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专业群《建筑设计专业群》建设项目自评报告.docx
《高水平专业群《建筑设计专业群》建设项目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水平专业群《建筑设计专业群》建设项目自评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水平专业群建筑设计专业群建设项目自评报告一、专业群概况(一)区域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1、建筑产业现状及转型十三五期间国家加强智慧城市、智能建筑等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专业建设。长沙市优先发展行业包括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领域:文化、旅游、体育、房地产、饮食。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5万亿元,其中湖南省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万亿,同比增长20.6%。我国建筑业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但其支柱产业地位依然稳固,特别是湖南省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值10.6个百分点,我校所在的长沙地区占湖南省建筑业总产值的74.5%,且同比增长达到22.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随着近年来
2、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建筑业发展也有着结构转型的内在动力: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快。2017年1月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等BIM相关技术规范颁布及各地有关BIM在建筑业运用支持政策的陆续发布,改变了此前BIM技术依赖自下而上发展的局面,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装配式建筑产业体系正在逐渐形成。自2016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中央和各省市均明确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出台了相应鼓励和支持政策,颁布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等一系列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认定了一批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包括我校在内的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首批装配式建筑专业(方向),建筑产业体系生态发展良好
3、。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等技术发展迅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特别是5G技术逐渐落地,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使用运营阶段,建筑设备、物业管理等智能化、绿色生态等理念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应用。2、建筑行业人才需求2018年底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为5563.30万,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7.2%,湖南省建筑业从业人数280.87万。就业人数规模巨大的建筑业在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从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长沙建筑行业众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反映,对熟练的施工技术人员、BlM设计和管理人员、熟悉工程和设备维护的物业管理人员需求巨大,以BlM技术人才为例,依据学者调研成果湖南省需求规模在15万左右,而
4、省内各院校人才培养目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职教二十条”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基于完善一个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健全两个机制(育人机制和评价机制)、形成三个局面(产教融合、多元办学、协调开放)、推动四项改革(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1+X证书制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制度、职教高考制度)、实施五大举措(国家标准、双高计划、教师质量提升、高水平实训基地、高职扩招百万)、完善六个保障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湖南省亦根据湖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布了湖南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扩容、提质、强服务”为主线,
5、提出四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以“扩容”为重点,着力增加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二是以“提质”为核心,大力培养高素质产业生力军;三是以“强服务”为目标,提高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国家和湖南省有关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布将极大地改观湖南地区职教局面。就土木建筑专业大类而言,教育部陆续发布了包括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在内的17个教学标准,规范了土建人才培养要求;建筑信息模型(BlM)作为“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的首批6个证书之一,具有良好的实施基础且试点工作推进顺利;2019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15个新职业就包括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在国家和社会“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建筑产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6、土木建筑大类的专业要肩负起为行业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二)专业群概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属于土木建筑大类,包括建筑工程技术(含装配式建筑方向)、建筑设计、工程造价、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物业管理等5个专业,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建筑设计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物业管理是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专业群教育部第一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自2006年连续招生至今,专业群内其他专业连续招生8-13年,此前年均招生规模合计为550人左右,2019年随着我校清远新校区投入使用,专业群招生(报到)学生为
7、819人,目前在校生规模为2057人。专业群专业教学团队实力雄厚,拥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省高职教育优秀教学团队,专任教师43人。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占比高达39.5%,博士、在读博士4名,专任教师60%以上来自建筑行业一线,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着重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群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数百人次在国家级、省级的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如第七届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建筑设计类专业优秀毕业设计大赛金奖、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全国绿色建筑设计大赛创意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三等奖、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和湖南省职业院校技
8、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等。学院毕业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同类高校前列,历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9.8%以上。据麦可思公司调查显示,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高达90%,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46%很多校友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中坚力量。二、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群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高等职业院校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1人。总工程师杨宇作为企业兼职专业群带头人除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兼课授课外,积极推动行业企业与本专业的合作,共建校外工程监理实训基地。校内专
9、业群带头人王荣教授、高级工程师,是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具有多年的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曾获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省级专业建设项目4项;获省建设科技进步奖1项,实用新型专业4项,参编地方标准2项,撰写论文获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建筑设备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H项。三、专业人才培养(一)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长沙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转型升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创新的形成了“按岗培养,能力三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群工作典型工作任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在遵循职业
10、能力养成的基础上,引入行企标准和企业真实项目,修订并完善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标准。依托与合作校内共建的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BIM)中心等,校企深度融合建立了“按岗培养”实践体系,构建了“能力三递进”课程体系,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专业专项能力以及职业综合能力。专业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成立了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制定了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完善了实习实训评价体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2015年获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专业并于2018年12月通过验收,专业群于2019年6月获得“1+X”Bl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并成为全国第一批考
11、点之一组织考试。专业群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成立了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制定了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专业群积极探索自主招生,积累了多类生源人才培养经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普高、中高职三二分段、现代学徒制、中外合作办学班等不同学制和生源制定课程标准,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开展分层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取得良好效果。(二)专业课程体系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按照“调研就业需求f确定岗位群f分析知识、素质与能力f凝练典型工作任务f归纳行动领域f构建学习领域一形成课程体系”的流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模块化课程体系:职业基本
12、能力、专业专项能力(工程测量能力、工程识图与设计能力、造价与招投标管理能力、施工管理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三个模块。课程体系突出毕业生完成工作任务及所需的职业能力,形成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融通、学历教育(毕业证)与岗位关键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资格证,“1+X”Bl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相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结合优质课程的开发,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O区优依线大Vft-e职业综合能力职业基本能力职业专项能力PKPMk应用顶岗WV-最目设计一,.蜃鲁-Tlw于,HaSJI?CAD,,.装箜黄工一建童菜-地工程 .Ss一工投g灵良日理.ss基于工作过程的“能力三递进“模块化专业课程体
13、系构建图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三递进”课程体系示意图()课程建设1、课程资源在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上,专业群将岗位标准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企业技术标准有机结合,建设建筑施工技术等6门核心课程,编制钢筋工程量计算讲义,近5年出版房屋构成与构造等课程的材18本,形成了完善的课程标准、教案及教学案例等资料。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建设了14J网络课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级资源库融合II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资源素材中心库、职业资格认证库、就业指导与实习资讯库、顶岗实习(就业信息管理)平台、考试管理系统和论坛等栏目。参建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教学
14、资源库1个(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完成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子项目建设,全国多所高职院校1700多名师生通过该课程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学习。2、教材与教法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优势,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实践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通过移动平台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在所有专业课程积极推行形成性评价,探讨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和考核过程;在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等课程开展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高水平兼职教师共同讲授;中外合作办学班和中高职衔接班探索小班教学(学生数少于30人);建立了“工学交替”实习实训管理、评价制度和体系。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环节,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设计专业群 水平 专业 建筑设计 建设项目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7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