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雷雨 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16 雷雨 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 雷雨 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6雷雨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16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2 .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学写“垂”字。3 .能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以及自己见到的雨的情景。二、教学重难点:1 .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并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2 .能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第二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理清脉络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6课,让我们齐读课题。(雷雨)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老师要
2、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真是好样的!(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齐读)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雷雨的吗?你能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一说吗?(相机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3 .没错!课文通过三个清晰的部分,先写了雷雨前,然后写了雷雨中,最后写了雷雨后。那么,雷雨的前、中、后的景象分别是什么样的呢?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篇文章,来细细感受一下吧!(二)品读感悟,想象画面感受雷雨前的景象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至3自然段,注意不动唇、不出声,圈一圈找一找,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不动笔墨不读书,大家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景物:乌云、树
3、叶、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板书)过渡语:那么,雷雨前的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2 .让我们先看看头顶上的乌云,谁来读一读?(指名1人读)(1) .你看到的乌云是什么样子的?(多、黑)(2) ,书上用了一个字表明的乌云的变化,你能找到是哪个字吗?对,就是这个“压”!什么是压?你能用手做一做压的动作吗?就是这样,从上往下对物体用力。同学们,此时,向你压来的不是手,而是满天厚厚的乌云,你有什么感受?(害怕,紧张,透不过气来)(3)你能将这种感觉读出来吗?(1人读,范读比较;1人读,齐读。满天,加重语气;黑沉沉,语速放慢,语气凝重,音调低缓;压,读得略重一点)(4)这黑沉沉的乌云不仅压得你们
4、喘不过气来,连树上的叶子也怎么样呢?一一指名一人读,是啊,空气沉闷,整个世界都静止了。3 .可是忽然之间,天地发生了剧烈变化,谁来读一读?指名1人。(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1) ,你看到了什么?(树枝被风吹得乱摆)乱摆的树枝是什么样的?你能做一做动作吗?这乱摆的树枝一会儿朝东,一会儿朝(),一会儿朝上,一会儿()。此时的风怎么样?是啊,真是狂风大作!(2)谁能将风的大读出来?(1人)指导读:大、乱摆加重语气,读出风的么猛烈。4 .这么大的风,连蜘蛛都待不住了,谁来读一读?(1人)(1) .蜘蛛是怎么逃走的?请你看看图说一说。顺着一根蜘蛛丝从网上逃走的。书上用了一个字一一叫“垂”。从这
5、里你感觉到蜘蛛逃走的速度怎么样?(快)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些,请你读一读。(2)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垂”的影子,比如(相机出示图片:这是?(垂柳)我们前面学过的有一句诗中就有这个字,大家还记得吗?(万条垂下绿丝绦)再看,这是什么?金黄的稻谷()下头来。兔子的耳朵从头上()下来。5 .那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个“垂”字Q(1)想要写好一个字,我们首先要“看一看”,找一找写好它的诀窍。(请生观察字形)(2)教师范写,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强调书写姿势。(4)展示评议。小结:作者的一个“垂”字用得多妙啊!让我们看到蜘蛛以它最快的速度从网上下来逃走的情景,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6 雷雨 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二 课时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90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