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总结】以居民积分制管理推进基层治理.docx
《【经验总结】以居民积分制管理推进基层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验总结】以居民积分制管理推进基层治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以居民积分制管理推进基层治理近年来,*市推行居民积分制管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为核心的“一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会(道德理事会)、一榜(红黑榜)、一中心(民事调解中心)”道德实践体系,用小积分撬动大文明,推动移风易俗,着力巩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推行居民积分制管理的现实考虑一是源于平安稳定的新考验。进入新时代,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矛盾集中多发高发。2021年以来,*市相继发生了3起刑事命案,各领域矛盾时有发生,对矛盾纠纷的处置往往是“按起葫芦浮起瓢”。归根结底还是市民(村民)文明素养不高、社会文明和谐
2、程度不够引发的。如何从源头探索找到抓好社会面稳定一剂“良方”,为全市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创造平安有序的良好环境,还得从精神文明建设上着力和发力。二是源于基层治理的新要求。2018年开始,*市推行“尖刀班”驻村帮扶模式,选派2000多名党员干部分赴193个行政村,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村级事务,后来这一做法又拓展到城市社区治理。两支“尖刀班”在脱贫攻坚战场、基层社会治理上,充当“先锋队”“战斗员”“连心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村(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各种事务纷繁复杂,如何在繁杂的基层事务与群众需求之间找到一条纽带、一个抓手,实现供需之间的有
3、效对接、无缝衔接,居民积分制管理应运而生。三是源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以后,老百姓“两不愁三保障”等基本需求已经解决,但大家的期待也更加多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的满足,已经拓展到精神文化需求、话语权、公平正义等多方面,公众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需要我们从最基本的单元做起,创新“微治理”,拓展“微服务”,用一个个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微心愿”精准回应群众诉求,推动居(村)民由旁观者向主导者、参与者转变,变“你和我”为“我们”,逐步实现美好生活共同缔造。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是关键一是宣传发动增共识。重点宣传居民积分制管理的重大意义、推进方式、实施步骤等内容,
4、在宣传发动中了解基层诉求、增进思想共识。第一,要武装街道和社区干部头脑。通过召开务虚会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统一思想、召开专题会部署工作,确保居民积分制管理方向不偏、内容不空、效果不虚,防止居民积分制管理与村级事务、社区事务“两张皮”。第二,要调动全体居(村)民积极参与。充分利用群众会、宣传册、包保入户、网络媒体等形式宣传居民积分制管理的重要意义和目的,组织策划一批有影响力的活动,引导居(村)民积极参与。同时,建立居(村)民积分档案,并依法依规与评优评先政审等挂钩,强化居民积分制管理的约束力。第三,要及时推介营造浓厚氛围。深入挖掘各村(社区)的先进经验,组织现场交流学习。如,龙凤镇杉木坝村、古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验总结 居民 积分 管理 推进 基层 治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