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阿长与(山海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10 阿长与(山海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 阿长与(山海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0阿长与(山海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语文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感受作者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2、品读细节描写阿长的语句,感悟阿长的人物形象。3、探究我对阿长的感受、看法的语句,分析第一人称写法的作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感受作者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难点品读细节描写阿长的语句,感悟阿长的人物形象。教学创意赏析妙点想象扩写教学思路大致上分为四个教学板块:1 .铺垫背景,认字识词2 .概括内容,解读文题3 .精读课文,赏析妙点4 .想象扩写,品味感情预习要求1.朗读课文,给生字注音;读通
2、注释,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5 .通读课文,试概括出与“阿长”相关的事件。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铺垫背景,认字诗词(一)铺垫背景1.作者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闻学运动的基石。此外,鲁迅的一生和美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他极大地推进了现代木刻、版画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6 .写作背景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提到,阿长与山海经是他“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的木匠房”,当时的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迫害,渴望寻找生命的“闲静”,以抵御这样的
3、“纷扰”,因此思归童年中重要的人事物,聊以慰藉。7 .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主要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其中保存了“黄帝战蚩尤”“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大量远古神话传说。(二)认字识词阔气:有气派;有声势。切切察察:细碎的说话声。惶(hudng)急:形容惊慌急迫。敬意:尊敬的心情。神力:神奇非凡的力量。渴慕:迫不可耐的思慕、欲求。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响声很大,能对人畜、植物、建筑物等造成很大的危害。震悚(s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孤孀(ShUdng):寡妇。二、概括内容,解读文题(一)
4、概括内容1 .这篇文章以“阿长”为写作对象,结合预习中读到的与阿长相关的内容,用下面的句式造句,看看你能从哪些方面进行概说。阿长是一个(四字短语)的人,因为她。2 .小结对主人公阿长的认识:阿长是一个饶舌多事,大大咧咧,守旧多礼的人。在这些无伤大雅的缺点之外,我们还能感受到她淳朴善良、乐于助人、关爱孩子的一面。(二)解读文题1.结合背景知识,思考作者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是否合理。写下至少两点理由。3 .教师与学生交流。教师点示(参阅课文品读):以“阿长与”为题的用意:(1)没什么文化的阿长竟为年幼的“我”买来了别人不肯买或不愿买的山海经,最能体现阿长慈爱的一面。(2)山海经对作者意义非凡,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阿长与山海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山海经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90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