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现代汉语2版知识考点.docx
《编现代汉语2版知识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现代汉语2版知识考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绪论一、语言符号1 .语言是一种符号1)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约定的,包括自我约定和社会约定,语言符号属于后者。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使用语言的人共同约定的。2)语言是听觉符号人们识别符号主要依靠视觉或听觉,语言是听觉符号。语言的能指是声音,所指是意义,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密不可分。2 .人类语言的特点(1)系统性语言的子系统人类的每种具体语言都是一个丰富、复杂、缜密的符号系统。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包括许多不同特点的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有规律可循。语言单位的系统性每个语言单位(例如一个词)而言,它的语音形式是依照语音系统
2、的规则构成的,它的意义与词汇系统中的许多方面发生联系,它的功能受语法规律的支配。(2)生成性语言单位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不同的语音都是有数的音位按照一定的结构原则生成的。用有限的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生成句子,正是这个特点使语言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3 .非语言符号(视觉符号)(1)语言符号的缺点用声音表达意义,让人们用听觉接受信息。在时间上出口即逝,在空间上距离有限。为了弥补语言符号的缺陷,人们常利用视觉符号传达信息(2)非语言符号以具体语言为母本产生的如旗语、电码。要懂得这类符号,必须掌握它的结构特点和规律,还须熟悉它的母本。这种非语言符号已经逐渐消失,让位于语言符号。不受具体语言制约而创造
3、的如信号灯、气象标志。这种符号是超语言的,仍在应用,但结构简单,表达的内容也趋于单一,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二、语言符号的符号1.文字的能指和所指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的能指是书写形式,所指是语言,语言包括声音和意义。不论拼音文字还是汉字,记录的都包括语音和语义。没有哪种文字专记录语音或语义的,只是记录的方式有所不同。2. 口语和书面语1)通常认为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话是书面语。2)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它们的区别在于风格,口语具有日常交谈的风格,而书面语具有严谨的风格。(3) 口语语句简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结构也不十分严谨。书面语恰好相反,形成时大都经过仔细推敲,一再修改,力求
4、结构完整,表达准确。(4) 口头表达的可能是书面语,如电台广播的报纸上的社论,大会发言时念的讲稿。用文字写下来的也可以是口语,如一些剧本的对话。三、汉语1 .汉语的地位(1)汉语是汉藏语系中最主要的语言,除了汉民族使用以外,回族、满族、畲族也通用汉语。其他少数民族也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国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有不少人使用汉语。(2)汉语是联合国6种法定工作语言之一。2 .汉藏语系1)分布汉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和中部。(2)成员包括汉语族、藏缅语族(藏语支、舞语支、景颇语支)、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侗水语支、黎语支)、苗瑶语族(苗语支、瑶语支)。3)特点这个语系的语言有声调系统,
5、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大多数语言有丰富的量词。3 .汉语的特点1)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所谓形态变化是指语言单位在不同的结构关系中产生的变化,分内部形态变化和外部形态变化。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即外部形态变化。如动词充当述语与充当主宾语在形式上没有区别。(2)短语的语序比较固定在汉语里,定语和状语总是前置于中心语。汉语里的主谓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的语序也是固定的。4 .古汉语汉语包括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古汉语只保留在文献当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1)文言是周秦时代的书面语,是当时口语的加工形式。从周秦到“五四”时期,两千多年来文言一直占统治地位。(2)古白话是在周秦以后的口语的基
6、础上形成的书面语,也被称为近代汉语。四、现代汉语狭义的现代汉语指汉民族的共同语,即普通话。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1 .几个大方言区(I)北方方言区北方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北方话区域占汉语地区四分之三,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方言区内部,词汇大同小异,语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语音差异较多,但有规律可寻。2)吴方言区吴方言也称江浙话或下江话,以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8000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八点四。3)湘方言区湘方言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5000万,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4)赣方言区赣方言也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
7、使用人口2(XX)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二点四。(5)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古代北方动乱时人民迁移南方而形成的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4000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四。(6)粤方言区粤方言也称为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5000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7)闽方言区闽方言内部分歧较大,可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语为代表;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方言,以莆田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0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二。2 .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的关系(1)方言和民族共同语并不是并立的,民族共同语是在方言
