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导则.docx
《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导则.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 65. 020CCS B 05B45广西壮族 自治区地方标准DB 45/T XXXX-XXXX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导则Guidelines for design of farml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 -XX-XX 发布XXXX -XX-XX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目 次前 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基本规定4I1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服务内容 4i)农田建设项目组成与范围4In农田建设基本原则514农田建设区域与高标准农田片区规模54q农田建设
2、目标与建设标准指标 6IA项目建设类型与要求 7I7项目区水量平衡分析与要求8IA建后管理需要与要求94Q其他基本规定95项目总体设计10KI项目设计总体思路与原则 10K0项目建设区选择13K2项目建设内容选择134项目设计资料收集156田块整治工程设计16fi1主要建设内容16ft0目标要求17RQ耕作田块修筑工程设计18R4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设计19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207I主要建设内容2079目标要求217。灌排工程设计标准2374小型水源工程设计267输配水工程设计447A渠系建(构)筑物设计 5177田间灌溉工程设计607a排水工程设计688田间道路工程设计75ft1主要建设内容
3、75fti)目标要求75R q田间道(机耕路)设计76R 4生产路设计77R A附属设施设计779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设计780 1主要建设内容78目标要求79Q 3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 79D 4岸坡防护工程设计80Q 1坡面防护工程设计82Q A沟道治理工程设计8410农田输配电工程设计87m 1主要建设内容87In 目标要求87In R供电电源及电气主接线 87 1输电线路88In q变配电装置设计91In 6弱电工程设计9411农田地力提升工程设计 9411 I主要建设内容94H ,目标要求95M R土壤改良工程设计96Il 4障碍土层消除工程设计100i 1耳土壤培肥工程设计10
4、0附 录 A (资料性)净灌溉定额计算方法 105参考文献107,1 z.*刖百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阮清波、谢华文、陈春、柯永峰、黄凯、张真强、郭荣华、陀少芳、邵金华、 梁雄、林学佳、刘宗强、白靖慈、蔡庆平、张斌、李明泉、黄立成、李乐、肖俊波、黄健锋、彭进朝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导则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基本要求,规定了项目总体设计和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 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
5、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农田地力提升工程的设 计内容、设计技术和设计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区域内开展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以及其他农田建设项目的设计 活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2527额定电压I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T 14049额定电压IokV架空绝缘电缆GB/T 16453. 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20203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
6、规范GB/T 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T 33130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GB/T 33469耕地质量等级GB/T 35580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60 3-1 IO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 50265泵站设计规范GB 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T 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 50485微灌工程技术标准GB/T 505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 50600渠道防渗衬砌工程技术标准GB/T 50625机井技术规范GB 5101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NY 525有机肥料
7、NY/T 1119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 1120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范NY/T 1634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 1782农田土壤墙情监测技术规范NY/T 3443石灰质改良酸化土壤技术规范SL/T 4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 482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L/T 769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DL/T 5118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 5220 IO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JTG BOl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 331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 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T 3365-
