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园艺施肥标准化作业要点.docx
《绿化园艺施肥标准化作业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化园艺施肥标准化作业要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绿化园艺施肥标准化作业要点制定部门:总务处章节内容页次一、肥料种类、成份与功用简介1-7二、施肥作业注意事项8-9三、定期施肥周期排定原则10四、肥料用量计算及费用管控作业11五、施肥作业标准化12肥料种类成份与功用简介一、施肥的目的及意义:1、所谓施肥,就是对植物施予肥料,以促进其生育健壮,开花(或结果)良好的一种园艺作业。理论上,如果土壤(或栽培介质)能充分供应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则不一定需施肥;但正常情况下,土壤肥力常显不足,因此施肥也就成了绿化栽培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市售的肥料,种类及品牌有很多种,肥料选择或使用不当,不但无法获得肥效,反而产生反效果,严重时还造成植株死亡,故
2、当依植物特性作深入了解而慎施。2、植物需要肥料,就像我们需从食物中吸取营养一样。在它的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地从外界摄取养分,其中有十六种元素,被认为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镒、氯、硼、铜、锌、铜。十六种元素依植物之需要程度可大致区分如下:(D多量元素(或大量元素):就是植物不可或缺的元素,共计9种如下碳、氢、氧:约占植物总重量的95%,植物可从空气和水中获得。氮、磷、钾:则是植物需求最大而土中含量有限的,所以称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则又称为次量元素,但除为改善经济作物量产或提升增花增艳等观赏效果之作物,依其特性需个别提供之外,对一般植物通常于土壤
3、中或肥料中即能充份供应生长,不另特别供应元素。微量元素:铁、镒、氯、硼、铜、锌、钥等:因植物之需求量很少,故被称为微量元素。3、因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中以氮(N)、磷(P)和钾(K)三种元素最易缺乏,故我们施肥时大多以供应这三种元素为主,故通称为肥料三要素。二、肥料三要素的特性:1、氮(N):主促进叶片生育:是为叶肥,通常于春季施用最具效果,属于春肥,氮是蛋白质主要成份,也是制造叶绿素的重要成份,能促进枝叶浓绿,生长旺盛。幼苗及观叶植物需较多的氮肥。有机态氮需经微生物分解成铁态氮或经细菌硝化成硝态氮才能被植物所吸收利用,常用之尿素肥于土中会因尿素酶之作用而水解为碳酸镂,但雨天容易淋洗流失,常见氮
4、素肥有尿素、硫酸锈、复合肥料等。作用:与植物生长、细胞内蛋白质、植物碱、植物激素及比他命合成有关,为蛋白质中之氨基酸及叶绿素等之主要成分。缺乏:生长受阻停顿,主根虽长却不易发出侧根,全株叶片变黄,叶幅变小而硬,老叶变黄,干枯及脱落,严重时导致干枯。过剩:叶色浓绿,叶片大型柔软且弱,植物生长易受病菌感染;容易产生徒长,妨碍花芽形成和开花情形。2、磷(P):主促进花、果生育:是为提供枝、花、与果实生长的主要养份,多于秋季施用,为秋肥,磷是构成细胞核及原生质的主要成份,能助长根部发育,吸收养分,促进花芽形成、开花、结果。缺乏时根系功能转弱,影响开花、结果。观花观果植物及球根花卉需要较多的磷肥。作用:
5、为构成核酸之重要成分之一,对细胞之分裂有相当重要之影响、可帮助植物细胞分裂、促进根系生长,与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叶绿素、脂肪之合成、呼吸作用等,均有密切关系。缺乏:叶幅变小且呈现暗绿色,下位叶片后期出现红色斑点或紫色斑点并坏疽;生长点成长受阻,根部生长差且通常很短。过剩:易引起锌、铁及铜缺乏病症。3、钾(K):主促进茎、根生育:是对于根部生长所施用的肥料,主要在抑制土壤的酸性,为秋肥,钾能促使细胞新陈代谢正常化,强化根茎、枝干健全发展,增进叶簇花色美观,抵抗病虫害。缺乏时枝条软弱,叶片提早老化,发育不良。一般中苗以上或成株需较多钾肥,唯钾肥有赖土壤中施用有机质来提高保肥。作用:存在于细胞液中,