8、的基础上加工的,是高于方言的形式。(2)共同语为全民服务,方言只不过是共同语的地域变体。3 .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1)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是元代才开始形成的。(2)白话文学作品的广泛流传和北京口语的深远影响,促使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表现。这两个运动互相推动,使书面语接近口语,使口语有了明确的规范,于是形成了通行的普通话。(3)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讨论了普通话的规范。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3.普通话的规范普通话以北
9、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指以北京语音系统为标准,不是认为北京人说的话都是标准的,北京话的土音不包括在内。词汇不以北京一个地方的用例为标准。(2)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指流传范围广、影响大、为群众所赞许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不限于文学著作,也包括论文之类。典范的作品中也常常掺有少量非公用成分。(3)词汇不像语音,不能以北京一个地方的用例为标准。事实上北方广大地区的通用词,在全国各地都是通用的。五、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和现代化1.要解决的问题(1)规范不明确。2)规范不普及。2 .语言规范化的内容1)共同语普遍化。(2)书面语口语化。(
10、3)文字标准化。(4)各项标准的明确化。(5)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电脑化。3 .规范化的必要条件(1)语言理论的指导。2)语言实践的调查。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特点(1)这个法调整的是政府行为和社会公共行为,不是个人的语言文字行为。(2)重申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同时还规定可以保留和使用繁体字的范围。(3)在法律责任方面,以教育、倡导为主,批评、处罚为辅。六、语言分析1 .语言分析中常用的方法(1)划分划分是把大类分成小类,例如把音素分成元音和辅音。(2)切分切分是把整体分成部分,例如把音节分成声和韵,再把韵分成韵头、韵腹、韵尾。2 .传统语言学最关注的课题寻
11、找划分出的类与切分出的类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传统语言学最关注的课题。3 .描写语言学派的分析方法1)替换法用已知语言单位去替换较大结构中的成分,说明被替换的成分在那个结构中属于结构构成的单位。也用来说明替换的单位与被替换的单位功能相同,前提是不能改变原有的结构框架。(2)分布分析法根据语言单位可能出现的语言环境或上下文作为分类的依据。(3)直接成分分析法也称为层次分析法,简称ICA。把较复杂的结构切分出组成部分,一般采取二分,有的也用多分。切出的两个(或几个)成分,称为直接成分。直接成分还可以进一步切分,分析到基本单位为止。层次分析也可以采用从小到大的分析方法。汉语的语法分析,一般采取从大到小的
12、方法,这样在分析时可以适可而止,而且避免了词与非词分界的纠缠。(4)变换分析法按照一定的规则把一个语言结构变成另一个语言结构。常用来说明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把主动句变换成被动句。也用来说明歧义现象,分化同形结构。七、描写与解释语言现象的描写固然不可缺少,而解释也是必要的。规律的描写固然重要,恰当的解释更能帮助人们深入理解。1.描写传统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着重的都是语言结构的描写。1)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者把分析方法称为“发现程序”,说明目的在“发现”,而不在“解释”。着眼于言语资料,要从习惯中去发现规律。2)传统语言学传统语言学着眼于人们熟悉言语行为,以规律去规定语言习惯。如拉丁语法
13、,教人们懂得名词的性、数、格的变化。2.解释(1)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用亲属语言或方言作材料,从比较中探求语言的发展情况,借以解释某些语言现象。(2)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也是解释性的,它解释语言能力。它认为有一种全人类的普遍语法,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这种语法运用于电脑的信息处理、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有其合理的因素。八、语言的发展变化语言是开放性系统。外部因素可以使系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内部结构也不是永不改变的,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产生中间现象。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各种要素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1 .词汇词汇的发展最快,包括旧词的隐匿,新词的增加,词义的改变。“五四”时期
14、和今天的改革开放时期是词汇发展最明显的时期,“五四”时期和今天的改革开放时期是词汇发展最明显的时期。2 .语音语音的变化慢一些,通常从历史资料和方言中可以找到发展变化的迹象。3 .语法语法结构也是比较稳定的,但也有变化。(1)语言发展中新的格式或用法,有的是先出现在口语中,然后推广到书面语的。有的是先出现在书面语中,然而推广到口语的。(2)语言在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中间现象。如语素,有实素、虚素之分。(3)语言结构是有规律可寻的,然而语言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一般规律,也常有特殊现象。例如动词前边可以加“不”,表示否定。这是一般规律。动词“有”的否定形式是加“没”,而不是加“不”,这是
15、特殊现象。九、语言学习1 .模仿最原始的学习方式是模仿。模仿中不免出现差错,于是加以改正。这就是“试误”的过程。2 .领悟语言学习也常通过领悟,比如类推。试误与领悟总是交织在一起,使学习不断长进,从中掌握规律。3 .总结经验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总在不断总结经验,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种规律的掌握,通常是不自觉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理论。4 .掌握术语任何科学都有一套术语。掌握术语最重要的是把术语放在科学系统中,从整个系统的结构关系去理解。第1章语音一、语音概说1 .语音的特点(I)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2)各种语种都有它特有的语音系统。汉
16、语除作为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以外,还有多种不同的方言,它们也同样具有自己的语音系统。2 .语音的性质语音的性质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的物理性质主要表现为语音的四要素,即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音高a.定义音高是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即一定时间里发音体振动的次数的多少,振动次数多(频率高),发出的声音就高;振动次数少(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b.影响音高的因素第一,物体的大小,长短,松紧。同一时间里,凡大的、长的、松的东西振动得慢,振动的次数少,发音就低;小的、短的、紧的东西振动得快,振动的次数多,发音就高。第二,声带振动的快慢和次数。一般男人的声带比女人的声带长而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汉语 知识 考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7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