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保项目建设方案.docx
《智慧社保项目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社保项目建设方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智慧社保项目建设方案XXX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XX年XX月XX日第一章方案概述11.1. 需求分析11.2. 建设必要性21.3. 建设目标21.3.1. 服务分流31.3.2. 业务标准化31.3.3. 实现数据共享31.3.4. “一窗办、一网办”31.3.5. 同城通办41.3.6. 打包办41.4. 建设内容41.4.1. 业务中台部署41.4.2. 打包办系统建设51.4.3. 放管服实施51.5. 政策背景51.5.1. 政策依据一国家政策51.5.2. 政策依据省市政策6第二章系统设计72.1. 总体架构72.1.1. 基础设施层72.1.2. 数据资源层72.1.5. 用户
2、及服务层82.2. 中台架构82.3. 项目应用场景和业务逻辑82.3.1. 互联网办理场景8窗口业务办理场景92.3.2. 自助终端机办理场景92.4. 云资源的需求清单9第三章项目整体规划103.1. 政务中台的开发与部署103.1.1. 政务中台概念103.1.2. 政务中台的意义103.1.3. 政务中台的技术架构103.1.3.1. 底层架构-后台层113.1.3.2. 中层架构-中台层113.1.3.3. 顶层架构-前台层113.1.4. 政务中台的功能113.1.4.1. 政务前端应用113.1.4.2. 政务后端管理153.1.4.3. 政务支撑系统303.2. 系统对接343
3、.2.1. 社保业务系统事项的梳理和对接343.2.1.1. XXX市政务服务网的接入353.2.1.2. 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接入353.2.1.3. 好差评的接入353.2.1.4. 电子证照的数据抽取与交换36第四章项目实施内容364.1. XXX市社保局业务中台的部署364.1.1. 流程引擎374.1.2. 表单引擎374.1.3. 统一身份认证374.1.4. 数据共享交换374.1.5. 用户管理384.1.6. 消息服务384.1.7. 综合管理中心384.1.8. 流程管理中心394.1.9. 事项管理中心394.1.10. 综合受理中心394.1.10.1. 综合窗口受理
4、394.1.10.2. 政务网线上受理394.1.11. 综合办理中心394.1.12. 电子监察中心404.1.13. 监管系统404.1.14. 日志服务401.1.1. 事项梳理、业务系统对接、硬件智能化改造401.1.1.1. 事项梳理401.1.1.2. 有业务系统对接411.1.1.3. 硬件智能化改造411.1.2. 政务服务网接入421.1.3. “好差评”系统接入421.1.4. 同城通办的实施424.3. 打包办系统实施434.3.1. 打包办平台建设434.3.2. 打包办事项梳理434.3.3. 打包办事项流程定制444.3.4. 社保局硬件智能化改造444.3.5.
5、政务服务网接入444.3.6. “好差评”系统接入454.4. 项目实施周期454.4.1. 项目周期454.4.2. 实施进度表45实施计划进度简表45第五章投资概算46第六章项目效益分析466.1. 时间效益466.2. 经济效益46476.3. 社会效益第一章方案概述XXX市社保局“智慧社保”项目是在响应XXX省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X政办发20XXXX号)的相关要求下,推进XXX市社保局当前任务分解,既实现:1关于推行不见面审批,2加快推进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3加快政务数据有序共享,4打造“指尖办XXX品牌,5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6进一步提
6、升政务大厅服务水平,7深化减证便民行动。为完成此项工作,我们要建设XXX市社保局“智慧社保”平台,通过构建统一平台,逐步推进、全面整合市社保业务网上政务服务事项和窗口服务事项,向全市人民群众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并按期实现与市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基于政务中台技术,实现市社保局的业务办理的“一窗办、一网办“,结合政务服务网和自助终端机的业务办理场景,最终实现XXX市社保局政务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面落实XXX市政府关于政务服务的业务推进和工作部署。1.1.需求分析近年来,XXX市社保局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始终围绕着自身的信息建设进行,业务模式基本上都是内网模式,窗口模式。虽然近几年XXX市社保局
7、在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相关建设,但目前还没有实现业务的互联网办理,虽然都在政务服务网上实现了个别事项的申领,但没有做业务对接,不能实现在线办理,老百姓很难在互联网进行业务办理;其次事项申领范围比较窄,很多能够进行网办的事项没有上网,窗口事项都没有进行事项梳理,窗口业务办理过程的过程都是人工收件,登记,没有窗口受理系统,业务标准化程度也比较低;再次目前大多业务系统因为原有架构的欠缺,不能实现一窗通办及全程网办;介于以上原因,非常有必要建设一个统一平台,通过业务系统对接,数据共享交换,事项梳理,最终实现政务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办理、一窗通办及全程网办。1.2. 建设必要性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
8、关于切实做好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工作的通知(国办函201959号)和X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XXX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办201937号)要求;XXX省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甘政办发202020号)。为落实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完善政府各部门政务服务门户及移动端、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电子证照系统、电子印章系统、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中心、运维管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等。为完成此项工作,需要要建设统一平台,通过构建统一平台,逐步推进、全面整合政务服务事项,向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统
