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诊疗常规诊疗规范2023版.docx
《磁共振成像诊疗常规诊疗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共振成像诊疗常规诊疗规范2023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磁共振成像诊疗常规2023版第一节MRI检查基本常规(检查前准备】1 .接诊时,核对患者一般资料,询问病史,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目的和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请临床医师务必写清,以免检查部位出错。2 .询问患者是否属禁忌证范围。如未发现禁忌证,再发给患者“MRI检查预约单”,预约单的内容应包括检查时间,各部位MR1.检查前准备,禁忌证等。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按要求准备。3 .对腹部及盆腔部位检查者,应向患者讲清胃肠道准备的方法。对宫腔内置有金属避孕环而又必须施行检查者,应嘱患者先取出避孕环再行MR1.检查。4 .对预约就诊者,先核对一般资料,询问是否按要求准备,再进行登记,建档。对复诊患者,应查阅
2、老片,以便对照。5 .进入检查室之前,应去除患者身上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品及电子器件,以免引起伪影及对物品的损坏。如:假牙、发卡、钥匙、小刀、钢笔、硬币、手表、耳环、项链、戒指、磁卡、照像机及手提电话等。6 .向患者认真讲述检查过程,以消除其恐惧心理,争取患者的合作。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时射频脉冲的噪声,扫描过程中不得活动,平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与工作人员联系。注意:不可向病人提示“幽闭恐惧症”,以免起到负作用。7 .婴幼儿、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应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由麻醉师用药并陪同),提高检查成功率。8 .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1.检查时,应由临床医师陪同观察,所
3、有抢救器械、药品必须齐备。(禁忌证1 .心脏起博器携带者,人工金属瓣膜和角膜。2 .颅脑手术后颅脑动脉夹存留患者。3 .危重病员需心电监护和/或抢救。4 .体内有金属性药物泵,如糖尿病患者体内有胰岛素泵。5 .体内有金属异物或术后安置金属物(眼球异物、人工关节、金属固定器等)。6 .妊娠三个月以内的早期妊娠患者属相对禁忌证。操作步骤】1 .选择合适的检查线圈。2 .根据检查申请单的要求和检查部位确定线圈和磁体中心位置。3 .层厚应视检查脏器结构而定,例如脑垂体和肾上腺的检查宜取薄层(35mm),肝脏等较大脏器,可取1015mm的较厚切层。一般脏器检查,通常510mm.4 .层间距根据选择的射频
4、脉冲序列而定,短TE的SE序列,层间距为层厚的100%,长TE序列不受限制,但不宜超过50%,以避免遗留病变。5 .切层方向包括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切层。一般情况下,多以横断面切层为基本方向,然后结合该受检部位的解剖特点和临床需要,酌情补加冠状或矢状面切层扫描。一些特殊部位,如脊髓,多先行矢状切面扫描,再追加横断面扫描;又如膝关节和脑垂体,则多以冠状面和矢状面为常规。6 .选定合适的射频脉冲序列和成像参数:射频脉冲序列和参数的选择更为复杂,以西门子1.0TImPaC1.MR1.机为例,有上百种扫描程序,每一程序中扫描参数均可以修改,并受扫描时间等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总的原则是:通过射频脉冲序
5、列的选择,希望受检部位能得到全面的系统的检查。基本要求是:要有比较好的信噪比的解剖图像,多个成像参数的成像,特别是T1.和T2的加权成像,以能更好地对照、比较和分析。此外,还应适当使用快速成像系列尽量节约扫描检查时间。一般按以下程序和组合进行。(1)快速定位扫描(SCoUt);(2)靶器官SE序列或TSE序列或GRE序列的T1.加权扫描。(3)靶器官SE序列或TSE序列Tz加权扫描,也可采用GRE序列的准T2加权扫描。(4)具代表性的射频脉冲序列简述:1)常规SE序列:TI加权:短TR(400700ms);短TE(15-20ms)T2加权:长TR(2000ms);长TR(8090ms)2)梯度
