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科遗传性肾炎诊疗规范2023版.docx
《肾病科遗传性肾炎诊疗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病科遗传性肾炎诊疗规范2023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遗传性肾炎诊疗规范2023版遗传性肾炎又常称A1.Port综合征(AIPOrtSyndrOme,AS),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常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前圆锥形晶状体等眼部异常,极少数患者尚伴有弥漫性平滑肌瘤,由编码基底膜IV型胶原的CO1.4A3/4/5基因发生突变所致。1927年,A1.port首次将家族性血尿及神经性耳聋联系,当时称该病为“遗传性家族性先天性出血性肾炎”,1961年Wi1.1.iamson等提议将有明显遗传倾向,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尿、耳聋,且自然病程有显著性别差异的疾病命名为AIPort综合征,之后AS又被称为“遗传性肾炎”“眼-耳-肾综合征”“遗传性血尿
2、肾病耳聋综合征”等。来自欧美地区的资料显示人群AS基因突变发生率为1:(5OO(MOOOO)o由于肾活检指征不同,不同地区接受肾活检儿童中,AS占比波动在我国肾活检病理研究资料显示,0.73%1.2%患者病理诊断为ASo不同的资料还显示,终末期肾病患者中AS占0.2%5%,占儿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1.8%3%,占各年龄接受肾移植患者的O.6%23%.AS是儿童持续性血尿的常见原因。【发病机制】目前已发现IV型胶原3-5链编码基因CO1.4A3,CO1.4A4和CO1.4A5突变可分别引起不同类型ASO现已发现AS有3种遗传方式,分别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
3、显性遗传型AS最多见,约占85%,发病率为1/1万,致病基因为编码IV型胶原a5链的CO1.4A5基因,位于Xq21q22,共有51个外显子。目前已经报道了数百种突变,突变类型多种多样。突变位置分布于整个基因,不断有新的突变位点被发现。X连锁显性遗传型AS有1个亚型累及CO1.4A5和CO1.4A6基因,即从CO1.4A5基因到CO1.4A6基因2号外显子的缺失。迄今国外已报道的具有这样突变的AS系共20余个,我国学者也确定并报道了这样的病例。基因分析结果证实CoUA6基因缺失断点在第2内含子中的患者除具有AS的临床表型外,还伴有弥漫性平滑肌瘤。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S约占15%,其发病率为1/5
4、万,分别由Co1.4A3和CO1.4A4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引起,其中CO1.4A3突变居多,尚未发现有二者共同引起的AS报道。C0UA3和CO1.4A4基因分别编码IV型胶原a3和a4链,都位于2q35-37表型较严重的病例均为Co1.4A3或COUA4基因的纯合子突变或复合杂合子突变。截至目前,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AS患者中发现的Co1.4A3或C01.4A4基因突变位点达IOO余个,以单碱基突变为主,且突变位置分布于整个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AS非常罕见,是CO1.4A3或CO1.4A4基因的单个杂合突变引起的。我国学者发现CoUA3基因单个杂合突变还可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其电镜
5、下肾小球基底膜(g1.omeru1.arbasementmembrane,GBM)无异常,并无AS患者GBM特征性改变。IV型胶原是GBM中主要的细胞外基质蛋白。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和足细胞均可合成和分泌IV型胶原分子,其被分泌后自我组建成多边形网状结构的IV型胶原网。IV型胶原网与层黏蛋白网、巢蛋白、蛋白聚糖及其他糖蛋白分子是GBM的主要分子成分。基底膜可以作为细胞附着的支架,维持细胞正常的结构形态,同时,基底膜与邻近细胞相互作用,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黏附、迁移及分子滤过等。作为胶原家族的一个成员,IV型胶原分子同样是由3条a链相互缠绕、紧密扭曲而形成的3股螺旋结构的分子。现已证实参与
6、IV型胶原分子结构的a链至少有6种,分别命名为a1.(IV)a6(IV)链,它们分别由头对头的、成对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6个不同基因所编码,C01.4A1和C01.4A2在染色体13q34,CO1.4A3和CO1.4A4在染色体2q35-37,Co1.4A5和CO1.4A6定位于X染色体Xq22,6种a链自发聚集,形成3种不同的原体,不同的原体又构建组成3种不同的胶原网。第1种为由akda2(IV)-oi1.aIa2(IV)链构成的IV型胶原网,在未发育成熟的肾单位广泛表达;在肾小球发育过程中GBM中的IV型胶原网发生转变,a3a4a5(IV)三聚体取代a1.a1.a2(IV)三聚体。第2种为由
