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古筝《幻想曲》演奏分析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建民古筝《幻想曲》演奏分析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1创作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一系列现代和后现代的文艺 思潮和艺术创作手法被引入中国,从而掀起了中国音乐审美思维前所未有的变革, 波及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创作。一代青年作曲家的创作都表现出一种倾向,即力 图融广博的民族文化和中华思想的精华于创作中,在民族音乐与世纪西方作曲技 法结个性化道。在古筝音乐的创作领域,一些作曲家依然保持着自刘天华以来 传统的创作手法一些年轻作曲家则将二胡作为其试验创作的对象,采取了各种 现代的创作手法而另有一些作曲家则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采取中和的手法。王 建民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位。、L2作品简介王建民是我国当代著名民族器乐作
2、曲家,由其以创作古筝曲、二胡曲为主。 幻想曲(1989年),是其古筝曲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该首作品是由一个主 题发展而来的复三部曲以一个核心音调为基础,并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散-慢-中- 快-散”渐变原则,以加强作品的结构性成为该曲目获得成功的关键。同时作曲家 将其尊重传统又充满着现代意识的音乐思维引入筝乐创作.既考虑到了筝乐演奏 的实用性,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求得平衡,在探索性与可听性之间寻求一种折衷, 从而以其独特的创作观念反映了当代中国作曲家的审美追求。这首乐曲以“幻想”标题,为演奏者提供了更加自由的想象空间。例如“如 歌的慢板”段,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在静谧的清晨,山寨中飘来少女的歌
3、声,它是那么的悠扬柔美、富有韵味,使人禁不住驻足聆听;伴随着歌声的仿佛 是西南少数民族特有的铜锣声,它低沉而富有律动的音响,衬托了优美动听的旋 律。此处右手的摇指宜采用距岳山稍远的位置,发出较柔和的音色,似有朦胧感; 左手不宜用假甲触弦,建议用手指直接触弦弹出浑厚的、近似铜锣的音响效果, 与右手飘逸的旋律形成对比。这一段中接下去的几个部分在音乐进行上是递进式的。歌声由远及近,由柔 和转为明朗,力度变化由弱渐强,左手的伴奏音型由简单变得繁复,情绪由平静 逐渐高涨。演奏这几个部分时,右手各种技法的触弦位置宜距离岳山要近,奏出 较明亮的音色,与前面的柔和音色有对比。还要注意大量的摇指与其他指法频繁
4、交替使用时,容易出现转换中在力度、音色的连接上不自然、生硬,影响音乐的 流畅性。乐曲的第二大段是“活泼的快板”,它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少数民族群众载 歌载舞的欢乐场面。从中我们可以听到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小三弦铿锵有力的 音响、芦笙委婉动听的旋律以及各种击奏乐器的组合节奏;也能感受到三五成群 的舞蹈场景和一人领众人和的宏大场面。这就要求演奏者在表现此段音乐时,要 运用不同的演奏技法,使用多种触弦方法,模拟音乐中出现的不同乐器的音响效 果,把它的特点之音色的多样和节奏的鲜明充分展示开来。这一大段的另 一特点是调性的变化,D宫一一D羽一一B宫一一D宫的调性布局使得音乐丰富多 彩。它通过改变传统定弦而
5、预设出来,在此并不需移动琴码来调整音高,这是古 筝音乐创作中在调性变化上的一个范例。演奏此处时应对几次转调时弦位的变化 而造成的弦距改变有准确的了解,并进行调整。最后一段“激动的广板”是在前面音乐多次的酝酿、叠加后爆发出的全曲最 高潮,是一-曲对少数民族美好生活的颂歌。演奏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去, 用双手,更要用全身的动作去展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应感到你的演奏就像是 大乐队全奏时的音响效果。L3写作缘由20世纪音乐巨大的变化带来了听觉上的不同感受,同样在演奏技法上也对演奏者提出了不同甚至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古筝演奏者,渐渐对20世纪音乐 产生浓厚兴趣。在翻阅大量资料后,笔者认为以往专家学
