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波社会心理学2版课后答案.docx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2版课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侯玉波社会心理学2版课后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章答案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答:(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美国社会心理学家1.1.Freedman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D.Myers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么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国内学者沈德灿教授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常识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对事物的认识等。(3)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常识说明,但是常识未必就是正确的。社会心理学之所以与常识不同,与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
2、与常识的不同还表现在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上。由于心理学研究从来就离不开价值观,不论是在选题、干预社会行为以及推广应用方面,社会心理学家所具有的价值观都起着重要的影响。2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谈谈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广泛影响。答:(1)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社会心理学不仅关注个体本身的特性,还把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加以考虑,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有关社会心理学的界定: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1.Freedman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D.Myers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么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国内学者沈德灿
3、教授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学习社会心理学会对个体的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中包括:认识自己对自我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心理学家对自我的分类以及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尽管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可以从两方面人手a.从对方的人格特点出发,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b.从情境出发,知道对方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社会心理学非常强调从这一方面去认识他人,在人和情境之间,外部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内在个人特点的影响。认
4、识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的形态常常决定着个人的行为选择。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人们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以及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的可能反应,从而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认识生活的价值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要想理解生活的意义,首先就必须知道人们最需要什么。KennonM.She1.don(2001)等人发现,自主,能力,关系和自尊是人们最需要的品质。3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是怎样看待个体与社会因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答:学派时期是心理学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流派有三个: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I)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a奥地
5、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从内在动力的思路对人类的人格与心理发展加以分析,影响广泛:b.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忽视了外在的社会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从而把人格的发展看成是一个可以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封闭体系。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反对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归于性的因素,认为在成长过程中的自卑感才是推动人格发展的动力。阿德勒用补偿作用、权力意志、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等外部社会因素解释人格的成长与发展,被称为个体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a.强调广泛社会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他把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看成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而不仅仅是性能量。b.荣格认为无意识还可以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首先,个体无
6、意识指的是个体与生俱来的本能和生命早期被压抑的欲望;其次,集体无意识是指在种族发展过程中枳累起来的些特性,它从核心的层次上决定人类的行为与心理特征。可以看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强调社会文化积淀对个体的作用,荣格的心理学被称为分析心理学。安娜弗洛伊德、H.Hartmann和ErikSon强调自我发展对人的意义。在新精神分析学派中,社会文化学派的观点更是明确地指出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a.K.HOmey认为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决定人格b.H.S.SUniVan则从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角度看待人格发展c.A.Kardiner用人类的文化材料说明人格的形成,他指出:文化与社会的变化为检验和发展
7、人格理论提供了背景。(2)行为主义学派:华生观点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他宣称在行为主义心理学框架之内,心理内容并不是其方法论中的必需成分,预测并控制行为才是心理学的真正目的。在斯金纳看来: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和我们本身都是由奖励和惩罚的历史来决定的。斯金纳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解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复杂概念,他认为人类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用积极强化来控制人类的行为,这种强化比由社会环境任意控制更为有效。3)人本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在批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基础上,借鉴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而创立的一个心理学流派,更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
