体位与切口平卧位,术中根据需要摇动手术床,使病人向左或右倾斜。右肋缘下切口,或根据需要行双肋缘下“人”字切口,胸腹联合切口。3 .
20、显露游离肿瘤及肝脏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根据需要离断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左、右三角韧带,或左、右冠状韧带,使肝脏充分游离,术者手掌能从后面托住肝脏。4 .控制肝脏出血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是最常用的方法,另外还有局部肝血管阻断法(手指按压法控制出血、选择性肝内门静脉分支阻断法、肝褥式缝合法)、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法和无血切肝术等,根据需要加以选择。5 .切除分规则性肝切除和非规则性肝切除。规则性肝切除包括肝段切除、肝叶切除、半肝切除和肝三叶切除;非规则性肝切除即肝局部切除。具体采用何种切除方法应根据肿瘤大小、部位、肝硬化程度和病人全身情况等决定。断肝法有钳夹法、指捏法、超声刀(CUSA)和水刀等方法,
21、应根据条件和术者经验来选择。断肝过程中所遇胆管、肝动脉、门静脉必须一一结扎,Imm直径以上的肝静脉亦必须结扎。6 .肝断面的处理较大的出血点或胆漏需用细丝线做“8”字缝合结扎。氨气刀产生的高温气束可凝结断面小出血点或广泛性渗血,达到快速有效的止血目的;纤维蛋白粘合剂、生物胶直接涂布或喷射断面,可发挥良好的凝血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带蒂网膜或邻近的韧带覆盖断面,对止血和创面愈合有利。需要强调的是,可以对拢缝合的断面应在断面止血后尽可能用丝线间断对拢缝合。【注意事项】1.术前准备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纠正出血倾向和水、电解质紊乱,胃肠道准备和备血。7 .木中探查和操作判断肿瘤有无切除可能
22、,依据肿瘤部位、大小及与肝门的关系,选择相应的术式。良好的术野显露、正确的切肝方法,轻柔、仔细的操作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8 .术后观察半肝以上切除者置ICU观察12d,定期检测血压、脉搏、血气饱和度1.3d、密切观察腹腔引流管的量和性状,注意术后出血和胆漏,无特殊者手术后3-5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24h给氧;胃肠减压13d;动态观察肝功能的变化,加强保肝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极化液、维生素K、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第四节肝癌穿刺微创治疗术包括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PE1)、射频治疗、冷冻治疗、微波治疗等。【适应证】1.肿瘤可切除,但须具备以下情况之一:重度肝硬
23、化或伴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估计不能耐受手术及麻醉者;癌肿位于肝门区大血管附近,不能切除;多发性癌结节散在于左右肝叶内;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拒绝手术。2 .与其他非手术治疗联合使用,如与肝动脉插管捡塞治疗、放射治疗等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者;3 .血象受抑制或脾功能亢进、不适合放射治疗、全身化疗和肝动脉灌注化疗者。【禁忌证】4 肿瘤过大、超过肝脏体积70%以上;肿瘤无包膜呈弥漫性生长;肿瘤虽小,但癌结节过多超过5个;5 .病灶位置特殊,如膈顶部,极难穿刺或穿刺中极易刺伤肺组织或其他器官;6 .一般情况极差,具明显恶病质;7 .肝功能明显失代偿;8 .血管内广泛癌栓或全身多处转移。【操作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医院 肝胆 外科 临床 技术 操作 规范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55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