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县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
《高阳县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阳县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阳县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及“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有关要求,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0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组织开展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2)3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印发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2)649号)和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定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保政函(2022)58号)要求,加快全县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2、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保定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为契机,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提升废旧物资循环利用能力为主线,以构建覆盖城乡的“回收网点收集+分拣中心集中处理”体系为核心,提升废旧物资分拣及加工利用水平,推动二手商品规范流通和再制造产业发展壮大,全面提升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管理能力和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雄安卫星城、美丽新高阳”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二)工作原
3、则政府引导,试点先行。加强政府对多元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引导、管理和调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挖掘废旧物资利用价值,打造形成政府引导支持、企业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机制,以点带面推进废旧物资利用体系构建。统筹规划,城乡协同。推动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等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加强区域协作和相关设施共享。突出特色,培育龙头。结合我县现有产业特点,构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产业匹配、高效完善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培育规模化、规范化的龙头企业,增强产业间、企业间资源共生网络的构建,搭建废旧物资回收、分拣、集散和加工利用的全产业链条。绿色低碳,创新
4、驱动。坚持安全环保优先,合理设置服务半径,优化回收处理设施布置,强化分拣中心与加工利用基地对接,提高废旧物资供给保障。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深化数字技术与传统业务融合,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水平。(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交投便利、转运畅通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规范化废旧物资回收点不少于178个(其中农村149个,城镇29个)、废旧物资中转站达到8个,中型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1个,实现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城乡100%全覆盖(2023年建成回收点54个、中转站3个;2024年回收点达到108个、中转站达到5个、建成再
5、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1个;2025年回收点达到178个、中转站达到8个)。培育新增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骨干企业1家以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水平显著提升。低值可回收物专项收运网络日益健全,逐步实现应收尽收,有效促进垃圾减量。二手商品线上线下交易渠道和形式更加丰富、规范、便利。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监管政策更加有效。二、重点任务(一)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1.回收点建设。以便利居民交售废旧物资为原则,结合城镇与农村不同特点,城镇区域每2000户居民设置1个便民回收点,农村区域按照“一村一点”的原则布局,结合乡村振兴工作部署有序推进农村废旧物资回收利
6、用网络建设,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在不影响交通环境、便于交投的前提下使用移动式便民回收点、回收箱代替。各类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和不具备设置回收网点条件的小区配置智能回收箱等设施,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在营业网点设置一批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新建小区应配套建设废旧物资回收用房,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验收,回收物品应做到“日收日清”,减少环境影响。鼓励回收企业借助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提升回收点与现有垃圾分类设施相衔接。到2025年,共计布局废旧物资回收点178个。其中,城镇区域布局29个,乡村区域布局149个。责任单位:商务局、供销社、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发改局、农业农
7、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住建局等,各镇(街)人民政府落实。以下均需各镇(街)人民政府落实,不再一一列出)2 .中转站建设。每个镇(街)设置1个中转站,面积应不少于500m2o个别街道用地紧张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建设,规模较大的镇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12个。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通过升级改造现有垃圾压缩转运站等环卫设施增加废旧物资中转功能,做到“一站两用”,实现环卫与废旧物资回收服务叠加,突破两个网络协同发展不配套的短板,对生活垃圾和废旧物资的投放、收运、回收、处理等环节加强整合融合,扩大回收网络覆盖面,实现生活垃圾末
8、端处理的减量化和再生资源回收的增量化。同时,鼓励回收企业建立视觉识别系统,实现废旧物资回收运输车辆统一车型、统一外观、统一标识、统一登记注册。到2025年,共计布局废旧物资中转站8个。其中,街道布局1个,镇布局7个。(责任单位:商务局、供销社、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发改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审批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住建局等)3 .绿色分拣中心建设。依据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SB/T10720-2021)要求,按照“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原料无害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根据废旧物资产生量及回收量,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绿色分拣中心建设,并引导企业按照
9、下游再生原料、再生产品相关标准要求,提升各类废旧物资精细化分拣加工能力,强化分拣中心安全监测、分拣、打包、储存等功能,为生活源、商业源再生资源和生活垃圾分类后可回收物利用提供保障。到2025年,原则上建设1个废旧物资分拣中心,基本形成与废旧物资产生量相匹配的分拣能力。(责任单位:商务局、供销社、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发改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审批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住建局等)4 .废旧纺织品利用基地建设。依托我县纺织主导产业优势,发挥区域辐射作用,吸引废旧纺织品利用企业入驻,增强生产废料、边角料地再利用,构建以推动废旧纺织品再生产品在建筑材料、汽车内外饰、农业
10、、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鼓励将不能再生利用的废旧纺织品规范开展燃料化利用。支持废旧纺织品利用企业研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推动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产品高值化发展。鼓励利用企业延伸产业链,使用废旧丙纶等生产高附加值再生纤维、利用化纤生产废气制酸、印染废水中回收染化料助剂,印染废碱液中回收碱等废弃物资源化,形成纺织产业链生态闭环发展,有效实现产业升级,改善生态环境。(责任单位:发改局、商务局、工信局、供销社、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审批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等)5 .建立健全生产者责任制度与政策。引导生产企业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上游生产商
11、、销售商合作,通过“以旧换新”等方式,开展换旧设备逆向物流体系建设。建立涵盖“集中回收、统一运输存放、规模化处理”的农药兽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深化快递业绿色包装试点建设,鼓励快递企业建立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体系,推广应用可重复使用中转箱、笼车等设备。(责任单位:发改局、工信局、商务局、供销社、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二)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6 .推动先进回收利用技术装备应用。加大再生资源先进加工利用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力度,引导综合性分拣中心在回收加工过程中研发应用标准化工艺流程和专业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设施,持续进行升级改造,促进分拣自动化和精细化,提升分拣加工能力,提高分拣加工后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阳县 废旧物资 循环 利用 体系 建设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9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