8、究的终极目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沦是影响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从低到高排成了一个阶梯,只有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后,高级需要才会产生。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成为自己所渴望成为的人物。4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答:(1)早期状况(18951934)社会心理学真正建立是1908年两本以社会心理学为题的书出版:一本是麦独孤(MCDOUgan)撰写的社会心理学绪论另一本是罗斯(E.A.Ross)撰写的社会心理学然而社
9、会心理学真正开始引起人们注意是在1924年,这一年F.AI1.POrt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第三本教科书,在这本书中他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手段,社会心理学也必将成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2)起步阶段(19351945)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社会心理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1936年,美国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社会问题的组织:“社会问题的心理学研究协会”(SocietyforthePsycho1.ogica1.StudyofSocia1.Issues,简称SPSSI),该研究会对包括政治、社会运动等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种族主义在德国的兴起也引起了心理学
10、家的关注,像F.Heider,M.Sherif,K.1.eWin和T.Adorno等人开始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去理解人类的行为。(3)发展阶段(19461969)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是从二战后开始的。在二战中,大批心理学家从欧洲移居到美国,从而对美国心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除了继承格式塔心理学的传统,即重视认知过程在人们解释社会行为的作用之外,也开始关注文化等因素对人的影响。心理学家把研究的重点从对个体的分析转入了对人际过程的分析,例如,利他行为、侵犯行为、人际吸引和爱情等问题。(4)反思阶段(70年代)二战以后社会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但是许多问题依然无法解决。人类的自信产生
11、了危机,促使心理学家开始从更广泛的思路去分析人类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对行为的影响。(5)发展阶段(80年代之后)从80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社会心理学开始关注诸如环境、性别、偏见与政治生活、健康、司法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以及市场、消费、营销等所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今天,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的影响开始受到全世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各种各样的理论也应运而生,在与其他文化的对比中分析自己、取长补短将是今后社会心理学在全球发展的最重要的成就。2章答案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答:(1)研究假设是一种清晰的,可被检验的预测,是对研究变量之间关
12、系的系统预测;(2)理论是指一套有组织的原则,用它来对观测到的现象进行解释。(3)一个好的理论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准确性:理论如果不能准确地预测现象发生的规律,就不是一个好的理论一致性:用理论解释现象的时候不能前后矛盾,应该始终保持一致性;简洁性:理论不能太复杂,应该简明扼要地对事件之间的关系做出描述:广泛性:理论能够解释系列的现象,好的理论不能只解释某些特殊现象。2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1)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隶属于社会学范畴,用调查与观察的方法对团体或社会中的某些社会变量如地位、角色等进行描述的学科;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隶属于心理学范畴,主要采取实验
13、或调查的方法对个体的心理状态或人格等变量进行预测的学科。(2)两者的区别: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明显不同的两种研究取向。同样,来自社会学和来自心理学领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由于学科背景不同,从而在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与思路有着明显的差异:来自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注重用定性的方法探讨社会心理学问题,而来自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则强调在定量基础上的定性分析。后者则不仅考虑到质的差异,而且也强调人们的反应在量上的不同。在研究的取向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也各有特色:前者往往从宏观的角度探讨社会对人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中个体是被动的,而后者则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研究在环境影响下
14、个体如何主动地做出反应,强调个体如何主动去适应环境。这种研究倾向在美国的社会心理学中居于主导地位。(3)联系:尽管两者有这些不同,但在很多方面还是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在选择研究问题、解释结果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都有共同之处。同时随着学科交叉的进步深入,不同出身的社会心理学者在好多方面也有融合的趋势。3社会心理学所取的研究层面有什么特点?答:人类的社会行为是许多学科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信息学、经济学、政治科学以及心理学的许多分支的都对之感兴趣。但是,在看待与研究这些问题时不同学科的取向层面却截然不同,归纳起来社会心理学在研究时主要有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社会层面也是社会学与
15、政治学多采用的研究层面,常用比较广泛的因素解释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关注着人际层面,更倾向于研究人们的行为和更为直接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情绪或者情境等。2)个人层面个人层面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思维、感受、行动或互相影响的典型方式。社会心理学都研究人们如何在社会情境中应对焦虑或压力,受压抑或不受压抑的个体在处理信息、对行为进行归因、寻求互动等方面的差异。社会心理学都关注个体的思维、感受和行为,致力于研究社会因素如何影响大多数人,无论他们是否存在人格上的差异。社会心理学家则对不同情境如何导致不同的行为感兴趣。(3)人际层面人际层面是社会心理学家采用的层面。社会心理学家常常用个人当时所处的情境及个体与
