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病虫害防治.pptx
《核桃病虫害防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桃病虫害防治.ppt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病虫防治原理,1、农业防治:深翻改土、浇水排水、加大农家肥使用,补充微量元素等2、机械防治:人工挖、捉、锤击、刮除等3、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土壤处理:在土壤里越冬、危害的以土壤处理为主树下喷药:出土期对越冬场所地面喷药树上用药:A、全树喷药:适宜于危害叶、果、枝干的害虫B、定向用药:对一些危害部位比较固定的害虫实行专项用药,如:天牛、木蠹蛾、吉丁虫等可以给虫孔注药。C、忌避:有的虫对某种气味厌恶,利用这个特点使用忌避剂,主要虫害,常见的核桃害虫有二十多种,但危害最大,造成灾害的主要有:核桃小吉丁虫、核桃举翅蛾、木蠹蛾、天牛、刺蛾等。这里选我县危害较为严重的介绍,
2、1、核桃小吉丁虫形态特征 成虫黑色,长47mm,有铜绿色金属光泽。触角锯齿状,复眼黑色。前胸背板中部稍隆起,头、前胸背板、鞘翅上密布小刻点,鞘翅中部两侧向内陷。卵扁椭圆形,长约1.1mm,初产白色,1天后变为黑色幼虫体长720mm,扁平,乳白色。头棕褐色,缩于第一胸节内。胸部第一节扁平宽大。背中央有一褐色纵线,腹末有一对褐色尾刺。蛹为裸蛹,乳白色.羽化前黑色。,危害特征 幼虫主要蛀食12年生枝条,在韧皮部蛀成螺旋状坑道,切断营养及水分输导途径,造成枝梢干枯和幼树死亡,是严重影响核桃生长与结果的主要害虫之一。,被害枝上的月牙孔,生活习性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23年生被害枝条木质部内越冬。幼虫5月
3、中旬开始化蛹,6月为盛期,化蛹期持续2月余。蛹期平均30天左右,6月上中旬开始羽化出成虫,7月为盛期。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停留15天左右,然后从羽化孔钻出,经101 5天取食核桃叶片补充营养,再交尾产卵。成虫喜光,卵多散产于树冠外围和生长衰弱的23年生枝条向阳光滑面的叶痕上及其附近,卵期约10天。7月上中旬开始出现幼虫。初孵幼虫从卵的下边蛀入枝条表皮,随着虫体增大,逐渐深入到皮层和木质部中间蛀成螺旋状隧道,内有褐色虫粪,被害枝条表面有不明显的蛀孔道痕和许多月牙形通气孔。受害枝上叶片枯黄早落,入冬后枝条逐渐干枯。8月下旬后.幼虫开始在被害枝条木质部筑虫室越冬。,防治方法加强核桃园综合管理,增强树势,
4、是防治核桃小吉丁虫的有效措施。45月份,核桃发芽后至成虫羽化前到落叶前,剪除虫害枝烧毁,消灭幼虫及蛹。78月,份检查发现枝条上有月牙状通气孔,随即涂抹杀虫药,消灭幼虫。67月,成虫羽化期,喷25%西维因6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8001000倍液,兼有防治举肢蛾等害虫的作用。,蛹体长4-7毫米,纺锤形,黄褐色。茧为椭圆形,长8-10毫米,褐色,常粘附草屑及细土粒。,成虫体长5-8毫米,翅展12-14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复眼红色;触角丝状,淡褐色;下唇须发达,银白色,向上弯曲,超过头顶。翅狭长,缘毛很长;前翅端部3/1处有1半月形白斑,基部3/1处还有1椭圆形小白斑(有时不显)。腹部背面有黑
5、白相间的鳞毛,腹面银白色。足白色,后足很长,胫节和跗节具有环状黑色毛刺,静止时胫、跗节向侧后方上举,并不时摆动,故名举肢蛾。,卵椭圆形,长0.3-0.4毫米,初产时乳白色,渐变黄白色、黄色或淡红色,近孵化时呈红褐色。,幼虫初孵时体长1.5毫米,乳白色,头部黄褐色。成熟幼虫体长7.5-9毫米,头部暗褐色眮部淡黄白色,背面捎带粉红色,被有稀疏白刚毛。腹足趾沟间序环,譬足趾沟为单序横带。,2、核桃举翅蛾,生活史及习性1年发生2代,以成熟幼虫在树冠下1-2厘米的土壤中、石块下及树干基部粗皮裂缝内结茧越冬。越冬幼虫在6月至7月下旬化蛹,盛期在6月上旬,蛹期7天左右。成虫羽化期:6月上旬至8月上旬,盛期在