6、者对于古筝作品的研究 文章覆盖面不是很广,由其是对于王建民古筝作品演奏方面的分析,是研究中的 薄弱环节,较少受到关注。众所周知,古筝作品在王建民的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 地位,他发展、壮大了古筝音乐作品和演奏技法。所以,笔者本着学习研究的目 的,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对王建民古筝幻想曲进行演奏方面的分析,不足 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指正!第二章音乐分析2.1 曲式分析(见图表1)图表1曲式图苗族民歌的构成大多采用第一乐句的主要乐句作为全歌的“核心音调”(主 题材料)和发展基础,并通过前后乐句的呼应,在声势的起涨与退落中产生音区、 力度的对比,来创造一种完美丰厚的音响。幻想曲由散板、如歌的慢板、活泼的快板、
7、激动的广板四部分组成,从 乐曲构成来看,每一部分的段落扩充都较多地运用了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乐 曲主题在如歌的慢板中第一次呈示后,经过一个8小节的乐段展开,就有一次 重复(改变织体),第四部分“激动的广板”也是由这个主题再现(改变织体)加后 缀构成。如活泼的快板54至61小节。(见谱例1)谱例1活泼的快板74至88小节。(见谱例2)?。Iid It4 O帮伏壁 r 3 5 5 I 3Iw I 381 3 O 3 I 3 I IT Ml0 f H !q NI”谱例2这样的曲式结构特征,与苗族音乐重复式的或变化重复式的各种简单乐段与 乐段扩充的曲式结构特征基本一致,尽管这些重复变化有一定的区别,
8、但总的是 以开始乐句为核心音调,运用重复的手法,改变尾腔,形成“一头两尾”式的呼应 结构,有时或是分句重复,有时或是连续重复,有时或是缩小核心音调的音值而在 节奏上变化了的重复。2.2 音阶作者在乐曲创作中,没有依照常规,将调音阶定弦为1、2、3、4、5、6,而是 1 2 3 。在定弦上改变了古筝传统五声音阶的排列,根据乐曲本身的需求,设计出非传统的、独特的,甚至多调性叠置的定弦方法。这种在定弦方面 新颖独创的构思,使王建民的每首筝曲在调性、和声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更体现了乐曲艺术形象的魅力。(见谱例3)谱例3这首乐曲的定弦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升高了级音,降低了级音,较之传统五声音 阶增
9、加了一个增二度,二个减四度,和一个倍减五度,这种定弦的构思既丰富了古 筝的音色又加强了乐曲的表现力,使一首具有传统曲调基础的筝曲增添了别样的 色彩。2. 3和弦、和声这首筝曲的调式和声体现了作者对民族器乐中新的音乐语言及表现手法的 探索和创新,一改以往五声调式结构的民乐创作模式,在作品中大胆使用有增四 度的变音和弦、增三和弦、二度叠置和弦、四度叠置和弦、降低三音的减小七和 弦、纵合化和弦,以及音块式叠置和弦等。2. 3. 1二度叠置和弦在这首古筝曲的和弦运用中,较多地使用了二度音程,这种音程的使用加强 了作品的不协和性,也增加了乐曲色彩明暗度的对比。幻想曲散板引子的开始 部分,前4拍的左手琶音
10、演奏中,同一和弦的三度音的还原和降低,使以苗族飞歌 为音调基础的作品既保留了原地区特定的音乐风格,又揉和进一种新颖别致的音 响。表现出一种虚幻、空灵而深远的意境,体现了作品中创新的现代意识。(见谱 例4)谱例4在谱例2a中,两声部同时将“还原fa”和并置使用,使和弦中增加了 二度的音程,丰富了乐曲的色彩。例2b中,“还原fa”和没有同时叠置出 现,而是滞后一拍,同时又出现了 6和b7的小二度音程,这两种小二度音程的运用, 使人明显感觉到二度音程带来的紧张感。2. 3. 2.纵合化和弦王建民作品中使用的纵合化和弦不同于以往民族调式五声性纵合化和弦,这 些和弦中加入了不协和音程及特性音,使乐曲在纵
11、横方向上既保持了和声的协调 又增添了非传统性的音响效果。(见谱例5)谱例52. 4声部织体在本首作品中,能看到许多苗族民歌多声部织体的影子。苗族男女对唱的游 方歌中,通常在最后的“加声”部分,运用模仿、衬腔等方式形成织体,主要由 同度或四度自由模仿式、含逆行因素的起合式、由八度起声和同度模仿与自由对 位的混合式或含有和声因素上下声部持续长音衬腔式。幻想曲中“如歌的慢 板” 9至12小节就是混合式声部织体的体现。(见谱例6)谱例617至20二十小节是衬腔式声部织体的体现(见谱例7)谱例72. 5民族特性音调乐曲开始是一段自由的散板,第一小节中就通过降mi与还原mi,造就了大三 和弦与小三和弦的强
