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3版期末考研题.docx
《遗传学3版期末考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3版期末考研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章练习题一、选择题经典遗传学与现代遗传学对基因这一遗传单位的认识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其中下面在()点是两者相同的。沈阳农业大学2012研A.突变单位B.交换单位C.功能单位D.修复单位【答案】C二、名词解释题VariaIiOn华中农业大学2015研答:Variation的中文名称是变异,是指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重组、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三、问答题I.遗传学的发展与模式生物的应用分不开,试举一种模式生物。说明它在推动遗传性发展中的作用,论述遗传学创新与试验材料创新的关系。电子科技大学2011研答:常
2、用的模式生物包括豌豆、玉米、果蝇、拟南芥等。拟南芥(ArabidoPSiS)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成为一种典型的模式植物。(1)拟南芥在推动遗传性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基于该植物具有以下特点:植株形态个体小,高度只有30Cm左右,1个茶杯可种植56棵。生长周期快,每代时间短,从播种到收获种子一般只需6周左右。种子多,每株每代可产生数千粒种。形态特征简单,生命力强,用普通培养基就可作人工培养。基因组小,只有5对染色体,基因组简单可用于各种与染色体相关的研究。全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为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打下基础。(2)以拟南芥来论述遗传学创新与试验材料创
3、新的关系遗传学创新与试验材料创新密不可分。拟南芥的基因组是目前已知植物基因组中最小的。克隆它的有关基因相对说来比较容易。拟南芥是自花受粉植物,基因高度纯合,用理化因素处理突变率很高,容易获得各种代谢功能的缺陷型。拟南芥具有丰富的生态型材料和近缘物种,为开展功能基因组学提供了方便。因此拟南芥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使遗传学创新与试验材料创新密切关联。2小鼠(MUSmUSCUIUS)作为重要模式生物,它有哪些其他遗传学材料难以取代的特点,简述它对遗传学研究的贡献。电子科技大学2010研答:(1)小鼠(MUSmUSCU1.US)作为重要模式生物,具有的其他遗传学材料难
4、以取代的特点包括:小鼠是哺乳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比较近,这是小鼠作为医学研究模式生物的首要优势。小鼠在交配时形成阴栓,易判断交配时间,对研究中判断发育时间十分重要。在技术上,长期的实验研究,培养了大批的实验人员,建立了广泛地实验体系,如基因陷阱、化学诱变、基因定向突变等。(2)小鼠对遗传学研究的贡献小鼠作为哺乳动物中的唯一模式生物,在人的生理病理研究中担负着重要角色。根据经典遗传学,现在正在建立100多种的重组近交系,通过对这些近交系与亲本近交系在生理生化表形以及基因型的连锁比较,有可能对一些更杂性状的调控做深入的遗传分析从而发现亚杂疾病的发病机制,同时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基因删除研究,建立删除基
5、因小鼠品系,分析基因的功能,也是现在小鼠研究的热点。2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 .真核生物染色体组装的结构层次(从低级到高级)是()。电子科技大学2015研A.染色质纤维T核小体T组蛋白八聚体T染色体环B.核小体T组蛋白八聚体一染色体环T染色质纤维C.组蛋白八聚体一核小体一染色质纤维一染色体环D.核小体T组蛋白八聚体T染色质纤维T染色体环【答案】C2 .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说法是()。沈阳农业大学2011、2012研J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B.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C.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D.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答案】C3 .水稻花粉母细胞(2n=24)减数分裂的中期I
6、,排列在赤道板上的为()。沈阳农业大学2012研A. 24个单价体B. 24个二价体C. 12个单价体D. 12个二价体【答案】D二、填空题1 .水稻的一个胚囊母细胞有条染色体;减数分裂形成的成熟胚囊有8个核,其中两个极核各有_条染色体;卵细胞包含一条染色体;受精后形成的胚乳细胞的染色体数为。沈阳农业大学2007研【答案】24;12;12;162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是由、和组成的。南京农业大学2006研【答案】组蛋白;DNA;非组蛋白3 .许多生物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一般具有组成的功能,因而称为。南京农业大学2006研【答案】核仁;核仁组织者1 .抱子体不育是指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其花粉的育
7、性表现为。而配子体不育是指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其花粉的育性表现为O这2种不育类型均属于雄性不育。南京农业大学2006研【答案】范子体基因型;株间分离;配子体基因型;株内粒间;质核互作三、判断题黑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排列在赤道板处的是14个单价体。()沈阳农业大学2007研【答案】错四、名词解释题2 .胚乳直感浙江农林大学2012研答:胚乳直感又称花粉直感,是指植物在双受精后,来自极核的染色体(2n)和来自精核的染色体(n)组成胚乳细胞的染色体(3n),3n胚乳的性状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出父本的某些性状的现象。其原因是参与受精的花粉中带有控制胚乳性状的显性基因,如以玉米黄粒的植株花粉给
8、白粒的植株授粉,当代所结子粒即表现父本的黄粒性状。3 .着丝粒与端粒电子科技大学2010研答:(1)着丝粒着丝粒又称着丝点,是指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上纺锤丝附着的区域。着丝粒位于染色体中部的异染色质区内,此处富集了卫星DNA,即短的DNA串联重复序列。着丝粒也不会被染料染色,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表现为染色体上一缢缩部位(无色间隔点)。此外,在缢痕区内有一个直径或长度为40Onm左右的很致密的颗粒状结构,称为动粒,此结构直接与牵动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纤丝蛋白相连结。(2)端粒端粒是指位于染色体的端部,对染色体DNA分子末端起封闭、保护作用的结构。端粒DNA是由简单的DNA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端粒酶可用于