9、一的政务服务窗口,并实现与市政府的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1.3. 建设目标打造XXX市社保局“智慧社保”平台,通过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标准化、审查细则的标准化、考核评估指标的标准化,让群众享受到规范、透明、高效的政务服务;通过整合分散在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承接国家部委、省市相关单位数据,减少群众和企业不必要的办理环节和证明材料,实现政务服务的精准供给,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动政务服务向移动互联网延伸,促进实体办事大厅规范化建设,群众和企业办事“一窗办、一网办”及“同城通办、异地可具体内容包括:1.3.1.服务分流通过建设政务中台,进行办理人员的业务分流,将原来的
10、单一窗口办理模式向综合办理模式转变,从窗口办理向社保通钉钉平台、政务服务网和自助机办理进行转变,减轻柜台办理压力,最终实现业务分流。解决目前业务办理过程中的业务难点和痛点,提升办事效率,减轻工作压力,提升业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13.2.业务标准化通过建设政务中台,进行事项清单梳理,无论是窗口事项,还是网办事项或者自助机办理的事项都进行标准化梳理,包括事项的办理流程、要件材料、法律依据,办理时限等,在事项标准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实现了优化服务流程的目标,方便老百姓对办理事项和办理流程的正确认识,降低柜台办理人员的业务难度。解决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突出问题,如提交材料多、经办模式碎片化、业务办理
11、入口单一等。提高经办人员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提升政府部门的整体服务能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1.3.3. 实现数据共享通过建设政务中台,进行数据共享、数据交换,整合现有各业务系统数据,承接国家部委以及其他部门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共享最终实现实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长的目标。1.3.4. “一窗办、一网办”通过政务中台及放管服系统的部署,实现业务处理的“受办分离”目标。通过线下窗口的改造,打造业务受理综合窗口。经过业务梳理上线与人员培训,实现业务“一窗办”,即不同类型业务均可在同一综合窗口实现业务受理。通过政务中台及放管服系统的部署,实现业务处理的“受办分离”目标。将不同部门的业务迁移到同一网络中
12、办理。实现业务办理的统一网络入口,实现业务的“一网办”,提升群众业务办理的便捷性。135.同城通办通过建设政务中台,依靠先进的业务中台模式和数据共享交换技术,完成“受办分离”,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完成身份核验,通过设立不同的综合窗口,最终实现同城通办和异地可办。真正方便企业和老百姓办理业务,享受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13.6.打包办关联事项打包办:进行流程再造,扩大承诺制,10个高频事项一键打包办理。高频事项提速办:事项在规定办理时限基础上提速50%,原则不超过30分钟。所有事项简便办:材料能减尽减,材料进行合并共享。1.4. 建设内容1.4.3. .业务中台部署XXX市社保局“智慧社保”项目主要
13、建设内容为XXX市社保局实现社保业务线上线下通办、一窗通办和全程网办,主要包含业务中台部署、业务系统对接、打包办系统建设、放管服实施等内容。其中政务中台建设,总体分为前端、后端、运营支撑系统。具体包括综合受理平台、综合办理平台、电子监察平台,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可视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自助服务终端等几部分。平台完成部署以后首先进行事项库的建设,通过梳理服务事项,实现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标准化、审查细则的标准化、考核评估指标的标准化,梳理事项清单,包括网办事项,窗口事项。首先要对接XXX市政务服务网,将政务服务事项在XXX市政务服务网充分展现,实现业务系统在XXX市政务服务网的在线办理;其次
14、要对接现有业务系统,实现业务系统和“政务中台”平台的业务互动。1.4.4. ,打包办系统建设打包办系统建设包括,打包办系统部署、市人社打包办事项梳理、市人社打包办流程定制、市人社局硬件智能化改造、政务服务网接入、“好差评”系统接入。14.3.放管服实施放管服实施包括,人社局所有的业务系统事项梳理、所有的业务系统对接,硬件智能化改造;政务服务网接入;“好差评”系统接入;同城通办实施。15政策背景1.5.1. 政策依据-国家政策(1) 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23号)方案重点提出了“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工作目标。(
15、2)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作出总体部署。(3) 2016年12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号。(4)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工作要求。(5) 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1845号)的通知,对推进“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
16、最多跑一次”的基本原则、方法路径、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明确。(6)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980号)。15.2.政策依据-省市政策(1) 2018年2月,XXX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意见(甘政发201819号);(2) 2018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XXX省2018年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828号);(3) 2018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甘政办发201865号)工作的通知;(4) 2018年3月,XXX市