12、烈对比,呈现出典型的苗族音乐特点,之后,升re降Ia特色 音出现,它们所构成的音程使曲调极富少数民族风情,一下就把人们带入了新奇 神秘的意境,仿佛揭开了崇山峻岭中与世隔绝的神秘王国的面纱。本曲主题在“如 歌的慢板”中呈示出来,其中大量应用的民族特性音乐素材,勾勒出一幅美妙宁静 的图画,仿佛看见古树掩映的吊脚楼,袅袅升起的山寨炊烟,身着短裙、梳着发髻 的苗家妇女,怡然自得的古朴风俗(见谱例8)谱例8第三章演奏分析3. 1专业技法这是一首以云贵地区某些民歌为素材,并选取当地一些富有特点的音乐节 奏,经加工提炼而创作的非传统五声音阶作品。乐曲中运用了一些传统的演奏技 法,长短、扫摇、轮指、点奏、泛音
13、、双手交替大撮、快速四点等。同时,在演 奏上运用了现代创作表现手法,拍弦、敲击琴板的方法,丰富了古筝的演奏技法。 左手大幅度揉弦颤音、由慢渐快再渐慢、由慢渐快、掌击琴弦低音区、握拳叩击 琴板等等。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演奏技法,演奏者都应特别注意,这是演奏好一首 作品的指路灯。犹如在大海中航行需要灯塔一样,可以为远航的船只指明方向。 这些专业的术语是我们演奏好一首作品最基本的知识储备,如果没有把这些技 法、技巧掌握好,理解好,就不能很好的把握整首作品。再者,作曲家在乐曲创作中,没有依照常规,将调音阶定弦为1、2、3、4、5、 6,而是I,? 3 8工变化音都须通过左手按弦得到,造成临时变音和转
14、 调都较为不便的弱点。这点就需要演奏者自我进行调节,把被动变为主动,找 寻一种比较合理的演奏方式、方法。3. 2基础与专项练习对于一名演奏者来说,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俗话说的好,下梁 不正上梁歪,没有很好的基础,即使再有天分,也不会有很大的报复。再者,要 对新曲目中的新技法、陌生的演奏方式进行专门训练,把每一首曲子都当成是一 次奋斗的历程,给自己下定目标,下定决心,把乐曲演奏好、完成好就要进行百 倍的刻苦练习。中国民族器乐的专业化道路相比西方器乐可以说是岂不甚远,是近几十年才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但是,近几十年来,器乐领域的代表人物层出不穷,古 筝方面也是如此,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作曲家
15、、演奏家,并出版了一批专业性 较强的书籍,为古筝专业化道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基于前人的基础,我们在演 奏每首乐曲之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尤其是练习阶段,要做到一丝不苟,针对 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反复琢磨,坚持不放弃的原则,努力克服一个个困难。3. 3节奏节拍把握本首作品的节拍有散板、2/4、3/4、4/4四种,都是一些常见且简单的节拍, 再次不做太多解释。节奏是该曲的一大亮点。见谱例9活泼的快板O谱例9活泼的快板这一段的开头,就是极富云贵少数民族风格的节奏,带着一种优 美、抒情的美感,加上古筝清脆的声音,是人联想到云贵高原的深处一幅幅美丽 的画境。所以,针对这一方面,演奏者应着重了解这一地区的节
16、奏形态,尤其是对当 地民歌有一个大致了解。因为该作品创作来源于当地民歌,又具有典型性,所以 做好前期工作,对于演奏该首作品,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3. 4演奏技法3.1.1 “自由演奏”技法的运用作曲家在幻想曲中不但成功地运用了古筝特有的演奏技巧,将长、 短、扫摇、轮指、点奏、泛音、双手交替大撮、快速四点等技巧发挥得恰到好处, 而且在乐曲的引子和尾声借鉴了近现代作曲技法中常用的“自由演奏”手法。见 谱例10王启民曲(定弦:1$2 3 5 1 3 6W 1 3 57 1 3 5b 1)S 2 :* , 散板自由地ri 5 i 5 N 3 3 3H 15慢起渐快谱例10谱例9中,第三小节和第五小节中
17、,小字二组的升4和还原4的同音反复就 是自由演奏的。再如尾声方框中的双手正、反快速轮奏的四个音也是以自由演奏 手法来表现,其演奏效果试图与作品的标题相呼应,从而营造出一种虚幻而充满 遐想的意境。3. 4. 2击手法的运用为了拓展古筝的音乐表现力和追求新音色,作曲家还借鉴了打击乐的演奏 手法,把古筝的各个部位当成拍击的对象,选择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特点的节 奏型,创造性地演绎了 “拍击”这一新的演奏手法,成为幻想曲演奏中的一 大亮点。“拍击”演奏手法包括左手掌击琴弦低音区(,),拍击琴马左侧(#), 以发出“崩I崩”的具有山谷回声的音响效果;握拳扣击琴板(力),发出咚咚声; 拍击琴盒面(小)等等