16、周围他人的人际关系来解释行为。情境包括环境中的他人、这些人的态度以及当时活动的背景,要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社会情境决定了人类的行为。4开展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要经过哪几步?答:总体来说,开展一项心理学研究主要经过以下几步:(1)如何提出研究的问题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常从两个方面考虑提出研究的问题: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窕的问题,这种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该理论。还可以从实践中提出问题,这类研究的目的在于收集更多有关某一特殊现象的资料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大部分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都是这一类。(2)如何查阅文献心理学文摘列出了在主流心理学杂志上刊登的论文的摘要,若要查找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相关的已发表文章,
17、最好方法是搜索心理学方面的电子数据库。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之后,需要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筛选、归类,对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要做进一步的梳理,从选择的变量、所用的方法、得到的结论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做分析。3)选择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许多,总体来说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相关研究,另一类是实验研究。其中实验研究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4)怎样收集研究的数据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收集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和元分析方法等。(5)研究的设计与进行要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在实验中,研究者操纵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并且考察这些操纵对一个或多个因变量的作用。(6)研究中应
18、注意的问题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样本的代表性、实验者偏差、被试偏差和伦理问题等。(7)心理学论文的撰写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各个方面:标题、摘要、引言、方法(被试、仪器设备与工具和程序步骤)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5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答: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样本的代表性。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使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被选择的机会,样本尽量要异质化,即被试尽量要包括总体中各个层次的人。(2)实验者偏差。由于实验者的期望与暗示会对被试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研究中要尽量采用单
19、盲或双盲实验,使实验者的影响减至最小。另外还要尽量使情境标准化,避免情境对结果的影响。(3)被试偏差。社会赞许倾向会使被试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为了克服被试偏差,最好的方式是不让被试知道实验假设。(4)伦理问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时会对被试造成身心伤害,如有关服从的研究,在研究中要尽量避免对被试的伤害。另外,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有时也涉及欺骗被试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隐瞒是允许的,但在实验之后,研究者有责任告诉被试实验设计和研究目的。6社会心理学研究报告由哪些部分组成?答:(1)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完成之后,就要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了。论文写得好,就能够使他人更好地了
20、解研究的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各个方面:标题。论文的标题应该简单明了地指出研究的主要问题,尽量让读者能够从中一眼看出要研究什么问题。论文的标题般不要超过20个字。摘要。摘要是对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果的简短总结,一般应在30()字以内。摘要不是整个论文的段落大意,而是对所研究问题、所用方法以及主要结论的总结。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准确、独立、简练而具体。引言。引言应该阐明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及同一课题以前的研究文献,但它并非“文献综述”。引言部分应该使读者了解研究的目的和实际原因,并且说明先前研究对进一步研究的动力,指出将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新的问题。方法。方法部分应该详细地说明用以检验假设的设计和程
21、序,使读者获得足够的信息,可以重复这个研究。方法部分又包括三个方面:a.被试:包括数目、取样方法、基本特征(年龄、性别、来源等);b.仪器设备与工具:包括研究所用的仪器设备、测量工具、问卷和量表等;c.程序步骤:包括研究的过程、指导语、变量的水平、被试分配、实验步骤等。结果。结果部分是利用有关的统计分析对研究数据所做的总结,它应该简明地说明每一个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应该全面地报告研究的发现,而不能只包括与假设一致的内容。在报告结果的时候,最好能够使用一些图表,可以明确、简洁地报告大量的信息。另外,在作图时应该加上简短的解释,使读者能够看懂。讨论。这部分的内容是对研究结果的含义和意义进行评
22、价,应该说明结果是否支持研究的假设,并讨论研究的效度和理论及实际意义。讨论部分还要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在研究报告的末尾,应该列出报告中所引用的资料的来源,包括资料作者、时间、文题、发表的刊物及页码等。参考文献的排列可以按照作者的姓氏笔画(西文以字母)顺序,也可以按照研究报告中引用的顺序。附录。附录包括研究所用的主要问卷或量表,以及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推导公式,有时也包括一些无法在结果部分列出的数据资料。(2)总之,一篇完整的心理学论文包括上述几个部分,但要成为-篇优秀的论文,细节性的工作还有很多,其中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首先要注意引言部分对文献的总结,这是文章会不
23、会得到赞许的第一步。只有阅读了大量文献,并善于梳理这些文献,才有可能很好地完成这一步工作。除了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何理解学术期刊编委的偏好等等都是论文能否被接受并发表的重要前提。7生物理论和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二者在解释人类行为时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答:(1)生物理论麦独孤、弗洛伊德和劳伦兹(K.1.orenz)等人都强调生物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生物理论的观点,人的许多特质是与生俱来的,这些特质在决定行为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物因素限制了人类能力的极限以及人所能接收到的刺激的范围。生物理论强调两个方面的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本能。麦独孤和加洛伊德等人曾经提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 课后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74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