6、呈溶解状态,可直接影响植体内各种酵素的正常作用,对于碳水化合物之合成及输送、储藏,蛋白质合成及代谢等机能关系相当重大。也有促进水分吸收、增加植体抗寒、抗湿、抗旱及抗病虫害的能力。缺乏:老叶由叶缘及尖端变黄而渐渐向内干枯,或生成棕色班点、甚或后期呈现坏疽,新叶则看起来正常,但较软弱;根部数量减少、分叉少、但长度增加。过剩:叶尖焦枯、易与钙,镁可互生颉顽易造成钙及镁缺乏病征。三、肥料次量元素的特性:1、钙(Ca):与细胞之伸长及分裂有关,在细胞膜的渗透性及维持细胞的完整性上极具重要地位。作用:中和土壤酸性、使土壤团块形成,在植物叶片的细胞与细胞中胶层组成分,细胞膜及细胞壁存在较多,主要功能为中和植
7、体内过剩之有机酸(有毒草酸之结晶化),与碳水化合物及胺基酸的输送有关,强化细胞壁组织及调节体内水分(减少水分吸收),与钾呈颉顽作用。缺乏:新叶及新根无法生长,或弯曲变形,或抵抗力弱,叶尖白化、新叶叶缘变红黄接着变褐而枯死;根部则变为短而粗。过剩:土壤易成中性或碱性,引起微量元素不足(铁、镒、锌);叶肉颜色变淡,叶尖产生红色斑点或条纹斑。2、镁(Mg):系形成叶绿素之重要成份,故缺乏时造成叶片黄化现象,亦是构成叶绿素唯一的金属元素。作用:影响光合及呼吸作用,也是许多酵素的组成成分或辅助酵素,可帮助磷在植物体内吸收及移动,并参与油脂合成。缺乏:老叶黄化,初期由叶肉细胞变黄、但叶脉保持绿色,呈现黄绿
8、明显对比。严重时黄化部位转坏疽落叶。过剩:叶尖萎凋、叶片组织色泽较叶尖处淡色(叶基部色泽正常)。3、硫(S):主要作用系参与一些酵素之反应,植物蛋白中,氮与硫之比例为15:1,缺硫时叶片黄化与缺氮类似,常仅能靠叶片分析来分辨。作用:为蛋白质中若干氨基酸之成分,与植物蛋白质及其它含硫化物合成有关。缺乏:与缺氮相似全株变黄、新叶呈现淡黄色、叶幅变小而硬,生长受阻,严重时导致干枯。过剩:盐害,叶缘焦枯四、肥料微量元素的特性:31、铁(Fe):于土壤中系稳定之元素,故植物需要量较少。作用:合成叶绿素时当作触媒、与叶绿素之形成有关,亦为细胞中氧化酵素之触媒。缺乏:老叶保持正常,而新叶叶脉间变浅绿色呈黄白
9、化,但不出现坏疽或坏死。过剩:易引起缺镒2、镒(Mn):与铁素类似,于土壤中系稳定之元素,土壤中以二价、三价、四价的形态存在,但仅二价镒能被植物吸收。作用:氨基酸合成的致活剂,为呼吸酵素之触媒作用或酵素的辅成基,与叶绿素之形成有间接关系。缺乏:与缺铁之症状相似,新叶变黄或呈浅绿色,但叶脉周边残留之叶绿素较明显,且严重时有坏疽现象。过剩:产生异常性落叶。3、锌(Zn):锌之功用与氮素之代谢有关,低温或钙、镁、铜均会降低、抑制植物对锌之吸收。作用:植物代谢成长、为许多酵素之致活剂成分,具有氧化还原之接触作用,参与植物生长荷尔蒙的主要成分色氨酸(tryptophan)J之合成。缺乏:生长荷尔蒙减少,
10、新叶瘦小,根生长不良,叶脉间嵌纹或黄化、或显现出特殊斑纹、或产生细小锈点、严重时坏疽。过剩:叶尖及叶缘色泽较淡随后坏疽,叶尖产生水浸状之小斑点。4、铜(Cu):植物对铜的需要量较少,仅对一些对铜反应较好的作物(如养麦、小麦、菠菜等)较具需要性。作用:酵素的辅成基或致活剂。直接参与呼吸作用及氧化毋原作用,新陈代谢必需,间接协助叶绿素合成,并保护叶绿素不被破坏,可防止植物衰老,延长寿命。缺乏:叶片尖端凋萎、弯曲呈杯状。过剩:叶肉组织色泽较淡、呈条纹状。5、硼(B):硼在土壤中移动被作物吸收需水份帮忙,故干旱少雨之土壤容易缺硼,常见于文旦、梅柑、芒果、葡萄、木瓜等栽培作物。作用:促进钙的移行;为根尖
11、、茎尖的分生组织分裂、花及果实的形成所需之必须成分,与细胞分裂,花粉受精,养分吸收、细胞含水量、及糖份之输送,有密切之关系。缺乏:生长点之生长停顿、陆续生长新芽又枯萎、逐渐变黄而枯死;节间缩短、叶柄木栓化、叶柄表皮有横裂纹,且根部或茎部之中心维管束部位容易曲折或横断裂、变黑、坏死。过剩:由成熟叶之叶尖、叶缘先黄化后全叶黄化并落叶。6、铝(Mo):为植体中固氮酵素、硝酸还原酵素之必须成份,为生理生化之重要角色,唯植物对铜之需求量因作物别而异,如花椰菜、甘蓝、豆科作物对铝素需求较高。作用:与蛋白质合成,硝酸盐合成及氮的新陈代谢、搬运氧气有关。缺乏:老叶色泽变淡、黄化,严重时全株色泽变黄、落叶。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化 园艺 施肥 标准化 作业 要点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6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