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教育学》本科教学大纲2018版.docx
《贵州师范学院《教育学》本科教学大纲2018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师范学院《教育学》本科教学大纲2018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贵州师范学院教育学本科教学大纲(2018版)教育科学学院2019年编制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教育学课程编码:A030750开课单位:教育科学学院开设学期:四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总学/学分:32/2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闭卷考试60%适用专业:全校师范专业编写时间:2019年6月4日参考资源:(1)白秀杰,杜剑华主编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o(主要教材)(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o(3)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o(4)邵宗杰主编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o(5)叶澜主编教育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1999。其他资源:期刊:中国教育学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学刊)电子书:民本主义与教育参考网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在线:大纲执笔人:王智大纲审核人:刘红二、课程简介教育学是面向全校师范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教育学是阐述教育知识,研究教育现象,探讨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教育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习和理解教育类课程的基础,也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教育教学质量的理论依据。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从事教育类专业必需的教育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
3、通晓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基础知识和前沿动态。学生理解教师的职业要求,明晰权利与义务以及专业化成长过程,明确教师的职责和学习教育学的必要性,为学生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奠定基础。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愿意为教育事业积极地贡献才智。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立志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人民教师。【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2、理解教师职业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立志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
4、3、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有关理论,包括对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教育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岗位要求,理解初中及高中阶段的国家课程标准并用以指导教学。【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4、初步具备开展基础学科教学的能力,即能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运用所学学科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开展课堂教学设计,运用各种课堂教学能方法与手段模拟课堂教学过程,编制试卷等。【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5、具备反思和批判意识,能够从多维角度反思分析教育教学问题。掌握教育研究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6、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开
5、展小组合作学习。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师德规范(H)1.1能够识记并复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能够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1.2能够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认识问题,能够辩证的看待教育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1.3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从教意愿,立志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爱岗敬业。目标1教育情怀(L)2.1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从教信念、职业理想、敬业精神,立志成为优秀的“专家型”教师。2.2 具有积极正确的
6、价值观,有责任心,关爱学生并尊重其独立人格,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3 具备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完成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成长。目标2学科素养(M)3.1 能够识记学校教育制度的具体内容;掌握情境教学,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多种教学策略。3.2 能够理解中小学阶段的课程标准,提出一些我国中小学课程目标设置的改进建议。3.3 3能够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认识问题,具备文献查阅的能力;能够以学生为中心,系统开展教学。目标3教学能力4.1能够通过课程学习,运用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目标4(H)4.2 能够辩证的看待教师教学方法和问题,具
7、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3 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教学材料,学生情况,能够运用教学理论完成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运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学习指导,尝试进行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学会反思(M)7.1 能够在课堂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具备反思和批判创新意识。7.2 掌握教育研究方法,尝试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7.3 能够树立认真研读中小学教科书的态度,灵活运用教科书的意识,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改进。目标5沟通合作(L)8.1 能够识记和理解合作的意义,具备合作学习与合作研究的意识。8.2 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8、,能够在团队中完成承担的任务;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分享自己的学习与研究收获,与他人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8.3 能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进而优化教学效果。目标6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其中L表示低相关,M表示中等相关,H表示高度相关)印a*t情怀学科素恭能力学会及恩的通合作语ALH标要求1HLMM课程日标要求2MHMLLM谋近日标要求3MHM课程H标妄求4MLHHL语14标要求5LMHM错Q标要求6MMMH五、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具体章节与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对应矩阵,其中L表示低相关,M表示中等相关,H表示高度相关)数学内走与界隹Q标对应矩阵Q标1Q标2Q标3国标4耳标5Q标6
9、第THMLMMLMMLLLL第三*MLLMHL第。*MLMMMM第三*LMLHMM第共未MMLHHL第七*LMHLML第八李MMMHHM第九*MMMLML第十*MHHLMM六、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学内容1 .教育的概念2 .教育的基本要素3 .教育的基本形态4 .教育的起源5 .教育的历史发展(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Ll教育的概念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讲授法121.2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讲授法案例分析讨论法131.3教育的基本形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讲授法141.4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心里起源论、劳动起源
10、论讲授法151.5教育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讲授法案例分析1()学生作业:阅读推荐书目,论述教育的历史发展阶段。(四)学习要求L识记:教育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2 .理解:教育学创立的条件、标志和简要过程。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初步判断各种教育的历史特点和起源。4 .综合应用:能够详细分析教育起源的过程。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教学内容1 .人的发展概述2.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作用(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2.1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认识、人的发展规律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22.2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作用遗传因素、环境
11、因素、教育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三)学生作业:阅读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的相关内容,结合课程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四)学习要求L识记:影响人发展的因素。2 .理解:各因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判断青少年发展的客观规律。4 .综合应用:能够详细分析教育是如何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学内容1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 .教育的社会功能3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3.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社会及其构成要素、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讲授法123.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
12、的文化功能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33.3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讲授法1(三)学生作业:根据课才呈讲授内容和自身学习经历,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和W可约性。(四)学习要求1 .识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2 .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教育的社会功能对教育现象进行评析。4 .综合应用:能够综合分析我国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相互影响,第四章教育目的(一)教学内容L教育目的概述5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6 .我国的教育目的7 .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
13、排14.1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讲授法讨论法124.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的确立的依据;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讲授法134.3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确立与发展、素质教育讲授法144.4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实现教育目的坚持性的基本要求。讲授法讨论法(三)学生作业:辨析”作为教师,不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但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四)学习要求1 .识记:识记教育目的的定义和层次结构。2 .理解: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和价值,掌握素质教育的内涵。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教育目的的层
14、次结构。4 .综合应用:能够详细分析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一)教学内容L学校教育制度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3.义务教育(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5.1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类型、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讲授法讨论法125.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报告35.3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概念、义务教育的特点、义讲授法1务教育相关法律讨论法()学生作业,撰写小论文“如何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现行学制”。(四)学习要求L识记: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义务教育的概念和特点。2 .理解
15、: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类型。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义务教育的相关法律。4 .综合应用:能够详细分析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和特点。第六章教师与学生(一)教学内容1 .教师职业概述2 .教师的素养及其专业发展;3 .学生4 .师生关系(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6.1教师职业概述教师概念与劳动特点、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角色类型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126.2教师的素养及其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讲授法讨论法136.3学生学生及学生观、学生群体、学生权利和义务讲授法讨论法146.4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
16、途径与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三)学生作业:阅读白秀杰和杜剑华主编的教育学相关章节内容,撰写一篇读书笔记。(四)学习要求1 .识记:识记教师的基本素养、角色与基本的学生观。2 .理解:理解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应用恰当的师生关系策略。4 .综合应用:能够详细分析学生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并能找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第七章课程(一)教学内容1 .课程概述2 .课程内容3 .课程评价4 .课程类型5 .课程流派6.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7.1课程概述课程的含义、课程目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贵州 师范学院 本科 教学大纲 2018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7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