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知识考点.docx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知识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知识考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章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一、文学的起源和初期的文学观念(一)文学的起源I.最初的文艺之产生是与人们为取得生活资料的努力奋斗和丰硕收获分不开的,早期的文艺观总是和功利相联系。2他们在进行原始的文艺创作时,鲜明地表现出了模仿自然的思想。3.原始时代的文艺还往往和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他们把文艺看做是一种通神的途径和方法。(二)初期的文学观念明确的文学观念之产生是和文字的创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1 .广义的“文”(1)中国最早的“文”的本义,是指由线条交错而形成的一种带有修饰性的形式。它的产生可能与原始人的文身有关,也可能与原始时代陶器上的编织文有关。(2)色彩的交错亦可引
2、申为“文”,如后来乐记中说的“五色成文”的观念。更进一步是发展为任何事物的形式。只要具有某种“错画性或修饰性,均可称之为“文”。(3)社会事物亦有“文工政治礼仪、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均可称“文”。人的服饰、语言、行为、动作,亦可为“文”,是指事物一种美的形式。2 .狭义的“文”(1)狭义的“文”包括了纯粹的文学在内,但又不能等同于纯粹的文学。这一时期“文”作为文章的含义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小。(2)到战国中期以后,由于百家争鸣的热烈展开,私家著述的繁荣发展,辞章写作的地位显著地提高了,作为文化之“文”的概念中,文章方面的含义就大大增加了。3 .文学观念的演变(1)在楚辞的时代,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中
3、的各个不同部门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别开始受到注意和重视,文史哲混同不分的状况开始发生了变化,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状态被打破了。(2)诗歌是先秦时期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学。战国以前人们(包括孔子在内)都不把诗经看做是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广义的文化现象来对待。到了战国中期以后,诗歌是人的感情之表现这个特点逐渐被认识,甚至被强调得非常突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文学的观念开始逐渐从学术向辞章转化。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诗言志”的提出(一)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是在创造文字以后。1 .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只是用符号模拟物象的种最简易的直接描写方法,它大约相当于后来诗歌创
4、作中的赋的方法。为了创造更多复杂的文字,必须要借助于比喻,象征等手段,它们大约相当于后来诗歌中运用的比兴方法。2 .易经最早比较明确地表现了文学理论批评见解的是易经中家人卦的象辞:“君子以言有物”以及艮卦爻辞六五:“言有序。”这是后世文学理论批评中有关内容和形式基本要求的滥觞。“言有物”即是要求文学创作必须有充实的内容,“言有序”即是要求文学创作具备能正确表达内容的精练的语言形式。3 .诗经诗经中有不少篇诗的作者曾明确地表达了他们写诗的目的,诗人所表达的作诗意图,非常突出地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认为文学作品应当表现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褒贬态度,要以文艺为武器对现实生活,特别是对社会政治起积极的干
5、预作用。4 .国语、左传等书春秋时期出现了比较正式的有关文学理论批评的论述,它们主要保留在国语、左传等书的记载中。一是献诗讽谏说,二是观诗知政说。当时人们是把诗歌、音乐等文艺作品完全看做是一种为政治良就提供例证,以达到改进政治目的之手段。观诗知政说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左传季札观乐时发表的评论中。这种以乐为中心、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状况,决定了先秦论乐的内容实际也就是论诗的内容。而且先秦的诗歌理论批评实际是从音乐理论批评中派生出来的。(二)诗言志1 .“诗言志这一观念最早是体现在诗经中,但它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2 .“诗言志”应当是指诗乃是
6、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但是,先秦时期人们对“志”的理解的“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3 .古代“诗言志”说的实质,就是把文艺看做是人的心灵的表现。第2章儒家的文学观一、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孔子的主要思想1 .文学思想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2 .哲学思想孔子在哲学思想上并不否定天命鬼神,主张“畏天命”,但他又表现了对天命鬼神的怀疑与动摇。从思维方式上看,孔子不愿对抽象理论问题作宏观的思辨的研究,他更注意的是具体实际问题的研究。这种思维特点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都
7、有着深刻的影响。3 .政治思想孔子在政治上有明显的保守方面,他不满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主张要改革,要适应新的历史潮流。他所提倡的“克已复礼的“礼”,实际上已经注入了重视人道的“仁”的新内容。他要求以“仁”来改造和重建“礼”,正是要求以“人道”为中心来确立各种典章制度。4 .伦理道德思想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孔子建立了他的系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他要求人们以此作为自己人格修养的最高准则,以仁德修身,方能以仁德治国。在严格的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常常缺少独创性,复古模拟色彩浓厚,封建说教成分很重。5 .思想方法孔子认为事情“过犹不及”两者都是不好的。中庸之道,是孔子处于变革时
