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学修笔记.docx
《第三课《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学修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学修笔记.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课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学修笔记本材料由慧灯禅修班(北京地区)师兄发心整理,分享的目的是方便学员掌握学习重点,明确学修思路。本笔记属内部学修资料笔记,仅供参考、勿作随意传播,以免以盲导盲.、以成违缘。每课笔记一般分为六部分:一、法义概述:本期法义及提要二、学修思考:以提纲和问题的形式对学修进行引导三、上师教言:本课中上师重要教言摘录(限选五条)四、学修检验:班级共修和复习时引导学员自我检验五、难点提示:本期法义中一些难点的说明与引导六、参考资料:为辅助本节法义理解,摘录上师关于本节内容的补充论述。感恩慈师!感恩三宝!感恩同行善友!一、法义概述分清什么是生存的方式,什么是生存的意义,是基础的
2、基础,是学佛的第一个入口。真正能够懂得什么是生存意义的人只有佛陀。佛陀对生存的方式要求是少欲知足,节约时间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佛陀对生存的意义的教诲,就是培养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走上大乘解脱道。作为修行人的最基本的成就,也要在内心深处获得佛法的利益。二、学修思考1为何要区分生存的方式和意义1.1 重视基础修法的原因(I)最简单、最基础的道理做起来却不是很容易。(2)目前,我们最需要和最缺少的是基础的修法和认识修者根基上,必须与法相配,我们需要的是效果,并不是大圆满等名声。从次第上看,基础的问题仍是最关键、最需要的。(3)学佛修行较长时间,但在断除自身烦恼方面没有明显的效果和进步。最根本的问
3、题,就是基础没有打好,或者没有巩固好。1.2 轻视生存的方式和意义的表现与过患(1)把生存的方式和意义混为一谈,除了生存的方法以外,没有生存的意义,就像愚昧无知的畜牲一样;(2)学佛只是为了追求现世人天福报,不强调下一世,更不寻求解脱,将佛法当成了一种生存的方法。这种所谓的学佛,根本没有涉及到生存的意义。(3)我们应当分清什么是生存的方法,什么是生存的意义,这是基础的基础,是学佛的第一个入口。参考资料:1)慈师.藏传佛教的特点(节选自慧灯之光五藏传佛教简介)2生存的方法2.1修行人的生活模式应该是什么样?(1)简单地说,佛对所有佛教徒只是要求四个字,就是少欲知足。错误的方法:拥有很多但没有用;
4、过度开发能源、过度砍伐森林等;佛陀的要求:在一般的情况下,个人的生活应当尽量地简单一点、朴素一点,节约很多时间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不堕两边:生活太穷,绝大多数的人不行;太腐败,会给自己和众生带来很大痛苦。(2)另一个关键性的原则,是不能以杀盗淫妄等十不善作为生存方法。何为十不善业:身三、语四、意三;在不违背这个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地选择比较简单的生存方法。参考资料:2)慈师.十不善业开示(摘自慧灯之光二因果不虚)2.2 什么是生存的方法?(1)生存的方法,是指衣食房车等生活的条件;(2)区分生存的意义与生存的方法,燃烧燃料与交通运输与汽车的比喻。2.3 我们应该怎么做?(1)尽量做的决心:佛告
5、诉我们怎么做,我们就尽量地去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2)如何开始做:区分生存的意义和生存的方式就是做的开始。把金钱等世俗的东西当成维护生命的条件,而不是生存的意义;依止佛陀,真正懂得什么是生存意义。把钱财当成做事情的工具。3生存的意义3.1 生存的意义是什么?(1)生存最终的意义,就是要为解脱轮回做一些准备。(2)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往解脱方面去想,通过轮回过患、死亡无常等修法来培养出离心,走上解脱道,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就是生存的意义。如果是大乘佛法的话,也可以逐渐解决所有众生的生老病死。(3)没有区分生存的方式和意义的话,我们就会只看到现实生活当中的蝇头小利,这样就会彻底失败并充满悲伤和嗔恨