7、a3a4a5(IV)-a3a4a5(IV)链构成的IV型胶原网,它们仅在GBM、远端肾小管基底膜(tubu1.arbasementmembrane,TBM)以及肺泡基底膜、眼和耳蜗基底膜表达。第3种为Ha1.a2(!V)-a5a5a6(N)链构成的N型胶原网,它们在肾脏的鲍曼囊壁和集合管基底膜表达,在GBM、表皮基底膜和平滑肌细胞基底膜均不表达。以上CO1.4A3.CO1.4A4和Co1.4A5基因突变造成相应a链分子表达异常,a链自发聚集隙碍,不能形成正常的IV型胶原网,而且易于降解,最终影响基底膜的结构与功能。胚胎发育期,足细胞足突的分化受到GBM的IV型胶原a1.a1.a2链和a3a4a
8、5链三聚体调节,GBM的IV型胶原a1a1.a2链三聚体持续性存在导致足细胞足突融合;GBM结构受损后与足细胞脱离,以及足细胞凋亡增加,从而导致足细胞丢失。AS患者蛋白尿形成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与上述足细胞变化有关。AS晚期,肾脏对足细胞和GBM受损进行修复,上皮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成纤维细胞,促发肾脏间质纤维化。【病理】大体表现早期无明显病变,后期体积缩小,皮质变薄,呈菱缩肾。1 .光镜病理改变不具特异性,早期肾脏结构大致正常,肾小球可从局灶节段系膜增生逐渐发展至肾小球硬化,肾间质可从炎症细胞浸润发展为间质纤维化,并伴有肾小管萎缩。其他的肾小球病变还包括:节段毛细血管壁硬化,系膜区轻度
9、不规则增宽,鲍曼囊壁节段增厚,局灶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或系膜细胞增多等。肾小球球性硬化、TBM增厚、小管扩张、萎缩,间质纤维化、泡沫细胞出现、小动脉管壁增厚是晚期表现。2 .免疫荧光多数病例呈阴性,少数可见C3和IgM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沿GBM呈节段性或弥漫性颗粒状沉积。应用特异性的抗N型胶原不同a链的抗体在肾脏以及皮肤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不同a链分布连续性,可用于X连锁显性遗传型男性、女性以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AS的诊断。3 .电镜透射电镜是诊断AS主要手段。电镜下可观察到AS特征性的病理改变,GBM广泛增厚、变薄或厚薄不均,以及致密层增厚、分裂为其典型病变。GBM致密层增厚,充以无特
10、殊排列的微细的纤维样结构、使之呈撕裂状和蛛网状,其中常混有微小的电子致密颗粒。GBM弥漫性变薄多见于年幼患儿、女性患者或疾病早期,偶见于成年男性患者。目前仍认为GBM弥漫性增厚、撕裂为诊断AS的病理依据,其他病理变化如GBM变薄等则要结合家族史、GBM中W型胶原a链的表达以及遗传学特征予以诊断,尤其要与薄基底膜肾病鉴别。【临床表现】AS是IV型胶原a链分子病变的一种遗传性疾病,IV型胶原不仅分布于肾小球基底膜,还分布晶状体前囊膜、视网膜及内耳等部位的基底膜。其临床表现不仅涉及肾脏,还累及其他系统。1.肾脏表现血尿是AS患者最常见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性血尿。X连锁显性遗传型的男性患者表现为持续性镜
11、下血尿,甚至可在出生后几天内出现血尿。镜下血尿的外显率为100约67%的AS男性患者有发作性肉眼血尿,多数在10-15岁前,肉眼血尿可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剧烈运动后出现。X连锁显性遗传型AS的女性患者90%以上有镜下血尿,少数女性患者表现为肉眼血尿。几乎所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的患者均表现血尿,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的杂合子亲属中,血尿发生率为50%-60%,一般不超过80%。X连锁显性遗传型AS男性患者均会出现蛋白尿,随年龄增长或血尿出现而表现为持续蛋白尿,蛋白尿呈渐进性加重,甚至出现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后者发生率为30%40%.本病高血压不常见,但高血压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随年龄而增加,且多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肾病 遗传性 肾炎 诊疗 规范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6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