9、给端粒DNA加尾,DNA分子每次分裂复制,端粒就缩短一点(如冈崎片段),一旦端粒消耗殆尽,细胞将会立即激活凋亡机制,即细胞走向凋亡。所以端粒的长度反映细胞及制史及复制潜能,被称为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4 .双受精沈阳农业大学2007研答: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通常两个)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双受精后由合子发育成胚,中央细胞发育成胚乳。5 .姐妹染色单体南京农业大学2006研答:姐妹染色单体是指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
10、个DNA分子。五、简答题1.简述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及其遗传学意义。I湖南农业大学2015研答:(1)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一半。(2)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减数分裂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都有很重要的意义。2,为什么三倍体西瓜是高度不育的?湖南农业大学2015研答:三倍体西瓜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三倍体西瓜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三倍体西瓜的每一种同源染色体都有三条,联会时三条同时配对,然后这个“三联体”移向赤道板,在后期分开时的情况是:有可能二条
11、移向一极,而另一条移向另一极,则有一条移向某一极的几率是1/2,另一三联体的一条染色体也移向这一极的几率是1/2。同理,所有的一条染色体都移向一极的几率是1/2,如果西瓜有33条染色体,那么能得到正常配子的几率是1/2的11次方。因此说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3 .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研答:(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同点染色体复制次数均为一次;在分裂过程中均有纺锤丝的出现。(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不同点(表2-2)表2-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表不同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形成细胞类型体细胞生殖细胞细胞分裂次数一次两次染色体复制时期间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联会四分
12、体阶段无有同源染色体分离无有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变化不变减半分裂后子细胞名称和数目体细胞二个精子四个或卵细胞一个(极体三个)4 .简述精子发生和卵子发生的差异。武汉大学2010研答:尽管在精子、卵子发生过程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基本相同,如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等。但精子的发生和卵子的发生过程也有一些差异:1)1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最终可形成4个精子;而1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形成1个卵子和3个极体。(2)精子的生成有变形期。(3)时间上的差异。男性:胎儿时期的细精管内,精原细胞已经存在,但直到青春期才进入精子发生期。女
13、性:胎儿卵巢里卵原已分化成初级卵母细胞,约在第4个半月到第5个半月期间,胎儿卵巢里的卵原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增殖到最大限度,约有700万个,以后逐渐退化,出生时只剩下200万个,其中约400多个在生育年龄里排出。初级卵母细胞在胎儿时期已进入第一次减数分裂,在双线期末,染色体重新解旋,变成松散的核网状态,称为核网期。此时初级卵母细胞终止分裂。从青春期起,在排卵之前,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较小的第一极体。排出卵巢的次级卵母细胞,在输卵管内进行第二次分裂,到中期停止,此时如果受精,即可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1个成熟的卵子,排出第二极体;如未受精,次级卵母细胞就不能完成第二次减数分
14、裂而退化、死亡。3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 .人类基因组的3()亿碱基中有大约()属于基因和基因相关序列。沈阳农业大学2012研A. 10%B. 20%30%C. 40%50%D. 60%70%【答案】A2 .有关滚环复制模式,指出正确的描述()。I中国科学院大学2006研JA.Hfr菌中的F因子经滚环复制转化F菌时,经菌毛转到受体菌的是新老链互补的双链DNAB.复制是半保留复制C.滚环复制形成8(theta)型结构D.滚环复制是双向的(bidirectiona1.)【答案】B二、填空题1 .人类的染色体共有对,其中对为常染色体,另外对为染色体。沈阳农业大学2012研【答案】23:22;1;性2
15、.除了少数RNA病毒外,DNA几乎是所有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NA分子携带着两类不同的遗传信息,一类是,另一类是。DNA分子的一级结构指,一级结构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蕴臧了遗传信息,而且还决定了DNA的二级结构和空间结构。DNA的二级结构指两条反向排列的DNA分子通过原则形成的。DNA的二级结构具有构象上的多态性(POIymorPhiSm),主要可以分为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10研答案:负责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信息;关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信息;DNA分子中核甘酸的排列顺序;碱基互补配对;双螺旋结构:右手双螺旋;左手双螺旋3 .染色质是指真核生物细胞核分裂期间能被染料着色的物质,是由、和