8、02公路涵洞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具有使用效益的项目。农田建设项目宜 以某水源灌区(灌溉范围)、某小流域(覆盖范围)或乡镇街道办、村委等行政辖区分为1个或多个 项目建设区(简称项目区)。高标准农田 wel -faci I itated farmland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 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 wel -faci I itated farmla
9、nd construction为减轻或消除主要限制性因素、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而开展的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 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 土壤培肥等农田地力提升活动。 A耕作田块 cultivated fields简称田块,由田间末级固定沟、渠、路、田坎等围成,满足农业作业需要的基本耕作单元,包 括条田和梯田。条田和梯田的等高方向,只用田域分隔为格田时,多个格田一起仍可属于一个田块, 其中各个格田可以分属不同农户;有田坎隔开、不同平面的梯田,属于不同的田块。a S梯田化率 TerraCing rate梯田化率指建设区域坡耕地实施
10、修建梯田面积占坡耕地总面积的百分数。灌区 irr igation district; i rr igat ion region具有一定保证率的水源,有统一的管理主体,由完整的灌溉排水工程系统控制及其保护的区域。 其中,设计灌溉面积为ZOOOOhni? (30万亩)及以上的,为大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666. 67hn? (1万 亩)及以上,且小于20000h (30万亩)的,为中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666.67h2 (1万亩)以下 的,为小型灌区。7 7高效节水灌溉 efficient water-saving i rr igation利用管道为主的输水系统辅以喷灌、微灌和低压管灌等田间灌溉
11、技术建立起来的水利灌溉设施, 包括低压管灌、喷灌和微灌,其中,低压管灌包括经过管道输水的田间畦灌(沟灌)、软管浇灌; 喷灌包括固定管道式、半固定管道式、移动管道式、定喷式机组、行喷式机组;微灌包括滴灌、微 喷灌、涌泉灌等。低压管灌 low pressure pipe i rr igat ion输送灌溉水至农田,通过地面灌水方法进行灌溉的输水灌水系统,简称管灌。O灌溉设计保证率 probi I ity of i rr igat ion water requi rement在多年运行中,农田用水量能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 表示。灌溉设计代表年 typical ye
12、ar for i rr igat ion design灌溉工程设计中,根据灌溉设计保证率的要求和来水、用水情况选定的代表年份。4 11灌水定额 i rr igation quota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灌溉定额 i rr igation amount i n whole season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单位面积的总灌水量。田间道路通达度 plot accessibi I ity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田间道路直接通达的耕作田块数占耕作田块总数的比例。田间道(机耕路)field road连接田块与村庄、田块之间,供农田耕作、农用物资和农产品运输通行的道路。a IS生产路 production
13、 road项目区内连接田块与田间道(机耕路)、田块之间,供小型农机行走和人员通行的道路1 16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土壤中形成的和外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阶段的各种分解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注:包 括高度腐解的腐殖物质、解剖结构尚可辨认的有机残体和各种微生物体。a n有效土层厚度 effective soi I layer thickness作物能够利用的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当有障碍层时,为障碍层以上的土层厚度。耕层厚度 pIough layer thickness经耕种熟化而形成的土壤表层土厚度。耕地地力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
14、ty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立地条件、自然属性等相关要素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耕地质量 cultivated land qua I i ty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工程设施使用年限 service I ife of engineering faci I ities指农田各项工程设施按设计标准建成后,在常规维护条件下能够正常发挥效益的最低年限。Ti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integrate grain productivity指一定时期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于生产要素综合投入,农田可以稳定达到较高水平的农 产品产出能力。生产要素包括农田基础设施、
15、土壤肥力,以及优良品种、灌溉、施肥、植保和机械 作业等农业技术。4基本规定4 1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服务内容a)依据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性质和技术要求,现场踏勘,收集分析已有资料,调查项目区自然 条件、土地利用现状(耕地图斑)、农田基础设施状况、社会经济现状和周边建(构)筑 物、生活生产设备设施等情况;b)编制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绘制施工设计图、编制施工图预算,提出试验、检测、 监测方案;c)配合施工,解决施工中的设计问题。A5农田建设项目组成与范围4.2.1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建设内容划分,农田建设项目由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田地 力提升工程两大板块组成,其中,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分为田块
16、整治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 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和其他工程等6个工程类别,农田地 力提升工程分为土壤改良工程、障碍土层消除工程、土壤培肥工程等3个工程类别。4. 2.2农田建设项目各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与范围:4. 2. 2. 1田块整治工程,包括:耕作田块修筑工程和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4. 2, 2. 2灌溉与排水工程,包括小型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田间灌溉工程、排 水工程,其中:a)为项目建设区提供灌溉用水的塘堰(坝)容量应小于10万m蓄水池容量应控制在1万 m3以下、集雨水池水柜容量不宜大于500m3,灌排泵站装机容量宜控制在200kW以