6、回波(F1.ASH)序列:TI加权:短TR(OOOms),短TE(VI8ms),大翻转角(4590p)准Tz加权:长TR(300ms),长TE(18ms),小角度(540p)第二节成像序列和参数的选择成像序列和参数选择的目的】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所有与诊断有关的信息,其先决条件是有满意的信噪比(SNR)、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良好的对比度(C)o各种参数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1 .信号(S)、信噪比(SNR)、组织对比(C)和CNR:(1) MRI信号:MR1.信号与人体中每一部分的H质子有密切关系,每个组织的H质子是相同的,如骨皮质和空气的共振质子极少,故在所有程序中均呈“黑影”。MR1.的信
7、号强度取决于不同的参数,在SE程序中信号的强度可用公式表示:S=KN(N)f(V)exp-m21.-exp(TRrrnJ从公式可得出:信号强度(S)与质子成正比;TE/T2的比值越小,相对信号强度越高;TR/T1的比值越大,相对信号强度越高。(2) SNR:信号强度(S)与体素成正比,但人体也产生散乱的RF发射波(噪声N),N影响MR1.的图象质量,因此,SNR是评价图象质量的一个方法。(3) C和CNR:C是二个不同组织(A,B)之间相对的差异,C=(Sa-Sb)ZSbo既要有高的SNR,又要有满意的对比度(C),二者相结合即为CNR,CNR=SNRa-SNRb1,对比度取决于被检组织的固有
8、特性,即质子密度、T1.、T2和血流,同时又取决于选择的参数和脉冲程序。提高SNR的方法和缺点:增加ACQ,扫描时间延长:增大体素,空间分辨率下降:TR、TE与信号强度密切相关;选择合适的线圈。(4)分辨率:是发现微小病变的第三个重要因素。保留其他参数,特别是扫描时间。体素缩小,SNR下降:补偿办法是增加ACQ,延长扫描时间。2 .MRI参数:MR1.参数有组织参数和生理参数二大组成部分。组织参数:T1.、T2、质子、T2*,固定不变(除用对比剂);生理参数:呼吸,心跳,血和脑脊液的流动,不自主运动,影响信号及产生伪影。(1)质子是影响S的主要因素,但人体组织质子差异不大。(2) T1.与T1
9、.有关的因素:分子重新定向速度与1.armor进动频率的差异,相近则快,T1.时间短:进动频率与外加磁场(Bo)成正比,因此,T1.有场强依赖性。(3) T2:T2指人体局部小磁场MXy矢量丧失所需的时间,主要与人体组织固有的小磁场有关。大分子比小分子MXy丧失快,另外对外磁场不如T1.敏感。(4) T2*(准T2):T2*是主磁场不均匀的附加作用引起MXy衰减,快于所预料的T2,T2*总是小于T2,称之为自由诱导衰减(F1.D)。在SE程序,T2决定图象对比,在梯度回波(GRE)程序T2*决定图象对比。(5)生理参数:包括呼吸运动、心脏运动、血和脑脊液流动、不自主运动。扫描参数与信号、图像对
10、比的关系】1 .影响信号强度的参数:(1)体素:由矩阵分隔的FoV和层厚决定。体素大,信号强;层厚薄,体素小,信号低;FOV:保持相同的矩阵,FOV小,空间分辩率高,信号低。(2)矩阵(MA):分扫描矩阵和显示矩阵。扫描矩阵由读出(频率)方向的采样点和相位编码数组成。在特定FoV条件下,MA大,空间分辨率高,SNR低;增加相位编码数,扫描时间延长。频率编码数不增加扫描时间,但可防止卷褶伪影。与相位编码数有关的因素:扫描时间、空间分辨率、伪影(运动、图象重叠)。(3) ACQ(KNEX):ACQ数增加,扫描时间成倍延长,SNR提高。(4)线圈:线圈大,敏感容积大,噪声大,SNR低;表面线圈,SN
11、R高,但降低容积的均匀性。2 .影响图象对比的参数:(1)参数:TR:T1.的对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R。短TR:T1.-W重,SNR低;长TR:质子加权重,SNR大,T1.-W低。TE:T2对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E-RTET2-W重,SNR低。结论:短TR、短TE为T1-W:长TR、长TE为T2-W;长TR、短TE为质子加权像。翻转角:小于90度的反转角减少信号饱和,反转角决定图像对比与采用的序列有关。SE程序:长TR和长TE的T2加权,用小于90度的反转角(63度)能使长TR(CSF)信号最大化。MR1.成像序列】1 .SE序列:(1) T1.对比:T1.时间是指组织的最大纵向磁化恢复63%