8、代思想矛盾状况的反映,他企图在新与旧、进步与保守的激烈冲突中,把双方调和统一起来。这种思想方法也深刻地体现在他的美学与文艺批评标准之中,后来儒家乐论和诗论中的“中和”观念即由此引出。6 .美学思想孔子在美学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是强调美和善的结合。“善”的具体内容,是他的仁政德治以及以仁义礼乐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念。这一思想也反映在他对自然美的看法上,他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说法。这种“尽美尽善”,的音乐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二)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1 .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1)孔子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的
9、阶段。要从具体、感性的榜样学起,而诗经就提供了许多这样的典范。要掌握礼的各种原则规定,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要通过音乐的陶染,改造自己的情性和内心世界,使自己从本能出发就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无论是诗还是乐,孔子都把它们作为道德修养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对诗和乐作为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作用,则是常常被忽略或否定了的。同时,文艺对道德修养的作用也被无限地夸大了。(2)孔子对文艺在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左传等书的记载来看,当时人们在政治、外交活动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体现一定的礼节,都需要借助于赋诗来实现。如果善于熟练地运用“赋诗”的方法,就可
10、能比较顺利地取得政治外交斗争的胜利,并获得比预期更好的效果。如果不懂诗经,就可能失礼,甚至导致政治外交活动的失败,还有可能酿成“诗祸“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并非故意夸大其义,而是诗经在当时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的真实反映。2 .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1)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即论语为政中所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思”:一是作为语助词,没有实际意思;二是作思想内容。无邪即是归于正孔子的“思无邪”说和诗经实际内容上的矛盾,是孔子基本思想矛盾的反映。孔子既有维护旧制度的保守落后一面,又有反映时代新思潮的积极进步一面,因此,他可以把诗经中的
11、这些不同内容、不同思想倾向的作品,都包容在他的“思无邪”之内。(2)“思无邪”从审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无邪”即是不过“正”,符合中正”,也就是“中和孔子赞美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说,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3 .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予了极高的估价。他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
12、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2)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从诗“可以观”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理解。他要求文艺能比较具体、比较确切地反映现实的真实状况,体现了孔子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3)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群”,是在“仁者爱人与泛爱众的基础上的群,而不是少数人以某种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小宗派之“群(4)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
13、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孔子对“怨”的肯定,也是和他提倡的“仁相联系的。他允许百姓对“不仁”的现象直接通过诗歌来加以揭发,这正是孔子思想中的民主和进步因素的集中表现。4 .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1)孔子认为语言文辞的作用在于充分地表达人的思维内容,即形式的根本目的在完美地体现内容,不必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这与与他以仁、礼为中心的道德修养学说关系密切。(2) “文质彬彬”是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孔子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3)以内容为主导,形式与
14、内容并重的思想,是对周易中“言有物”、“言有序”思想,以及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的“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三不朽”思想之直接继承与发展。5 .论雅乐与郑声(1)孔子提倡雅乐,反对郑声,态度是非常鲜明的。(2)从音乐的角度来看,“雅乐”即“古乐”,主要是曲调平和中正,节奏比较缓慢的音乐,孔子认为雅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正而不邪,有助于养成以仁义为特点的高尚道德品质,而不会去作悖礼违义的事情。(3) “郑声”是指当时的“新乐”,它的节奏明快强烈,曲调高低变化较大,故容易激动人心。“淫”,是指过分,不合中正平和之意。孔子认为新乐任其感情之自然发展而无所节制,容易诱发人们的私欲,不
15、利于培养以仁、礼为内容的道德品质。(4)孔子文艺思想上比较保守方面的集中表现,是不合乎时代潮流的。孔子贬斥郑声新乐的思想,是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看不起民间新文艺,把戏曲、小说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低贱之作的重要根源。二、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一)“与民同乐”的文学观1 .孟子“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是在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诗乐论发展起来的,他的诗论也是建立在乐论基础上的。(I)孟子所处的时代,新兴的封建制已经在许多国家代替了旧奴隶制。孟子思想的主要方面是符合这一历史发展要求的。(2)他在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上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问题。他认为新兴封建君主要巩固自己取得的政权,
