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自相矛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15 自相矛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 自相矛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5自相矛盾(一等奖创新教案)在文言文寓言故事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一一五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借助课文注音,能读准“吾、弗、夫等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借助课文注释、通过联系上下文及组词等方式,理解“鬻、誉、陷、或、夫”等字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3 .通过角色体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道理。教学重点借助课文注释、通过联系上下文及组词等方式,理解“鬻、誉、陷、或、夫”等字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教学难点通过角色体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2、道理。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一)成语闯关第一关:看图猜成语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狐假虎威第二关:根据语言描述猜成语亡羊补牢:人不怕做错事情,就怕做错了不及时改正,时间长了,最后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画蛇添足:成语告诉人们,做多余的事情有害无益,多此一举反而会坏事。第三关:根据关键词猜成语耳朵、铃铛、捂住、偷窃:掩耳盗铃长矛、盾牌、夸大、矛盾:自相矛盾(二)回忆已知画面定格在自相矛盾图画,回忆故事:同学们,你们读过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故事吗?还记得讲了个怎样的故事吗?(指名回答讲得非常具体!)(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走进文言文版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出示课题,书写“矛、盾”二字,齐读。1.
3、了解“矛、盾”的字形演变过程,明白“矛、盾”是一种古代兵器。2.今天,让我们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尝试走进故事中的人物内心,去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或许你会有更大的收获。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一)指导朗读,读准字音1 .提问引导:这是一篇文言文,它跟现代文版的寓言故事比有什么难点?(难读、难理解)2 .过渡: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读好这篇文言文。朗读要求:请大家借助注音,先把课文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3 .指名2名朗读,相机正音,请学生评价:如果有3,你给几?理由是?4.男女生赛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注意关注标点:?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二)教师范读,探究停顿1.读准了字音,我们
4、再加深点难度,我们来探讨下小古文的停顿。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并完成相应练习。课作本3:读一读,选择停顿恰当的句子,画上“J”。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2 .全班交流:老师看到大家都读得非常投入,谁先来回答第一题。教学预设:第题选第一个:“子之矛”是“你的矛”的意思,“子之盾”是“你的盾”的意思,一个完整的意思应该连着读。一一还有谁也想来说说自己的理由?(“以”的意思是用,“陷”是刺破,动词后面要停顿)第题选第二个:“夫”
5、在这里表示句首将发议论,需作停顿;“同世而立”的意思是“同时在世界上存在”,是一个完整的词语,中间不要停顿。一一同意吗?齐读巩固:这两句话是全文最长、也是最难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课文停顿的划分,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来读一读课文,分小组来朗读全文,比比谁更能读出小古文的韵味。(1、2两组和3、4两组)(三)再读课文,探究字义过渡:解决了本课的字音和停顿,我们再来探究文言文的第二个难点:意思难理解。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默读要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大意。1 全班交流:1.交流:鬻者a交流鬻者的意思;b.类推:宋国有个卖雨伞的人/齐国有个卖鸡蛋的人。用上“鬻者”怎么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5 自相矛盾一等奖创新教案 自相矛盾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90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