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1.【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一一诗经【解析】图片显示的是诗经“十五国风”涉及的15个诸侯国或地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故A项正确;“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中提及汉武帝时期的司马相如和东晋的陶渊明,两题于图片涉及的诸侯国表明是秦朝统一之前,故B项错误;“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中提及西汉名将李广,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文字和焚书坑儒,应当在图片所示时间之后,故D项错误。【答案】A2015年题组2.【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赋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
2、【解析】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与“武帝时”相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表明为统治者服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已改变道家的无为思想为积极有为,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3.【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唐诗(杜甫)【解析】杜牧是晚唐诗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与材料内容强调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今夜邮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
3、女,未解忆长安。”内容是史实的真实的反映,属于现实主义诗的特点,符合杜甫的特点,杜甫正是生活于安史之乱时期,经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故C项正确;白居易在安史之乱之后出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3.【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宋词【解析】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故正确;一般词的句子是长短参差不齐,故错误;两宋时期,市民阶层扩大,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丰富文化娱乐生活,并且词曲能吟能唱,更能表达思想感情,故正确:两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词曲作品,且不同阶段其风格独特,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元曲【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辉煌 灿烂 文学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7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