17、下;b)斗渠(含)以下各级灌溉渠道或管道,以及斗渠(含)以下灌溉渠道上的建筑物;斗渠(含) 以下渠道的建筑物,主要包括农桥、渡槽、倒虹吸管、涵洞、水闸、跌水与陡坡、量水设 施等;c)田间灌溉工程包括喷、微、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沟、畦、格田等地面灌溉工程; d)排水工程包括排水明沟、暗管、排水井、排水闸、排涝站、排涝闸站等;其中,排涝泵站 装机容量宜控制在20OkW以下,排水沟(管)控制的集雨面积应在1万亩以下;4. 2. 2. 3田间道路工程,包括:田间道(机耕路)、生产路及必要的下田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 点等附属设施;4. 2. 2. 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包括:沟坡防护林
18、等农田防护林工程,护地堤、生态护岸 等岸坡防护工程,护坡、截水沟、小型蓄水、排洪沟等坡面防护工程,谷坊、沟头防护等沟道治理 工程;4. 2. 2. 5农田输配电工程,包括:输电线路和变压器、配电箱(屏)等变配电装置及信号线布设、 弱电设施设备、系统安装等弱电工程;4. 2. 2. 6其他工程,主要是田间监测工程,包括:监测农田生产条件、作物灌溉制度、土壤墙情、 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农业投入品、作物产量、农田设施维护等情况的站点建设;4. 2. 2. 7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包括:土壤质地改良、酸化土壤改良、盐碱土壤改良、板结土壤治理 等土壤改良工程,深耕、深松等障碍土层消除工程,以及土壤培肥工程。4
19、. 2. 2. 8各类工程相应配套的智慧农业建设。4.2.3农田建设项目宜结合项目规模大小,以某水源灌区(灌溉范围)、某小流域(覆盖范围)或 乡镇街道办、村委等行政辖区分为1个或多个项目建设区(简称项目区);各项目区内如有不同的 建设区域,则其中的每一个建设区域可定义为1个项目片区。4 1农田建设基本原则4. 3.1规划引导原则。应符合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中低产田改造或般性农田水利建设 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自治区有关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等,统筹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 或一般性农田水利建设。4. 3. 2因地制宜原则。各地应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障碍因素,确定建设重点与
20、 内容,采取相应的建设方式和工程措施,什么急需先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减轻或消除影响农田 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4. 3.3数量、质量并重原则。通过工程建设和农田地力提升,稳定或增加高标准农田面积,增扩一 般性农田灌溉面积,持续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耕地。4. 3.4绿色生态原则。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农田生产和生态和谐发展。4. 3.5多元参与原则。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引导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 体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建设.4. 3.6建管并重原则。健全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实现可持续高效利用。A农田建设区域与高标准农田片区规模4. 4.1列入农田
21、建设的区域应是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以自然资 源部门最新年度变更调查认定的的耕地面积和建成后可纳入新增耕地的非耕地面积。4. 4.2按照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指标要求和农田建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广西农田建设区域划分为 高原山地、丘陵山地和平原河谷等3大建设区域,其中:4. 4. 2. 1耕地质量等级中划分到西南区黔桂高原山地林农牧区的15个县,即环江、南丹、天峨、 凤山、东兰、巴马、都安、马山、乐业、凌云、田林、隆林、西林、大化、金城江,所有项目建设 区均为高原山地建设区。4. 4. 2. 2除列入高原山地区域的15个县以外,其余各县(市、区)整体属于丘陵山地建设区或平 原
22、河谷建设区,并按照项目所选的建设区位置分别确定:a)项目建设区位于平原、河谷地带,则所选项目建设区为平原河谷建设区;b)项目建设区不在平原、河谷地带,则所选项目建设区为丘陵山地建设区。4. 4.3按照优先或限制性条件要求,农田建设区域分为重点建设区域、限制建设区域、禁止建设区 域等3类区域,其中:a)重点建设区域,主要指高标准农田重点建设区,包括: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 功能区、糖料蔗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b)限制建设区域,包括:水资源贫乏区域,水土流失易发区、沙化区等生态脆弱区域,历史 遗留的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严重损毁且难以恢复的区域,安全利用类耕地,易受 自然灾害损毁的区
23、域,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等区域。c)禁止建设区域,包括:严格管控类耕地,生态保护红线内区域,退耕还林区、退牧还草区, 河流、湖泊、水库水面及其保护范围等区域。4. 4.4农田建设应优先在重点区域建设,尽量不在限制区域建设,严禁在禁止区域建设。如确需在 限制区域建设时,应充分论证并通过相关部门核准。4. 4.5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应相对集中连片,建设区内各田块之间的距离宜小于20Onb列入高标准 农田建设的田块规模和连片规模,原则上应达到以下要求:a)高原山地建设区:连片面积230亩,田块面积25亩。b)丘陵山地建设区,连片面积,水田类230亩、旱作类2200亩;田块面积,水田类25亩、 旱作类2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田 建设项目 设计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9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