6、地离开人世。所以,一定要在行动上分清生存的方式和意义。3.2 解脱路上,修是最关键的(1)只有断除烦恼以后,才会获得解脱。虽然三五年当中彻底断除烦恼不太现实,但即使没有明显地减少,也要往减少的方向走。这就是修行的进步。(2)仅在理论上知道,或者寻根问底地追究是没有用的。居士本身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短短的时间内,听了很多法却一个都不修的话,就像吃了东西却不能消化。(3)上师教授没有讲太多的逻辑,除了针对目前居士容易有怀疑的地方,或必须要说清楚的少数问题给了一些解释以外,其余都是真正的修法,大家一起休是最关键的。3.2如何走上解脱道?(1)日常生活中将生存的方式和意义区分开,内心不执著于“金钱”等身
7、外之物。(2)依靠佛的教诲,先易后难,走最踏实的解脱之路。 真正的佛菩萨不希望我们有更多的钱,他们更希望我们有出离心、菩提心,希望我们一心一意去修行、竭尽全力地把握住自己的生死,并度化众生。 飞蛾投火身亡的比喻说明,我们轮回的原因是对轮回有贪心。要通过四外加行的观修放弃对轮回的贪欲心,并有一个坚定不移的走解脱道的决心。在此基础上,走的越多,离解脱越近。出离心一菩提心一显宗中观的空性一密宗大圆满,这是最踏实的路。(3)实实在在地修,把最基本的修法修好,在内心深处获得佛法的利益。“重要的是生存的方法和生存的意义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上去分开一下,我觉得这个最关键。大圆满里也有一个句话,天天去追求诀窍的人
8、,绝对不能给我讲的是修行上的问题,不是理论上的,理论上不是很多“所以,我想过一段时间以后,还是要让每一个人写一个纸条。三年前,我们就要求大家讲自己的功课。那个时候是功课,不是什么体会。但是现在不是!我想,三年过去了,现在我们看看你们这三年当中的修行的体会,修行的实实在在的进步有没有。三年当中什么都没有的话,六年、九年、十二年、十五年也不会有进步。”(根据课程录音整理)参考资料:3)慈师,解脱的原理(节选自慧灯之光九解脱的原理)4)慈师,解脱道的开示(选自慈师微博教言)三、上师教言1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虽然是最简单、最基础的道理,但要做起来却不是很容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最需要和最缺少的,
9、并不是密宗、大圆满,就是这些基础的修法和认识,因为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2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们在很多论典中对佛教下了这样的定义,很简单,就一句话一一修任何一个法,能够断除烦恼的叫做佛法;不能断除烦恼,或者对断除烦恼没有什么帮助和效果的,就不是佛法。3现在我们回头自我检查一下,我们在修行结果一一断除自身烦恼方面有没有明显的效果和进步。如果没有的话就需要调整,看看问题在哪里,究竟是我们的修行方法不对,自己与所修的法不适应,还是自己不够努力。我想,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基础没有打好,或者没有巩固好,有一点基础的人,需要巩固基础;没有基础的人,就要打好基础。4我们先易后难,能做到的先做,释迦牟尼佛的方法也
10、就是这样,不能把最难的东西先推给你,否则所有的人都会灰心失望,能做到的先做,做完以后再做其他的。譬如说,出离心生起了,就修菩提心;菩提心有了,就修空性;显宗中观的空性了解以后,就提升到密宗大圆满的层次,这是最踏实的路。5你们要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两年修行的进步是什么。过一段时间我要考试,考试的内容,就是问你们有没有菩提心,有没有出离心,在出离心、菩提心上面有没有什么进步、收获,内心深处有没有获得什么佛法的利益,这是修行人最基本的成就。四、学修检验1是否能够区分生存的方式和意义,并认识到其重要性?2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呈现的生存的方式和意义是怎么样的,应如何调整?3省思自己学佛以来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进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 第三 生存 方式 意义 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7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