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栽培技术.pptx
《川贝母栽培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贝母栽培技术.ppt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川贝母栽培技术,一、贝母概述,贝母为各种百合科Fritillaria属植物的干燥鳞茎的总称。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贝母“家族”按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和伊贝母四大类。,1.浙贝母,因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故简称浙贝。因其原产于浙江象山,故又称为象贝母,简称象贝。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简称大贝。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产。浙贝味苦而性寒,入心肺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2.土贝母,是葫芦科多年生攀援植物假贝母的块茎。主产于河北、陕西、山西等地。土贝母性凉而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痈排脓。,3.伊贝母,本品为百合科植
2、物新疆贝母或伊犁贝母的干燥鳞茎。新疆贝母是一种与川贝、浙贝齐名的贵重中药材。其中包括:伊犁贝母、费尔干贝母、滩贝母等几个品种,统称为新疆贝母。除滩贝喜生于沙滩涯地外,其它三种贝母多生于草原山地及灌木丛下。伊贝主产于伊宁。,4.川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花贝母、卷叶贝母、罗氏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等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但在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川贝母喜生长于冷凉湿润、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上。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湿、喜荫蔽的特性。气温达到30 或地温超过25 时,植株就会枯萎;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不能生存。在完全无荫蔽条件下种植,幼苗易
3、成片晒死;日照过强会促使植株水分蒸发和呼吸作用加强,易导致鳞茎干燥率低,贝母色稍黄,加工后易成“油子”、“黄子”或“软子”。,按原植物产地为:,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地。青贝的主流品种之一。暗紫贝母:主产于四川阿坝、松潘。松贝主流品种之一。甘肃贝母:主产于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及四川等地。青贝主流品种之一。梭砂贝母:主产于四川甘孜、德格、巴塘,青海玉树,云南西部及西藏等地。炉贝的主流种之一。,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暗紫贝母,川贝母,甘肃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按药材产地分别为:,松贝 主产于四川阿坝地区,青海果洛,西藏昌都及云南等地。过去因集散
4、于松潘,故称“松贝”。青贝 主产于四川甘孜地区;青海玉树、果洛;西藏昌都、山南地区;云南迪庆等地。炉贝 主产于四川甘孜地区,西藏昌都地区以及那曲的索县、巴青等地。过去多集散于康定(打箭炉),故名“炉贝”。著名的川药和藏药之一。,川贝母越小越好判别川贝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一般50克松贝有240粒以上而以产于四川等地的青贝为例一般50克有190粒以上,商品特征,松贝(尖贝、珍珠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38mm,直径39m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心芽和小鳞叶;先端钝圆或稍尖,基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
5、存须根。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青贝 类扁球形,高0.41.4 cm,直径0.41.6 cm。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基部平。,炉贝,长圆锥形,高0.72.5 cm,直径0.52.5 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白炉贝,黄炉贝,栽培品种,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高0.52 cm,直径12.5 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稍粗糙,有的具浅黄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多开裂而较平。,规格等级,依据形态分为松贝、青贝、炉贝三种规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川贝母 栽培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7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