6、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6月中旬开始为害,有的年份发生早些,6月上旬即开始为害,老熟幼虫7月中旬开始脱果,盛期在8月上旬,9月末还有个别脱果。产卵多在下午6-8时,卵大部分产在两果相接的缝隙内,其次是产在梗洼或叶柄上。一般每1果上产1-4粒,后期数量较多,每1果上可产7-8粒。每1雌雄可产卵35-40粒。成虫寿命约1星期。卵期4-6天。,危害状 幼虫孵化后在果面爬行1-3小时,然后蛀入果实内,纵横食害,形成驻道,粪便排于其中。驻孔外流出透明或琥珀色水珠,此时果实外表无明显被害状,后则青果皮皱缩变黑腐烂,引起大量落果。1个果内有幼虫5-7头,最多30余头,在果内为害30-45天成熟,咬破果皮脱果
7、入土结茧化蛹。第二代幼虫发生期间,正值果实发育期,内果皮已经硬化,幼虫只能蛀食中果皮,果面变黑凹陷皱缩。至核桃采收时80%左右的幼虫脱果结茧越冬。,发生条件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土壤湿度有密切关系。1、凡是土壤湿度大、杂草丛生处发生必重;2、一般窝凤阴湿处和深山区发生重,避风向阳干燥处和浅山区发生轻;3、阴坡地比阳坡地、沟里比沟外发生重;4、荒坡地比经常耕作地发生较重;5、成虫羽化期多雨潮湿的年份发生重,干旱年份较轻。,防治方法11、深翻树盘 晚秋季或早春深翻树冠下的土壤,破坏冬虫茧,消灭部分越冬幼虫,或使成虫羽化后不能出土。2、6月后成虫产卵盛期及幼虫初孵期,每隔10-15天选喷1次50%杀冥硫
8、磷杀螟硫磷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共喷3次,消灭在蛀果之前。3、地面喷药 成虫羽化前或个别成虫开始羽化时,在树干周围地面喷施50%辛硫磷乳油300-500倍液,每亩用药0.5公斤,毒杀幼虫亦可收到良好效果。4、摘除被害果 受害轻的树,在幼虫脱果前及时摘除变黑的被害果,可减少下一代的虫口密度。,3、刺蛾:俗称“青叮子”、“辣叮子”,常见有黄刺蛾、青刺蛾、褐边绿刺蛾、褐刺蛾、扁刺蛾等。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幼虫取食叶片,影响树势和产量,幼虫体上有毒毛,接触人体,会刺激皮肤。【防治】利用幼虫群集性特点,采集受害叶销毁,或幼虫严重时,用90%
9、敌百虫1000倍液、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皆有良好效果。,4、木蠹蛾:危害核桃树的主要有芳香木蠹蛾和豹纹木蠹蛾。,芳香木蠹蛾幼虫群集在核桃树干基部及根部蛀食皮层,使根颈部皮层开裂,排出深褐色的虫粪和木屑,并有褐色液体流出。使树势逐年衰弱,产量降低,甚至整株枯死。豹纹木蠹蛾幼虫蛀食枝干的皮层和木质部,破坏输导组织,使受害枝枯死,树势衰弱,树冠逐年缩小,造成严重减产,受害严重时可引起全株死亡。,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一年一代,以幼虫在枝条内越冬。翌年核桃树春梢抽出后,即从越冬枯枝内钻出,转梢继续为害。幼虫多从枝条基部蛀入,先在皮层与木质部之间绕枝条蛀食1周,然后沿髓部向上蛀成纵直隧道,隔不远处
10、即向,外咬一排粪孔。被害枝梢上部很快枯萎,之后又再次转梢为害。45月幼虫老熟,用虫粪和木屑将虫道两端堵塞,并向外咬一直径56的圆形羽化孔,孔口仅留薄薄一层表皮封闭,然后吐丝粘连木屑做茧化蛹。56月成虫先后羽化。羽化后,蛹壳一半带出孔外,长时间不掉。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雌虫多产卵于核桃树枝的芽腋、皮缝或叶片上,单粒散产或数粒产在一起。卵经1020天孵化,初孵幼虫多从新梢上部芽腋蛀入韧皮部和边材为害。随虫龄增大,逐渐蛀入髓心部,并沿髓部向上蛀食,沿蛀道间隔1020向外开一排粪孔,从一年生枝向下食害,直到五、六年生或八、九年生的粗枝,被害枝条不久枯死,极易折断。秋后,幼虫在蛀道内越冬。,【防治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桃 病虫害 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6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