16、少量所组成的复合物,是细胞分裂间期物质的存在形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8研1【答案】碱性;DNA;组蛋白;非组蛋白;RNA;遗传4 .在ECo1.i中,冈崎片段(OkaZakifragment)上引物RNA水解后留下的缺口是由补齐的。中国科学院大学2006研J【答案】DNA聚合酶1【解析】冈崎片段中,DNA聚合酶I负责切除RNA引物并在该位置重新合成DNA。5 .所有真核生物RNA聚合酶起始转录都需要因子与TAFs。中国科学院大学2006研【答案】TBP(TATAbindingproteins)【解析】TBP(TATAbindingproteins)是真核细胞3种RNA聚合酶都需要的
17、普遍转录因子,负责识别和结合核心启动子序列。三、名词解释1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电子科技大学2007研答:(1)常染色质常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聚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利用碱性染料染色时颜色浅的染色质。常染色质是构成染色体DNA的主体,构成常染色质的DNA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常染色质并非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处于常染色质状态只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2)异染色质异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高度凝缩,折叠致密,利用碱性染料染色时呈很深的颜色的染色质。可分为结构性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前者多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端粒区,次缢痕,以及Y染色体长臂远端2/3区段
18、,含有高度重复的DNA序列,没有转录活性,是异染色质的主要类型;后者是在特定细胞的某一发育阶段由原来的常染色质失去转录活性,转变成凝缩状态的异染色质。2 .冈崎片段南京农业大学2006研答:冈崎片段是指在DNA复制过程中,后随链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细菌冈崎片段长度IOoo2000核甘酸残基,真核生物冈崎片段长度100200核甘酸残基。四、问答题1.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研答: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下:(1)在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够精确的自我复制,实验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2)遗传物质能储存巨大的遗传信息,除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
19、A之外,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为DNA,其结构组成和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样性表明DNA可以储存巨大的遗传信息。(3)遗传物质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和生物的性状。DNA上的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可合成蛋白质控制生物性状,另一方面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4)遗传物质能在后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使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5)结构稳定,并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DNA结构稳定,但也可发生突变从而产生性状的可遗传变异或者形成新物种。2 .为什么说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如何证明?南京农业大学2006研答:DNA是生物的主要遗
20、传物质的原因及证据如下:(1)间接证据每个物种的体细胞不论其大小和功能如何,它们的DNA含量是恒定的,而且精子与卵子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多倍体物种的DNA含量随染色体的增加而成倍数性增加;用紫外线诱发突变的最有效波长与DNA所吸收的紫外线光谱是一致的。(2)直接证据1928年,格里菲思先将少量无毒的HR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家鼠体内,再将大量有毒但己加热(65C)杀死的InS型肺炎双球菌注入。结果,家鼠发病死亡。从死鼠体内分离出的肺炎双球菌全部是InS型。可以肯定,被加热杀死的InS型肺炎双球菌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变的活性物质。阿委端等用生物化学方法证明这种活性物质是DNA。他们成功地重复了上述的试
21、验,而且将HIS型细菌的DNA提取物与R型细菌混合在一起,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也成功地使少数I1.R型细菌定向转化为IIIS型细菌。其所以确认导致转化的物质是DNA,是因为该提取物的活性不受蛋白酶、多糖酶和核糖核酸酶的影响,而只能为DNA两所破坏。以上实例可以直接证明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3 .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研答: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1)在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够精确的自我复制,实验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2)遗传物质能储存巨大的遗传信息,除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之外,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为DNA,其结构组成和碱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学 期末 考研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92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