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和校园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docx
《校车和校园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车和校园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校车和校园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为有效防范遏制校车和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筑牢学校安全防线,根据关于校车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校园交通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指示精神,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校车和校园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一、工作目标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实现校园内部交通安全管理规范,人车分流措施科学有效,定时行驶和定点停车管理严格,交通标识完好醒目;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健全、责任落实、管理规范、措施有力,校车驾驶员、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道路交通法制和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隐患得到有效整治,非法车辆接送学生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各类交通违法行
2、为明显减少。二、时间安排即日起至2022年12月30日为专项整治阶段,然后转入常态化管理。三、整治重点(一)营造安全交通氛围。大力倡导步行、拼车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减少校内机动车辆行驶、停放数量。加大学生出行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优化上下学时段公交线路和班次,完善“高峰警务”和“护学岗”工作机制,推进校园周边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将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倡导文明绿色出行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内容。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社区民警、志愿者作用,深入班级开展交通安全文明教育,提高师生员工遵守交通法规意识。通过1.ED屏、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途径,定期播放交通安全宣传内容,营造安全文明出行浓厚氛围。推进“一
3、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引导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骑(搭)乘摩托车或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使用安全带(儿童安全座椅)。(二)规范设置校园内部停车区域和交通设施。结合校园实际情况科学划定校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区域,确保无视觉盲区,车棚、停车场、地下车库有专人管理且无建筑安全隐患。机动车停车场(库)有施划的标准车位,与学生活动区域实行封闭物理分隔,配齐配足消防、视频监控等安防设施。地下停车场人行出口应设置门禁系统防止学生进入。通过调整人车通行时段、优化行车路线、实施封闭物理隔离等方式,实现人车分道不交叉出入。校内电动车充电停放区域与其他建筑物防火间距不小于6m,有明确管理责任人和管理制度,安装符
4、合国家安全标准且具备过载保护、功率监测、充满自停、高温及故障报警等功能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有完好的消防设施设备,电动车充电器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落实防火灾、防触(漏)电等安全措施。严格幼儿园内车辆管控,原则上幼儿在园期间园内不得通行、停放机动车辆。在学校环境允许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学生可在校内集中组织上下校车。(三)严格校内交通管理。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未经学校同意外来车辆(包括各类机动车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自行车等)一律禁止进入校内。对未严格落实人车分流措施、校内交通管控不到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学校,机动车(含自备车、校车、外来车辆等)一律禁止进出,非机动车(电瓶车等)一律
5、不得骑行。完善校内交通安全标志标识,进入校内的车辆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按照交通标志、标线行驶,在指定停车点停放。机动车辆校园内须限速行驶(出入校门限速为5公里/小时,校内道路限速为10公里/小时),通过十字路口、弯道、减速带时,应谨慎驾驶、减速慢行,主动避让非机动车和行人,夜间行车须开启夜行灯。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出入学校执行任务时,学校应及时放行并指明行车路径。学校组织重大活动、大型集会时机动车辆确需进入校园,要事先踏勘场地、路线。校内机动车停放时须拉紧手刹、关闭电路、锁好门窗,车头应朝向便于安全驶离方向,减少倒车行为。(五)严格校车安全管理。落实校车及驾驶人“户籍化”管理模式,定期对校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车 校园 交通安全 专项 整治 行动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