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疾病结膜肿瘤诊疗规范.docx
《眼科疾病结膜肿瘤诊疗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疾病结膜肿瘤诊疗规范.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结膜肿瘤诊疗规范一、结膜色素痣【概述】结膜色素痣是一种先天性良性错构瘤,来源于胚胎的神经外胚叶,是最常见的结膜肿瘤,发生在泪阜或半月皱襄处可见囊样变性。结膜色素痣一般不含血管。【临床表现】1.好发部位为睑裂部球结膜和角膜缘,一般出生时即存在,可随年龄缓慢增长,青春期增殖明显。2 .呈不规则的圆形,可为棕色、黑色或棕红色,常微隆起于结膜表面,边界多清晰,表面光滑,无血管长入。成年后一般不再继续增大。3 .该瘤很少恶变,但是如果发现痣表面变得粗糙、有溃疡形成或血管明显长入,应警惕恶变的可能。【诊断要点】根据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案及原则】1 .一般无须治疗。2 .如果痣较大,影响美观时可手术切除。
2、3 .临床发现痣突然增长加速,或有明显的血管长入,或痣表面变得粗糙时,应全部切除,并需送病理检查。二、结膜皮样脂肪瘤【概述】结膜皮样脂肪瘤为结膜先天性良性肿瘤。组织病理学上为脂肪小叶组织增生,上皮细胞成分较少,小叶间有结缔组织隔相连,包膜往往不甚明显。【临床表现】1.幼年时肿瘤往往不明显,多在成年后发现。4 .一般好发于频上象限或外眦部球结膜下,为黄白色、质软的扁形肿块,表面光滑,前端可推动,向后延入眼眶内。5 .一般为双侧性,大小可以对称性,也可不对称。【诊断要点】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治疗方案及原则】1.肿瘤不影响美观和视力时,无须治疗。2.如需手术治疗时,应注意勿伤及外直肌和睑部泪腺。
3、三、结膜血管瘤【概述】结膜血管瘤为先天性病变,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出现。最多见的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表现】1.毛细血管瘤表现为结膜下团状或片状毛细血管扩张,暗红色或紫红色,无明显边界。2.海绵状血管瘤为结膜下紫红色隆起肿物呈分叶状,有包膜,可随结膜移动,有一定的压缩性。邻近两眦和穹隆部的血管瘤往往与眼险、巩膜、眼肌或眼眶的血管瘤相连。【诊断要点】根据临床表现可以诊断。【治疗方案及原则】1.细小、固定不发展的血管瘤无须处理。2.需要治疗的血管瘤可采用手术切除、局部烧灼、电凝或冷冻治疗,也可采用局部放射治疗。四、结膜乳头状瘤【概述】结膜乳头状瘤为结膜良性肿瘤,好发于角膜缘、泪阜、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眼科 疾病 结膜 肿瘤 诊疗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6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