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一、产业转型升级情况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面对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市委、市政府能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在稳增长中促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把结构优化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取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持续增长动力和比较竞争优势,对促进市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为优化产业结构,市委、市政府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加强产业战略引导。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出台市工业产业链拓展延伸实施方案,对全市主导产业进行研究、梳理,分行业确定发展方向、发展目
2、标、产业布局、发展战略以及相关配套政策,重点推进冶金及压延、装备制造、林产加工、矿产加工、纺织、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等6大产业链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去年,着力推进144项产业链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26.14亿元,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96项,六条产业链总产值超20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近九成。二是突出传统产业技改。市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每年市财政安排技改专项资金2000万元,努力扩大技改扶持政策普惠面,全面实施企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扩大先进产能、提升工艺装备、开展能效对标等方面,每年实施企业重点技改项目300项以上,投资在170亿元以上。目前,全市规模企业技改面77.53%,预计
3、到今年底,全市现有规模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将全部完成一轮技改。三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鼓励南方制药、华灿生物、机床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持续做大做强,去年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28亿元;今年拟再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17项,总投资397亿元,现已完成投资201亿元。(二)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创新驱动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市在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工作中突出“三个创新”:一是突出企业自主创新。注重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创新观念,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鼓励企业加
4、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创新提升,培育壮大了一批优秀科技企业。目前,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共投入14.11亿元,其中小企业投入研发经费占比达96.4%;全市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有省级创新型企业3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2家、省级科技型企业228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19家。二是突出营销模式创新。市编制了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结合实施“互联网+”行动,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营销模式,提升市场应变能力。据统计,目前全市有29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触电”转型,去年实现网上交易额17.21亿元,同比增长150.8%o同时,积极推动农村电商产业
5、发展和跨境电商公共平台建设,去年以来,阿里巴巴“村淘”试点落地尤溪;农村电商的“遂昌模式”赶街项目在三元、明溪、清流、大田4个县(区)落地;成功签约阿里巴巴集团跨境电商合作项目,目前全市生产型外贸企业通过该跨境电商平台线上线下交易订单额已突破千万美元。三是突出品牌创新。积极整合具有特色的相关品牌资源,以市场需求的为导向,全面推动品牌战略升温升级。为引导、激励我市企业不断追求卓越绩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去年9月制定了市质量奖评定管理办法,目前已顺利评定了两届市质量奖,并在第二届增设了提名奖。同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名牌产品,加强商标培育。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名牌产品134项,中国驰名商标19件,省著名
6、商标226件,知名商标340件。(三)把“三维对接”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央企、省企和大型民企具有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强大优势,与它们的合作,是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央企对接方面,近年来,成功引进了中国重汽、机械总院、通用集团、中节能等大型央企项目落户。其中,机械总院海西分院于去年5月升格为省、市、院三方共建平台,有效带动提升了全市乃至全省高端装备制造水平。在省企对接方面,截止目前,全市共对接省企项目88个,总投资477.28亿元;其中,合同项目23个,总投资173.81亿元;协议项目17个,总投资55.4亿元;意向项目48个,总投资248.07亿元。在
7、民企对接方面,积极构建对接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常年对接,持续推进”。2014年,全市累计签约民企合同项目163项,开工建设128项,建成投产13项,完成投资额140亿元。(四)把平台建设作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载体。平台载体是产业提升和发展的基础,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和重要支撑。工作中,市注重打造“三个平台”:一是打造产业创新平台。针对我市产业层次低、创新资源少等问题,有计划在重点培育的产业链上各建设一家重大研发机构,开展服务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先后引进了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纺织科学院、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中节能集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中心等6家“国字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推进 产业 转型 升级 促进 经济 发展 情况 调研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7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