12、,恢复快的组织T1.时间短,反之则长。两个不同TI时间的组织对比取决于特定时间(TR)纵向磁化率,即TI短信号高,因此,T1.的对比取决于TRo(2)噪声:与TR无关。长TR,SNR高(TR长,纵向磁化恢复时间长,信号高),相反,短TR,SNR低。(3)重复时间(TR):长TR提供高的SNR,减少T1.的对比,短TR可使T1.对比最大化,但必需妥协SNR(SNR下降),鉴于SNR的原因,用TR=400700ms,目的是TR既要短到有好的T1.对比,又要长到能保持相当的SNR和图象质量。TI加权:用短TR使T1.对比最大化,用短TE使T2对比最小化。T2对比:T2时间是横向磁化逐渐丧失的时间,横
13、向磁化丧失63%,剩37%为1个T2时间。两个不同T2时间的组织对比取决于特定时间(TE)的磁化率。根据特定时间磁化率的曲线,长TE的T2对比远大于短TEoT2加权:长TE使T2对比最大化,长TR使T1.对比最小化。质子密度(PD)加权:有高的SNR,较低的组织对比,用长TR和短TE。(4)回波时间(TE):短TE,SNR高,但T2对比小;长TE,SNR低,T2对比好。回波时间(TE):用长TE可增加T2对比,减少SNR,假如T1.对比是很小,选择TE=70IOOms是可以产生好的T2对比,并保留高的SNR和图象质量(小于2岁的儿童和肝肿瘤等除外)。2 .GRE(梯度回波)序列:SE程序的缺点
14、是扫描时间太长,尤其是T2-W和PD-WoGRE的特点是使用小于90度的RF脉冲,横向磁化矢量部分仍有相当大,而纵向磁化矢量变化相对较小,故明显缩短扫描时间。GRE序列的机理是在施加梯度磁场后造成质子自旋频率的互异,很快丧失相位一致,MR1.信号逐渐消失。如再加一个强度一样,时间相同,方向相反的梯度磁场,可使分散的相位重聚,趋向一致,原消失的信号又重现,在回波达到最高值时记录其信号,这种用一个方向相反的梯度磁场代替180度RF脉冲产生回波,称之为梯度回波技术(GRE)。梯度回波横向磁化衰减是由于T2或自旋-自旋驰豫、磁体不均匀性、磁性敏感性不同、化学位移、铁磁性物质的存在,局部磁场扭曲。上述复
15、合去相位作用,自旋-自旋驰豫和磁场不均匀是T2*时间,而不是T2时间。GRE优点为:TR短,成象时间短;每一单位时间高SNR;3D成为可能:由于消失了180度RF,短TE:低SAR,对病人安全;强T1.和/或T2*对比。GRE常用的方法有二种:快速小角度激发(F1.ASH)和稳定进动快速成象(F1.SP)。F1.ASH与SE比较:在一定条件下,F1.ASH对比与SE相似(反转角=90度),因此,获得SE中的T1.和T2加权规则相同,只是T2被T2*代替。F1.ASH的对比不仅取决于组织的T1.和T2,也与装备的磁场不均匀性有关。在F1.ASH序列中,T1.-W为短TE(510ms),T2*-W
16、最小化。根据ErnSt角规则,TR和FA共同决定TI加权,T1.对比在特定的TR下,随反转角(FA)增大而T1.权重加强。T2*加权参数选择原则:是长TR,最小的T1.对比;长TE最大的T2*对比;小角度,最小的T1.对比。需注意的是在F1.ASH,由于磁场不均匀,信号衰减很快,TE不能象SE那样长,因此,在F1.ASH,TE18ms是长的,TEV5ms是短的,TR(2OO3OOms)影响不太大,FA最重要。FISP序列主要用于3D,F1.SP的信号是T1/T2*作用。【MR1.成像序列的临床应用】1 .SE序列:应用时间长,经验丰富,不太受某些物质影响(如磁场不均匀或磁场敏感性物质),应用范
17、围广。主要用于脑、眼、头颈部、四肢、关节、肌肉的2D,骨关节需3D可用FISP;在脊柱、脊髓方面除非考虑T2-W,否则可用F1.ASH:心、胸可用SE评价解剖,GRE用于动态研究;腹部由于运动伪影,目前趋向用GRE代替SE,GRE可屏气完成检查;3D成象不用SE。SE序列的T1.加权显示解剖结构和有较好的SNR,注射GD-DTPA后许多病理组织强化(肿痛);T2加权其成像时间长,SNR低,但对多数的病变组织的检出敏感性以T2为好,反映病理特征也更可靠,典型TE时间设定一般为8090ms,能提供强的T2对比,是重T2加权和SNR的最佳结合,如TE再延长,T2权重只轻度增加,而付出SNR下降,运动
18、和流动伪影增加;相反TE短,PD-W增加,在腹部和盆腔等检查TE常设在TE=8090ms,肝脏和小儿脑除外。质子加权对解剖和SNR好,可用于椎管和椎间盘、四肢关节的检查。2 .GRE序列(F1.ASH序列):T1.加权用短TE,以减少T2*成份;多层面成像用长TR大FA;腹屏气1621秒,产生68幅,可消除运动伪影,也可注射GD-DTPA增强。在3D成像,T1.W用短TR,低.中FA。T2*加权用长TR,长TE,低FA。典型T2*-W其TR=300ms,TE=1830ms,FA+10-15度;脊柱T2*-W比SE的T2-W更小的流动伪影。缺点是对磁化伪影敏感。利用此缺点可检查颅内出血。FISP
