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高血压“一病一品”.docx
《心血管内科高血压“一病一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内科高血压“一病一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血压“一病一品”一、高血压患者“一病一品”护理框架4高血压护理框架(可以编辑修改)二、高血压患者“一病一品”护理方案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期和(或)舒张期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214OmmHg和(或)舒张压2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202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男性患病率(20.2%)高于女性(18.0%),且随
2、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一)高血压患者入院时【热心接】责任护士从患者进入病房大门开始,就要用热情周到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重视,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入院介绍:1)工作人员:责任护士、护士长、主管医师、病友。2)病房环境:病房、卫生间、浴室、标本留取处、护士工作站、医师办公室、污物间、消防安全通道、开水间。3)设施使用:呼叫器、床头灯、病床、床头柜、储物柜、空调、卫生间。4)规章制度:探视制度、陪护制度、作息制度、订餐制度、外出请假制度。5)告知提醒:包括患者权利及义务,不得在病房内吸烟及使用电器和明火,不在病房打电话,保持安静、妥善保管个人财物。入院评估1)评估项目:责任护士采
3、用入院护理评估表、AD1.量表、跌倒/坠床评估表、压疮评估表进行评估并记录。2)护理措施:责任护士根据AD1.评分结果进行生活护理,跌倒/坠床、压疮高危患者悬挂提示牌并告知防范措施。(3)专科评估及护理1)血压评估评估方法:询问患者是否规律测量血压,采用何种血压计,基础血压情况,有无伴发心律失常。待患者排空膀胱,静坐休息5IOmin后,协助患者坐位或卧位,采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为患者测量血压并记录。若患者情况允许,分别测量患者立、卧位血压及两侧上肢血压。护理措施:如患者血压升高,嘱其卧床休息,避免诱发血压升高的因素,并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如患者血压较高,且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4、等症状,即刻连接心电监护仪,动态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对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遵医嘱连接每搏/即时/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动态监测患者动脉血压变化。2)血压分级评估评估方法: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根据患者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进一步分为1级、2级和3级高血压,具体见表1。表1诊室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mmHg)分类收缩压舒张压正常血压12080正常高值120-1398089高血压2140901级高血压1401599099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2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以上分类适用于18岁以上成人。如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属于不同级别,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
5、别分类护理措施:根据患者血压分级给予相应护理措施。1级高血压患者以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为主;2级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用药;3级高血压患者则需卧床休息,避免血压升高的诱发因素,动态监测患者血压变化,遵医嘱用药平稳降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生活方式评估评估方法:采用高血压生活方式调查表评估患者生活方式。护理措施:责任护士于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生活方式,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关方面的健康宣教。症状护理1)头痛:责任护士协助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测量血压。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因、缓解方式等,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告知患者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可引起血压升高的因
6、素,向患者说明血压恢复正常后头疼症状会减轻及消失。2)头晕:嘱患者卧床休息,复查血压,告知患者上卫生间或外出检查时应有人陪伴。如患者头晕严重,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呼叫器置于患者床边,实施预防跌倒护理措施。3)恶心、呕吐:呕吐后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理呕吐物,更换清洁病号服及床单位,及时询问患者食欲,联系膳食科更改患者饮食。如患者卧床,嘱其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若恶心、呕吐症状严重,遵医嘱予药物治疗。告知患者待血压稳定后恶心、呕吐症状会好转。(二)高血压患者住院中【耐心讲】责任护士首先评估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了解程度,并依据健康宣教手册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主要检查、治
7、疗方式、常用药物、低血压的处理及高血压危象治疗等内容。病因1)遗传和基因因素: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据估计人群中至少20%40%的血压变异是遗传决定的。且高血压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2)环境因素:体重超重、膳食中高盐和中度以上饮酒,是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我国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为:高钠、低钾膳食:钠盐摄入量与血压升高成正比,钾能促钠排泄,钾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超重和肥胖:身体脂肪含量及分布与血压水平有关。中国人平均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与血压呈显著的正相关。基线BM1.BMI=体重(kg)/身高(mH每增加3k