18、。拍击手法使音乐获得了戏剧性的发展,不仅突出表现了 舞蹈性的节奏律动,而且还充分调动了欣赏者的想象力,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 3. 4. 3击琴手法的运用在“活泼的快板”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乐曲内容,多处运用了击琴技法来模仿 鼓声,不仅使音乐更加欢快活泼,且具有了新意。见谱例11 I -。I g里 I。女a I ua 9 Q J o 。O-L I OJLI _1_ 1 I *.L I ,L J I U JLJJ I谱例H这里在演奏上运用了掌击琴弦低音区、握拳叩击琴板、拍击琴板这几种新的 手法,模仿苗族鼓舞中鼓槌轮番敲击鼓面、鼓边及鼓槌相击的效果,让人们听到了 筝弦以外发出的声音,使人耳目一新。这几
19、种声音与乐音相融,产生了立体的音响 效果,极好地渲染了乐曲传达的愉悦情绪,生动再现了苗族人民一边击鼓一边舞 蹈的欢庆场面。随着力度的增强,热烈欢腾的气氛达到高潮,最后,鼓点渐慢渐弱, 为新一轮高潮的到来积蓄力量。3. 5音乐民族性3. 5. 1民族性我国的民族音乐来源于人民的生活,是我国人民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是民 族精神的结晶。中国古筝来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古筝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 和底蕴。古筝音乐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产物,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心理、审 美意识等有着血缘般的联系,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意境创造和表现的范畴和体 系。古筝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展现的是中国民族音乐特有的
20、风 格和韵味,体现的是中国民族文化悠远而深厚的思想和艺术底蕴。这就要求古筝 音乐必须要植根于丰厚的民族音乐传统之上。今天,古筝艺术的辉煌是生长于民 间音乐的沃土的,是源于民间,根系传统的。虽然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在古筝演奏技术,还是古筝音乐创作的发展与过去 相比较的确有了天壤之别,但是,古筝音乐创作素材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建立在民 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之上的。音乐素材是形成音乐作品的基础,要用传统的审美意 识去指导,不能延西方后现代之路而行,因为到头来丧失的是自己立于世界之林 的民族性和个性。在王建民古筝作品中无论是其少数民族音调,还是那充满地域 风情的主题旋律,都采用了中国的民族音乐素材,都渗透着浓郁
21、的民族情,这股民 族情正是其古筝作品的魅力之源这是古筝音乐创作永远不可脱离的根本,也是中 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方向和根基。3. 5. 2作品韵味以往很多人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有其独特的味道,常常用有“韵味”这个词来 形容。那么,究竟什么才叫有“韵味”呢。具体到古筝音乐中,就是一种延绵不 绝、文雅、悠扬的音乐情感表达。要想把一首具有中国风味的乐曲演奏出“韵味”,可以说是需要很高的技术 的。不仅如此,在阅历的积累方面、心理的抗压能力方面,都应该是很过硬的。通过对作品的背景有个详细的了解,理解了做作品的曲式、音乐技法、专业 术语、调式音阶的运用、节奏节拍的变化等,才能为最高境界的“韵味”演奏打F坚实基础。第四章结语王建民的古筝幻想曲继承中国传统创作技法、讲究意境、追求神韵的同 时,与当代现代的创作思维相结合,对传统形式框架有所突破,从而形成了介于传 统与现代之间的一种创作技法。其作曲技法是建立在传统的作曲技法的基础之上, 大量运用传统的音乐元素,采用传统民间音乐素材,但是却与现代乐创作理念进 行有机的嫁接,运用全新的创作思维,做到立足于传统,突破于传统。这种设计即 体现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又很好的继承和创新了民族音乐的新语汇,对发 展民族器乐的表现力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95080.html