19、:主要用于3D,检查四肢关节,FA=40度,以增强区分黑色的软骨、半月板和韧带。2D主要用于心脏的动态观察,心脏电影。3 .快速SE程序:特点是有效地利用K-空间,使扫描时间成倍地缩短,优点是图象清晰、对比度增加、扫描时间短、运动伪影小和磁化伪影少。缺点是对短T2的物质不敏感。第三节颅脑MRI检查适应证1 .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等。2 .颅内感染:结核性、化脓性等。3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血管畸形等。4 .脑白质病变:MS等。5 .脑发育崎形。6 .脑退行性病变。7 .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病变。8 .脑挫伤及颅内亚急性血肿。禁忌证同基本常规操作步骤】1 .线圈选择:选用高分辨头颅专用线
20、圈2 .体位及采集中心:头先进、仰卧位,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头颅正中矢状面与线圈纵轴尽量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在患者头颅两侧加固定软垫。3 .扫描方位:常规为横断位,根据需要加扫冠状位或矢状位4 .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1)脉冲序列:SE、TurboSE、IR、TGRE、GRE等(2)采集模式:MS(多层)、2D、3D(3) 采集矩阵:256p(80256)、512p(160512)(4) 重建矩阵:256p256、512p512.1024p1.024(5) FOV:200250mm(6) NSA(信号平均次数):4次(7) THK/Gap(层厚/间距):48mm(1
21、050)%(8) TR/TE:(SET1.WD300600ms/10-30ms(SET2WI)18003000ms80IOOms(TSET2WI)30005000m100160ms4325.MRI增强扫描:平扫如有阳性发现需进一步明确诊断时用Gd-DTPA按0.2mgkg(即O.1.mmo1.kg)静脉注射后用T1.-W扫描。注意事项】1 .位于中线或中线附近的病变应行常规矢状位扫描。2 .位于垂体及下丘脑附近的病变常规行冠状位十矢状位扫描。3 .天幕附近的病变应加扫冠状位及矢状位。4 .与脑室相关的疾病应加扫冠状位及矢状位。5 .脂肪抑制技术与增强检查T1.加权像联合使用有助于颅神经病变的显
22、示。第四节颅内MRA检查(适应证1 .脑梗塞2 .脑动脉瘤3 .脑动静脉畸形4 .脑动脉炎5 .矢状窦狭窄或血栓6 .颈静脉球体瘤(禁忌证同基本常规(操作步骤】1 .线圈选择:选用高分辨头颅专用线圈。2 .体位及采集中心:头先进、仰卧位,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头颅正中矢状面与线圈纵轴尽量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而,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在患者头颅两侧加固定软垫。3 .扫描方位:3D-T0F使用横断方位,3DPC使用横断及冠状方法;根据病变性质选择预饱和静脉或动脉血流。4 .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脉冲序列:Fisp3D-TOFFisp3D-PCFisp2DPC等采集模式:3D、M2D采集矩阵:256
23、p(160256)、512p(230512)重建矩阵:256p256、512p512FOV:180200mmNSA(信号平均次数):12次THK/Gap(层厚/间距):0.754mm(500)%TR/TE/F1.ip:32ms12ms20p(3D-PC)50ms7ms25p(3DTOF)40ms13ms20p(2D-PC)40ms9ms25p(3DTOFFSPGR)第五节眼部MRI检查适应证1 .隔前病变:蜂窝织炎,基底细胞癌,肉芽肿。2 .肌锥外病变:泪腺及软组织疾病,眶骨病变:骨痛,成骨肉瘤,骨纤维结构不良,巨细胞瘤,软骨肉瘤及转移瘤。3 .肌锥外病变:内分泌性眼病,眼眶肌炎,横纹肌肉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磁共振 成像 诊疗 常规 规范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60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