8、gm2,高血压发生的危险4年内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290cm(男性)或285cm(女性),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者的4倍以上。饮酒: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不仅使血压明显升高,还可诱发脑出血或心肌梗死。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效果。精神紧张: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其他危险因素:高血压发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等。(2)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起病隐匿,症状缺如或不明显,仅在
9、体检或其他疾病就医时才被发现。有的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后颈部疼痛、后枕部或颍部搏动感,还有患者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失眠、健忘或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耳鸣、情绪易波动或发怒以及神经质。病程后期有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或有并发症,可出现相应的症状。(3)治疗1)改变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改变是高血压控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应贯穿于抗高血压治疗的始终,主要内容包括:限盐:盐摄入量6gd;优化膳食模式:增加水果/蔬菜摄入量,减少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鱼(鱼油)摄入;减重:目标为BMI25kgm2,减少酒精摄入,戒烟;其他:如避免寒冷环境及神经紧张刺激等。2)药物治疗:如果通过改良生活方式
10、,患者的血压没有达到预期值或未按计划得到改善,应开始药物治疗。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为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当前常用于降压的口服药物主要有以下5类: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哩嗪类利尿药(D)、B受体阻滞药(BB)。高血压常用药物相关知识及用药注意事项见表20表2高血压常用药物药物名称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CCB:长效制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拉西地平、氨氮地平等中效制
11、剂:硝苯地平缓释片、尼群地平等抑制钙离子内流松弛小动脉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心跳加快面部潮红头疼脚脚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1.快速型心律失常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慎用2.长效制剂,24h平稳降压,避免血压波动,且1天1次,服用方便;中效钙通道阻滞药,一般每天服用2次,早晚各一次;短效钙通道阻滞短效制剂:硝苯地平等药,口服每天23次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H,减弱其收缩血管的作用;减少醛固酮释放,促进水和钠离子排泄,减少血容量持续性干咳(最常见)低血压皮疹血管性水肿血钾升高1.个别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第1次服药剂量过大可引起“首剂低血压”反应2 .持续性
12、干咳多见于用药初期,一般可耐受,停药后干咳消失3 .血管性水肿表现为嘴肿、喉咙发紧,需立即到医院救治并应用抗过敏药4 .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酎水平ARB:氯沙坦、缀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抑制血管紧张素与受体结合少见,偶有腹泻,长期应用可升高血钾应注意监测血钾及肌醉水平利尿剂:曝嗪类利尿剂:氢氯睡嗪、呷I噪帕胺等抑制钠离子在肾的重吸收低钾血症直立性低血压低钠血症头晕恶心1 .长期应用者应定期监测血钾,并适量补钾,还可进食香蕉、柑橘、绿叶蔬菜等含钾丰富的食物2 .痛风者禁用;对高尿酸血症,以及明显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后者如需应用利尿药,应使用禊利尿药,如峡塞米等3 .注意出入量4 .监测血糖水平,
13、嚷嗪类可引起高血糖襟利尿剂:肤塞米、布美他尼等抑制钠离子、氯离子及水的重吸收促进钠离子、氯离子及水的排出脱水直立性低血压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眩晕皮疹1.监测过度利尿的指征:低血压、心动过速、皮肤干燥、过度口渴等2.注意血压、心率及出入量3.注意电解质水平B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阿替洛尔等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心动过缓晕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恶心、腹泻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痉挛影响糖脂代谢1.高度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患者为禁忌证2 .长期应用者不可突然停药,以防出现撤药综合征,即原有的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表现,较常见有血压反跳性升高,伴头痛、焦虑等3 .告知患者如出现心动过缓切不
14、可突然停药,停药后会出现心率明显增快,患者会出现心慌(4)辅助检查:24h动态血压监测。由动态心电图室专业技术人员按规程给患者安装佩戴动态血压计,指导患者动态血压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设置定时测量,白天每1530分钟一次,夜间睡眠时每3060分钟一次。袖带充气时尽量保持安静,尤其佩戴袖带的上肢。告知患者记录日常活动情况,如遇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情况及时记录在动态血压监测手册上。监测完毕及时归还。(5)低血压的治疗: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如直立性低血压及餐后低血压,血压过低也会对人体带来危害。1)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是指在体位变化时,如从卧位、坐位或蹲位突然站
15、立时,发生的血压突然过度下降(收缩压/舒张压下降20/1OmmHg,或下降原来血压的30%以上)情况,同时伴有头晕或晕厥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一般发生在直立数秒内。指导患者从卧位站起时要小心,先伸展手脚,其次抬起上半身,然后再慢慢站起。服用。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遵医嘱睡前服药后卧床,监测患者血压,一旦血压下降幅度过快,或90/6OmmHg,嘱患者及时卧床休息。若患者感到头晕,协助其床上大小便,呼叫器置于患者手边。2)餐后低血压:餐后低血压(PoStPrandia1.hyPotenSiorI,PPH)的定义为进餐后2h内收缩压下降220mmHg或餐前收缩压210OmmHg,而餐后收
