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ppt
《广州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ppt(7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广 州 市 公 共 交 通 发 展 设 想,汇报大纲,公共交通发展现状专题:BRT发展情况公共交通发展设想公共交通发展规划(2020),1公共交通发展现状,a,4,广州概况,经济总量突破10000亿,居国内城市第三名,五年翻一番;2011,12303。常住人口达到1270万,五年增加300万;2011,1275。民用汽车拥有量158万辆,五年翻一番;2011,185。市区机动化交通出行总量为1870万人次/日,五年平均每年增加100万;2011,1950。中心区晚高峰车速为24km/h,比2005年微降1公里,运作状况在世界特大城 市中保持前列;2011,24。辐射国际、国内的陆、海、空综合
2、交通枢纽基本形成。以广州为核心辐射周边城市的珠三角一小时都市圈正在形成新白云国际机场实景广州南站实景南沙港区实景,a,5,发展阶段,以竞争对象而言,广州市公共交通发展历经了自行车竞争阶段(上世 纪90年代中期以前)、摩托车竞争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禁摩 前),目前正处于与私人小汽车竞争的发展阶段(禁摩后)。,私人小汽车竞争阶段,摩托车竞争阶段,自行车竞争阶段,a,6,客流成长,伴随人口和居民出行增长,广州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客运量呈整体上升趋势。2011年,公交系统客运量达到50.1亿人次/年,日均约1370万人次/日。,a,7,客流组成,公交客运量中轨道交通比例稳步上升,其它方式比例逐步下降;
3、轮渡因 过江桥的修建,客运量降低,客流性质也由通勤向休闲逐步改变。,a,8,轨道建设历程,1999年6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全线开通,全长18.5km,16个站。2003年6月28日,二号线首期工程 通车,全长18.5km,17个站,轨道 网络初步成网,总长达到37km,32 个站。2006年12月30日,三号线、四号线(新造黄阁)开通,运营总里程116km,共59个站。2009年底2010年11月,分别开通 了五号线、三号线北延线、广佛线,同时二、八号线进行了拆解,四号 线延伸至黄村站,至此广州地铁运 营总里程达到了222km,八条线路,123个站。,a,9,轨道交通客流总体特征,随着广州
4、市轨道交通逐步成网,现状轨道 交通承载力持续增强,骨干交通作用日趋 明显。2011年12月一周工作日,广州地铁日均客 运量431万人次/日。,a,10,市内线客流持续增长,一号线日均客流超过百万,客运强度高达5.44万人次/Km;郊区线换乘客流居高不下,四号线换乘比例最高为84.1;广佛客流交换比较频繁,平均运距11.43Km,占全长57.4。,轨道交通单线客流,a,11,最高客流断面为早高峰时一号线公园前农讲所区间,断面客流达到3.41万人次/小时。现状满载率较高的线路为三号线北延线和三号线,按6人/m计算,早高峰期间满载率均高于100。,轨道交通客流高峰断面,a,12,1212,体育西路站
5、和公园前站,分别达到44.7人次/日和41.7万人次/日,两站换乘量分别为25.8 万人次/日和23.2万人次/日;乘降量和换乘量最小的站点分别为万胜围站 和广州东站;外围郊区线与中心区线路的换乘比例很高,接入点的选择很重要。,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客流,a,13,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变化,随着轨道网络成型,换乘客流大幅增加,全网换乘系数由两线的1.27上升至1.64。市区线的换乘比例小于郊区线,四号线换乘比例最高。轨道网从市区向郊区延伸过程中,全网换乘量和换乘系数均会增加,由于郊区线需依托市区线发展客流,换乘率一般都比较高。,a,14,全网工作日全日客流主要集中于核心区(除老城),该区内客流占全网比
6、例高达65.3,约171.4万人次/日。就组团而言,分布最大为核心区(除老城)内部的客流,比例高达17.5,其次为老城区与核心区的进出客流,分别为13.6和14.9。,轨道交通客流空间分布,工作日轨网全日客流空间分布,工作日轨网全日客流环城内外分布,a,15,轨道交通客流乘距变化,线网的平均乘距由单线开通时的6.9Km上升至11.21Km,增长62;随着轨道网络逐步成规模,全网平均乘距增加。郊区线的平均运距通常要 远高于市区线,是全网乘距增加的主要原因。,a,16,全网工作日客流早晚高峰明显,早高峰(8:009:00)比例10.9,晚高峰(18:0019:00)比例10.5,早高峰 略高;市区