16、必须要懂得争取民心的重要性,要看到人民的力量,这也是从春秋末年广泛的奴隶暴动中得出的经验教训。(3)他看到国家之兴亡与民心之向背是密切联系着的,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要思想。(4)要做到“与民同欲”,一是要施行仁政,二是要发扬仁教。而仁教主要是乐教,亦即仁声之教。这一点孟子和孔子是相同的,但是孟子认为仅有仁声之教是不够的,作为上层统治者还必须有“与民同乐”的实际行动。2 “与民同乐”之“乐”,是指快乐之乐,指一切美好事物之享受,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自然也包括诗乐在内。(1)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作为衡量一切文艺作品的标准,无论是诗、乐、舞还是别的文艺,都
17、要看它能否“与民同乐(2)从“与民同乐”角度出发,孟子在对待古乐与新乐的态度上与孔子有很大不同。孟子认为古乐之所以要尊敬,是因为古圣贤之君能“与民同乐孟子发展和革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肯定了“今乐(二)“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1.“以意逆志”(1)读诗不能“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2)“意”一种指读诗人之“意”,即是读诗人自己对诗篇内容的理解,由此出发去求诗人之志。另一种认“意”是指客观地存在于诗篇中之“意(3)孟子对诗经的理解大都不是从诗篇客观
18、意义出发,而是从主观臆测出发,去理解诗人之志的。所以,他所说的“以意逆志之“意”,是读诗人之意。2.“知人论世”(1)“知人论世”,即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2)要了解作品,必须先了解作者;要了解作者,应当了解其时代的问题,因而也是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与方法。(3)“知人论世”亦须从正确分析实际情况出发,任意乱断其人其世,也是不可能得到正确结论的。3. “知言养气”1 1)“知言养气”说是孟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属于文学理论批评,但对后来文论中的“文气”说具有奠基作用。(2)孟子在这里所说的“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很高水
19、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3)有了这种“浩然之气”,就能具备一种崇高的精神美、人格美,就能“知言”:不仅自己言辞理直气壮,而且善于辨别各种错误的言辞。(4)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人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5)孟子所说的“气”是仁义道德修养的结果,是可以学而后至的,而非先天个性气质特征之表现。三、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一)荀子的文艺思想2 .“天行有常”的自然观对他的文学思想的影响(1)荀子在天论中明确否定了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
20、神的观点。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他充分肯定人的积极作用,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人定胜天”的光辉命题。重视人的创造性在文艺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作为精神产品的文艺可以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2)荀子提倡学习他指出:人性本恶,人们生而有各种欲望,它们不一定都合乎礼义要求,只有认真学习,才能节制自己欲望。于文艺创造,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创作出日臻完美的文艺作品。他以“全”和“粹”之美作为最高标准,而实现它的关键是学习、思索、实践。这种“全”和“粹”的美的境界,既是对道德品质修养的要求,对审美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创作完美艺术品的主体方面的要求。主张文艺创作也要从现实出发,不断有新的创造、新的发明,
21、而不能固守旧框框,唯以复古为尚。在文艺的形式方面,荀子也主张要有新的创造,并且身体力行,做了很多努力。他创作的赋篇,对“赋”这种新文学形式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I.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之形成(I)荀子认为文学是明道的,不过他说的道与孔子之道,内容不完全相同他的道既是圣人之道,即社会政治之道,又是具有哲理性的自然规律之道。这大约是吸收道家思想成果而形成的。他把圣人之道提到了自然规律的高度来看待,乂把哲理之道具体化为圣人之道、社会政治之道。这也是一种糅合儒道之表现。他的道既是先王之道,又是后王之道,这和他法后土的思想一致。他的道不是圣贤固定不变的条条,而是适应新时代变化情况的道,即道的内容
22、是可以不断的扩大与丰富的。道既有其贯穿如一的中心,又有其“应变,的方面。(2)荀子对“言志”的理解也比孔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充分重视“言志”中的抒情因素。他在乐论中一方面指出音乐也是“言志”的,另一方面又强调音乐乃是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明道、言志、抒情结合的文学观既反映了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共性,又反映了文学本身的特点,即个性。这是对儒家文学思想的重大发展。(3)在文学批评上,荀子认为应当以“道”作为最基本的标准,一切言论行动包括文学在内都应当合乎“道”他强调言辞应当符合于辩说的需要,辩说应当符合于人内心的意图,而人内心的意图应当符合于“道言辞辩说是心对道的认识之表现。在“明道”的方面,应当学习
23、先王、圣人,以他们为榜样。圣人所留下来的经典,如诗、书、礼、乐、春秋等,则是圣人“明道”的代表作。他要求以道、圣、经的原则来指导现实,通过诗歌创作来干预现实。3 .对文艺和政治关系的系统阐述(1)荀子在乐论中对先秦儒家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作了全面的理论总结。乐论的核心是论说音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乐论最主要的贡献是提出了“音乐一人心一治道”的模式。它认为音乐可以感化人心,从而影响社会风尚,决定政治的治乱。荀子在乐论中还全面地阐述了礼乐关系,提出了礼别异、乐合同的思想a荀子发挥了儒家关于礼以节外、乐以和内的思想,指出礼作为礼节仪式、典章制度,是节制人们行动的准则。b.人都有天然的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学 理论 批评 教程 知识 考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90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