16、缩压90mmHg;若进餐后收缩压下降幅度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超过脑血流自身调节能力出现低血压症状,如头晕、晕厥等,也可诊断为PPH。餐后胃肠道血流量增加,老年人由于心血管调节功能差,易引起血压下降。告知患者食物不宜过热;要注意膳食均衡,不要单纯用以淀粉或葡萄糖为主的食物作为早餐;控制进餐量,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进食;餐后休息5Iomin后再起立活动;已发生过餐后低血压症状的老年人,早餐前可先喝一小杯凉开水。(6)高血压危象的治疗1)定义和分类:高血压危象指的是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超过120mmHg或13OmmHg并伴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临床现象,分为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两种类
17、型。2)治疗原则:降压目标: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降低20%30%;对于高血压急症的患者舒张压逐渐降至IOOI1.OmmHg;降压速度:高血压急症应在13h内将血压降至目标值,而高血压亚急症可在2448h内逐渐降低血压。3)护理措施:见“专科护理品牌”内容。【细心观】观血压1)观察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当血压升高时,了解患者饮食、运动、情绪等相关因素后,及时与医师联系,给予相应的处理。2)观察患者有无直立性低血压发生:对于服用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及服用多种降压药物、卧床时间久、老年人要尤其注意观察有无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患者在大小便后(迷走神经所致)直立性低血压更严重。患者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时应立即测量血压
18、,通知医师,给予急救处理。待血压平稳后给予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给予预防跌倒相关护理措施。3)观察患者有无餐后低血压的发生:责任护士应密切观察老年患者进餐后血压有无下降,观察患者有无嗜唾、恶心、视物模糊、言语不清、头晕、头痛、乏力、面色苍白、烦躁不安、黑朦、跌倒、晕厥及心绞痛等心脑缺血症状,对老年患者尤其高龄老年患者进行预防餐后低血压健康宣教,并注意预防患者跌倒。4)观察患者在住院期间高血压出现的频次及临床表现,了解患者出现高血压时的处理能力及情绪变化。5)观察患者服药后有无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若出现呕吐则需观察患者皮肤黏膜色泽弹性有无变化,判断失水程度。观察呕吐物的量、
19、颜色、性质,预防消化道出血。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作为补液的依据。(2)观行为1)观饮食:观察患者饮食习惯,患者进餐时观察主食量、蔬菜量、肉食量、食盐量,以了解能量摄入分配是否合理。2)观运动: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量及判断患者运动量是否适宜。3)观作息:了解患者的作息时间,指导患者规律生活。4)观用药:观察患者服用药物的时间及方法是否正确,特别是降压药物对服用时间要求较为严格。5)观依从性:观察患者对血压监测的依从性,有没有因血压测量频次多、繁琐而出现抵触情绪。6)观心理状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帮助患者重拾治愈信心,并且要针对
20、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教育方法,实施人性化护理。控制患者情绪上的波动,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有利于治疗疾病,控制血压。【诚心帮】(1)帮运动:指导患者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下床3步起”:第1步:将病床摇起或妥善垫枕头,在床上坐30s;第2步:将下肢垂在床旁,在扶助下坐在床沿休息30s;第3步:慢慢站立于床旁,扶稳,活动下肢30s,再慢慢移步。给予患者预防跌倒护理措施,详见“白内障”。(2)根据患者AD1.评分给予患者生活护理。(3)帮助患者正确留取标本。(4)指定专人(护工、家属)协助患者外出检查。(5)组织高血压病友会,高血压患者可以相互交流治疗心得,互通有无,树立其战胜疾病的自信
21、心。(三)高血压患者出院时【耐心讲】讲解出院手续办理流程,协助患者复印病历,准备资料(身份证、委托书)。高血压患者出院指导详见专科护理品牌。【温馨送】(1)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前送上“出院指导单”,告知患者出院办理流程及手续。(2)责任护士依据“出院带药单”,为患者讲解出院带药服用方法。(3)责任护士为患者送上“预约随访单”,告知患者预约随访地点及电话,嘱患者按预约时间随访。(四)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爱心访】定期门诊随访,建立患者随访档案。(1)定期门诊随访,了解患者有无不适主诉,近期血压监测情况及血压波动范围,饮食是否低盐,是否适量运动,是否戒烟、限酒,是否心情舒畅,服用药物是否按时,有无药物不
22、良反应,药物是否服用完。(2)建立患者随访档案,定期电话访视,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访。三、高血压患者“一病一品”专科护理品牌(一)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处方:“Hea1.thyhabits计划”1.意义高血压确诊后,应长期坚持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大多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应用降压药治疗。前者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后者是血压达标的关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了指导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患者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控制高血压以及减少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参考“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及“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我们为每位高血压患者量身制订了适宜的健康教育处方,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血管 内科 高血压 一病一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59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