7、线与郊区线客流时间分布特征不同,市区线早高峰客流比例与晚高峰相当或 低于晚高峰,郊区线早高峰客流比例明显高于晚高峰。,轨道交通客流时间分布,a,17,常规公交投入逐年增长,汽、电车保有量持续上升,由1999年5375辆,上升至2011年11640辆,年均增长率6.7;公交线路数与汽、电车保有量协调同步增长,至2011年,全市850条,几乎是2000年全市公交线路数的2倍。,常规公交运力演变,a,18,为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公交路权优 先的支持力度,在现有公交专用道 128.5公里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心城 区分时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力度,在 2011年施划约70公里公交专用道,在2012年6月底已经全
8、部贯通,到2013 年计划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300公 里。效果:公交车提速6.58%,早晚高峰 线路单程营运时间缩短6-8分钟,新 开高峰快线日载乘客超万人。,专用道开通后交通状况有所改善,公交专用道建设,18,a,19,1919,为维持重点站点的候乘秩序,加强现 场调度管理。为及时输运高峰客流,“空车切入”、“长短结合”调度模式植入专用 道。为司机文明驾驶,加强各企业管理人员和驾驶员的培训。为避免公交车机障堵塞专用道,做好应急拯救。为专用道配套设施到位,优化标志标 线。,交通志愿者指挥公交车规范进站,公交车依次有序进站,保障措施,a,20,广州市在公共交通系统票价优惠方面进行了两次较大的调
9、整,分别是月票制和累积优惠制;常规21公里内1票制,以上与地铁一样分段计价。,公交票价变化,a,21,多层次常规公交线网逐步凸显:开行高峰快线有效缓解主干道高峰期乘车难问题;增加与轨道交通衔接的线路以及开行社区穿梭巴士强化公交、轨道交通与社区之间的衔接;增加中小巴线路改善和提升城乡结合部及城郊地区的公交服务水平。公交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智能公交项目已完成63条线路的1424台车载设备的安装工作;建成1个总监控调度中心和5个分监控调度中心;完成200块中途站电子站牌、110块总站电子站牌。,常规公交供给特征,a,22,常规公交客运量基本维持上升的趋势,从1999年日均369万人次/日,增长至20
10、11年693万人次/日,年均增长5.4;线路数的调整,以及轨道交通影响,常规公交客运量存在一定波动。,常规公交客运量变化,a,23,市区内公交客流主要集中在几条 主要走廊上:东风路、中山大道 解放路、广州大道和新港路;,、,居住社区周边公交站点集散量较 大,部分日均集散客流达到5万 人次/日。,走廊流量,常规公交客流总体特征,站点集散,23,a,24,近10年来,出租车运力变化不大,仅从1.5万辆,上升至约2万辆,年 均增长1.9。随着居民出行收入的增长,出租车客运量增长迅猛,周转率提高,空 驶率降低。2011年日均客运量约227万人次/日。,出租车发展,a,25,公共交通整体运力偏低:轨道交
11、通配车数量少,车厢内过于拥挤,舒适性不及小汽车,客观上影响了轨道交通的竞争力;公共汽电车和出租车的拥有量偏低,与世界公交都市存在较大 差距。,存在问题,a,26,公交专用道路权保障程度低:受右转出入车辆和行人自行车干扰大。东风路公交专用道实景,存在问题,a,27,公交线网布局不尽合理:主城区线路重叠严重,外围区线路不足。常规公交未能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中心片区城市用地范围内500米站点覆盖率已接近规范要求,外围区站 点覆盖率明显偏低。,存在问题,2 专题:BRT发展情况,a,29,项目概况,29,2009年开始动工建设,总投资7.24亿元;西起天河区体育中心,沿天河路-中山大道-黄埔东路,东至
12、萝 岗区开发大道;设计全长22.9公里,全线规划路宽60米;设站台26座,其中对开式15座,错位式11座,站台长度由55 米至220米不等;BRT线路31条,营运车辆958辆;2010年2月10日试运行,广州成为我国第十一个开通BRT的城 市;平均运营速度23km/h。,a,30,30,BRT起点:体育中心,BRT终点:夏园,a,31,一种大容量、快速的公共交通方式,常规公交的核心 与骨干,也是轨道交通的补充、延伸和过渡。,系统定位,a,32,“封闭走廊灵活线路”的系统模式。该模式的本质是“发展高标准的公交专用道”,目标 是“实现常规公交的大运量、快速化”,即通过发展高标 准的公交专用道系统,
13、将现有常规公交整合后进入专用道 行驶,实现公交的大运量、快速化,同时改善交通秩序,减少公交车与社会车混行干扰,科学、合理地分配有限的 道路资源,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系统模式,a,33,路中式,其中在非站台区域为双向两车道;站台区域为双向四车道(含2个停车道),V,V,机 动 车 道,人 行 道,自 行 车 道,BRT车 道,BRT车 道,自人行行车道 道,机 动 车 道,西段道路标准横断面图,道路布置形式,a,34,数量:26对,即52座,布置形式:,对开式(15对)和错位式(11对),地台高度:35cm,站台系统,a,35,36,站内平面功能分区由入口监控室、检票区、上下车区/候车区3部分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市 公共交通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78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