17、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意见;(5) 2019年5月,X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各市州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系统)与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工作的通知(甘政办函201933号);(6) 2020年3月,X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X省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甘政办发202020号)。第二章系统设计2.1. 总体架构以国办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国办函2016108号文为指导思想,进行架构设计,由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用户及服务层五个层次组成。2.1.1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安全等
18、硬件基础设施,优先依托政务云平台进行集约化部署建设。网络方面,政务服务的预审、受理、审批、决定等原则上依托统一电子政务网络,政务服务的咨询、预约、申报、反馈等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建设。2.1.2 .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基于政务服务资源目录和数据交换,汇聚政务服务事项库、办件信息库、监管信息共享库、信用信息库等政务服务业务信息库,共享利用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信息、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实现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共同构成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为政务服务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2.1.3 ,应用支撑层文件服务、工作流引擎、电子表单、消息服务等各种通用组件服务,也包括用户管理及
19、认证。2.1.4 .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包括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和综合受理平台、办理平台、电子监察平台以及大数据平台。2.1.5 用户及服务层政务服务门户包括用户注册、事项发布、事项申请、办理互动、办件查询、服务评价等,自然人和法人可通过PC电脑、移动终端、实体大厅等多种渠道访问。2.2. .中台架构XXX市社保局“智慧社保”项目基于“厚中台、薄应用”规划理念,将多种不同业务所需要的公共能力抽象出来,沉淀在中台层,而将前端应用尽量做得轻巧、便捷,在新业务与新数据应用需求提出时,能基于厚中台提供的通用能力快速构建应用,大幅降低应用的开发成本。根据政务中台整体建设目标,以“小前台、大中台”的技术架构理念
20、,进行分层设计、逐层解耦,确保整体架构的高度可扩展性。系统采用先进的互联网主流技术架构,且已经在各行业经历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分层清晰、模块划分合理,能够适应后续部署弹性扩展、性能横向扩展、技术架构扩展、数据对接扩展、业务应用扩展等多层架构扩展的需要。在社保项目成功落地的同时,为后续的业务持续沉淀和快速响应构建一个分布式服务体系。基于XXX市社保局“智慧社保”项目建设需求构建的共享能力中心,它通过打破原来烟囱结构,沉淀业务共用能力,滋生新的业务,最终帮助所有业务创新的效率提升。2.3. 项目应用场景和业务逻辑2.3.1 ,互联网办理场景互联网办理场景,老百姓可以登录XXX市政务服务网,在政务服务
21、网进行实名注册后,选择某个事项,提交资料,进行业务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例如,如下图所示:窗口业务办理场景窗口受理是政务大厅窗口人员受理本人权限范围内的服务事项,涵盖咨询、接件、受理、查询等业务环节,主要包括预审、叫号、接件、受理、补齐补正等功能,如下图所示。23.2.自助终端机办理场景群众在政务大厅,通过自助服务终端机进行缴费凭证、个人证明、单位证明、个人权益清单的查询和打印。2.4. 云资源的需求清单序号设备及软件名称参考配置数量部署区域1应用服务器8vCPU,32GB内存,IOOGB系统盘,500GB数据盘4核心业务区2数据库服务器8vCPU,32GB内存,IOoGB系统盘,2T数据盘2
22、核心业务区3备份服务器8vCPU,16GB内存,IOOGB系统盘,IOT数据盘1核心服务区第三章项目整体规划3.1. 政务中台的开发与部署31.1.政务中台概念政务中台是实现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将多种不同业务所需要的公共能力抽象出来,沉淀在中台层,而将前端应用尽量做得轻巧、便捷,在新业务与新数据应用需求提出时,能基于厚中台提供的通用能力快速构建应用,实现减负提速的目的。通过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双中台打造能力开放平台,完成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中架构搭建。中台的关键目标就是将资源和能力更好的以服务的方式输出,支持前台规模化、快速迭代的创新,进而更好地服务用户,使组织真正做到自身能力与用户需求
23、的持续对接。3.1.2.政务中台的意义中台可以实现各平台间的高效、高质量协同;中台避免了多业务、多部门并行中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打通业务平台、梳理业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中层架构搭建;实现全程电子监察、过程可溯、进度可查、过程可控、结果可查;实现在线服务,做到权力运作有序、有效、留痕;业务流程快速创建、办件内容快速分发。31.3.政务中台的技术架构政务中台技术架构,是在标准规范保障制度及网络安全保障制度之下,将总体业务流程分三层架构,其中:31.3.1.底层架构后台层后台层包括第三方业务系统及业务支撑系统,指各业务部门原有的业务系统以及业务运行支撑系统。3.1.3.2.中层架构-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社保 项目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8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